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 ||||||||||||||||||||||||||||||||||||||||||||||||||||||||||||
| 备课日期 | 年 月 日 | 课 型 | 新课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 | ||||||||||||||||||||||||||||||||||||||||||||||||||||||||||
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 ||||||||||||||||||||||||||||||||||||||||||||||||||||||||||||
过程与方法 | 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 |||||||||||||||||||||||||||||||||||||||||||||||||||||||||||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 |||||||||||||||||||||||||||||||||||||||||||||||||||||||||||
教学重点 | 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 |||||||||||||||||||||||||||||||||||||||||||||||||||||||||||
教学难点 |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 |||||||||||||||||||||||||||||||||||||||||||||||||||||||||||
教学方法 | 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课件;动滑轮、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细线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 学 内 容 | 设计与反思 | |||||||||||||||||||||||||||||||||||||||||||||||||||||||||||
板书设计: 1.几个基本概念: 有用功(W有用):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克服摩擦力和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手的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 2.三者之间的关系: 3.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即: 计算公式: 4.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η<1。 |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1.gif 教 学 内 容 | 设计与反思 | |||||||||||||||||||||||||||||||||||||||||||||||||||||||||||
一、复习导入: 1.提出问题: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 2.怎样探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一)活动:再探动滑轮 1.设计实验方案: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一个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提起重为G的钩码。 2.为了探究上述问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手对绳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的重力、钩码上升的高度h。 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 4.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5.分析实验数据: ⑴手拉绳所做的功与动滑轮拉钩码所做的功是否相等? ⑵哪一个做的功多一些? ⑶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关于机械效率的概念 1.几个基本概念: 有用功W有用_____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_____克服摩擦力和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_____手的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 2.三者之间的关系: 3.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即: 计算公式: 4.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η<1。 第二课时: (三)关于机械效率概念的巩固和计算 例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例2.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 重8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 ;若物体的速度为0.2m/s,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 ___________ J. 例3.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右图中三种做功情况(设滑轮规格相同),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____图。若钩码(m=5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米,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_____,由此可判断出_______图的机械效率最大。(g取10N/Kg) (四)讨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同一个滑轮或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提起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或使用动滑轮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三、课堂小结: 1.几个基本概念: 有用功(W有用):将重物提升一定高度所做的功 额外功(W额外):克服摩擦力和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总功(W总):手的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 2.三者之间的关系: 3.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即: 计算公式: 4.注意: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总是有额外功存在,η<1。 四、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1、叫做有用功,叫做额外功,叫做总功。 2、机械效率是跟的比值,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机械效率(选填“有”或“无”)单位,机械效率高表示。 3、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 4、机械效率的大小总是________1(“大于”、“小于”或“等于”) 知识突破 1、机械效率的计算式应用 (1)有用功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总功的计算式为____ ____. (3)机械效率的计算式________。 (4)有一个动滑轮把重800N的货物提高2m,所用的力是500N。求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5)如图1示滑轮组提升重为2000N的物体,拉力的大小为750N,若将物体提升1.5m。 求:(1)拉力做的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机械效率的理解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的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2)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B.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C.有用功一定,减少额外功 D.额外功一定,减小总功 知识应用 1、使用机械时,因额外功总是不可以避免的,所以______功总大于________功,所以机械效率_______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当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对水桶所做的功是________,如果桶掉到水里,当把桶从井中捞起时,桶里带了一些水,这时对水桶做的功是________。(选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 ) 3、用一只动滑轮把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10m,所用拉力是250N则有用功为________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4、如图2示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力F的大小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下4m B.做的有用功是800J C.拉力F的功率是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5、如下表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记录,请你根据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布置作业: 《课课练》p66-68 六、教学效果追忆: |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各种方案。 边实验边填表。 分析实验误差,指出要使重物重一些,误差就会小一些。 ⑴不相等 ⑵手拉绳做的功多 ⑶有摩擦,在提起重物时还要提起动滑轮。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3.gif 请同学根据公式讨论,然后小结。 | |||||||||||||||||||||||||||||||||||||||||||||||||||||||||||
沪科初中物理八下《10.5节 机械效率》word教案.rar
(59.06 KB, 下载次数: 563)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