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23 梅兰芳蓄须》优秀PPT课件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09: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2019年最新更新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第23课 梅兰芳蓄须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09:45:31 | 只看该作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8mZBQc ... &shfl=sharepset
提取码:bche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0:03:06 | 只看该作者
23 梅兰芳蓄须(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蓄、迫”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
1.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3.能根据课题或课文记叙的事情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4.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感受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音乐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戏曲,(出示音频)大家先来听一听,然后随便来谈一下。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噢,对了,是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现在全世界人们都非常喜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国粹戏曲大师,他是谁呢?——梅兰芳  
师:美国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斯达克·扬评他为:“最完美的艺术家”、“一位登峰造极的专家”。
师:旅居苏联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说:“除了一两个喜剧演员外,西方有哪一位演员能比得上梅兰芳!”
师:从这些名人的评论中,你感受到了或知道了什么?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走近他,一起用心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伟大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来共同学习《梅兰芳蓄须》(板书:《梅兰芳蓄须》)
【设计意图:戏曲轻松导入本课,让开课不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梅兰芳介绍
梅兰芳(1894年-196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三、初读感知
1.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蓄须、被迫、租借、纠缠、邀请、骚扰、拒绝、签订、宁可、要求、妄想
(重点指导生字:蓄:不要读一半,避免读成“chù”;
缠:是翘舌音“chán”,避免读成“cán”;
邀:“邀”和“激”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ī”;
扰:“扰”和“忧”是形近字,不要读成“yōu”;
签:“签”和“俭”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ǎn”;)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宁(níng  nìng)要(yāo  yà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他宁( nìng)可买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绝要(yào)庆祝“大东亚圣战”, 要(yāo)求他必须上台演出。
②读一读:尽管他生活一直没有宁(níng  )静过,但它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  )人。
妈妈对我的要(yāo)求很严格,经常告诉我不要(yào)和不认识的孩子一起玩。
(3)理解词语
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深居简出     本文指捣麻烦。
吟唱         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纠缠         领土或国土被敌人占领或陷落在敌人手里,常指被敌占领。
沦陷         声调抑扬地念。

气节          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斩钉截铁      比喻语言行动中露出的漏洞。
破绽          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妄想          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的品质。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梅兰芳的几件事?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板书:避港拒演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 
4.把这三件事归纳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讲了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感人事迹)
(本文主要讲了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避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的几件事,表现出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怀。)
五、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2.研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梅兰芳在避港拒演中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2)汇报交流:
a.课文写梅兰芳避港拒演时,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梅兰芳的爱国情怀,找出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会读一读。
b.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被迫”、“深居简出”、“不再登台”、“悄悄地细声吟唱”,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
c.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d.教师提问:你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3)练习说话,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梅兰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师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___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_,无异于虚度生命。
(4)指名回答,齐读“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因为他相信日本侵略者会被打败,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重返舞台。”
(5)学生交流自己读出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朗读出来。
3.学习第3自然段,感悟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
(1)课件出示梅兰芳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2)教师提问: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蓄须的用意是什么?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4)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4.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梅兰芳在卖房拒演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
(1)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梅兰芳为什么要卖掉房子?他为什么要拒绝戏园子老板的劝说?
(2)教师引导学生读有关句子,理解体会。
(3)学生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抓住时机介绍反衬写法,并强调这种写法在今后习作中的运用。
(4)交流感悟,教师点拨。
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祖国的尊严,因为民族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建议:“品读课文,理解内容”这一环节比较杂乱,到底是让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做批注谈体会,还是让学生从事情入手,找到每件事的起止,然后去细细分析理解、品读。还需有取舍,明确学习要求。然后与下一环节的品读课文联系起来,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梅兰芳的爱国精神。)
六、品读课文,情感升华
1.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①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闻名世界”说明了什么?
(“闻名世界”可以看出梅兰芳在世界的地位。)
②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窗户,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低吟,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一连串列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
(“关紧”“拉上”“细声低吟”这些动词写出了梅兰芳酷爱艺术,想尽办法都要唱戏。)
③拒绝的借口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只能”说明梅兰芳也是没办法找到合适的借口了。可以看出日本侵略者太可恨了。
④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无论……都”“宁可……也”含有这两个关联词语的句子写出了梅兰芳再困难坚决不向日本侵略者妥协,表现了他爱国的坚定信念。
理解“宁可”,一个带来生活上的困顿,一个是生命的威胁。 他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家,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处境难道就没有方法去改变吗?(生答)
怎样“优厚的条件”,请大家大胆想象一下:他可以----,可以-----。在哪断水缺粮的战争年代,这样的生活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啊,然而梅兰芳对这些却“不屑一顾”,他是怎么做的?(读句子)
⑤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能去了。”
“斩钉截铁”体现了梅兰芳怎样的品质?
(“斩钉截铁”看出梅兰芳不答应演出是非常坚决,毫不犹豫。句解:写出了梅兰芳爱国之心之坚决。)
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的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板书:崇高的民族气节)
2.学生可能汇报8—9段 
①想想梅兰芳为什么蓄须、蓄须意味着什么?
(蓄须前后对比照)
是啊!对于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这是的何等的痛苦!
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
梅兰芳作为京剧名旦,将京剧当作自己的生命,但梅兰芳却还是毫不犹豫的“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他极力的压抑自己,可想而知,他内心是多么痛苦啊,这种坚定的民族气节,怎能不让我们慨叹!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就真的断绝了日军的想法吗?梅兰芳甚至----
②自伤身体给梅兰芳带来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怎么想的呢?
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不仅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甚至将---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让人敬佩啊!让我们满怀敬意的赞美他!(板书:强烈的爱国情怀)
③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
“当即”速度快,看出他很高兴,很热爱艺术,爱祖国。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揣摩人物性格特点。】
3.你认为梅兰芳所有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文中能找到这样的句子来评价一下他吗?
学生交流讨论。
让学生评价梅兰芳先生做法,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热爱艺术,更热爱中华民族。他是民族存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七、积累拓展
1.师小结: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请把你心中的歌,化作笔下的情,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梅兰芳先生的画像旁边。
2.古往今来,像梅兰芳这样的爱国志士还有很多。你能说说一些爱国诗句吗?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
八、课堂小结
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老师即兴做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全课。
(齐读: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拒演举债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 
九、当堂检测(选做)
1. 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
2.简要地写出课文记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     
十、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有关梅兰芳的事迹,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23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
避港拒演     强烈的爱国情怀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      崇高的民族气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0:03:18 | 只看该作者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戏曲引出主人公,引入新课。
2.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协作的工具,创设学习环境的工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3.在课前我自己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积累了有关梅兰芳的相关故事,用典型的事例来烘焙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能够更深入的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引起学生的感官条件反射,同时我也会加大对梅兰芳细节品质的引导,通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和故事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再结合当时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优良品质。
不足之处
阅读的时间不够充分,读的形式还可以更灵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14: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