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2011学年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1: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所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章节: 有《整式的运算》、《平行线与相交线》、《生活中的数据》、《概率》、《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运算》: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在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第1页  共5页







《生活中的数据》包括“数”和“数据的表示”两部分内容。在数的讨论中,使学生认识“很小”的单位分数(百万分之一)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体会其意义和作用。“数据的表示”则提供了“世界新生儿”图,它是一种有别于条形、折线、扇形图的数据统计图,同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暗示了统计图的多样性。重点是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能按要求取近似数,能读懂统计图并能从中获取信息。难点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感受和表述百

万分之一的大小,培养数感和建立统计观念,正确掌握近似数、有效数字的特点及数位的关系;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加工的能力。

《概率》一章,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当然概率模型仅仅定位于简单的 “古典概型”和可化为“古典概型”的“几何概型”(“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第2页  共5页





三、教学任务与奋斗目标:































四、教学措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1:28:00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课题
课时
教学要求
1
评讲期末试卷
2
分析考试情况和错解原因,及时改正,加强错解类型题的训练。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1.整式

2.整式的加减
3.同底数幂的乘法
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5.同底数幂的除法
6.整式的乘法
7.平方差公式
8.完全平方公式
9.整式的除法
回顾与思考
单元测试

1
1
1
2
2
2
2
3
2
2
2
1、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2、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
3
、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进行简单的运算。

4、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正整数幂的一些运算性质。

5、要求学生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1.台球桌面上的角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平行线的特征
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回顾与思考
单元测试



1
2
1
2
1
2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

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
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

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4、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

角度认识现实。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
1.认识百万分之一
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3.世界新生儿图

回顾与思考


单元测试




1
2
2
1
2
1、能用熟悉的事物对百万分之一较小数的描述,进一步发展数感。2、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百万分之一较小的数据并且借助计算器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5、能够读懂统计图,并且能够从中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4
5

周次
课题
课时
教学要求

第四章概率
1.游戏公平吗
2.摸到红球的概率
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回顾与思考


单元测试


2
1
1
1
2
1、经历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实验过程。2、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很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
了解概率的意义。4、学习两种事件。

第五章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
2.图形的全等
3.图案设计
4.全等三角形
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6.作三角形

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8.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回顾与思考


单元测试


4
1
1
1
3
1
1

1
2
2
1、
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中积累学生的数
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三
边之间的关系,三解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3、了解图形的全等,利用全等形进行简单的图形设计,按要求完成作图。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小车下滑的时间
2.变化中的三角形
3.温度的变化
4.速度的变化

回顾与思考


单元测试



1
1
1
1
1
2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2.能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3.能从表格、图像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表格或代数式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5.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
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形
5.镜子改变了什么
6.镶边与剪纸

回顾与思考


单元测试



1
2
1
1
1
1
1
2
1、丰富的现实情景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其相关性质。3、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4、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30 21:30:00 | 只看该作者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 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 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 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要求:

       1.期中授完第六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陶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2.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习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4、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5、加强七年级几何入门教学

       6、科学组织复习备考。要转变以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复习备考策略,突出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四、教学课时安排:(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3 22: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