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小说如何讽刺 明自己怎样做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及现实意义探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16:4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表达作者对于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包含深刻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除此之外,这部小说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发现现实社会中依然存在的《儒林外史》中那样的人和事,来警醒自己如何做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两课时,已经掌握了如何阅读讽刺作品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及其情节更加熟悉,也初步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学生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已经学习过《变色龙》这篇小说,对讽刺文学作品已有初步的接触,已经基本掌握了这类作品可以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来揭示主题及增强讽刺效果。

  学生处于初三的学龄段,思维水平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学习这类讽刺作品,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也是能够激起探索欲望的。

  【教学目标】

  1.探究《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引导学生将《儒林外史》与现实相联系,理解《儒林外史》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探究《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主题。

  2.引导学生将小说与现实相联系,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教学思路】

  教学主要分为两大环节:探究小说的讽刺效果和联系现实生活思索小说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检查作业,学生尝试运用已经学习过的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对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及讽刺效果进行分析,老师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赏析白描手法的讽刺效果。以上完成第一环节的教学任务。接下来完成第二环节的教学任务: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那些汲汲于功名利禄、趋炎附势、攀权附贵、自相矛盾、虚伪可笑的人,理解这部小说依然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

  (一)探究《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活动一:导入新课

  师:通过大家的阅读和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那么关于这部小说,我们还应该再读些什么呢?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一向为人称道,甚至很多认为《儒林外史》真正开启了我国讽刺小说的先河,后世的很多作家的写作都受到了这部小说的影响,比如说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

  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过《变色龙》这篇讽刺小说,同学们还记得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讽刺和批判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一类人吗?

  明确:对比和夸张。

  活动二:探究夸张手法在《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效果。

  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今天重点分析作者对王冕、周进、范进、胡屠户、匡超人、杜少卿等几个小说塑造的典型人物所使用的讽刺手法及其讽刺效果。在这对这几个人物的塑造中,大家是否发现作者运用的夸张手法?并分析其讽刺效果。

  (1)认识周进的“哭”

  明确:周进因为苦读几十年的书,却连秀才都没考中过,天看到贡院,触景伤情。周进夸张的哭表现了他没有考中的无限悲哀,让人同情,但这种反复的哭、夸张的哭又让人对他的热衷功名不由得生出鄙视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讽刺批判。

  (2)认识范进的“疯”

  明确:范进考了20多次,总也考不中,今天终于考中,高兴得疯了。范进很可怜,值得同情。但是范进疯的样子确实是很可笑的,让人觉得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已经有失体面了,因而又觉得他很丢脸。同时也看出范进太热衷于功名了。

  (3)认识严监生的“死”

  明确:严监生临死前看着两茎灯草不咽气,这种夸张的手法尽显他过于节俭甚至吝啬的性格特点。

  小结: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他们的丑态,使他们热衷于功名或吝啬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真是“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同时,夸张的手法既有喜剧效果,但又让人生出深深的悲凉。

  活动三:探究对比手法在《儒林外史》的讽刺效果。

  师: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讽刺效果。这些对比,或者是几个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或者是同一人物之间的对比。大家都找到哪几处对比?请大家说说这几处对比的讽刺效果。

  明确:

  (1)王冕、杜少卿与周进、范进之间的对比

  王冕、杜少卿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与周进、范进热衷功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鲜明立场和爱憎情感:对王冕和杜少卿的肯定赞扬,对周进和范进的讽刺批判,从而寄予作者的社会理想。

  (2)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境遇的对比、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对范进态度的对比、匡超人前后的人性的对比

  范进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变化,更加突出地表现了社会的世态炎凉;匡超人由善变恶、堕落变质的人性变化,深刻地揭露了整个“儒林”乃至整个社会的丑态和良知的泯灭、道德的败坏。同时,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小结: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小说的讽刺力量。

  活动四:探究白描手法的使用在《儒林外史》的讽刺效果。

  师:除了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增强小说的讽刺效果外,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抓住平常生活的传神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生动地表现作者对人物的讽刺。

  请大家阅读语文书63页最后一段,从“另一种常见的手法”开始,读到“诚惶诚恐、毕恭毕敬、逢迎唯恐不及的画面”。

  师:请大家找找其他几回中白描手法的运用并分析表达效果。

  举例:

  (1)严监生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严监生到临死之时始终不肯断气,只因为心疼油灯里点了两根灯草费油,最后赵氏挑掉了一根灯草,他才断气。作者对严监生两根手指的白描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严监生吝啬的一面,增强了作者对他的讽刺效果。

  (2)范进

  当范进在守孝之时,不使用银镶杯箸,甚至也不用磁杯和象牙箸,却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这一细节描述就像一把利剑,将范进虚假面具击得粉碎,从而也深深地刻画出了受到封建礼教影响下的文人内心深处的虚伪。

  小结:《儒林外史》中处处可见作者所使用的白描手法,这一手法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挖掘人物内心的矛盾,展示其喜剧性的讽刺效果。

  (二)探究《儒林外史》的现实意义

  活动五:联系现实生活,探就《儒林外史》的现实意义。

  师:有人说,封建科举制度早已不存在了,我们现代的社会也比以前要进步文明多了,不会再有《儒林外史》中那样的人了。但是也有人说:“《儒林外史》所讥讽的那个儒家精英世界早已不存在了,可是像小说里的人物那样说话作文、行身处事者,还大有人在,只是他们本人未必知道罢了。所以读起《儒林外史》来,多有会心处,觉得它‘和我们的世界更接近’。”像《儒林外史》中那样的人物在今天还存在吗?

  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那些至今还存在的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人或事。师生进行充分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一些丑陋的现象依然存在。

  师:老师也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请大家来看看我找到的资料。

  二百多年过去了,科举也废除一百多年了,但同样的现象却依然存在,这些年的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有国考之称。国家的公务员考试每年一次,地方的总在进行,估计全国每年有几百万人参加。提供的职位也不少了,可还是供不应求,海关、税务等前景(钱景)好的职位,竟至上万人报名,令人感慨。大学扩招,如今的大学生早就不稀奇了,高考不再是唯一的独木桥。大学毕业后怎么办的问题更加突出,考公务员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有所谓“考碗族”之称。很多人毕业好多年了,不找工作,一门心思考公务员,有的成了,有的还在蹉跎。

  若“公务员热”是由于许多人一门心思要做公仆,要为人民服务,那是顶好的事,也就罢了。偏偏如今的公务员考试,看起来总感觉有些荒唐。与范进所处的农耕时代不同,现在已经是现代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考公务员没中国这么疯狂,在那里最优秀的人才都喜欢去企业、研究所或者大学这些需要创新能够为社会产生价值的单位,而不是打破头地争往不产生价值只需按部就班简单工作的国家机关。为什么中国在这个阶段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我想显然是当代中国还和古代中国有某些相同的因素,比如权力的拥有者在社会分配中占有更多的优势。

  节选自《<儒林外史>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作者:焦群

  师: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现在很多读书人依然还是功名利禄的热衷者,他们失去读书人的本质,让人觉得可悲可叹。同时也告诫我们,作为读书人应该保有自己的一份真性情,应该有真正的学识和修养,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三)总结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这一小说所使用的讽刺手法及其讽刺效果,这是这部小说非常重要的价值之一,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小说对我们的启示意义,警醒我们做一个有真正的读书人。

  【作业设计】结合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塑造,写一篇小文章谈谈《儒林外史》的讽刺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16:45:01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6-12 16:45:5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徐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6 07: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