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复习 快乐探究 一显身手 达标检测 | 巡视,了解学生对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个别辅导 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 提出学习要求 对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合作学习、展示等及时评价 选择问题“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关注、辅导学困生 各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解决 选择问题“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关注、辅导学困生 各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解决 巡视,帮助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辅导学困生,提出组内小展示要求。 改组长检测题 检查各组对错情况 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3+3.6= 8+2.6= 7.6-4.5= 0.82-0.42 = 6+3.4 = 认真看课本第47页的例1情境图,提出不同问题 自主探索4.75+3.4的计算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把小数点对齐,有的把末尾对齐,你认为哪种对?为什么? (不懂的找对子对学,或在组内群学,主动帮扶) 独立列竖式计算4.75-3.4= 交流:你是怎样算,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不懂的组内互相请教,帮扶) 完成课本48页试一试 交流小结: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完成课本48页“练一练”第1、2题 组内展示上面的题目(注意帮扶)。 独立完成课本50页练习八的第1、2、3题。 组长改组员检测题 全班展示易错点 | 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课本的情境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购物问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 ,让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处理,提出问题, 产生新的计算需要。 自主探究计算方法,让 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 和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 不管是数位 相同的,还是数位不相同的小数相加减,都要把 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这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致。 通过练习和组内展示, 让学生兵教兵,进一步 明白要把小数点对齐的 道理。 通过练习、展示,再次 明白小数加减法算理 | |
板书设计 | ||||
小数加减法(一)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主要以组为单位,整个组优秀,你才优秀。分预习(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帮扶)、合作学习、展示、检测、常规几项。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