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82|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0:1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消息二则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1.明确新闻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练习: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在这则新闻中,“五要素”分别是: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正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做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3.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明确: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4.思考:如果你要把本文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要比较完整地告知,你会怎么说?如果要具体地告知?你又会如何说呢?

明确:(1)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2)完整地告知:大约三十万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已于二十一日胜利渡过长江;(3)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目标导学三: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1.揣摩下面句子具体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明确:“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流露出作者的自豪之情。“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的充分,按理说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当,敌军不堪一击。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明确:“风平浪静”“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表现了我军稳操胜券的心态。这可以说是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渡江战斗如有天助,江景美丽,军威壮观,犹如一幅景物画,令人赏心悦目,透露着乐观轻松的心情。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明确:“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恰当地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当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2.朗读课文,说一说本文的朗读基调应该是怎样的。(抽生朗读,大家评议)

明确: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

3.试着用播音员播音的方式,把这则消息读给全班同学听。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2日2时,新华社发布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放、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把握全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明确: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个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0:13:11 | 只看该作者
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
兵力
渡江
人数
中路军(安庆—芜湖)
二十日夜—二十一日夜
三十
三十万
西路军(九江—安庆)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三十
五万
三分
之二
东路军(南京—江阴)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三十
五万
大部
3.从新闻要素把握文章内容。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至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深层探究
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中路于二十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二十一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代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写。次写西路,详写。最后写东路。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战略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已经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毫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势已十分明朗。
目标导学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
1.请学生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1)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明确:“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宽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限明确,准确表现了我军渡江神速的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2)例句: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明确: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打垮”;对“要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军所用;对“长江”用“封锁”,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线”用“切断”,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2.请学生就语言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明确:(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程度,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2)“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课堂中,从新闻文体特征入手,明确了新闻要素与新闻基本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对文章进行解读,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对渡江战役的详细探索,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培养民族自豪感。
不足之处
由于课时限制,只能初步教学相关的新闻知识,若时间充足,宜多给学生新闻素材,培养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0:13:28 | 只看该作者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上的主要特点。

2.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世界范围内,有一种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在中国,只有莫言、屠呦呦等这些在某个领域有相当突出成就的人才能获此殊荣。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奖?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则消息来了解它。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消息导语和主体部分,思考:导语部分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目标导学二:熟读课文,探究新闻内容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2.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中一一列举了此次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4.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认识和了解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目标导学三:探究“倒金字塔结构”

探究:有人说,本文是“倒金字塔结构”的典型范文,请你做简要分析。

概念释义:“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即按先重要后次要的顺序来写。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明确:本文主要目的既然是报道诺贝尔奖首次颁发,那么获奖者信息自然是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导语简介颁发地点、时间后,获奖者信息应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说完谁获奖,按照读者关注的,自然是再写颁奖机构、何时何地颁奖,这些内容不太重要,但是又不可舍去,所以放在主体次要部分。最后再交代新闻背景。这则新闻俨然按照重要到次要的顺序依次排列,是一篇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范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0:13:37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本文从新闻结构出发对文本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新闻阅读能力,把握新闻阅读技巧。并对本文的“倒金字塔结构”进行探究,深化学生对新闻的认识。

不足之处

新闻阅读读来单调,学生兴趣不高,宜补充学生感兴趣的其他新闻素材,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对新闻的阅读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0:13:54 | 只看该作者
3“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3.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的运动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1982年11月24日,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闻特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感受吕伟那“飞天”之美。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内容

1.初读文章,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它是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细致刻画的?

明确: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是着重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再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吕伟跳水过程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还记叙了哪些内容?

明确:是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来记叙的。本文作者首先记叙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描绘出一幅静态画面;再写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其中包括“准备”“起跳”“腾空”“入水”四个部分;最后写吕伟跳水后观众的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

1.作者写吕伟的准备工作时,为什么要写白云与飞鸟呢?这是闲缀的一笔,还是另有深意?

明确:描写白云和飞鸟,是想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静。这里的动既写出了吕伟“沉静自若”的特点,也为后文跳水动作的“动”蓄势铺垫。

2.跳水的动作是极快的,然而,在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吕伟跳水的全部瞬间,也能真实地感受到“快”的感觉,这是否得益于作者高超的文字表现力呢?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在描写起跳的瞬间时,描绘了一个瞬间停滞的画面,将那一瞬间定格下来并喻为“飞天”壁画,这就给读者形成了一个慢镜头印象;忽然,连续描写腾空的动作,“一周半”“三周”让读者在脑中生成细节动作,同时,又以“疾如流星”“潇洒自如”等形容词写出了动作之连贯、动作之快。最后入水的一个“哧”字将动作的“快”导向极致,又以水面的细节之静为之烘托。由此达到了既描写了吕伟的全部动作,又表现了吕伟动作之快的效果。

3.作者除了写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快,还写出了她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请你做简要分析。

提示:可从选词、修辞手法、写法等角度进行品析感受。

示例:①“轻舒”“举起”“一蹬”“飞去”四个动词,把吕伟起跳的轻巧灵动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②“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比作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吕伟形体优美、动作轻盈,宛如天仙凌虚蹈空。③“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这里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梦初醒”写出了观众被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所陶醉,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写出了观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用鼓掌和欢呼表达由衷的赞赏。这样的手法,把气氛推向高潮,让读者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精神享受。

4.结合最后一段,分析这篇特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最后一段选用一个印度观众的赞美,则意味着这赞美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赞美,更上升到国家层面,作者借此表达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饱含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了解新闻特写

多媒体显示: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现,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1.分析上面一篇新闻报道,结合课文说说新闻特写与新闻报道之间有何区别。

明确:(1)上述新闻报道满足一切新闻要素,但课文对“何人”“何地”等新闻要素一笔带过,而将笔力集中在一个瞬间,以表现“如何”为主。(2)新闻报道强调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宜过多加入作者的主观情感,但新闻特写则允许用语有一定的文学性,如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文学性描写来描绘精彩的跳水瞬间,十分具有表现力。此外,课文的情感表现得十分突出。

2.与这篇新闻报道相比,你认为新闻特写有哪些独特的传播价值?

明确:一般说来,消息是要报道某一新闻事件的整体情况,并突出其中最重要的事实。新闻特写则描写最典型的、最有表现力的瞬间或片段,将其拉长、放大、定格,从而形成一个焦点,将整个新闻事件折射出来,这样的写法细致入微且现场感强,为消息(甚至通讯)所不及。同时,由于新闻特写呈现的事实是真切细致的,而越真切细致的事实往往越能打动读者,因此,新闻特写往往能赋予新闻事实温度,使读者深受感染。

从新闻受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有不同的层次,对一些重大的或引人注目的新闻事件,他们往往不满足于了解“发生了什么”,还想进一步了解“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想现场目击“具体情况如何”。在文字新闻中,新闻特写是最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它能与消息、通讯互相配合,使新闻报道更有层次,更加丰满、立体。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对文本内容进行赏析,是因为新闻特写具备一定的文学性特征;将文本的特征与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是因为文本具有一定的新闻特质。文学性特征与新闻特质正是新闻特写的特色所在,本文教学无疑很好地注意了这一点。同时,本文高超的写作技法,既值得赏析,也值得借鉴,本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

仅从课文研读来说,学生并未对新闻特写产生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想要学生真正认识到新闻特写的意义,需安排写作实践并予以指导。然而时间有限,新闻特写的撰写又有相当的难度,不便训练,不失为是一种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0:14:09 | 只看该作者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内容及其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认识新闻通讯,掌握新闻通讯这一体裁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分钟左右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明确: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着舰前检查准备、指挥调整战机的着舰姿态、成功着舰、欢呼庆祝等环节,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2.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明确: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写作特色,体味爱国主义情感

1.读罢文章,我们能清晰明白地了解整个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这都得益于作者对整个着舰过程精彩的描写。请你从文本的“描写角度”入手分析,说说本文是如何将整个着舰过程写得明确生动的。

明确:(1)正面描写。作者正面描写了舰载机起飞的准备工作,舰载机下降过程中的姿态调整,成功着舰的详细过程。正是因为这个完整的正面描写,我们才能如此清晰,如亲临现场看见舰载机起飞并成功着舰的始末。(2)侧面描写。全文有许多描写属于侧面描写,如写环境,“海风呼啸,海浪澎湃”,环境描写不仅起着烘托紧张气氛的重要作用,同时侧面突出了舰载机着舰的艰难;又如背景介绍,“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无疑将此次飞行的困难提升到了最大化,让读者们不仅能在正面描写中感知到全过程,更能感知到该过程中的困难与紧张;再如以人物神态、语言描写作映衬,“许多人落泪了”“太让人激动了”等,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着舰成功的喜悦。

2.为了表现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气势,表现出舰载机成功着舰后国人的喜悦,作者在语言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请你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明确:(1)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着舰场面。“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2)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舰载机着舰的情形。如“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舰载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舰载机着舰时的震撼场面。“牢牢地”“稳稳地”生动地写出了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的特写镜头,既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再现,也表现了作者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喜悦和自豪。

3.请你说说,为什么在舰载机着舰之后大家如此欢乐,并且“许多人落泪了”。并结合全文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明确:因为“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强军路上迈出的重大一步,也是我们自主研究成果的重要证明,它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与不懈奋斗,它是国之骄傲,这是大家如此激动并感动的原因。阅读完全文,我认识到祖国正在走向强大,走向繁荣,我为祖国军事上的重大突破感到自豪。同时,我也能感受到祖国发展的不易,作为新一代新生力量,我们应该在看到国家富强的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而今的努力,就是对未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好贡献。

导学目标三:认识新闻通讯

探究:阅读完文章,我们不禁要问,这篇文章能算作一篇消息吗?如果不是,它应该属于哪类文体呢?它与消息有何异同?请分小组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明确:(1)不能算作一篇消息,但它具有消息的某些特征。如,我们能清晰地从文中捕捉到一篇消息所具备的某些要素——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等。(2)课文属于新闻通讯;它围绕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新闻材料组织语言,对此事件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该事件的深刻含义,十分具有感染力。(3)它与消息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能综合运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的呈现十分具有文学性。

【教学提示】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三、板书设计

一着惊海天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主要考虑这几个问题:文体知识、语言特色、思想感情。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写通讯不是最主要的,所以,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欣赏和情感体悟上,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原因,对一些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只进行了选择性的解答,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0:14:27 | 只看该作者
5.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把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文章典型事件体会作者的情感。

3.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寿镜吾,大家还记得寿镜吾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吗?

(明确:是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是一位拿着戒尺,看似严厉,实则慈祥的老先生。)

除了寿镜吾老先生,令鲁迅一生深情怀念的还有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他是谁?鲁迅为什么会怀念一位日本老师呢?鲁迅对他到底有怎样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藤野先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写作背景:1902年,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甚至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怀念藤野先生。

目标导学二:梳理事件,把握文章内容

1.请快速默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我”在日本留学时的相关经历以及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教学提示】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本文为回忆性散文,从而对回忆性散文类文章形成初步认识。

2.请同学们说说文章记录了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请做简要概括,并尝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

3.说说本文是根据什么来组织文章结构的,并分析上述事件的内在联系。

明确:是围绕“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来组织全文结构的。首先写对东京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认识的前因;接下来写认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等,这都是记录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最后写告别藤野先生。

目标导学三:研读重点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在此处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明确:耳闻藤野先生是位“穿衣太模胡”“会忘记带领结”的形象,是个不讲究的人。“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朗读第11-23段,说说这部分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个典型事件,并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

明确:①添改讲义——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②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严谨求实的精神。

3.“我”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件中,哪个最令你深受感触?

示例明确:添改讲义事件最令“我”受触动。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检查学生的讲义已属不易,而能发现血管的细小挪位,不仅表现了藤野先生的观察仔细,也体现出先生的治学严谨与纯善之心。就教学而言是对学问以及学生负责,就医道而言更是对生命的负责。

4.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正是因为藤野先生具有如此高贵的品质,以公正之心对待作者,关心作者,给作者以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作者,因而在作者眼里和心里,他是伟大的。

三、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也体会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然而令人生疑的是:在如此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的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够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去治病救人,济世救国。可是鲁迅最终却做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其中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去解开这个谜底。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究鲁迅弃医从文之原因,深度把握文章线索

1.在梳理事件时,我们发现每一个事件里,都有“我”的存在,请你认真分析各个事件,说说在各个事件中,“我”的状态是怎样的。

【教学提示】

“我”的存在,是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对此类散文的文体特征进行关注。

明确:在“离开东京之缘由”这一事件中,“我”眼见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丑态百出,表现极度令“我”失望,这成了“我”离开东京去仙台的主要原因;在“仙台求学受优待”的过程中简单提到“明的遗民朱舜水”,有意无意地表现着“我”的忧国之心;在与藤野先生来往的过程中,“我”尚未体会到藤野先生的良苦用心,而在他人侮辱“我”受到特殊照顾时,“我”极力维护“我”的尊严,在一次观看枪杀中国人电影的过程中,“我”萌生了弃医从文的念头,爱国之情愈发浓郁。

2.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人的笔墨又如何能救人呢?作者若老实学医,也可济国救世,这不是显得更实在吗?结合下面材料,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转变的?

材料链接: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明确:医术再高,只能医病,不能医治人心。而中华民族当时正病在人心,病在思想的愚昧与精神的消颓,因此,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唤醒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而文学可以做到这一点。

3.由上述分析可见,作者爱国思想感情的变化贯穿全文始末。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作者的爱国情感是本文的线索呢?这是否与上一课时“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的看法相悖呢?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教学提示】

本文的双线线索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教师宜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各抒己见,总结出最终答案。

明确:本文有两条线索,叙事明线是“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我”情感的变化,两条线索都对文章起着支撑作用,各不相悖。

目标导学二:品析语言,感受文本独特风格

鲁迅先生的文章自成一格。他的文章不仅能表现某种文体的一般性特征,也掺杂着他独特的个人魅力。本文表现了他怎样的写作风格呢?请同学们做简要分析。

【善用反语】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明确:“标致”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对“清国留学生”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讽刺,表现了他们思想空虚、庸俗麻木的本质,表达了作者的极端厌恶之情。

小结:反语修辞是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这既是因为当时受时代影响不敢直书其志,又是鲁迅先生对语言高度锤炼的结果。

【语言表达精确,意蕴深刻】

品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明确:帝国主义者把弱国的人看作低能儿。而日本“爱国青年”用这个反动观点看待中国留学生,便认为考试及格的鲁迅一定不是靠自己的能力。中国当时确实是弱国,但这并不能说明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中国人都是低能儿。“弱国”与“低能”并无必然联系,其逻辑是十分荒谬的。作者这样写,体现了极端愤慨的情感。

小结:鲁迅先生十分注重对文字的修改及锤炼,常常以一二词即可高度表达其思想感情,字里行间饱含深刻意蕴。

【善用白描手法】

请结合下面一段文字说说鲁迅先生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写文章的。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明确:鲁迅先生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写人记事,往往抓住人物或场景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便极为传神,如上段话中,作者便抓住藤野先生“黑瘦”“八字须”“挟着书”“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等显著特征来刻画他。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文本教学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为主,第二课时以分析“我”的情感态度为主,条理分明,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文本教学不仅注重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强调学生对文体特征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对回忆性散文这类文章的深度理解。

不足之处

本文篇幅较长,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比较多,而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主题又极为深刻,因此很多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 00: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