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2|回复: 0

六年级信息技术《宣传我自己》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1 07: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设想】

PowerPoint软件的学习是湖北省指定教材《小学信息技术》(华中科技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共有8课。主要以“到北京去旅游”为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该软件的一些初级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该软件并能使用它为学习交流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多媒体作品制作水平和信息素养等。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了解的信息和相关知识,此任务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创新的学习愿望。为此,我整合了教材,选用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资源,以《宣传我自己》为内容,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发现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目的。本次教学是该软件学习的第二次课,是在学生了解了软件基本知识和界面的情况下实施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在PowerPoint软件中有关背景和文字设置方法。

2.进一步熟悉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学生能在问题导思、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下,学会在PowerPoint软件中进行背景和文字设置操作。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合作研究、主动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逐步具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制作“宣传我自己”的演示文稿的任务驱动下,经过问题导思、合作研讨,学会在PowerPoint中进行背景和文字的设置。

【教学难点】灵活掌握和应用文字美化方法。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适用单元】PowerPoint软件学习

【教学准备】每人一台计算机,PowerPoint软件,教师用演示文稿1份。

【教学过程】

一、信息发布、发现问题、激趣导入

1.信息发布:先让几名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简单地介绍自己,老师用演示文稿方式介绍自己。

2.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老师的介绍方式,产生好奇和疑问,并引导提出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涉及的问题。

3.激趣引入:老师谈话激趣引入并出示课题。

二、问题导思、合作探究、归纳方法

(一)背景的设置

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指出从问题中选择基本的背景和文字操作作为本课的学习任务。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背景的设置方法。

(1)怎样在PowerPoint软件中设置漂亮的背景?

(2)若有学生知道让其演示介绍,若没有老师提示一个小窍门(在工作区点击鼠标右键找到“背景”),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具体方法。

(3)让学生介绍找到的方法。

(4)每位学生按方法设置背景。

(二)文字的设置

1.问题导思,探索文字的输入方法

(1)背景我们设置好了,现在需要输入文字了。那怎样输入呢?(有学生会,请其演示;若无,师接着说)下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运用以前学的知识,看谁第一个找出来!

(2)谁来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3)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输入自己的名字,看谁最先输好!

2.合作探究,寻找美化文字的方法,并进行试操作。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幻灯片放映,观看效果。

(2)我们发现文字不怎么好看?怎么办呢?老师有个建议:我们班上有许多聪明和会操作电脑的同学,同学们可以成立一个合作小组,一起探讨一下,怎样才能美化我们的名字。下面请同学们找好合作伙伴,并坐在一起研讨吧!

(3)请找出来的同学介绍方法。

(4)学生运用方法美化自己的名字。

三、应用方法、自主操作、创意设计

学生应用刚才的方法,完成“宣传我自己”剩下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设计上有创意,内容上要突出特长爱好,看谁制作的与众不同,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作品,举行“宣传我自己”现场活动

(1)已制作好的同学,先互相放映观看一下,并交流一下自己好的方法,也可以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

(2)老师组织学生举行一个“宣传我自己”现场活动,并放映制作的作品,老师或同学对制作情况进行评价,并鼓励有创新的同学。

五、拓展延伸,总结结束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许多同学想宣传,课外还可以再展示。关于PowerPoint软件中的动画……设置,有电脑的同学可以在家进行一些探索,下节课再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05: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