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隔离不隔爱!那么,在老师和家长及学生无法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的特殊时期,作为教师怎么样才能在疫情期间既关照好自己和家人,又能给予家长支持、学生鼓励、让家校共育紧紧跟随呢?所以听了师问导师苏欣的直播,让我有的不一样的收获。
听名师有以下几个建议。 1、我们要安顿好我们自己家人的情绪。在疫情期间,我们可能在情绪上焦虑。担心,紧张,在生理上睡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在心理上可能会有强迫行为,对周围事物有不信任感。我们要多做腹式呼吸,放松自我;觉察情绪,允许情绪,释放情绪;创造高品质相处时刻。 2、家长要安抚和引导孩子。减少焦虑,做好推动;松弛有度,抓住重点;情感交流,生命教育。 3、我们要鼓励和安抚学生。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支持家长,勤沟通,多互动;灵活机动,多形式互动。 4、我们要调节身心,为开学做准备。安排好工作,调整生理的节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有诚意,尤其在疫情期间。诚意才能拉近交流者的距离。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学生真正关心,特别是当今社会的留守学生较多,父母难得回来一次,那么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更详尽地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比如说,孩子在家里的作业完成情况;用了多长时间;在家里是怎么玩的;都玩些什么;有些什么令人欣喜的事;有什么特长等等。你了解的信息对加深了解学生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也表示出你对孩子有真正的兴趣。用我们的真诚赢得家长的真诚,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温馨的环境。
再次,在此期间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主动热情地与家长交流,在心理上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话联系、校讯通短信交流、召开视频家长会,多关心各位家长的家庭健康情况;
最后,注意沟通的方式。尽管良药苦口,我们也尽量不让忠言逆耳。老师千万不要把家访变成了告状会,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站在家长的角度上交流问题。因为用适合对方的方式解决问题,对方才更易于接受。让家长相信你是为孩子好,是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交流的,而不是单纯的膏状。同时,也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孩子只有在心理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总之,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只有家长和教师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最后我们一定能在疫情期间,做好家校沟通!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