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2|回复: 0

初中学校领导讲话 关于教师“拖堂”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6 10: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有两周,教学工作将迎来新学年全市的第一次集体亮相。面对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评价的期中考试,一线的绝大多数教师都严阵以待,想方设法为期中考试做着积极的准备。

为迎接期中考试,部分教师近段时间对学生的管理标准很高,要求很严,这种思想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倾向。但在这种思想意识指导下,也出现的一些非正常的现象,为学校的整体形象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拖堂。

课间只有十分钟,再有几分钟就要上课了,下一节课的教师已经等在了教室外边,但上一节课的教师却迟迟出不了教室。下午放学已经快一个小时了,但有几个班级依然灯火通明。询问得知,是部分学生学习任务没有完成,老师要求完成任务才能离开。

站在学生的角度,我们试想一下:下课铃声已响,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还有没有心思再继续听讲下去;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想利用课间去一趟厕所,或者想利用课间走出教室调节一下心情,让下一节课更高效,但课间十分钟这个老师出,那个老师进,我还能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下一堂课的学习。

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们再试想一下:中午放学一段时间,却不见自家孩子回家吃饭,电话询问得知,孩子学习任务没有完成,被老师留下了,这时,家长心里会怎么想;下午放学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站在校门等了一个多小时的家长却迟迟看不到自家孩子的身影,见到孩子,得知原因,家长心里会不会感觉不高兴。

我们应该知道,不是所有的家长都通情达理,不是所有的家长对我们有些极端的做法予以理解和支持。

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出现出现“拖堂”现象的根本原因:

一是课堂教学内容多了,讲不完、学不完,这,应该是教学设计有问题;二是课堂教学内容难了,教师讲不透、学生学不会,这,应该是学情分析不够;三是课堂教学重心偏了,“三讲三不讲”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在细枝末叶上绕来绕去,这是课堂教学思路不清晰。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备课不充分。备课不充分的情况下,挤时间热剩饭吃恐怕是常有的事。而挤时间热剩饭吃,不是教师痛苦,就是学生难过。

考试来了,人人都有压力。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人人都一样,都不想让自己屈居人后,都想让自己赢得头脸。但不能考试来了,我们才有压力。考试来了,我们提高标准、提高要求,这没有错,但我们不能只提高学生的标准和要求。我们讲方法、讲对策,这也没有错,但我们做为教师首先要有方法,还要有正确的、有效的方法。

要解决这种拖堂现象,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备课。自主备课要精细准确,集体备课要重点突出。个人与集体智慧的融合,才能设计出目标精准、重点突出、环节清晰、方法得当、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关这一点,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要在备课上、课堂教学设计上下足功夫。

二、任务分层。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学习能力,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任务的布置要有多少之分,要有难易之别,不能所有学生一概而论。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吃饱;针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我们想办法要让他们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任务越多越好,让他们有优越感;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重点、要点完成就好,让他们有成就感。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学生量身定做任务,让每一个学生跳一跳都能够摘到桃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说实在话,不要说是学生,就是我们成年人,任务多到十分努力也完成不了,我们也会随便应付,甚至干脆不做。有关这一点,其实就是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学习任务的布置与落实,都要以学生为中心。

    当然,如果由于学生自身不努力、不认真造成学习任务没有完成或不合要求,若真要留,一是要提前通知家长,二是教师一定要陪同学生。如果学生安全出问题,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希望今天以后,我们学校拖堂的现象越来越少,直到没有,放学留学生的现象一次都不要出现。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一种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面对压力,应该自然的转化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压力无章法、无节制地直接转嫁给学生,我们就会犯下很多错误,留下很多遗憾。做为教师,我们要自觉主动做好我们自己份内的事情。做为学生,要在我们正确的引导、指导、帮助、管理下,主动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也应该相信学生,在正确的目标、得当的方法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之下,我们会和学生一道成长。



                           2019.10.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8 22: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