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错误面前从“我”说起》这个小事例,我深受启发,思路大开。这个小故事给我指明了方向,事例中的这些情况,我也遇到过,可往往没有静下心来去思考,去记录。
当班主任20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天天都得给学生处理问题。本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可以两个人心平气和地化为乌有,却相互指责,不愿承担责任而上升为打架。
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会给他们讲如何去遵守班规校纪,如何和同学相处,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怎么处理。我还经常给学生讲遇事要冷静,当你在同学米面前抬起拳头时,要想想这样做的后果。“在学校和同学有了摩擦,先找老师,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我教育学生最常说的。
作为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面对问题推卸责任,相互指责的现象屡见不鲜,每次都提醒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也曾告诉学生,当你犯错时,不要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但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没花功夫去坚持吧。
遇事总是先指出他人的错误,固然有怕自己被批评的担心,但根源还在于推卸责任的心理。从“我”说起,旨在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和自我反思精神;从“我”说起,看似是一个小小的思维转换,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担当的气度。如果同学们能养成在问题面前以“我”开头说话的习惯,那就不会有太多的事情发生,我们也不用天天给他们“断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