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9:2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任务】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2.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流程】
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其中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哪几条?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在北京近郊就有这么一座废墟,每一个中国人走近她,都会感到惊慄和愤郁,那就是圆明园。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一诗中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那么圆明园如何遭劫,那璀璨的文明又是如何在强盗掩盖罪恶的烈火中化作残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圆明园,去揭露百年前的那次强盗的兽行。
自主探究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完成导学学案或者《历史同步学习与探究》〈探究过程〉内容,(填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只作了解即可。)
通过自主探究,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英法和沙俄)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
完成《探究》中的精思巧选部分。  学生在阅读课文,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进行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自主探究的内容比较简单,估计学生不会存在什么困难。。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教师通过学生单选题的练习,考查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巩固自主获得的知识。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  一、小组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文“火烧圆明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和发动国家分别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还叫鸦片战争呢?
(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1860年,英法,美俄为帮凶。
从战争原因上来看与鸦片战争基本一样,因此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二)、让学生观看课本P8《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抢劫》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法国大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控诉”、P8“英国《泰晤士报》对”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报道。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了的史实发生于何时?罪魁祸首是谁?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雨果是如何评价这一行为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强盗行为。)
(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9“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带表”采用地理方位了解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历程。然后请你给同学们当“小先生”,讲述沙俄侵吞中国领土的历程。(答案略)
(四)、学生阅读“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
  2、打击的目标是什么?
  3、取得了哪些成果?
  4、请写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事迹。
(出示问题,要求全班学生分二、练习巩固
1、要求学生巩固记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相关国家和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弄清俄国侵占的中国的三大块领土,注意面积、条约和位置。
完成《学习探究》练习题的二、三部分。      分组后由组长主持进行探究,教师进行巡视。
    在巡视中教师参与各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题:这一问题的难点主要在于“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问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两次战争的目的,从而得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一结论;然后再分析战争的影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攻入了北京,中国失去了更多的领土,从而看出危害更大,可以说是鸦片战争的扩大。通过这一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此类问题的能力。即从目的来分析出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影响来分析出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第二题:估计学生的疑难存在于第二问中,要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找答案的能力,如“抢掠”和“强盗”等词,都能看出雨果的观点。
    第三题:本题主要是鼓励学生敢说,然后是说的有条理,最后教师指出: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获得侵略权益最大的国家,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
要求学生特别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 150多万平方千米。
第四题:本题不是本课的重点,指导时不要让学生过多的分析运动的本身,而是重点指出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斗争。即:青浦大捷和慈溪击毙华尔。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后,要求每小组将答案书写在小黑板上,进行展示,先由本组内进行补充,然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教师进行评价。
。俄国侵占中国的领土情况,要指导学生将面积排序、将有关条约按面积排序、找出最大的一块等要点。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并及时进行点播和教学补偿。
拓展延伸   北京时间2009年2月26日凌晨,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和民间强烈反对,在巴黎大皇宫举办拍卖会,执意拍卖140多年前被抢掠走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两座铜像分别以1400万欧元进行拍卖。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拍卖。兔首和鼠首被掠流浪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她们”被中国人民深深挂念,理应回到祖国怀胞。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她们”回家?并陈述理由。
       教师在进行这一问题的指导时,可进行再拓展,如,这些文物是何时以何方式流入法国?也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近年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结果,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就本题来说,是要求通过对方式的设计来再次认识文物流失海外非正义性质。答案参考:方式一: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索回。这些属于因战争而流失的文物,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应当归还中国;方式二:国家通过法律程序索回。这些文物是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到国外的,文物的所有权永远属于中国。
反思完善   1、学生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通过反思,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进行补偿教学和加以梳理,并强调重点,从而回归学习目标。)
2、教师进行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我们再一次为民族的命运而哀叹,再一次为清政府的腐败而痛恨,再一次为侵略的暴行而愤怒。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块的领土被沙俄割占,面积达我们今天国土的六分之一还要多,原本的一个“枫叶之国”变成了一只期待昂首的“雄鸡”。长哭当歌,那是在痛定之后。但我们民族的痛苦并没有结束,列强又一次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伸向了美丽富饶的天山南北,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收复新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4: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