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5|回复: 0

学校德育工作论文 上善共生,育人美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5 08: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往今来,善是我们心中一颗美丽的萌芽。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在论语中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刘备曾经在三国志中这样讲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雨果曾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卢梭曾说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如果一切皆善,则一切皆美,这是出自托尔斯泰关于善的经典解读。追忆先贤,沉思当下,从善如流,让我们怀着一颗善良柔软的心去扬起新时代的风帆,去引导学生做一个心有善念,行有善举新时代好少年。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百年育人,德育为先。对学校德育价值的研究,可以从学校德育价值主体、边界和结构等方面来展开。德育价值的主体是社会和个体(学生),但是,两者在德育价值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社会主体地位比个体主体地位高;我们应该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德育价值问题,这个范围的边界就是德育的目的;学校德育价值必然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能达成有限统一。

一、德育课的内容较多,而且内容跟随时代的动感较强,教师备课有很大难度,很多教师理念陈旧,课堂教学很难打动学生从国家规范教材来看,职业教育德育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涉及到五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知识含量丰富,教师备课难度大,从基本内容上看来涵盖了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哲学与人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对于德育教师来讲除了要对以上几方面的知识掌握之外,还需要对时事内容了如指掌,对学生随时进行时事教育,了解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现状。所以教师需要掌握的内容多,压力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电,让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德育课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但是很多职业学校的现状是:专业德育教师数量很少,有很大一部分德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转行担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内容理解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就没有办法给学生传达真正的德育理念,所以要想改变德育的教学现状,学校首先要从理念上重视起来。让更多的专业教师走进德育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落后,与时代脱轨,很难与学生达成共识,所以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改变原来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推陈出新把新的理念带入到课堂中来

在新的职业教育中要求教师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步,所以必须在教学方式上加以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课堂倦怠,提升积极性,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式方法:

1.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分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以小组作为课堂的基本单位,布置小组任务,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课堂准备,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存在有效竞争,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例如,课后布置讲新闻,以小组为单位课堂展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更让学生对时事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情感激励法: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感激励法,在进行教材内容讲述的同时,让学生在情感上得以激励,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是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德育教育的初衷,在情感激励的过程中,以学生亲生经历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做自我调查,向自己的父母调查自己的家庭收入来源和消费情况,学生在做调查的同时,可以充分了解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了解父母为家庭的付出,增进和父母的情感同时,对教材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模拟情景设计法: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情景模拟,让学生以内容角色进入到教学中,以真情实感来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课堂的有效展示,学生的设想和才华得到了有效的展示,能够让他们从以前应试教育的压抑中得到充分的解放,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评价方式的有效改革,不再以书面考试作为评价标准,评级多样化,给与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从多方面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2.评价方式的有效改革,不再以书面考试作为评价标准,评级多样化,给与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从多方面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如课堂表现,小组表现,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最后以学生综合表现作为期末成绩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愉快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亲身实践,或模仿真实情景,将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带到生动活泼的体验式学习中来,让学生体会到德育学习的乐趣,从被动的学到主动的学习,从厌学到乐学,这是德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所在,也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课的教书育人作用。

   一、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所谓自主性就是自己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体,不依赖他人,自主地做自己的判断、主张和行动,其中自主性中的“自”既是“自己”,也是“自我”,具有自主的意义。在德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个人的意志、人格和理想,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他们的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受教育者自主生成、自主构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弘扬学生的自主性,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观念提出的新要求。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实现教育者的启发、引导、指导与受教育者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本,为发展学生素质服务,为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服务。

  在德育实践中,一方面教育者应给学生自主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独立地创造情景、表现自己,让学生体验主体角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道德观念教育实践中亲身体验,学会自主地进行思想道德信息的沟通,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相互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展示自己,认识他人,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感情从中得到升华。

  二、要增强学生的体验性

  体验性是指每个学生都作为主体直接地、民主地、主动积极地参与一切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真实体验生活,体验到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尊严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其主体性素质的发展。

  现代德育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充分了解德育内容和问题,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培育自己的道德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道德源于人类协调社会关系和完善自身的需要,它产生于实践,且只能通过实践产生。学校培养学生的德性也只有通过具有道德意义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德育本质上就是通过活动造就主体的过程。在德育中,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形成道德能力,仅靠课堂上道德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能实现的,更多的是通过生活中道德活动的实际参与,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真切深刻地体验道德情感,进行道德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认同感,将道德规范内化于自己的道德认知结构和道德价值体系中,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养成道德习惯,形成相应的行为方式,促进个体健全人格的养成。

  体验是生命存在的直接形式。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实现道德内化,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学生心灵的体悟、情感的激发、生命之间的交流。只有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三、变封闭性为开放性

  未成年人的成长不仅仅是在学校,他们时刻在受着家庭的熏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再者,学校本身不能也不可能承担起教育未成年人的全部责任。学校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影响是有限的,孩子的成长是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内的整个大社会大环境的事情。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学校教育日益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必须重新认识家长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职责,转变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工作制度;学校要注重对社会教育因素和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积极面对和发掘社会教育的有利因素。

  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在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发育、健全人格、情趣培养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德育的首要参与者。他们不仅是孩子的首要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也是孩子终身的教师。

  在校外,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德育基地。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农村、名胜古迹和大型工矿企业,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只有将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激发自己的道德情感,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才会得到提高。

  四、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在德育中,师生之间是“主体间性”的关系。而主体间性所表明的是主体与主体在积极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以交互主体为中心、为特征的和谐一致性。它致力于各个主体之间的互相理解、对话、沟通,以实现认同,达成共识,形成视界融合。所以,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主张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非主体和个体的关系。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就有了人性基础,同时也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超越了物性思维的限制而走向了意义建构。而只有在具有意义的世界里,人的生活才是一种主体间性的生活,也才是一种人的生活。在主体间性交往中,师生关系不是“我——他”型,而是“我——你”型,主体之间共同分享经验,相互理解,相互交流。

  总之,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德育,担负着培养现代道德人格、发展现代道德观念、提高现代道德品质的使命。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现实的挑战,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走出传统的依赖型、封闭型、一元型的道德教育模式,实现内容、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9 05: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