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为天 ,师以生为本。看到那些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试问有几个老师不偏爱他们呢?偏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恐怕是当老师的“通病”。但,偏爱学优生是对还是错呢?
教学经历可以证明,大多数学优生都会得到老师的偏爱。但事实也证明这些被老师偏爱的学优生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行为品行都能让老师满意,还能给其他学生做出表率。但有时教师的偏爱也会出现负面影响,也会给个别的学优生带来坏处,让他们钻了被信任的空子,导致他们自恃优越,放松自己,最终学习成绩下滑,品行变得恶劣。
因此,作为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奖励要要一视同仁,惩罚也应该如此。可是在现实面前,往往有多数老师却做不容易做到。因为绝大多数老师都超喜欢学优生,一提到学习的优秀的孩子,那可是满心欢喜,满脸堆笑。这些学生即使犯点错,在老师眼里那也是瑕不掩瑜,和风细雨的三言两语就“结案”了。可一提到学习不好的后进生,总是没好气,没好言,那要是犯了和学优生同样的错误,迎来的可能会是狠狠的批评。即使有一点好的表现,仍改不了被讨厌的命运。这无形中就给好学生创造了钻信任的空子。
学优生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他们身上的灵气、锐气、骨气等优秀品质能起到引领、带动的作用,将来可能有所作为。因此,教师需要教育有法,施爱得法,在偏爱他们的同时,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视他们心里品质的发展,使其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