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38|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人教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0: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反思

今天在9班上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为我们初一语文组“同课异构”研讨课的一节。这次的“同课异构”,是分别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去构思,组织教学。上后我有很多感触。

    先说说我这节课的预先设想:我这节课的设计是我们备课组组长提供的一种挑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尝试。教学的设计参照《新课程教学设计》里的一个名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文字的解读上,而重点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我看了他的教学设计后知道他的这个设计只适合基础比较好的班,综合素质比较好的班。看看教学的各个环节,我自认为9班虽然不是基础比较好的班,综合素质比较好的班,但如果在上课前让他们事先准备好,是可以按这个思路进行的。于是,我分配任务,让我的学生们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具体过程:我事先在班上选了一些积极的同学,把他们分为诗歌组,历史组,地理组,新闻组,其中我的角色是由一开始的教师身份转变为后来出场的新闻组的一员。各个组分别承担的任务是:①诗歌组:担任课前的导入环节。本节课我是以毛泽东的一首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导入,由诗歌组的同学负责讲解大意,揭示这首诗的主题再导入到我们这课的课题。在这环节中,我预想应该是很顺利的,哪想到结果却不是我预想的那样。诗歌组的一员在讲解诗歌大意的时候,由于紧张,出现了头脑短路的现象,那个时候我真为她捏一把汗,还好没过多久她继续进行了,在诗歌组的一员讲解诗歌大意的时候,我不经易间看见马上要上场的诗歌组的另一名组员嘴里在不停的小声念着什么,估计是在念他马上上场该讲的内容,此时的他紧张得汗珠一颗一颗往下掉。我感到真的是哭笑不得。②历史组:负责课前查阅资料,关于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结果由于紧张,介绍写作背景时声音太小。③地理组:负责课前制作渡江战役线路图。这张图做得很好,很准确。地理组还负责对照地图讲解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这一点完成得可以说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好的。④新闻组:负责带领大家复习关于新闻的基础知识。这是任务最艰巨的一组。新闻组共5人,包括我在内。先有第一位组员带领大家复习新闻的六要素,并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中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再由第二位组员带领大家复习新闻的五结构,并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的五结构分别是什么,顺带讲讲课文的大体内容。接着由第三位组员介绍新闻的三特点,并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的三特点体现在哪里。最后由我负责问题合作探究环节,我事先在预习的时候就让大家对这篇课文提问,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我已心中有数。因为我认为这则新闻的语言很浅显,大家都不会有字面障碍,所以这环节由学生质疑,其他学生答疑。在这过程中,我也顺带把这篇课文除体裁外的重要知识点,考点做重点讲解。最后的练笔环节:今天我们班级来了不少老师听课,这对于我们学生,我们班级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一件喜事。请同学们每人写一则消息来全面报道这个事情,要求有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要素。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很遗憾,由于前面诗歌组,历史组,地理组,新闻组的同学由于紧张花的时间过多,导致我后面的问题合作探究环节,练笔环节没法进行,因为时间不够了。

    总的来说,我的这节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课不算成功,主要表现在:没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不活跃,上课思路给听课的老师感觉不清晰。学生课前充分地准备在这节课上感觉变味了,变成一节带有表演性质的课,这都不是我预期想要的结果。但我觉得唯一一点成功的是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绘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上台发言做讲解的胆量。这些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尝试,我想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挑战。虽然这次的尝试不是很成功,但从这一过程中我又学到了很多,重要的不是结果,而在于这一过程的体验。有一句话不是说“教无定法”嘛,接下来,我会去多学学其他新的东西,给自己多补充新的血液,不断地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摸索,勇于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教法,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07: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四首》教学反思

古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从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的诗句中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的确有一定难度。而且,稍不留神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了让学生爱学,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的环节:
        1、通过优美的语言、配乐朗诵、启发想象、多种朗读、演演评评等手段,让学生在听听、读读、说说、演演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教案紧扣古诗特点,把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从抓字词的翻译,抓词序的排练,抓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以提高学生组词造词、遣词造句和语言思维能力。
        3、在上课前,有目的的安排学生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为理解诗意创造条件。在课后举办“小小诗歌朗诵会”以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学生在这种迁移、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06:00 | 只看该作者
《湖心亭看雪》的教学反思

     多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读,没有学生的说,更没有学生的思。学生终于没有学会读书,只是死记硬背一些东西,算为所得。宋朝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他们讲的都是读书要提出问题。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读书的人”,但是可惜,他们没有提出问题的机会,甚至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能竖起耳朵听。甚是可悲!



    今天之所以想到了这个问题,完全来自于教学的实践中。今天我们讲了《湖心亭看雪》,这节课我们一起准备的非常充分,一个课时预计可以结束。上课了,按板按眼儿的往下进行,先是介绍了作者张岱,接着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把文章里面的疑难字解决掉,读了两遍课文之后,立刻有几位学生举手有问题要问。我示意他们发言,原来几位学生看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文章开头说“余独往湖心亭看雪”,中间却又说“舟中人两三粒”,结尾还说“舟子喃喃曰”,究竟是几个人去看雪了,作者是不是自相矛盾了?其他同学也都立刻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起来。本来,我安排的是疏通文意,掌握好本课的文言实词,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最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现在不行了,学生的兴趣来了,按下不说的话一是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二是再讲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会有现在这样好的时机了。于是我终于改变了我原本设计好的教学思路。我请学生们一起议论议论,究竟是不是作者的文章自相矛盾了,然后请说说自己的见解。大多数学生认为作者并非是自相矛盾,而是另有意图,但是究竟为什么却说不清楚。



    接着我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答案,看看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去往湖心亭看雪的。通过理解文章大意,学生们发现是在大雪封湖三日之后,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晚上八点去的。为什么晚上去?一是怕碰上别人,二是怕被别人碰上。到了亭上之后,又与巧遇的人痛饮三大杯,高兴的回去了。这就很好理解了,作者为什么在明明有人同去的情况下说是自己独往呢?学生们很快就能说的八九不离十了,有的说作者没把同去的人放在心上,有的说同去的人不是作者的知己,……,我一再鼓励学生,近了,近了,真理即将大白于天下,学生的积极性就越是高涨,非想说出真理的那个人是自己。终于有个学生说出来了:是作者主观上不想与芸芸众生为伍,同去的人虽在,却犹如不在,正是表现的文人的孤高自傲!



     看到我肯定的表情,全班掌声雷动……



     本节课,关于文言实词和写作手法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但是学生们能够质疑,能够思考,并能够在思考中有所收获,实在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或许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生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上完《观潮》这一课后,上网查看了一些教学案例,在思想上有了很深的启发和感受。再对照《新课程标准》认真反思,确有许多遗憾之处。我想这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对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有新的突破。
    《观潮》这篇课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的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心灵的境遇。
     “心灵”即指人的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有对事物的认知热情,我在课堂上喜欢看见学生迫切求知的眼神,喜欢听富有稚气的表达。他们的认知若是在情感中激发的,获得知识将是最牢固的。因此,在课前,我设计了与学生“课前交流”的简短对话,以商量语气激发学生当“小记者”,学生信心十足表示赞同,然后相机以寓于有趣、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引入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愿意与作者去观潮的情思。从学生的神情和学习状态,我认为他们自认是“小记者”的身份表述的语言是自豪的,愿学的情感是真诚的。并且饱含愉快的心情进入课文佳境。同时,课堂中教师让自身投入情感状态带动学生,才能真正达到师生双边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观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教学反思
这两篇课文内容都比较简单。备课的时候,吸取了之前古文教学的思路,认真备足课文的字词,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翻译及字词。关键的,就落在如何引导学生对古文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了。

备课时所定下的学习目标是要学生掌握夸父和共工的人物形象,学会比较人物形象。哪知上《夸父逐日》的时候,有个学生忽然站起来问:“老师,夸父是不是很无聊,去追赶太阳?”我念头一转,刚好这个可以作为学生质疑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好地对课文进行讨论探究。于是我放下课本,请学生就“夸父是不是个无聊的人”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扎开来。学生反应很激烈,甚至有学生说得很全面,既说到了夸父是盲目的,又说到他是勇敢的,敢于挑战权威的。最后我再总结:从积极意义上看夸父,和从消极意义上看夸父,告诉学生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人物,就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上到《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课时,吸取了前面的课堂经验,我在分析了共工的身份以后,本想请同学分析共工的形象,也有同学举手问:“共工这种行为是不是表现他是个失败者?”他列出的理由是:一,本身和颛顼战争的过程中,他就已经失败了;二,败了还自己恼羞成怒撞不周山,这不是很奇怪吗?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值得讨论的余地的,于是也打乱了自己的思路,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意见“共工是不是英雄人物”这个问题来讨论。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仅平时成绩好的举手,平时成绩比较差的同学,甚至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也举手发言。有的同学说,历史上也有许多失败者,但是他们也用自己勇敢的行为改造了当时的社会(她列举的材料是陈胜吴广),所以英雄应该是以他对社会作的贡献来评价的;有的学生也说了,共工的脾气太暴躁,真正的英雄应该广纳贤才(他列举刘邦和曹操);还有同学说共工改造了自然界,这是英雄的表现。讨论很激烈,一直到下课,大家都不肯停下。

这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可以有几点收获:

第一,课堂的讨论一定要有收获。讨论一定要使围绕课文的中心主题来讨论的。学生有时候提的某个问题,可以作为导入,但是教师一定要把这个问题作为课文中心的切入点,这样的讨论才有意义。比如这一课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人物的形象。两篇课文在讨论的过程中,一直都没有离开课文的主题:两位英雄人物牺牲自己,改造自然界的精神。

第二,讨论的问题一定要设置得有趣,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学生看问题的面才能广,讨论才能更激烈。在这次的讨论中,学生列举的材料都是信手拈来,调动学生本身学习过的知识,这才是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和分析课文能力的方法。

第三,能够利用学生的提问,及时和学生进行课堂的交流。学生觉得顺理成章,在讨论时,不会觉得只流于表面,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后得出的问题,更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虽然编者认为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认为古人竟然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让我叹为观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谢灵运这样,陶弘景也这样,苏轼也这样,更不用说陶渊明、郦道元这些人了。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三峡的缘故吧。如果他能到三峡看一看,感受肯定就不一样了吧!

    当然,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比如课文里有赵州桥,有卢沟桥,有故宫博物院,有苏州园林,有钱塘江大潮,有西湖,学生不可能都去过,甚至我都没有全去过。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学习课文并不代表我们一定熟悉课文的材料。读书与实践是两回事,但是,如果学生长大,能有机会见识那些胜景,他又对这些景物有深刻的认知,感受应该不同吧。

    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向来都是注重在识记,记住作者,记住文学尝试,记住字词翻译,记住文章的中心,记住文句的分析,记住一些“为什么”和“答案”。其实,我认为,光靠记忆,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来给三峡进行描述,写些导游词,做些绘画,加入些诗词,做点朗诵。但矛盾又出现了,学生根本就做不聊,他们写不出导游词,也画不了画,更不能在画上添加自作诗词,当然朗诵可以进行,可只有别人的,什么时候才能成自己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06: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