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64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全部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5: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2-3 20:25 编辑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所有单元全部教学反思,点击下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购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统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铅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豆子》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动物餐厅》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桌子有多长》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我又长高了》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估一估 量一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摘果子》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我和小树一起长》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动手做》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买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发新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图书馆》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小运动会》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购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买文具》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买衣服》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去商店》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找回多少钱》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加与减(三)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套圈游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乘船》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乘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年级下册数学《买气球》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年级下册数学《组织比赛》教学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1:28:10 | 只看该作者
   第七单元《统计》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1、故事引入;2、小组合作用各种方法统计;3、重点讲解用“正”字放就行统计;4、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5、巩固练习;6、小结”六个环节。《统计》初步知识内容不算很难,但有时比较繁琐,很多都要同学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需多合作,而在应到学生看图表回答问题时,就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在例2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讨论:你想用那种方法来记录?在这些方法中,拿一种最方便?最容易数出数据的多少?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让同学们回答了以后,再引导学生看统计图和统计表,并与例1的统计图比较,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最后再进行小结,在让学生做练习时,很多同学都能交好地完成。

在活动中能充分运用激励性评价。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体现。在这节课中,我非常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我不仅经常运用激励性语言,还注重给学生象征性的鼓励。但是,在这节课中,我没有很好地体现小组活动。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有点像走过场一样,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一年级的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还没有真正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学反思

《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加、减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往往是教学难点,也是计算错误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操作学具理解进位与退位,形成计算思路。

  在教学口算与笔算、加法与减法、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的例题中,都通过摆小棒或拨算珠探索并建构计算方法。

  第76页例题列出的算式是24+6,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思路,先算的4加6得10,怎么办?这时摆小棒能激活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形象地展示出再算20+10=30。摆小棒计算24+9,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操作,因而算法可以多样化。各种算法虽然都是好的,但“辣椒”卡通的思路更好些。这种算法有三个优点: 一是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24+6的思路是一致的。相对稳定的思路易于学生掌握;二是已经熟练掌握的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能支持这种思路的运行;三是与笔算法则一致,有利于以后竖式计算的教学。

  摆小棒计算30-8,拆开1捆、拿掉8根,形象地显示了从十位退1、个位作10的退位原理。摆小棒计算33-8,也可以算法多样化。“辣椒”卡通的算法更好些,是希望学生选用的方法。

  2、经常组织比较,及时整理知识结构。

  到本单元为止,先后教学了100以内加、减计算的多种情况。能否组织成合适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以及计算的正确与熟练程度。为此,教材有计划地组织不同计算情况的比较。

  (1) 通过比较,进一步引导算法。第77页第2题的三组加法题,都从20以内进位加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第81页第2题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思路,通过三组题的计算和比较,更好地应用十减几或十几减几计算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

(2) 通过比较,进一步理清思路。第78页第1题是三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每组题一道不进位、两道进位。进位加法里一道题和是整十数,另一道题和是非整十数。

3、引导估算。

  本单元教学的估算仍要求估计加法的和、减法的差是几十多。通过估算,进一步体会并区分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估算前安排了铺垫。如第78页第3题中的54+3和54+8,都是54加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五十几和六十几?5+62和5+65都是5加六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又如第82页第3题中的53-4得四十几,54-3得五十几,都是五十几减几,但得数差异很大。这些现象的发现、原因的思辨、结论的得出,成为估算教学的宝贵资源。

  在教学估算时,把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估算的方法,积累估算经验。如48+3是进位加法,得数是五十多。6+52是不进位加法,得数仍然是五十多。学生独立探索估算的方法,应用了口算与笔算的经验,能促进口算与笔算水平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1:27:2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而且完成的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

1、在教学《认识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币》时,我就强调,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半数以上的学生记性不错,很注意观察插图,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看到数字就进行计算,出现了1-8=2(角)这类错误,后来我明确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尽量写上每个数的单位,如1元-8角=2角或10角-8角=2角。

2、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3、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52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思考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1:27:10 | 只看该作者
《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学反思

《加法和减法(一)》这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以及求被减数、减数、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中,我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材的设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的理念,例如,例题、“试一试”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有具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根据一般规律,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5~6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除了穿插编排有已学过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还专门设计编排了需要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1:26: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认数》教学反思

一下第三单元《认数》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认数过程。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认识教学在一年级教材中出现了三次:1一上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2一上第十单元认识20以内的数,3、一下第三单元,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可以说,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认数教学的内容,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100以内的数有着广泛的接触。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对于数100以内的数并不陌生,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能按顺序从1数到100,但是在数法上可能并不是很标准,很多孩子习惯了简单的口语式数数把几十几数成几几(如二十一数成二一等)。说明他们对这些数的实际数值未必了解,也就是缺乏数感。因此我们在认数时,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几十几。这样便于学生了解几十几的组成,可以了解几十几介于哪两个整十数之间,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教材中间还安排百数表承上启下。由于前面认数是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几十几,对100以内数的数序还没有完整认识,所以中间安排百数表以承上。另外百数表是自然数列的一部分,而在自然数列中后边的数比前边的数大,这一规律就成了比较数的大小的依据,所以又起了启下的作用。

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数数的过程,体会到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 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我们还组织了猜数游戏,让一个学生想好一个数写出来盖住,让另一个学生猜,写数的学生不断地根据猜出的数给予提示,值到猜对为止。可以轮换进行,并比赛谁猜的次数少,学生很感兴趣,渐渐地学生就有了猜数的策略,会逐步缩小区间。

另外,拐弯处的数数也是一个难点,学生数数时数到几十九下边往往数不对是几十,也就是在拐弯处出问题,尤其在59 、69、79、89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教材对这一难点的突破很重视,P29专门安排了三十九添上1是四十这一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特别是经历把10根再捆成1捆及原来有3捆又添1捆成4捆这一过程,真正理解39添1为什么是40,这不仅是数数的需要,也是以后进位加计算的基础。

在做练习时,经常让他们或小组比赛,或男生女生比赛,并通过发星星贴等激励方式,不断激发孩子做题的兴趣,促进他们加快完成的速度、加强书写的认真态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学具小棒没有发挥好他的作用。对学生来说,100以内的数数没有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必要让他们借助小棒数,浪费了小棒操作的时间。学具小棒应该是在学生需要它帮助的时候再试着用。

第二,对100这个新的数概念建立得不深。可让孩子感受一下100在不同物体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概念,也可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1:26:0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在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结合已学图形,通过折一折、剪一剪和拼一拼的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班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及学习能力。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发现并认识新图形,积极思考和交流生活中有这些图形的物品,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在学生对图形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动员学生借助钉子板和皮筋围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借助6根和8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图形和鼓励学生用卡片纸拼图形,让学生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变换。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思路,让学生在体验和经历的过程中认识图形。对于课堂上每个环节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的情况,如何巧妙地回答,机智地运用和转移衔接是我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我还应注意表扬的语言艺术,注意关注班级整体的情况,使得学生在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学习和进步。

对于本课教学,我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感受: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我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要求折成两个一样的图形,学生试着折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老师用剪刀剪开后,让自主地拼一拼,看看能够拼成什么图形,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直观感受其特点。预设中添加了观察、思考、交流和总结图形特点的过程,课堂上省略了这一过程,意图是给予学生一些信息后,让他们自己对知识进行积累和整理重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独立寻找图形特点,有助于加深体会。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比较自然地图形转化中既有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又提高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二、数学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知识来影响和带动人类的进步。在认识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后,学生找出了生活中有这些图形的物体,并介绍了每个物体上有什么图形,体会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我适时地给予学生肯定,引导学生要运用正确的语言去描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相比之下,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没有正方形和长方形那么好找,本不想插入自由找的过程,但后来引导学生积极回想生活中自己见到的物体仍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借助一些材料创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互相合作。学生经历用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和用小棒摆图形的过程,在对图形有了初步感性认识后操作体会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促进学生对平面图形感知的发展。

最后学生对知识进行一次再整理,即结合已认识的图形和本课的新图形,充分发挥想象力拼出更多的图形。比如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拼出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图形,拼出一个小人或者其它生活中的物体,但要讲明正确拼图形的注意点。学生在拼图形的活动中更好地感知了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了空间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9 21: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