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鄂教版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鄂教版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新课标2011初中语文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初中语文试卷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答案等无法直接显示,请用户直接到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下载浏览或打印!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2011年春八年级期中模拟卷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贝尔纳深suì的历史眼光博得了人们的高度尊chóng。
            
            
2、语言运用(5分)
(1) 根据语境,仿照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意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忍的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眼光。
(2)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问题。(5分)
一个人的一生,本来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痛苦与欢乐;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新闻记者能力的人,就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__a__,从《史记》中学得__b___,从《正气歌》中学得__c___;从鲁迅学得___d__,从马克思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著。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
①请将最恰当的选项依次填入上面选段中的空白处。(2分)
A 批判的精神   B 坚贞的气节  C 智慧的思考   D  严肃的历史精神
②联系上下文,在第一、二段文字之间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要求用上关联词语“不仅??????而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前苏联科学家施密特根据天文观察和复杂的数学运算,提出了著名的天体演化假说。
②又如,太阳系内的行星是怎样形成的呢?
③在太阳的强大引力下,这些物质便环绕着它运转,经过70万年的撞碰合并,终于聚集成今天太阳系里的这许多行星。
④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在自己的轨道上遇见了其中的一个。
⑤施密特认为,在银河系里,存在着许多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巨大暗星云。
⑥为了穿过它,太阳花了约10万年的时间,并俘获一大块质点群。
A、②①④⑤③⑥ B、①⑥③⑤②④ C、⑤②④①⑥③  D、②①⑤④⑥③
4、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3分)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的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的搁浅。③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1) 画线句①有一个错别字,¬¬_______应改为_______ 。
(2) 画线句②有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线句③存在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7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山西村》一诗中富含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雄浑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0分)
期盼2008,祝福北京成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弘扬奥运精神,传播人类文明,更是全人类的一致追求。为了迎接北京2008奥运盛会,学校将开展以“我与奥运”为主题的活动。
(1)如果你被推选这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两项,并说明活动目的。(4分)
(示例)项目:奥运知识竞赛
目的:增加同学们对奥运知识的了解,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帮助同学们明确活动意义,请你代学校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3)周末,你正在互联网上查找“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妈妈走过来说:“你还有这么多作业没有做,却去干这些无用的事情,还是赶快写作业吧!”你该这样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 阅读理解(35分)
(一)文言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梁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注] 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梁: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少提一剑去乡里    (            )
(2)位极将相          (            )
2、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分)

3、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  罗布泊的悲剧(20分)
①罗布泊,这是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地名。它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一个戈壁滩。这里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摄氏70度。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此地。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闯入这里,罗布泊才为世人所知。但是,近十几年来,此地却不时传出因缺水而有人遇难的消息。1980年6月17日,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穿越干涸的罗布泊盆地进行科学考察时,外出找水,迷路昏倒,不幸遇难;时隔十多年后,著名探险家余纯顺探险至此地,也因高温缺水而亡。
②但是,罗布泊原来并不是一片沙漠。据史书记载,在四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初,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瑞典探险家斯文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他在回国后写的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写道:“罗布泊像仙湖,水面像一面镜子一样??????”
③那么,罗布泊的“泊”怎么不见了?
④问题出在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内陆河。到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出现了四个“盲目”:盲目开垦耕地灌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个“盲目”把塔里木河的水吸去了大部,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六十年代的1321公里萎缩到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了。河岸两边的五万亩耕地受到了威胁。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此后,这里的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不断向湖中心推进。20多年前,曾是“一望草湖,村舍不断,缩芦为室,水鸟群飞”的台特马湖,成了新的荒漠,而罗布泊也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合成一体。活人走进去,就很难走出来。
⑤塔里木河的干涸,导致了罗布泊的消失。到头来,罗布泊也无情地报复了人类。斯文当时看到的水面像镜子一样的“仙湖”已不复存在,人们见到的是不时而来的滚滚沙漠风暴,一片昏天黑地,飞沙走石,沙石的撞击声如急雨降临,沙流像一条黄龙一样在地面上滚翻,地上突然冒出了许多飞动的白气流,顷刻间,平地堆起了一座沙丘。彭加木很可能就葬身于沙丘之中。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幕!
⑥生态平衡,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存在着,人们不觉得什么;但是,你破坏了它,只是一点点,也许依然不觉得什么,大自然还是宽容的;但是,如果破坏程度到了天地为之不容的地步,大自然就要变脸,就要翻脸不认为,对你不客气。它咆哮起来,山河变色,天地呜咽,飞沙走石,寸草不生,洪波接天,赤地千里,它将要从人们手里夺回被侵吞的一切。到那时,急功近利者就悔之晚矣!但是,欠帐总是要还的,要连本加利地还。当然,迟还不如早还,早还损失可以少得多。
1.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3分)
2.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请用“//”标出。(3分)
①②③④⑤⑥
3. 罗布泊的“泊”不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当“仙湖”不复存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什么情景?(4分)
4. 在第①段中画线部分 彭加木、余纯顺不幸遇难的事例能否删去其中一个?为什么?(3分)
5. 第②段中引用斯文的话起什么作用?(3分)

6.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标题中的“悲剧”究竟指什么?(4分)

(三)(13分)     书海茫茫  余秋雨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湿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泄漏,生命的破碎,将会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变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装,或者说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总而言之,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解除过度的防范敏感,降低高昂的争辩意识,减少无谓的笔墨官司,让眼睛习惯杂色,让耳朵习惯异音,不太看习惯就少看不听,即便习惯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可以少看少听。一切自己作主,看一点悦目的,吸几口新鲜的,尝几味可口的,稍感不适就轻步离去,我没有义务必须接收我不想接收的一切,哪怕有人直呼姓名在门口喊阵也关窗拉帘,闭目养神,顺手打开柴可斯基或瞎子阿炳。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人生几何?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较正经的年代,赶快省下精神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哪里还有时间陪着陌生人胡乱折腾?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也是一样。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1. 作者在图书馆、书店和街头报亭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继而又会“无奈”,为什么?根据文章说明原因。(4分)
  (1)感到“威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2个字)
  (2)感到“无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个字)
2. “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一份木讷和迟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读书观点,请从具体做法和对待读书的态度上加以概括。(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个字)
3. 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3分)
(1)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2)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阵来,当不得认真。
(3)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4. 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 作者将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的书海描写得既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令人神往;又汹涌混沌、巨浪排空,叫人惊心动魄。
b. 对“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作者是不赞同的,而对“开卷有益”的说法却是完全赞同的,认为他同自设禁区一样,是成熟的标志。
c. 作者在阐述“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时,忽略了在阅读领域里尚有“感觉极好”而毒性极大,“感觉不对”却有益身心的书刊。观点虽然不无道理,但从整体看情采飞扬,情胜于理。
d. 作者认为对“感觉不对”的文章予以批评,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对极少数邪恶阴毒的文章,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这对于以个体活动为特征的阅读,的确是一个好的建议。
三、创新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养蚌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意变成珍珠。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呆在寒冷、阴暗而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当养蚌人告诉它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颗沙粒的拒绝,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别的沙粒都嘲笑这颗沙粒是傻子,可都没有动摇这颗沙粒的决心。几年过去了,这颗小沙粒长成了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那些曾经嘲笑过它的伙伴,仍还是沙粒,有些甚至已经不知道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鄂教版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本站试卷,无需注册,在下面的附件中,选择右键,目标另存为,保存在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鄂教版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rar (15.76 KB, 下载次数: 58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答案:
一、语言运用
2、        (1)例:贫困虽然是人人不愿过的生活,但有时却能成为人们奋斗的动力;痛苦虽然是人人不愿经受的情感,但有时却能造就人们刚强的性格。
(2)①a- D  b--D c--B d--A ②例:通过阅读,人们不仅能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经历,而且能够获得精神的陶冶,从读书学会做人。
一、文言文
1、(1)离开 (2)至或“到”或“到达” 2、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3、围绕“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需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练,有所作为”回答。
二、罗布泊
1.        “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摄氏70度,空中没有一只鸟。”
2.        ①②∥③④⑤∥⑥ ①②介绍了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境况。③④⑤说明罗布泊干涸的原因。⑥抒情议论,提出要保护生态平衡。
3.        塔里木河的干涸。“人们见到的是不时而来的滚滚沙漠风暴??????平地堆起一座沙丘。”
4.        不能。列举两个事例是为照应上文中“此地却不时传出因缺水而有人遇难的消息”中的“不时”,强调罗布泊“活人走进去,就很难走出来”的现状。
5.        证明罗布泊在20世纪初还有丰富的水资源。
6.        列数字。突出了四个“盲目”造成的后果之严重。
7.        人们不要为了眼前利益,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悲剧指:①罗布泊死了彭加木、余纯顺是悲剧;②像仙湖一样的罗布泊不复存在是悲剧;③人们破坏大自然而不知收敛是悲剧。
三、        书海茫茫
1.        (1)现代社会信息量迅猛增长,掌握知识难度增大。(2)一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书海无边。
2.        (1)放出眼光,敏锐选择,迅速掌握。(2)多一些真诚求知,少一些浮夸卖弄。
3.        (1)确立了自己的读书标准的人才是一位成熟的读者。(2)各种读书的时尚此起彼伏,要坚持自己的读书标准。(3)文化是一种使社会安定、繁荣和发展的力量。
4.        B、C点拨:C项中作者并未“忽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9 12: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