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课时《走近大师,读书有法》教学设计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起始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08:5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目标】

  1.阅读序言与后记,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及社会贡献,感受作者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学术精神。

  2.宏观把握《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主旨,并对社会学有初步了解。

  3.基本了解阅读《乡土中国》的意义与方法,明确整本书阅读的阶段任务。

  【学习准备】

  1.学生完成《乡土中国》序言及后记的阅读,并在自己有感触、有疑惑的地方做标识,准备在课上交流。

  2.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有意收集民国年间学术大师的照片与事迹,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建议阅读岳南的《南渡北归》)。

  【学习评价】能概述费孝通的学术历程与成就,能说出《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及意义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08:53: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过程】

  一、慧眼鉴英雄,伟业伴磨难

  1.导入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社会学领域,费孝通先生绝对配得上“大师”这一头衔。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细细品读费先生的著作,慢慢走近这位大师。

  2.屏幕上出现五位学术名流的照片,让同学们猜一猜哪位是费孝通先生。

  吴文藻((1901-1985)梁思成(1901-1972)钱钟书(1910-1998)费孝通(1910-2005)季羡林(1911-2009)

  明确:这五位学界泰斗依次是吴文藻、梁思成、钱钟书、费孝通、季羡林。(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教师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做如下几点补充:(1)吴文藻先生是费孝通的社会学老师,梁思成、钱钟书都曾与费孝通共事,季羡林曾与费孝通同学。他们都是中国学界的泰斗。

  (2)这些照片都是几位学术泰斗年轻时的照片,学者不必既老又丑。

  (3)因为长期从事思考,这些学者都很长寿,外界对于科学精英早逝的报道是片面概括。

  3.请一位同学描绘费孝通的外貌特征。

  明确:设置这一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观察,不求统一答案。

  4.了解费孝通先生的成就与贡献。

  明确:先请学生复述《<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学教评”》(以下简称《学教评》)里对费孝通的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1)学术成就: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奠基者,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曾被许多西方大学列为社会学必读书籍。直至今日,社会学的研究生考试还经常将这些书上的概念术语作为高频考点。

  (2)社会贡献:费孝通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经他指导的苏南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

  (3)文化贡献:费孝通先生晚年时所倡导的“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与西方的文化冲突论两相对立,为全球文化融合贡献了全新的东方智慧。

  (4)出示费孝通秘书张冠生对费孝通一生的概括语: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张冠生《费孝通传》)

  二、读序言后记,瞰全书概貌

  温儒敏先生说,读学术类书籍先要粗读。而了解全书内容最快的方式是速读书的序言、后记和目录。现在我们就《乡土中国》一书的序言和后记做一些交流。

  提问与交流1:《重刊序言》里交代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1)《乡土中国》的内容来自给学生讲课的讲稿;

  (2)《乡土中国》的写法不同于作者之前的作品,是从具体社会里提取一些概念来分析中国社会结构。

  提问与交流2:读完《后记》,大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了哪些了解?

  明确:(1)社会学由哲学发展而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孔德和斯宾塞是社会学的早期研究者;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它与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界限很难区分;

  (3)因为界限模糊,社会学一度遭人歧视,社会学研究有责任振兴这门学科;

  (4)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学将来还有可能继续分化。

  教师补充:(1)社会学三巨头是卡尔马克思、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2)马克斯韦伯为“社会学”所下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提问与交流3:浏览全书目录之后,你能推测《乡土中国》的大体内容吗?

  明确:从目录来看,《乡土中国》一书重在分析中国基层

  提问与交流4:《后记》中对瑶山调查悲惨经历的记述给了你哪些启迪?

  明确:(1)对于社会学而言,田野调查极为重要,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第一手的研究材料,但田野调查又是极其艰辛的,有时还非常危险。

  (2)费先生叙述这件往事时,态度严谨客观,没有刻意渲染,又能表明自己对逝者的悲痛以及对前妻学术贡献的尊重。

  (3)作为一流学者,费孝通身上既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又有谦和稳重的治学态度。

  三、论读书方法,明学习任务。

  1.学术类书籍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1)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2)粗读,粗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3)细读,逐字逐句,借助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体悟;

  (4)研读,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

  (5)重读,每次会有不同的感悟。

  2.思维导图解析。

  (1)何谓思维导图?

  [明确]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2)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

  (3)出示范例,讲解思维导图绘制的关键点。

  3.明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大体学习进程。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乡土中国》一书的课堂学习时间为9课时,0.5个学分。根据《乡土中国》各章节之间联结的紧密度,可以划分为6部分,设计为6课时;再依据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检测要求,另外设置3课时。具体如下表所示,开展整本书阅读期间,可以按照此进度进行。

  四、课后任务

  完成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14: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