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需要把握好节奏(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0:2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孩子只差两天,为什么就不能进入一年级读书呢?”一位家长很不高兴地质问校长。

   校长和颜悦色地问:“你的孩子什么时候出生的?”

“1月2日。”家长依然冷冷地回答。

“这肯定不行!差一天都不行!”校长毫无商量的余地。

……

这是新学期报名时,一位学生家长同校长的一段对话。

从3年前开始,安徽省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由原来的8月31日前满六周的的儿童入小学一年级,延长到12月31日前满六周岁也可以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也就是由原来的9月1日前满六周岁放宽到9月1日前满5岁半也可以进入一年级就读。于是就出现了元月二日满五岁半的孩子家长找到校长强烈要求进入一年级就读的现象。我觉得,提前半年入学读一年级打乱了教育的节奏。教育的节奏一旦打乱,就出现了一年级孩子休学(变相留级)人数的增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怀海特认为教育应该遵循一定的节奏。知识的增加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生命分成若干个周期,而在每个周期中“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会循环出现,推动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0~12岁(小学)的儿童主要处于浪漫阶段,12~18岁(中学)的少年更多处于精确阶段,18~成年(大学)的青年主要处于综合运用阶段。成年以后是浪漫,精确,综合运用三个阶段循环的不断出现。由此,怀特海告诉我们,根据人发展的特点,在每一个周期中应该有节奏学习相应的知识。

孩子太小,进入一年级后智力发展的节奏无法与教学的节奏相匹配,违背了怀海特的教育节奏理论,一年下来跟不上教学,只好将节奏由快变“慢”下来——休学一年,让孩子智力的节奏与教学的节奏基本达到相同“节拍”。

以上是我阅读《教育的目的》一书的一点感悟,很浅薄。其实,这段时间我很艰难地啃读着这本书,对其中的很多理论一时难以消化。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中提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由“浪漫期”到“精准期”再到“综合期”的发展过程,这三个时期将不断循环着;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中提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将经历浪漫阶段、精确阶、综合运用这三个阶段。两位专家提出的这三个阶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我一时无法领会,我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进行阅读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领悟能力。我只能是在用心阅读他俩的著作,认真阅读其他老师的学习体会,从而慢慢领会其中的要义。慢,这也许就是我阅读学习的节奏吧。

什么是节奏?“节奏”一词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一是音乐中交替出现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二是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我想,《教育的节奏》就是告诉我们,教育是有规律的,一个人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懂得教育的规律,要学会根据学生年龄特和个性差异,学会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发展规律去学习、去生活。生活有了节奏,就不会再觉得生命空虚了;生活有了节奏,生命就赋予了意义。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了,但是教育的节奏还是应该遵循的,一方面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急功近利,比如一味地缩短入学年龄提前入学;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到了一定阶段或一定年龄就需要完成相应的知识学习,储备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比如,到了入学年龄就应该上学,成年了就应承担相应责任。

我知道,这段时间我没有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没有跟上新网师的学习节拍。应该听课的时候,我没有听课,虽然随后听了视频回放,但是与其他学员相比我就慢了半拍甚至一拍;应该读书的时候,我没有安排好时间读书,没有及时完成读书任务。这就是没有节奏感的表现。

“浪漫期”并不是率性而为;“精准期”也并不是对知识的百分之百的掌握。怀海特的教育节奏理论告诉我们,智力发展经历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这三个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从认知单纯的事实到开始领会事实之间那些未知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所引发的兴奋就是浪漫情感的本质所在; 精确阶段代表一种知识的增加和补充,对知识的精确阐述相比把握知识间的广泛关联更重要; 综合阶段在各种观念得到分类并增加相关技能后,又回归到了浪漫。

在新网师今后的读书学习过程中,我要把握好节奏。读书最好的节奏就是根据计划来进行。首先,跟上新网师本学期的课程安排计划的节奏,其次,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来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就是要坚持在输入的同时进行输出的训练,坚持好打卡的节奏,无法做到每天打卡,争取做到每周打卡2次。

教育要踩准节奏,只有把握好节奏,才能行稳走远。踩准节奏就是要尊重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要像调节水龙头一样,松弛有度、劳逸结合;要把握好轻重缓急,该慢则慢,柔情似水,当快则快,铿锵有力。

有节奏的教育,才是最美的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4 16: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