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6|回复: 7

七下古诗词:译文+赏析+主题+写法+实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5 01: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竹里馆(王维)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正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主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难以引人共鸣的是:          ,          。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          。

【答案】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阅读理解

1.解释词语。

①幽篁:        

②啸:        

2.这首诗以                 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3.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4.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5.“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6.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所展现的画面。

8.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9.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D.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答案】

1.①幽篁:幽深的竹林

②啸:长长的口哨

2.弹琴长啸

3.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

4.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5.“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①幽篁、深林、明月。  ②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7.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8.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9.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引为知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10.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0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的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赏析】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主题】

这首诗通过客居洛阳城的夜间闻笛声的细腻描写,引发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写法】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          。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          。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5.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          ,          。

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          。

7.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          ,          。

8.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阅读理解

1.解释词语。

①玉笛:           。

②折柳:           。

③故园:           。

④闻:           。

2.古人离别常       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3.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5.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6.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7.“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8.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请作简要分析。

9.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

1.①玉笛:精美的笛子。

②折柳:《折杨柳》笛曲。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③故园:指故乡,家乡。

④闻:听;听见。

2.柳

3.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4.“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出,二者密合无间。

5.“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6.①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静夜里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②游子思乡之苦。

7.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8.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本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03 逢入京使(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马上匆匆相逢,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纸和笔,烦劳您给我的家人捎个口信报个平安。

【赏析】

《逢入京使》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

【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抒发了诗人报国和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写法】

这首诗不假雕琢,脱口而成,感情真挚,在平易中显出丰富的诗韵,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          。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

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

5.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          ,          。

【答案】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阅读理解

1.解释词语:

①故园:                 。

②漫漫:                 。

③龙钟:                 。

④凭:                  。

⑤传语:                 。

2.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所展现的画面。

4.“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5.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6.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7.“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8.有同学在赏析《逢入京使》这首诗时,将第三句“马上相逢无纸笔”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1)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2)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这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9.对诗歌《逢入京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B.“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C.展开联想与想象,诗歌描绘了离开长安日久,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仅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将生活中充满的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用朴素的语言真挚地表现出来。

10.下列对《逢入京使》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多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

B.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雨滂沱,所以诗人沉浸在思念的悲苦中不能自拔。

C.诗中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归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

D.该诗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答案】

1.①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②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③龙钟:沾湿。

④凭:托。

⑤传语:捎口信。

2.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3.这句诗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4.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5.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6.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7.“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8.(1)不正确。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立刻”。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2)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

9.D

10.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04 晚春(韩愈)

【原文】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奇斗艳。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像雪花一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整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作者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了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诗中看似写百花争奇斗艳的场景,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伤感之情。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主题】

这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写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怀。

【写法】

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在于其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句子是:          ,          。

2.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雪花一般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行列的句子是:          ,          。

3.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句子是:          ,          。

4.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          。

5.(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

【答案】

1.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二、阅读理解

1.《晚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找出几个关键的词语进行赏析。

2.《晚春》是韩愈诗中颇富情趣的小品,人们对诗意的理解诸说不一。请分析第三、四句中“杨花榆荚”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

3.一、二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景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4.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5.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6.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7.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8.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9.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案】

1.赏析时,“知春”应突出其消息灵通的特点,“斗芳菲”应突出其互相比赛的特点,“惟解”应突出其诚实可爱的特点。

2.A.劝勉说:劝人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多读书,以免像“杨花榆荚”那样白首无成。

B.挪揄说:故意嘲弄“杨花榆荚”没有红紫美艳的花,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采的篇章。

C.怜惜说:“杨花榆荚”也是花,虽无大红大紫,亦有可称道之处。

D.哲理说:诗有寓意。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他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刻意在诗中描画出一个“杨花榆荚”的形象,以鼓励“无才思”者应有不甘落后,敢于创造的精神。“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岂不是诗人所鼓励的么?

3.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4.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雪花一般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5.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6.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7.柳絮朵朵,像雪花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8.拟人;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

9.感叹时光易逝,劝喻人们珍惜时光。

10.示例: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花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但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05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原文】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人通过抒发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以及因理想破灭而孤寂郁闷的情感,具有深刻而典型的社会意义。此诗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着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独”字表现了作者孤寂、凄凉的心境。整首诗直抒胸臆,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歌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鲜亮感人。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楼台高耸,诗人独立,临风远眺,面对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激情满怀,思绪万千。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背景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念这首诗,我们深刻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令人为之激动。

【主题】

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写法】

整首诗通过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          ,          。

2.《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

3.《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

4.《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传达出诗人登楼时内心的孤寂,与《登幽州台歌》中的“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面涕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面涕下。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二、阅读理解

1.这首古诗选自《          》,作者是唐代的          。

2.诗人登上          ,看到          ,先想到          ,再想到          ,不禁          。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人”“者”是指什么人?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5.赏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有两个“不见”,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7.“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

8.作者在高处观景,为何会“怆然”呢?

9.诗人选择登“幽州台”而歌,有何深意?

10.《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答案】

1.陈子昂集  陈子昂

2.幽州台  无穷无尽的天地  古人  来者  怆然涕下

3.任人唯贤的人。

4.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赏识的孤独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哀。

5.这两句诗从时间角度写出时间之悠久绵长,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又表述了对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的崇敬之意。缅怀古人的同时,写尽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6.相同点:两个“不见”都表达了作者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不见”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这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

不同点:前一个“不见”是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是对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递进,由古及今。

7.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悲愤情态;:“独”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寂和悲愤。

8.是因为作者内心的悲哀与苦闷。

9.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贤纳才之地。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招贤纳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在,贤才无举。

10.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11.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06 望岳(杜甫)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这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主题】

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峻雄奇,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体现了诗人青年时代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写法】

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

(1)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3)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          。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          ,          。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答案】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阅读理解

1.本诗的作者是       代伟大的“诗圣”          。

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3.“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          之情。

4.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          ”字,炼得极好,突出了          的形象。

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一句作简要赏析。

6.“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7.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二字好在何处。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10.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泰山,上句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12.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13. 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14.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16.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答案】

1.唐  杜甫

2.巍峨(高大)

3.高大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割  泰山遮天蔽日

5.“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6.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7.通过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8.①“钟”是“聚集”意思,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的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②“割”是“分开”的意思,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隐天蔽日的奇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9.①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英雄气概。

②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10.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一面明亮,一面昏暗,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11.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12.B

13.D

14.D

15.B

16.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5 0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07 登飞来峰(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顶上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鸡鸣时分可见旭日东升。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只因为身在塔的最高层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登高远览,借以抒发理想与抱负的抒情诗。全诗构思奇特,选择角度新颖;登高望远,却没有为描写景物多费笔墨,而旨在生发议论。

诗的前两句写景:飞来峰位于山巅,已经很高,峰上又有极高之塔,更是矗立云霄,这是实写。接下去说在鸡鸣之时,站在塔上可见旭日东升,更以虚笔法,渲染烘托了塔的高入云天,为接下来的议论抒情做好铺垫。

后两句借景抒情,但一反常人感受。人们常用“浮云蔽日”来比喻奸佞小人当道,君主昏庸无能。比如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所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就是这个意思。王安石却就传统题材翻出新意,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远望视线,因为我身在最高的层面上。可见,诗人借写景来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表现了他对改革事业的坚定信念。

诗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是虚拟之笔,所指的是社会现象,寄意深沉。全诗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事理于具体事物之中。

【主题】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诗人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诗歌借登峰所见景象之阔大,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写法】

“浮云”这一意象象征困难、挫折、障碍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含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          。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3.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4.诗中描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写飞来峰之高的诗句是:          ,          。

5.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变化遇到挫折,但仍矢志不改的诗句是:          ,          。

6.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7.诗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用来表现塔高的诗句是:          ,          。

8.诗中寓境、景、理为一体,且含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9.诗中与孟浩然“鸡鸣见日出,常与仙人会”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10.虞世南《咏蝉》诗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句,此诗中也能表现“登高望远”之意的诗句是:          ,          。

【答案】

1.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7.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8.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9.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阅读理解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          等。

2.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

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4.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做          。

5.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8.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9.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10.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答案】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

2.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3.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4.千寻(见日升)  铺垫

5.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6.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7.(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8.“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9.本诗表达了王安石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0.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14: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