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8课《安全记心上》第一、二课时说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10:5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安全记心上》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的第二课,这一课共四个板块:平安出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119”的警示、安全通行证。根据课时划分,平安出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为第一课时内容。“119”的警示、安全通行证为第二课时内容。我主要对第一课时进行分析。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5条“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同时,兼顾《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的关于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要求“初步了解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从正面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则,防止溺水等伤害的发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发现生活中安全隐患问题的能力,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本课的编写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要,教材的学习视角有所拓展,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安全观。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常常精力充沛,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自主活动能力增强,但安全意识淡薄,不注意用火、用电、不注意交通安全、游泳安全,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容易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因为年龄较小,储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有限,往往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学生的安全教育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本节课重在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唤醒学生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防溺水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和学生的认知基础,学情特点,制订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目标有以下三点: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2.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溺水的原因,掌握防止溺水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学习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情况,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掌握基本的防溺水安全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学习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情况,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这一课时的教学,我将以教材中给出的图片、文字内容为线索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拓展延伸。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板块。活动一:我是执勤小交警,活动二:违反交规酿悲剧,活动三:我是遵守交规小标兵 ,活动四:防溺水 我能行。下面我来详细阐述每一活动环节的具体操作。

  (课前导入):结合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话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但是只有树立安全意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基本的自救自护能力才能健康成长。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平安出行,防溺水这个话题。(板书课题:安全记心上)

  活动一:我是执勤小交警

  首先,出示学生上放学路上常见的行为现象照片,请同学们当一次小交警,判断图片中小朋友们在上放学的路上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选择的照片应当是现实生活中学生各类出行方式的真实写照,针对性要强。通过判断对错,交流原因,让学生在发现中懂得上放学出行时应遵守的基本交通规则。然后再追问: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小交警,你还要提醒大家出行时遵守哪些交通法规呢? 这时学生一定将平时家长、老师教育的内容娓娓道来,老师借此板书:遵守交规 平安出行。(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以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发现,在发现中强化,在强化中内化。)

  活动二:违反交规酿悲剧

  遵守交通规则带给我们的是平安、幸福,违反交通规则带给我们的是痛苦、悲伤。教材中的事例很有说服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讨论时提醒学生关注讨论交通规则。小故事《对酒驾说“不”》是关于酒驾的话题,近几年来,酒驾的危害触目惊心,各级公安部门都加大了关于酒驾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在交流时,可以拓展相关的内容,通过视频、数字等直观的影像触动学生心灵,再把关于酒驾的法律条文与事件连接起来,让学生对交通法规产生敬畏。在课本的基础上,教师一定多引述一些交通事故案例,(如:乘坐超载汽车发生的悲剧等),用真是的数据引导发学生明白交通安全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自己和家人在实际生活中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老师板书:违法交规 悲剧酿成。(设计意图:以真实的事例及数据,让学生在观看与聆听中了解违反交通事故危害的严重性,从内心深处重视交通规则。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习惯。)

  活动三:我是遵守交规小标兵

  活动首先以小短片的形式播放学生出行时必须了解的交通标志和交通法规。学生观看后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谈谈哪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还要改正。(板书:积极践行 模范遵守 )教师结合学生的自省给出激励性的评价和温馨的出行提示,如:经过斑马线时一定要快速,并注意观察两边的情况,更不能低头看书或手机,如果没有及时通过,请在安全岛等候;车辆较多时,一定要让家长牵着我们的手;车辆礼让我们时,一定要快速通过等。(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小小的交通标志和法律条文的具体呈现,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守法意识。)

  活动四:防溺水 我能行

  最近几年学生溺水死亡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学生生命安全。这一活动采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形式开展。教师首先展示近几年来溺水事故数据或事件(教材中链接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谈感触,了解溺水的原因。结合教材57页内容,交流安全游泳的常识及在保护自身安全情况下如何营救他人的方法。接下来组织小组学习,学生分组交流避免溺水的方法,共同绘制防溺水思维导图。进行展示交流。(板书:掌握技巧 远离伤害)(设计意图:以课本数据展示,让学生先认识到溺水事件也是危害小学生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从而从思想上重视。然后通过思维导图的共同绘制,了解溺水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总结结束: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掌握自我防护技能,就为我们的安全成长增加了一层保护。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获得了两张安全通行证,老师也希望同学们一生平安、健康、快乐!(板书:健康 快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10:52:34 | 只看该作者
一、教材分析
  《安全记心上》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的第二课。本课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第6条编写,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PPT3)本课共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平安出行”侧重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第二板块“不让溺水悲剧发生”重点学习游泳安全,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第三板块“‘119’的警示”重点学习用火安全,遇到火灾学会自护自救。第四板块“安全通行证”是对前三个板块内容的概括,侧重了解意外伤害发生后的自救自护知识,提升相应的能力。其中,“平安出行”“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为第一课时内容。“‘119’的警示”“安全通行证”为第二课时内容。下面,我主要对第二课时进行分析。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种表现。本课通过预防火灾,帮助学生提高防火、防触电等安全常识,进而拓展到身边的其他安全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喜欢动手操作,自主活动能力增强。但随着入学时间增长,他们对待事物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愿意听从大人的建议,大多数孩子并不能深刻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畏惧心,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帮助他们树立生命安全观,珍惜生命的可贵。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在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已有基础,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
  2.通过实际行动,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
  3.学会应对生活中的紧急情况,会拨打119火警电话。
  4.帮助学生提高防火、防触电等安全常识,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愿意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教学重点:掌握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学会拨打119火警电话。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会应对生活中的紧急情况,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为加强对学生的防灾避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火场逃生方法,这一课的教学,我将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观看视频、情境再现、模拟演练、搜索隐患等学习方式,设计以下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逃生方法记心间,活动二:防患未然巧避免,活动三:紧急情况妙应对,活动四:模拟演习常实践,活动五:安全隐患大搜罗。
  学会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非常重要。上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所在城市重大火灾事故新闻,了解引发火灾的原因,伤亡情况,营救逃生状况等信息,从而初步了解火灾和基本的火灾逃生方法。
  导入部分,首先出示火灾现场照片。“同学们,生命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而火灾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灾难,威胁着我们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安全记心上》第二课时。下面,让我们进入活动第一站:逃生方法记心间。”
  活动一:逃生方法记心间
  1.火灾发生的场所不同,应对的方法也不同。当室内或户外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课前搜集的资料并完成下表。
  2.经过课前了解,学生能说出一些基本的火灾逃生方法。接下来,我将通过一段视频,引导孩子仔细看、认真听,看看还有哪些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方法。
  3.播放完视频短片后,同桌之间说一说、议一议:“你都学到了哪些火灾避难逃生方法呢?”然后对学生进行温馨提示:
  ①同学们,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墙上、门上的“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这些标志是我们生命安全的保护伞,一旦发生火灾,要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②当火灾发生时,要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119”。拨打火警电话时要讲清楚火灾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等。
  ③使用灭火器时,我们首先应拔下保险销,然后用力压下手柄,最后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④在户外遇到火灾时,选择逆风路线逃生,寻找开阔的平地或河流躲避。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水、土压灭火苗。
  这一环节,可以创设情境,重点引导学生分小组演练拨打119火警电话。
  活动二:防患未然巧避免
  很多火灾都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或侥幸心理引起的,所以我们应该做细心认真的排查者,防患于未然。下面进入活动第二站:防患未然巧避免
  1.根据火灾发生的场所不同,我们把火灾分为室内火灾和户外火灾。生活中,不正确地使用电器、明火都会引起室内火灾的发生。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会导致火灾的发生呢?讨论交流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和总结:
  ①使用电器时,不能随意乱接线路。家用电器使用过后,一定要切断电源。不能在室内或楼道随意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以防止火灾发生。
  ②使用明火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随意玩耍打火机、火柴。使用蜡烛或冬季取暖时,易燃物应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在房间内、阳台上、楼道中不能燃烧东西,更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③在郊外,不要随意乱烧草垛、秸秆和落叶等。
  ④在加油站、加气站不能吸烟和拨打电话,因为可燃气体一旦接触到细微的火星,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⑤上山旅游或避暑纳凉时,绝对不能使用烟火,否则会造成森林火灾。
  活动三:紧急情况妙应对
  生活中,很多重大火灾都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或者缺乏正确应对方法导致的,防患于未然就能有效地避免火灾的发生。炒菜时油锅起火,放鞭炮点燃了草丛,家里电器插座老化、冒火花等这些情况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果身边发生了这些紧急情况,火灾即将发生,我们该怎么应对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活动三:紧急情况妙应对。这一环节, 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竞猜的方式,选择判断每一种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在活动中,学会巧妙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
  活动四:模拟演习常实践
  通过以上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学到了一些预防火灾与火灾中自救逃生的技巧。生活中只要牢记这些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遇事冷静,机智应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就会多一份保障。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情景,假设教室着火,指挥学生正确有序地进行逃生演练。(演练前,应使学生充分熟悉逃生路线,利用折叠起的红领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听到警报响后,弯腰有序逃离。活动后,教师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
  活动五:安全隐患大搜罗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学这一环节前,可以引导学生调查学校、家庭、社会不同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拍照片记录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并完成下面的记录表:
  课堂上,学生介绍自己调查的安全隐患,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交流汇报。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在活动中掌握火灾预防与自救逃生的小技巧。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可以通过一首节奏轻快的火灾预防与逃生儿歌结课,并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生活中只要牢记这些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遇事冷静,机智应对,我们的生命安全就会多一份保障。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11: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