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挥教材优势搞好第一册应用题启蒙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21: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中,编者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不少隐性和显性的应用题启蒙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应用题打下了重重的伏笔。教师必须把握好教材内容进行有意和无意的渗透,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抓住隐性因素,感知应用题基本结构
1.在数的计算教学中,加强语言叙述能力训练,感知应用题基本的语言结构。如在进行得数是5的相应加减法教学时,参照教材中出现的图例,教师以一定的语言模式引导学生说出图意,再进行计算。
第一句:有4只小白兔在草地上玩,
第二句:又跑来1只小黑兔,
第三句:现在共有几只小兔?
算式:4+1=5
第一句:妈妈买来5只桃子,
第二句:我吃掉了1个,
第三句:还剩几个桃子?
算式:5-1=4 通过这样大量的训练,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感知到应用题基本的语言结构,即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并通过算式计算,把图示→语言→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给学生。
2.通过直观教学,渗透应用题解题基本思维模式。"比…多(少)"问题是应用题思维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第一册教材在一开始的准备课中就通过直观出现了利用对应关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数的大小的内容,并在以后的练习中相继出现。教师要抓住这些潜在隐性因素,帮助学生建立比多(少)概念,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

○ ○ ○ ○ ○
①摆同样多
|||||||||||||
建立同样多的概念
△ △ △ △ △

○○○○○○○○
②摆相差数
|||||||||||||
建立相差数的概念。
△△△△△


③摆、说、算结合,感知数学问题结构与数学结果的内在联系。
摆: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说:有8个苹果,5个桃子,苹果比桃子多几个?(或桃子比苹果少几个?)
算:8-5=3
④条件和问题互换表达,感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

用手指着图示说:
有8个苹果,桃子比苹果少3个,桃子有(5)个。
有5个桃子,苹果比桃子多3个,苹果有(8)个。
二、重视显性因素,摘好应用题启蒙教学
1.在图画应用题的教学中,抓住教材中三个层次的教学要点,突出图画一一语言一一算式三位一体的教学,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形成一定的表象。

第一层:在教学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开始出现用图画表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学习内容。图画应用题的第一个已知条件和运算符号在算式中已反映出来,教学的切入点在引导学生找出算式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从而算出结果。

第二层:在教学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图画表示的应用题中表示一个已知数或所求数的部分看不清,算式中仅出现了应用题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教学的切入点在引导学生找出第一个已知条件,再根据第一层的学习,正确填出运算符号,算出结果。

第三层:在教学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图画中找出。教学的切入点在引导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然后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关系,写出算式和结果。三个层次的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图画、语言、算式三者中突出了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的有机组合。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和练习,使学生初步知道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答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文字应用题打基础。
2.在"图画式一一表格式一一文字叙述式"的过渡中突出应用题的结构教学,形成完整的表象知识。
学生在10以内加、减法学习中已接触了大量的图画应用题,并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训练,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完整的应用题的出现的时机已是水到渠成,教师可依据电教媒体手段,把知识形成的过程再现给学生。
步骤一:
语言叙途:有3个苹果,又买来6个,共有几个苹果?
以图画为基点,借助语言反映条件和问题。
一共( )个
步骤二:
把第二栏图画表述的条件转换成文字表述。
又买来六个
一共( )个
步骤三:
家里有三个苹果
再把第一个条件也转换成文字表述,
形成完整的表格式应用题,最后把这三句话连起来,
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又买来六个
一共( )个
最后得出问题:
家里有3个苹果,又买来6个,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
知识形成过程的再现,把条件与问题的辩证组合,通过语言的描述,就建立起了抽象的数学问题结构,从而为学生学习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11: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