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语文观摩课《将相和》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06:5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会写“召、臣”等12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5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4.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会写“召、臣”等12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5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指导“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

  1.回顾《搭石》一课掌握的快速阅读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引出本课要掌握的“连词成句”的方法。

  2.做“词句快读”的游戏,尝试扩大视域,连词成句。

  3.小结:“连词成句地读”就是由单个字和单个词的阅读逐渐扩大视域,变成一眼能看清楚几个词甚至整句话的阅读。

  (二)实践“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记录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1.自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提示学生,读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要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检测阅读效果,出示检测题,以判断正误和选择等形式检测学生阅读效果。

  (三)交流阅读体会

  1.请学生说一说完成检测题情况如何,是否能做到连词成句,不回读,以及尝试“连词成句”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组织学生重点交流如何连词成句,扩大自己的视域。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连词成句地读”的具体方法。

  预设:

  (1)看一整句话,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2)关注整句话,可以不按照标点符号的间隔来读。

  (3)有时候还做不到“连词成句地读”,还需要反复练习。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再读课文关注本课生字词。

  2.自学本课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还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例如“强”在文中是迫使的意思,所以要读qiǎng。

  3.指导“臣、据”的笔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06:58:1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2.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一)再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连词成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阅读方法,再次默读全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一下这篇课文的大意。

  预设: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假意要用十五座城交换,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识破秦王的计谋,将和氏璧带回赵国,并在渑池会上,强迫秦王击缶,让赵王不受羞辱,因此被拜为上卿,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处处避让,使得廉颇醒悟,并上门负荆请罪。从此他们齐心协力保卫国家。

  (二)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1.指导学生梳理本课内容。

  可以用小标题形式将文章概括为“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部分。

  2.提问:文章中的三个小故事分别讲述了谁和谁的矛盾冲突,在三次矛盾冲突中,蔺相如是怎么做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以小组形式交流,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蔺相如的语言和动作等细节说一说。

  阅读提示:

  (1)快速默读课文,继续运用所学方法,连词成句地读。

  (2)画出关键词句,从语言、动作等方面谈谈文中人物形象。

  (3)可以利用朗读、表演等形式,体会人物心理,了解人物性格。

  4.全班交流,相机归纳。

  预设:

  (1)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蔺相如表现得十分沉着冷静,比如他抓住了秦王确实喜欢这块玉璧的心理,说玉有瑕疵,从而把和氏璧拿到自己手上,而不是贸然抢夺。

  (2)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顾全大局,因为他比廉颇官职高,却还处处避让,主要是为了国家考虑,能说明他顾全大局。

  5.交流完毕,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细节说说对廉颇的印象。

  预设:

  (1)廉颇能知错就改。

  (2)廉颇很骄傲,他看不起蔺相如。

  (三)总结收获

  在学习本课时,我们了解了“连词成句地读”这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今后在阅读时还要有意识的实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作业建议

  本文出自《史记》,课下了解关于《史记》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读一读原文。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01: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