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5分钟 | 1、师生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照片,却有不同的大小,我们一起看看。看看这三张相片是不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一个人呢? 想知道原因吗? 揭示课题:生活中的比 2、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 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切实感受比产生的背景。 | 通过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 |
合作交流 问题导读单 20分钟 | 1、现在,你们根据课题还有什么吗? (比的意义、比的读法、比的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检查导读单,评价 3. 发放《问题生成读单——评价单》。(课件出示) 3. 生生、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4教师最后做以总结。(课件) | 学生小组内讨论,组内探究,并展示汇报。 | 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的意义、比的读法、比的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 |
小组讨论 师生指导 5分钟 | 1.学生完善《生成单中问题。 2、测评:发放训练单——评价单》 3.教师进行规范指导。 4、数学课代表评价这一节课各组的学习和个人表现情况。 | 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 2.小组竞赛测评,全班评价 | 学习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 |
重点问题 展示学习 3分钟 | 你能说一说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吗?(课件出示) | 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 |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感受数学的价值。 | |
总结归纳 提升 | 1.(教师旁白)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 2.教师补充。 | 1.生总结知识点。 2.谈体会。 |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收获意识。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比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也叫做两个数的比。 2、 6÷4 =6 : 4 = 1、5 ↓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个人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预习 ( ) 预习 ( ) 预习( ) 课堂探索( ) 课堂探索( ) 课堂探索( ) 理解运用( ) 理解运用( ) 理解运用( ) 发展创新( ) 发展创新( ) 发展创新( )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