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2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一)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2.认识北京的位置,知道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还是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导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4个直辖市中,为首的是首都北京。你知道什么是首都吗?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所在地的城市。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来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四:首都北京。教师要主持交流,注意掌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0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或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可以观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作为导入,介绍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所在地。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北京有哪些党和国家领导机构。
  ②边指中国地形图边介绍,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它的西北方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面临华北大平原和渤海湾”,所以,平常又说北京是“北依山险,南控平原”,位置十分重要。
  ③结合相关的图片资料介绍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作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前后有近800年的历史了。”“北京有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城楼,有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管最为完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有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长城,还有众多的宫苑、坛庙等古建筑群。”
  ④结合教科书第40页的图片资料介绍:“天安门广场中央耸立着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北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西面是人民大会堂,东面是国家博物馆,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
  阅读教科书第41页豆博士的话。
  4.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填空,并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首都北京的位置。
  2.阅读教科书第42页图片和课文:“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充溢着保守
  气息的古都。”
  3.学生继续“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
  ①观察并确认教科书第42页图片的内容;
  ②学生们还可以介绍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介绍富有特色的北京的保守文化。
  4.阅读教科书第43页图片和课文:“北京还是一座充溢生机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通过交流明确:北京是一座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公路、铁路和航空线把北京和祖国各地以和世界联系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建设得越来越好,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5.学生讨论:“你们知道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吗?这和北京的建设、发展有什么关系?”“你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吗?”“关于首都北京,你还知道什么?有什么加以补充?”
  6.识图练习。
  (1)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的位置。
  (2)查找地图,从我们家乡去北京怎么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认一认祖国政区》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幅员辽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制作活动需要的白纸、硬纸板、胶水、剪刀等用具。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导入。“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每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相同,国家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我们来认一认祖国的政区。”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三:祖国的行政区划。
  (1)学生介绍:“我国太大了,各个地方的情况又不同,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中国政区图上每一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就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范围。这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一共是34个省级行政区。”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指图介绍:“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直辖市是由国家直接管辖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
  (3)朗读教科书第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识图练习,看谁记得快,记得多,指图准确。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都记住,但可以提倡尽量记住我国的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和自身家乡所在的省份。
  (4)趣味练习:“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市、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是哪里?与我们家乡所在的省相邻的省(市、自治区)是哪些?它们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又是哪里?”
  4.识图竞赛,看谁记得多,指图正确,并给予褒扬。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使用中国政区拼图做拼图游戏。
  5.课堂练习。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填写教科书第37页的表格。
  6.安排家庭作业:
  (1)识图、指图练习―――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2)结合每天晚上电视“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进行识图练习。
  第二课时
  依照教科书第38~39页的步骤,组织学生制作祖国政区拼图。
  〖家庭作业〗
  通过识图,复习本课学习的我国的行政区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绕着边境走一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发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识图能力。
  3.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
  〖教学准备〗
  一幅较大的中国政区图。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检查复习。识图练习,我国的位置和海域。
  2.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疆域辽阔,从东部海滨到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有5200千米,乘坐特快列车也要走两天多;从最北面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相距5500千米。陆地上的疆界有两万多千米。”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二: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依照逆时针的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依照顺时针的方向查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分别承当不同的任务。
  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身小组的探究结果。
  (1)我国的陆上邻国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5个国家。
  (2)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我国的陆上邻国。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5.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页的练习。
  6.安排家庭作业―――查找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讨论。“由于我国与这些国家国土相邻、山水相依,相互了解,我国与邻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很多边境地区都设有边境通商的市场。你知道我国所遵循的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原则吗?”通过讨论协助学生明确,“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
  3.小组活动。交流探究活动的效果。由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
  4.讨论。教师提醒学生:“你还知道我们这些邻国最近的发展变化吗?”学生可以谈他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了解到的有关邻国的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5.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精选一局部图片和文字,制作一期班级板报。
  〖家庭作业〗
  识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形、资源和海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地球仪、两半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和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局部。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去寻访祖国,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
  2.情感引导。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可配以歌词的朗诵,观察教科书第30页出现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廓,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3.阅读教科书第30页豆博士的话。
  4.安排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学生可以按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分发给学生。“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
  (1)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和海域;
  (2)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祖国的行政区划;
  (4)祖国的首都北京;
  (5)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6)全国人口和资源分布。
  5.分组开展寻秘活动,假如需要,可以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后。
  〖家庭作业〗
  依照认领的寻秘任务收集资料,进行探究。
  第二课时
  1.导入。“我们祖国的领土如此辽阔,要寻访伟大的祖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需借助于地图。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在地图上确定方向,让我们利用课桌桌面(或举起一本教科书)来复习一下。”组织学生通过摸桌角,模拟确定地图上的8个方位。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一:我国的位置。
  (1)学生结合地球仪、两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我国位于世界的东方,在东半球的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2)全班同学确认,并开展识图活动,练习在地球仪或教科书第32页的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上认识我国的位置。
  3.学生继续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一(教师要主持交流,注意掌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我国的面积和海域。
  (1)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教科书第30页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或教科书第32页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国土辽阔,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我国东临太平洋,靠近大陆的局部是海。我国的海域辽阔,我国的东部由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③距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领海。距海岸线200海里以内,我国还拥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3)识图练习。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指图练习。指名由学生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在指导学生指教学挂图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辅导:指图者要站在教学挂图的侧面,面向学生,手执教鞭指图,叙述的语言要与指图的动作一致。
  4.作业(假如课堂上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为家庭作业)。组织学生补充和完善自身在地图学习中的积累和收获,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作业。
  〖家庭作业〗
  指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写家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历史和变化,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
  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
  〖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出现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以和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并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2.阅读与观察讨论。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和“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对照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照片中人物的年龄、衣着、容貌、家庭成员数量等的变化入手谈感受,可以结合下面的历史年表,让学生估计每幅照片拍摄的年代,根据历史年表列出的国家大事,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个年代。
  3.讲解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7页的课文,教师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像小文那样,为自身的家庭编写家史。要编写得好,必需掌握正确的方法。教科书上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根据教科书第27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成写作三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
  4.个人写作。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身的家史,教师巡视并给予协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27页豆博士的话。
  5.总结。教师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安排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家史写作的学生,请他们课后继续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教学目标〗
  1.知道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绩,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
  2.提高搜集、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假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协助他们完成作业,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应对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做足够详细的调查准备,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加以整理。
  〖教学活动和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文字,并讨论一下这个笑话说明了什么?(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
  2.小组准备。教师引导:“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像十进位制这样的发明有很多,但许多都没有留下发明者的姓名。不过在史书中也详细地记载了一些科学家的伟大贡献,以和他们的生平,所具有的超凡的智慧、卓越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在上次课上,老师给大家安排了一个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分别搜集教科书中提到的五位古代科学家的资料,这五位科学家是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李时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们的动人事迹。”
  教师依照安排作业时的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介绍其中的一位科学家。各个小组对每个成员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向全班做介绍。
  在小组准备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协助。
  3.全班交流。在小组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予以补充和纠正。
  4.教师总结。可以对每个小组的介绍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强调这些古代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以和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应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安排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与家长一起欣赏教科书第28~29页“我给我家写家史”的内容。
  2.告诉家长,在下次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每个同学要完成编写家史的任务,需要听取家长的意见,请他们协助自身选取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5-20 23: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