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案教学设计有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22:3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课时 家的意味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
能力目标        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家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
   2.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
1.“家”是什么
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的是住址)
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
初一(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
(1)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
(2)展开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例如,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
教师讲述: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小明的家庭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家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家的功能的多样化,为理解家的意味提供支撑。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1)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的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
(2)思考:家庭有哪些功能呢?
教师小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正是因为家庭具有的生育、经济、情感交流、赡养、扶养和抚养等方面的功能,所以,“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3.阅读感悟(教材P73)
(1)交流讨论: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读完后的感受。
提示:有房子不等于有家;醉汉虽然有豪宅,但是没有亲人,感受不到亲人的温暖,所以他说没有家;亲人在家就在……
教师总结:家是我们生命的居所,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这是家最大的特点,一个没有亲情、没有爱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


目标导学二:中国人的“家”
1.中国的春运(教材P73)
(1)再次出示春运图片。


(2)教师提问:你有过春运的经历吗?有什么感受?在中国人的心中,“家”的意味是什么?
提示:体现了中国人的乡愁和对家人的思念;体现了中国人团圆的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体现了孝亲敬长之情……
教师总结: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家”的解读(教材P73)


出示资料:“家”字是会意字,它的外部像房子的形状,中间的部分像“豕”形,“豕”就是猪。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打猎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没有保障。因此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备食,以防饥荒,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猪也是很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在古人看来,光有栖身之处还不算真正有家,还要加上猪才行。有猪的家,即有一些财富可以满足家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才算富足安定。这就是古人造“家”这个字的现实依据。
3.“家规”“家训”的收集与分享
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 这叫“趋”。
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
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
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教师总结: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4.播放视频——《红色连:红色家风代代传》
5.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1)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教师总结: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孝亲敬长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同学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履行法定义务。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家的内涵、家庭关系及中华传统家庭文化的作用。
人生旅途,不管我们在哪里,最终会回到那个属于我们的温暖的家,让爱常驻你我他的家。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话体验等多种形式,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观念认识、情感体验和践行反思,注重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12 22:32:10 | 只看该作者
第1课时 家的意味.zip (2.39 MB, 下载次数: 726)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6: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