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小学语文新北师大版教材同步,试卷供大家直接打印,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七册试卷复制时图片、拼音等无法显示,请直接到帖子二层(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下载!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北师版四年级语文(上)
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基础乐园
一、 看拼音写词语。(20分)
ní nìnɡ     wànɡ xiǎnɡ    yōu jìnɡ      mí sàn      huānɡ wú  
(      )  (       )   (       )   (        )  (        )
jiān dū     chōnɡ jǐnɡ     zūn xún      xiū sè       jìnɡ zhí
(      )  (       )   (       )   (        )  (        )
 cū cāo        wēi é       shà shí       hóu lónɡ     bī zhēn
(      )  (       )   (       )   (        )  (        )
zǎo cān       dù kǒu       mèi lì        hé xié      shèn tòu
(      )  (       )   (       )  (        )  (        )
二、 比一比,再组词语。(10分)
妄(      )    飘(      )    雾(       )    贱(      )     即(      )
忘(      )    瓢(       )    霎(       )    残(      )     既(      )
三、 我能照样子写词语。(6分)
许许多多:
                              
暖烘烘(ABB式)  
                     
                              
四、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 )小女孩的树种不多,( )都是她精心挑选的。
  2.( )你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平时( )应该下苦功夫。
希望  盼望  居然   果然   已经   曾经   连续   继续
  小明平时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的学习成绩(   )门门优秀,他(  )(  )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我们(  )他(  )努力,更上一层楼。
五、接着往下写
北京     南宁       西安      
上海     杭州       香港       
青岛     黑河       黄山      
铜陵     桂林       铁岭      
张自忠路   佟麟阁路   中山路    
赵家庄     孙家屯   苏家沱     
古塔胡同   知春里   三家巷     
六、填一填
一马( )( )  千( )( )壑   亭台( )( )  
泉城 ( )城 ( )城( )城 ( )城 ( )城
东京    纽约  ( )( ) ( )( ) ( )( ) ( )( )
七、猜城市名。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金银铜铁                 倾盆大雨         
四季温暖                       双喜临门                  
八、找一找诗里的地名。用直线画出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天门中断楚江开,比水东流至此会。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九、说出地名。
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
                                 
说出三个用少数民族命名的城市。
                                 
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
                                 
第二部分  阅读舞台
十、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趵突泉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1.读文,填写下面表格。
自然段  观察地点  所写景物  写景物特点的词句  顺序
1  ——      
2  西门外桥上  溪水   
3        
4        

2.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填空:作者看到三个大泉不停地冒时想到(             ),这里的(            )是把泉当作人来写。由眼前景象作者还想到了(          )的景象,整段既写所见,又写所想所感。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一半的美。
                                    
4.概括第3自然段的段意。
                                   
5.想像一下,小泉的水泡还会有哪些形态?请仿照第4自然段接下去写几个比喻句。
池边还有小泉呢:                              
                                   
(二)星 的 山
我站在舱外,身子靠着栏杆,望着渐渐退去的香港。∥
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夜是静寂柔和的。从对面我听不见一点儿声音。生活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船在移动,灯光也跟着在移动起来。而且电车、汽车上的灯也在飞跑。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它们在追逐,在说话。我的视觉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
我差不多到了忘我的境界……∥
1.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①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  )
②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 (  )
③生活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 (  )
④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  )
⑤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 (  )
2.找出文中写灯光的句子,用“    ”划下来。
3.文中“星的山”指什么?为什么说“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
                                
4.“我的视沈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三部分  练笔天地
十、笔下生花
我国不少不少地名富有情趣。请围绕地名写一写。任选一项。
* 把地名串联在一起、编一个有趣的旅游故事。
* 家乡有趣的地名
* 地名调查报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

本站试卷,无需注册,在下面的附件中,选择右键,目标另存为,保存在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rar (56.15 KB, 下载次数: 93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04: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