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卷(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3 01: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编小题天天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啜泣(chuò)   模样(mú)     狡黠(xiá)   剽悍(piāo  hàn)

B.冗杂(róng)    殷红(yīn)    老妪(yù)    倜傥(tì  tǎng)

C.咀嚼(jué)     河蚌(bàng)   期年(jī)    褶皱(zhě  zhòu)

D.虐杀(nüè)     炮制(páo)    瞥见(piē)    觥筹(gōng  chó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闹      寒暄      获益匪浅       轻歌慢舞

    B.要诀      决择      出奇治胜       融会贯通

    C.蓬篙      竹蒿      相濡以沫       戛然而止

    D.斑斓      谰言      好高骛远       苦心孤诣

3.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莫名其妙     有仙则名

   解说:两个“名”字含义不同,“莫名其妙”的“名”是“说出”的意思;“有仙则名”的“名”是“著名、出名”的意思。

B. 三顾茅庐    枉驾顾之

   解说:两个“顾”字的含义相同,“三顾茅庐”的“顾”和“枉驾顾之”的“顾”都是“拜访”的意思。

C. 小恩小惠    汝之不惠

   解说:两个“惠”字含义不同,“小恩小惠”的“惠”是“恩惠”的意思;“汝之不惠”的“惠”通“慧”,“聪明”的意思。

D.欲盖弥彰    以彰其咎

   解说:两个“彰”字含义相同,“欲盖弥彰”的“彰”与“以彰其咎”的“彰”都是“表明、显扬”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张璐同学在“做文明小公民”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D.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安市老百姓经常挂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提议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

B.就近期一些地方因征地拆迁引发恶性事件,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防范强征强拆行为不再发生。

C.制度的优越、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D.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8.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比喻)

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

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6 15: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