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原创:例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深度挖掘



江苏省姜堰市大冯中学 沈洪进



内容摘要:“一句话十样说”,这里有个怎样说的艺术问题。“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注释①)阅读教学中的设疑,同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设疑,必须形式新颖、富有情趣,为学生喜闻乐答。原则上要做到面向全班,先提后问,留有一定思考时间,把握时间,诱发引导,注意层次,因人而异。



关键词:提问内容  问题支撑点  提问方法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包含两个方内涵:“问什么”和“怎样提”,即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内涵,对于提高我们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提问内容



首先,要知道如何从材料中挖掘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研读材料的自身素质是挖掘高质量问题的前提。问题从材料中来,问题质量的高与低关键在于对材料钻研力度的深不深,追求高质量的问题需要我们在研究材料时做到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细读课文的习惯,强调“细”,准确把握住课文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正确地领悟到课文的形式美与内容美;二是要有类读课文的耐心,注重挖掘与已学课文的联系,同一种写作特点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篇课文,如抒情散文《小石潭记》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法:先写水声“如鸣佩环”,水色“水尤清冽”侧面烘托石潭,再正面描写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突出石潭的“石”;耐心回顾以前学过的类似写法,如七年级上册《春》,写“春花图”,其中有一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侧面烘托花儿的繁茂、鲜艳和香甜;《社戏》“归航”片段中,老渔夫的喝彩侧面表现孩子们划船本领高,也有力地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类读课文要舍得花工夫,收到的是“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之效;三是要有巧读课文的机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把课文读懂、吃透。只有做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才有可能找出课文中的问题点。



其次,要挖掘材料中问题的支撑点。那么,如何找出课文中的问题点呢?一般而言,抓住“五点十处”就可以了。“五点”:重点,难点,疑点,兴奋点,思维点。其中,思维点多出现于议论性文章,主要有: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因果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等。“十处”:变化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规律处,重复处,含蓄处,细节处,最佳处,文眼处。其中“规律处”要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点来理解,将提问后理解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词语方面如“限制性词语”、“强调性词语”、“修饰性词语”;句子方面像使用比喻、拟人等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品味语言时,把握以上规律性的技巧是一种解题思路。



第三、课堂提问的分类。一节课,知能训练的量比较大且轻重不一,由此将提问分为六类:回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和运用性提问。



1.回忆性提问,常见提问内容有:作者,朝代,选自何处,修辞,文体知识,重点词义,实词,虚词等,其特点是答案具体。如:文章主人公是谁?回忆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理解性提问。通过提问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都德的《最后一课》(1)文中出现了哪些重要人物?(2)情节分为两大部分,上课之前和上课之间:上课之前写了两处地点,分别是哪两处?上课之间,讲了哪些内容?请从文中找出。理解性提问好处是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后对课文内容有了清晰的理解,易于把握整体内容。



3.分析性提问。阅读理解的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分析字词句段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提问时力图找出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纽带——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只有这样,分析提问的效果才会明显。都德的《最后一课》:(1)上学路上,小弗朗士有那些所见所闻,由此看出,小弗朗士是怎样的小男孩?(由表入里分析)。(2)上课前教室里异乎寻常地安静,分析这“最后一课”与平常有何不同之处。试从老师、学生、教室气氛、后排板凳四个方面比较分析。(比较分析)(3)人物描写主要有哪四类?刻画韩麦尔先生时,作者主要抓住韩麦尔先生那些方面进行描写?有何作用?(评价分析)(4)小说中出现几次“可怜”?联系语境思考分别是什么意思?(语境义分析)







4.综合性提问。综合是阅读理解的核心,只有综合才能把握中心,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问可以从以下三种途径入手:(1)从内容入手,主要有从解题入手,从分析背景入手,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从分析主体事件入手,从思路脉络入手等等;(2)从结构入手;(3)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入手:如从分析抒情议论入手,分析对比映衬入手,分析折射暗示等。《最后一课》:小弗朗士是一个贪玩的小学生,可最后一堂法语课使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根本变化。你能说出有哪些变化吗?能说出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吗?



5.评价性提问。评价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尤其是辨证思维能力。如肯定与否定思维,递进与逆向思维,比较思维,多侧面思维等,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的见解。评价性提问主要有评价内容,评价语言,评价结构,评价观点,评价表现技巧,评价表达方式等等。



6.运用性提问。这种提问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把解决此问题的知识、方法、思路用于解决彼问题,并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知识间的迁移。例:品味下列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苏教版七年级)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



反复手法,强调盼春的急切心情。



(2)“只想着快打、快打!”(《夏》)



(3)“你在那里呵,你在哪里!”(《周总理,你在哪里》)



(4)“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以上四句都采用反复修辞手法,效果均起强调作用。



二、提问方法



“一句话十样说”,这里有个怎样说的艺术问题。“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注释①)阅读教学中的设疑,同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设疑,必须形式新颖、富有情趣,为学生喜闻乐答。原则上要做到面向全班,先提后问,留有一定思考时间,把握时间,诱发引导,注意层次,因人而异。



首先,从提问内容角度看,要做到四问四忌: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重点出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难点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散乱无序。巩固性知识提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其次,从提问对象角度看,做到四问四忌:高深或灵活性较大的题目问优生,他生复述,忌“枪枪卡壳”。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同学,忌“以情绪定人”。提出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忌“仓促上阵”。



第三,提问技巧丰富多样,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学是最辨证的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注释②)课堂提问作为教育艺术中的一种手段、技巧,当然也是灵活、复杂而多样的。这里列举几种提问技巧:



1.重问与轻问。提问有难易、轻重之别,《学记》说“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说明重问与轻问的重要性。对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要集中火力,连环问、套问、反复问,以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轻问是对教学中一些非关键的问题,教师对其稍作发问,不必细究。



2.正问与反问。正问与反问可以促进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顺向和逆向思维的能力,强化行为动机,深化主题,打动学生的心灵。



3.直问与曲问(注释③)。所谓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直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有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一上课便开门见山地问“孔乙己是谁的名字?大家试说说?”大多数学生被老师的这种曲问有些回不过神:“什么?孔乙己就是孔乙己的名字呗!”一下子便陷入了沉思接着一些同学似乎清醒过来说:“孔乙己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绰号。”就在这时老师满意地点头说:“是啊!可见孔乙己是命运。”这里,曲问为老师讲授课文,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曲问就是拐弯抹角,从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它有助于学生澄清杂念、疏通思路,曲问往往以直问为基础,沿着这条曲径使学生达到知识的深层高层。



4.追问与联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迫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在课堂教学中,追问常常表现为一张一弛,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的这样一个学习过程。



5.设疑与悬念问。所谓设疑,就是有意设置障碍、悬念造成疑惑,创设愤悱情境,激励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解疑可最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情愤愤,心悱悱”的状态,从而激起他们积极思考探索的欲望。当他们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再适时给予解惑,使之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比平铺直叙讲解理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问题形式:连环式,比较式,扩展式,适合对优良学生提问;而选择式,填空式,求异式,则适合对后进学生进行提问。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是《学记》中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努力的方向,我想,教师对于课堂提问也应努力探求妙法,精心设计,使学生在课堂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原创:偷懒的一课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五中 苏可双



我希望把我“成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尽管我认为你们其中的绝大多数勤劳聪明的人,都无法从中获益,但我坚信,一定有个别懒得去判断我的方法是否正确就效仿的人,可以获益匪浅。



──题记



时间定格在2007年3月27日下午四点,按以往的规律,这应是我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刻,然而今天我却反主为客坐在了讲台下,静听反客为主的尚攀同学代替我来给学生上这一节课。原因今天我想“偷懒”,于是便和学生换位了。



只见尚攀走上讲台,将书本往讲桌上一放,大声说:“上课。”此时差不多全体起立,当我环顾四周时只有高某人一个在那弓着腰偷偷坐着。教室内除了桌登发出的声响之外,还有从某个角落传出的“嘻嘻”声和班内搞笑大王的南腔北调声,及大家的哄然大笑。只见她不急不躁,面色平静,用严而不厉的目光,扫视了一下全班,最后把目光定格在原始声源上,学生中有人转过头来看我,有人把目光正对着她,有的……然而刚才所发出的声响,却渐渐低沉瞬间消失了,直至班内鸦雀无声,“坐下”。



班内纪律可能出现失控的局面,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然而短时间内由最初的嘈嘈杂杂到寂然无声,却是我意料之外的,本以为平时文静的她走上讲台会害羞的不知如何开始,课前我还在为自己在这节课上如何充当维和警察的角色而深感忧虑,没想到此前我所想的一切都是多余。面对台下的骚乱,她竟会如此的从容与镇定,这不得不让我从内心由衷地佩服她!并为在此之前小瞧她而感到惭愧。俗话说:好戏连台。一点不假,更为精彩的还在后头。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我范读诗歌,你们在大脑中想像诗歌所呈现了那些画面并想象作者所要表现的意境。”



“春天的蓝水奔流下山,河的两岸生出了青草,再没有人记起没有人知道,冬天的风哪里去了



仿佛傍午的一点钟声,柔和得像三月的风,随着无名的蝴蝶,飞入春日的田野”



她的声音时而如潺潺的流水,时而如翩翩起舞的蝴蝶,时而如……仿佛把学生带入了春日美丽的田野,只见一个个闭目睱想,从他们的表情可看出早已陶醉其中。接下来她让学生自由诵读全诗,并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也就在此时整个课堂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她设计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



此时只见桌友与桌友之间或邻桌之间,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在一起共读、共品、共鉴赏;有的则独自一人边读边闭目沉思和想像;有的则拿起笔,开始了自己的绘画创作;还有的在用歌声来抒发感情,有的摇头晃脑的吟咏着诗句,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课堂气氛也达到了白热化。



学生在下面读、品、描述之后,她又指定学生来发言,同时在黑板上贴出了她事先从网上搜集并打印出来的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说出诗中的那些诗句在图画中有所体现,由此还联想到哪些诗句或名言等,答案五花八门:“吹面不寒杨柳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朱自清的《春》、雪莱的“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在哪里》、《桃花朵朵开》、《春天花会开》……从而使学生不但品味了诗歌的意境,而且激发了她们的激情,把他们带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接下来在讲《春水》时,点到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冰心一名的来历,由内容又联想到了,孟郊的《游子吟》等。分析《泥土》一诗时,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品味归纳总结出诗歌中所包含的几种意象,及其各自所蕴含的内容,并点明现实中她们分别代表哪一类人,举例说明。她自己则点到了前天在英语课堂上学的一句格言:To   give    is    better   than   to   recive(付出远比索取好),同时还联想到“八荣八耻”中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



虽然这堂课我是真的偷了“懒”,但学生却一点也没懒,相反比以前勤奋了许多,无论是讲者的课前,还是听者的课中,都从始至终带有极大的兴趣和激情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没有逃一点懒。这是我“偷懒”的一课,但也是我和学生双收获的一课,从这节课中,我和学生都明白了许许多多……



懒得爬楼,于是发明了电梯

懒得走路,于是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
??懒得一个一个地杀人,于是发明了原子弹
??懒得每次去计算,于是发明了数学公式
??懒得出去听音乐会,于是发明了唱片、磁带和CD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靠懒人来支撑的



世界如此的精彩都是懒人所赐



作为教师的我们适时地偷一下懒也未偿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鲁迅的“儿童本位”观和“文化原罪”感

──对《风筝》的一种解读

郁南县南江口中学 杨荣志



鲁迅的《风筝》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则因为其中一句著名的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此话往往被当作文章的题旨,成为树立正确的游戏观、玩具观的一个出发点,对教师,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都有好处;二则可能是因为在《野草》这本集子中,相对来说,《风筝》的写实意味更浓,意义指向更为明晰,更好理解一些,不像那些以“我梦见……”开始的篇章(如《死火》《墓碣文》等),不易读懂。但读《风筝》其实也是有阅读陷阱的,至少有两点:一、认定散文是真实的,容易当成鲁迅个人的故事来解读,而忽略其中的父兄的形象;二、容易把文章前半部分的意思当作全文重点,以为是在阐发儿童观,而忽略后半部分的罪感,以及对罪的认定、承担,对赎罪可能性的质疑。本文即准备在破解这两方面的阅读陷阱上做一些尝试。

一、《风筝》的“真实性”的认定

《风筝》的“真实性”的认定最关键之处在于以下事实是否成立:鲁迅作为兄长,自己讨厌放风筝,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同时也阻止兄弟放风筝,并且在发现了小兄弟背着他偷做风筝之后,“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最能提供权威历史见证的应该是他的兄弟们,作为“当事人”的周建人是这么说的:“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见《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二弟周作人也说:“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但鲁迅写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周作人《鲁迅与〈弟兄〉》,见《鲁迅回忆录》中册)

由两位鲁迅兄弟说出来的话,应当是可信的。鲁迅把“我”塑造成这样一个残暴的长兄的形象,意在强调当时“我”对儿童的“精神的虐杀”的严重性。这样才能为后文“我”的自责和内疚增加强度和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这种非真实的残酷的长兄形象的树立,表明鲁迅不是在讲自己的故事,而是要塑造中国父兄们的形象,他们的确“残酷”(特别是当事人具备了精神反思之后,会有这种惊觉之痛),但更重要的特点则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裁决儿童们的行为,是长者本位的。

这里我们再扯开点,把少年时期的鲁迅对于“玩”的态度略作分析。鲁迅小时候似乎是偏于静的玩,他喜欢买画谱、看画谱、描画谱,画的多数是人物。他喜欢种花,也看讲种花的书,当他得到一种花时,喜欢在盆上插一条短竹签,写上植物的名字;他还喜欢抄书,抄的是关于草木虫鱼的书,他的弟弟说他“玩的时间非常少,糊盔甲,种花等,可以说玩,但也可以说不是玩,是一种工作”。(乔峰《鲁迅先生小的时候》,见《鲁迅回忆录》中册)这种“玩”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是不同的。他的“玩”的确可说是“工作”,至少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起码也是“多识于草木虫鱼”之类;而描画谱、描绣像,也是在学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相比之下,放风筝这种活动既长不了见识,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当然是属于没出息的孩子的玩意儿。就鲁迅当时所受的传统教育来说,有出息的孩子就是将来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这里还可以分析一下鲁迅为什么不喜欢放风筝,周建人和周作人的文章都没有谈到,笔者于风筝的起源上获得了灵感,也可能是“过度诠释”,但也还有点意思,写出来供方家指正。欧阳修《新五代史》写到后汉高祖皇后之弟李业,在高祖去世之后,隐帝即位时仍受宠,“时天下旱、蝗,黄河决溢,京师大风拔木,坏城门,宫中数见怪物投瓦石,撼门扉……而帝方与业及聂文进、后赞、郭允明等狎昵,多为(sōu)语相诮,戏放纸鸢于宫中”。隐帝是乱世之君,李业乃乱世之臣,在天灾人祸之时──这在封建社会“天人合一”观念中是对统治者的一种警告──仍溺于游戏,据说李业就是纸鸢(即风筝)的发明者,这种乱世之臣所发明的玩意儿,当然为鲁迅所不齿。鲁迅从小在祖父的教育下熟读《鉴略》,对这段史实应当有所了解。这可能是他讨厌风筝的历史文化的原因。

我们为鲁迅、为“我”讨厌风筝寻找文化的历史的理由,意在为他的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的判断寻找合理性。但“我”当初粗暴干涉小兄弟,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中国社会的“长者本位”的思想,认为长者有权为幼者裁决一切,其前提是认为自己的见解与判断在幼者之上,一切判断和裁决也是为了幼者好,比如,使他免于成为没出息的孩子。而《风筝》中“我”的惊觉──自责,皆得力于后来的换位思考,即从“长者本位”转向“儿童本位”之后重新观照少年时的事,发现了其中的“精神的虐杀”。

二、“长者本位”还是“儿童本位”

五四时期鲁迅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篇文章被不少鲁迅研究者看重,认为是一篇具有突破意义的论文,文章否定以往“君臣父子”的三纲五常,从前人们只会以“我们怎样做儿子”来要求自己,是长者本位的,而鲁迅则提出了儿童本位: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并不是只有中国社会才缺乏“儿童本位”的思想,实际上欧洲和日本都经历过“儿童的发现”这样一个过程。欧洲是在17世纪才有了“儿童的发现”,以前欧洲的儿童一旦到7岁左右可以离开母亲或乳母,便立刻加入家庭外的大人们的大共同体,工作、游戏等全都一样。日本的情况也很相近,“将儿童视作大人的靠不住的缩影的看法”,在中世纪占支配地位;到近代,日本的儿童观才深化为“具有与大人不同的特性而生活着的社会存在”。(藤井省三《鲁迅与安徒生──儿童的发现及其思想史意义》,见《鲁迅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鲁迅是在日本接受了“儿童本位”思想的,以此为思想资源之一,鲁迅写作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它在五四时期,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史意义,强烈地动摇了“长者本位”的社会价值系统。但在出现“儿童本位”思想以前,“长者本位”一统天下,人们把儿童当成“缩小的成人”,用成人的思维来要求儿童,却也是无可厚非的。作为成人的父兄,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施之儿童是正当的。粗暴的行为本身不是残酷,而是一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因此,只有当“儿童本位”的换位思考出现后,从前认为天经地义的事,现在才会被认为是残暴、野蛮的,“大碍于孩子的发达”。但是现在问题又来了,如果说认识到“儿童本位”之前所犯下的那些过错、“虐杀”,当属无心之过,甚至还是出于善良的目的,那么这种善意的无心之过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三、对“文化原罪”的承担

鲁迅的回答是肯定的。即使是无心之过,但既然已经发现是罪,就需要承担。这和我们在其早先著作《狂人日记》中所发现的罪的承担是一致的。狂人常常怀疑别人要吃自己的肉,但后来却发现自己无意中可能也吃了妹妹的肉,这一惊觉使他难以平息内心的罪感,终于也将自己归入了有罪者的行列。这里的“罪”的认定不是根据主观动机,而是根据其基本效果。这种罪感和基督教的原罪不同。早期的西方神学家把罪定在“性”,以后也有人把罪更广泛地理解为“道德过错”,现代的基督教思想史家如勒塞等人,则把罪定义为“人的一种总体状况、总体属性”,①人的生存注定就是一项原罪,这种“原罪”是一切生存的人所共有的。

鲁迅不是一个基督徒,基督教只是为鲁迅提供了“一种价值反思的思想和情感的体验”,鲁迅的罪感是一种“文化原罪”,是基于对历史、文化和个人的反思而生成的。②他更注重对文化传承者的罪的认定,这种罪本身有施害者和受害者。罪的认定之后应当是赎罪,但鲁迅对赎罪的可能性和意义从来都持怀疑态度,在《狂人日记》中,他让醒来的狂人“候补”做官去,根本放弃赎罪的念头;在《风筝》中,鲁迅设计了一种赎罪的方式,就是求宽恕。但在对“我”的求宽恕的迫切心情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质疑,即求得宽恕本身只对施罪者有意义,可以使“我”的沉重的心获得一种轻松的解脱,而对于受害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就如一位当代德国作家在80年代所言:赎罪“其目的是索取我,而非索取我手下的牺牲者”,“当我为我手下的牺牲者头上的弹孔感到抱歉时,牺牲者由此得到什么吗?那个弹孔会愈合吗?”③鲁迅的疑问和这个无神论者可说是一致的。赎罪、求宽恕只能对“良心发现”的施害者有意义,可以减轻其良心上的负担,对于受害者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在避免同样“罪”的重犯上,施害者的惊觉当然是有意义的。)

而更为可悲的是,作为受害者的小兄弟,却对往事毫无记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又使我们想到《狂人日记》,被吃者和吃人者都处于不自觉状态中。当“我”已经意识到了“我”当初行为的虐杀性时,被虐杀者却毫无痛苦,历史之错从何处去改正?因此,《风筝》文末“我”的悲哀,并不仅仅是个人没有求得宽恕的“难过”,而更是对历史中“精神虐杀”事件的无影无踪,不得求证,也就无所谓改过的悲哀。再说远一点,《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于1919年,到写作《风筝》一文时,六七年过去了,“长者”和“儿童”错位,不自觉的虐杀和被虐杀的事件似乎仍在重演,作者当初的呼号似乎落空了,于是本该飘在故乡春天的风筝,却在北京的冬季“浮动”,错位的悲哀将持续下去。(选自《语文建设》2002年第8期)

编辑短评:解读很深刻,本文对于教师是一篇很好的提高性材料。虽然讲课时对学生不必讲得这么深,但教师本身若能具备这种深入的解读能力,对于学生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碰上了有学问会思考的语文老师。(温立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鼻祖”的“鼻”为什么当“开创”讲?

──也谈语文及语文教师的素质

南部县伏虎中学 周治蓉



刘晓庆有句名言:“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借用这句话,我说:做教师难,做语文教师更难,做名师难上加难。

早自习,一学生问我:“鼻祖”的“鼻”为什么作“开始”、“开创”讲?为师的竟一时语塞,无言以对。只好说让我想想。在教室边踱边思考,终于得到一个猜想回答她:可能是鼻子处于面部最突出的部位,行进时,首先接触并感受,而引申为此意。正确与否,仅为一说。虽有“可能”掩饰其“不知”的窘穷,学生肯定不会视而不见。

由此,我联想到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

做语文教师既容易又困难。所谓“容易”,便是敷衍;所谓困难,便是胜任。

要敷衍,简单,正式非正式的“参考书”“课程全解”,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你照本宣科,既正确又省事。

要胜任,困难。一初出茅庐的年青教师问我,学生说我讲课与参考书一模一样,你说好不好?不好!我肯定地说。一个理科教师,只要基本功过硬,拿起课本就可以上课:(一般地讲)恐怕一个语文教师不备课,拿起课本就上课难有几人。那明白如话的白话文,讲什么?手中无参考,上台无头脑。课后“练习题”无“参考“答案,上课就不知怎么办?

传统的注入式或填鸭式,早已声名狼藉,要学生下笔千言,为师的却下笔难言;要学生能说会道,为师的却说话不生动,无激情。再说,语文包罗万象,古今中外,文理雅俗,即使是语文知识也深广莫测。要做到有问必答,有问能答,有问善答,确乎难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博学、慧思、善辩。此其一难。

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已被人文知识并重的新理念所取代。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博学、慧思、善辩,且要有熟练、高超的教学技能,要像赵本山那样的既能当好演员,又能当好导演;要像蔡振华、李永波、刘国梁那样既能当好运动员,又能当名教练。哪位活跃在或曾经活跃在语文教坛的名师不是既学识渊博、思维活跃、能言善写,又有高超教学技能的人?于漪的循循善诱,钱梦龙的三主原则,魏书生的奇招迭出,李镇西的不拘一格……使课堂教学不仅是技巧之美,且是艺术之花。

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施教者,却有不同的效果。善教者就“善”在运用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极致。这导演教练的角色,要胜任,此其二难。

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固定性。它可以随教师之想而选择。可以以教科书为教材,也可以另行选择。即使是以教科书为教材,也可以自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比如《神奇的极光》这篇教材,参考书的要求就简单:理解极光形成的科学原理、筛选重要信息,而此文说明的思路,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都值得一学。因此,我将这些增为教学内容,使其学习更符合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对教材的鉴别能力、取舍能力、利用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能依赖“参考书”,要独立思考,个性探讨。曾记得前几年李镇西先生在重庆市的一堂公开课,就以课外文章为教材,给我一次经久不忘的示范。若没有长期的个性化教学,就难以脱离唯参考书是瞻的窠臼。这种个性化特点,是语文教师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师的重要之点,这是三难。

最难的是语文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哪位名师不是因为自成体系,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而闻名于世的?这别具一格又是那些沿袭前人,效法他人,因循守旧的人能办到的吗?绝不是。李镇西先生在教坛盛行“语文教学”时,前瞻性地提出“语文教育”新理念,被讥为“生造概念”“不合逻辑”。而李先生之所以这样提,就是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创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养,思维品质的培养,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等等,已经是素质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就没有名师;没有别具一格,就不是名师。

除了这些,语文教师的素质,当然还需要“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进取精神,学习精神,更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爱业精神。

不过,我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秉赋高,头脑灵,否则,博学、慧思、善辩、个性、创新都无从谈起,面对学生的问“鼻”就难免有捉襟见肘的尴尬。

编辑短评:作者由教学中碰到的一个小问题谈开去,深入全面阐述自己理解的语文教师素质。相信作者提出的“博学、慧思、善辩、个性、创新”十字方针成为你的教学目标。(温立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孙绍振



一、方法问题

寻求一致性还是矛盾性

社会学的方法,例如,讲《荷塘月色》,说是“四·一二”大屠杀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不能同流合污,又不能直接投身革命的矛盾心情。

这个说法,不能说错,但是,也不能说有多对,因为,

第一,这与作品有些关系,并不是作品的真正内容,作品写的是“独处”的“自由”,孤独的美好;这里的自由不是政治概念,而是伦理概念。

第二,这样说,不能说明作品的艺术特点,例如,本文对于诗意的追求。文章内部的不平衡,哪些地方特别好,哪些地方比较一般。

第三,如果满足于作品与现实的一致,那么,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如,拿来分析冰心的诗就无从下手。

第四,例如,拿来分析《背影》,就更难办了。《背影》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呢?

第五,方法问题,这种说法的特点,是寻求作品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一致性的,这里就有一个原则问题了,从方法论来看,究竟是分析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性还是寻求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统一性?

由此可见:

1.光是寻求作品社会意义是不够的,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深刻的方法。

2.即使找到了社会现实意义,也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为背影的艺术特点,是不能从这种方法中得到解释的。

3.从理论上来说,所谓分析就是分析矛盾。

a.从文学创作来说,就是现实与艺术的矛盾、差异,而不是统一、等同,如果统一等同了,就没有艺术可言了,艺术就成了对于现实的照抄,作家就没有创造的功劳了。

b.从艺术本身来说,不同形式的不同规范,同一形式的不同风格创造,都是以差异为特点的,也就是以矛盾分析为基础,而不是从统一性中所能获得的。

4.最重要的是,从分析矛盾的操作性来说。

第一,矛盾是内在的,尤其是经典性作品,往往是天衣无缝的,因而,关键不在于要求分析矛盾而在于揭示矛盾。而矛盾是潜在的,不是浮在表面上的。

第二,从方法的操作性来说,不能满足于一篇一篇孤立地讲作品,应该把作品放在一系列的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以便找出矛盾的切入口。如果是单篇地分析,没有现成的作品可比,就要用一种方法,叫做还原法,(现象学的还原)来找出作品与对象之间的矛盾。

第三,通常使用的方法的缺点是,满足于作品与表现对象的统一性。空喊分析,而不能揭示矛盾。孤立地阐释单篇,就是能够进入分析层次,不在与相似的、同类的、异类的作品的差异中揭示矛盾,就是勉强“分析”,也是浅层次的。

二、可比性: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我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注意作者写了什么,而没有去主动地想象他没有写什么。

鲁迅说过:写作的方法,不但在作者已经写出的东西中,所有写出来的东西,都只是显示了:应该这么写,而要真正懂得写作的门道,还要懂得,不应该那么写,不懂得不应该那么写就不会真正懂得应该这么写。

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层次上来阐释:

A.从最浅的层次上来说,就是文本“细读”。美国的新批评流派的讲究,不研究作家的生平和思想,只讲究作品(文本),我们自发地运用的基本上就是这个方法,但是人家那么做并不是十分完善的。加之我们对人家的优点也没有什么理解,有的甚至连新批评的细读都不知道。

B.从更高层次上来说,我们感到新批评也有个毛病,就是往往拘泥于文字的隐喻、含蓄啦之类的,归根到底,也只是把目光集中在人家已经写出来的东西上面,而没有注意到,文章的妙处,每每是文章省略了的、回避了的地方,应该把回避的和渲染的,弱化的和强化的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深刻的切入矛盾的起点。

在这二者中,特别是弱化的和回避的,是深刻理解文章的关键。

C.这不仅仅限于对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艺术手法的选择,为什么这样写不那样写,而且在于在一系列文章中,为什么这一篇文章中这样写,而不是另外一篇文章的方法,不管是同一作者还是不同作者,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D.这就要求教师有一种起码的讲究,就是科学的抽象能力,从操作来说,就是提高可比性,把本来不可比的,提高层次,成为可比的。最基本的,就是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抽象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就是在相同的文章中发现其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文章中发现了相同的东西,才能进入具体分析的境界。否则就只能在形象表面,甚至外面徘徊。

结论: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就有了主动性,就有了研究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没有主动性,也就没有研究能力。这就是对教师的素质的挑战,缺乏这样的素质就不能在阅读过程中,化被动的阅读为主动的阅读。

抽象的理论是枯燥的,为了把问题说得清楚一点,以一个文本,来进行细胞形态的解剖。

就《背影》而言,我们采用了发展了的、有别于新批评的“细读”法:

1.注意不写什么,弱化什么,省略什么,割舍什么。

2.“还原”: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象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这和现象学的“还原”原则有一致之处,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形象的现成样子,而是想象把目前现成的观念或者解释“悬搁”起来,想象出、推导出本来,在原初状态,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这样就可以提出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创作论上的问题:

为什么不写人的正面而写背影?

如果回答,因为背影最突出,因为背影最为感人,这是同语反复。因为我要问的是为什么背影最为感人,而你说,因为它很感人,所以它就感人,这不但等于什么也没有说,而且还把对于思考的要求降低了。

从现象到现象的滑行,而且还很满足,就造成了麻木。

我们中学乃至大学老师往往就被这种表面的思想习惯所蒙蔽了。这是一种自我蒙蔽,舒舒服服地把自己思考的自由给剥夺了,一点点被强制的痛苦都没有。

用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话来说,就是现成的话语,它有一种力量,障蔽着我们的创造性的思维。这种话语有一种权力的性质。让你在无意识里受它的统治。所谓素质的提高就是要有意识地打破它的统治。恢复思想的创造力。用西方文论家的语言来说,就是“去蔽”。

对于教学和研究来说,就是科学的抽象力,具体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原创性。

关于思考和研究的方法,至少有七点可讲:

a.《背影》没有写主人公的面容,没有强调言语和表情。

b.光是有了这一点,还不够深刻,还要比较;关键在于寻求矛盾、差异。

矛盾差异不是自然地突出在你面前的,芜杂和混乱的现象把它掩盖了。

为什么纷乱,芜杂7因为没有联系,或者叫做无序。

为什么没有联系7因为,各自独立,没有在一点上统一起来。

没有联系的东西,如果在一点上统一了,就可以比较了。

c.找到同一性,异中求同,就是一个人的抽象力的最起码的表现,有了抽象力就可以提高可比性。

可比性有两类:

d.一是同类之比,最容易,如《荔枝蜜》,就可以拿来与秦良玉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来比。可是,可比性很少有现成的:写父亲的经典几乎没有。如果硬要比一比的话,可以拿罗中立的《父亲》油画来比。那是一张脸,布满了沧桑。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父亲,作者对父亲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就是个性,就是时代烙印,就是艺术品的生命。

同类之比,往往有现成的可比性,难度是比较小的。

e.二是异类之比。

不同类的只要提高一个层次就可以比较了。

如《荔枝蜜》本来好像和《背影》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把抽象性的层次提高,把具体性的成分排除掉,就可以与《背影》相比:都是写无条件的奉献精神的。有了一点相通,就可以进入比较深入的分析:一个是写对社会无条件的奉献,一个是写对儿子的无条件的奉献。

不管多么不同,只要在一点上求得相通就可以比较了。世界上很少现成可比的东西,也没有绝对不可比的东西。

f.科学的抽象,要跨越的第一个障碍是事物和感性的差异;感性是具体的,但,是表面的,肤浅的,因而要进入抽象的层次,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是深刻的。要从肤浅的层次进入深刻的层次,就是要把不同的、感性的东西舍弃掉,把共同的、抽象的东西概括出来。科学抽象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从感性之异中求得理性的抽象之同。

比如,西瓜、飞机、书本,从感性上来说,是不同的,但从理性上来说,它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商品。从感性上来说,细菌、砂子、电视机,是相去甚远的,但是从抽象角度来说,它们都是物质,是属于同一范畴。

就文学作品来说,和《背影》现成相同的作品没有,就采取异中求同的办法。

但是,能不能从感性上不同的作品中,提出理性上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对于异中求同的能力和魄力的考验。比如,《背影》不同于冰心的《笑》,冰心就写了三个笑,三种不同的笑,但是同样写爱的价值。在写人的局部方面是相同的。还有一点,冰心写的是,孩子和妇女、母爱的温情。和朱自清所写的,在亲情上,在人与人之爱上,是相通的。

但是,这样的异中求同的层次是比较低的。光指出这两篇文章有相同之处,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还要在这个切入点上深入下去。

g.这就进入到第二个,也就是更为高级的,同中求异的层次。

写笑比较容易成功,而写《背影》相对比较难。

为什么?因为这是抒情散文,通常是讲究诗意的,而诗意是讲究美化的。面容,笑是比较容易美化的,而背影却是不容易美化的。通常写母爱的文章多如牛毛,而写父爱的却异常罕见。朱先生的难度比较大。因而取得成功的程度、经典性也超过了《笑》。

三、情感有无特征

1.父亲对儿子的深厚的情感的特点是:在开头不但没得到理解,反而被误解,觉得可笑。

这种方法,在章法上叫做欲扬先抑。这没有什么特别的创造。

杨朔的《荔枝蜜》,就是这样的写法。

这里的功夫,在于朱先生写得不做作,很从容,没有过分地强调和夸张。

2.后来儿子被感动了,这就有了特点:

a.被感动的原因不是像杨朔那样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也没有刻意营造强烈的诗意。

b.文章,虽然总体上说,也是抒情的,诗意的,但是关键的动作,导致儿子感动到自我谴责的,却并不是那么崇高,至少不是那么美妙的动作。这些个动作,很是笨拙。并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儿子去买橘子,可以更利索,而父亲的动作既没有更高的实用性,从表面上看,也没有诗意。

c.所用的语言和手法,并不是诗意的描绘。不像在《荷塘月色》中(注意,这是在用异类相比的方法)那样,用了那么多的排比句法,那么多的美丽的比喻,还用了很复杂的诗意的技巧,比如:通感(光和影的旋律,像小提琴上奏出的名曲,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是《背影》基本上是叙述,也许可以称之为“白描”。

d.然而就是这些没有用处的动作,却使作者和读者感动了。

没有诗意的变成了很有诗意的,没有实用的价值,变成了很有情感(审美)价值的,这从美学理论上说,就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错位,或者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艺术性,就得要情感超越实用理性。

e.更加重要的是:当作者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父亲自己却没有感到自己有什么了不得之处。

四、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在我们讲授的过程中,已经广泛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如和《荷塘月色》的比较,二者都是追诗情的,是异中求同的层次。

同中求异的层次,则是指出《荷塘月色》是追求大自然环境的美化,对自我感情的美化,甚至连独处的孤独都是一种自由的美。

《背影》则是亲情的美化,不过表面上是某种程度上的“丑化”,然后过渡到相当程度上的美化和诗化。

这种比较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朱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适用于一切文学文本。

用还原的方法包括历史的还原,进入了历史语境,就使本来没有联系的作品发生了联系,有了可比性。在同样的历史时期,当然有可比性,有的文本具有现成的可比性,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荷塘月色》同样是没有直接的社会政治情绪,着重于个人情怀的,又都有一种对于异性的吸引力的拒斥,但又抑制不住潜在的“骚动”。也有一些是没有现成的可比性的,如《背影》和朱先生早期的一些作品《梅雨潭的绿》之类。这就要提高抽象度,使其在更高的层次获得可比性。如两篇作品都抒情,但《背影》的最佳处在叙述而《梅雨潭的绿》则在排比的直接抒情。从时间上来说,是横向的比较。还有一种纵向的,也就是历史的比较。如,朱先生早期的作品比较华彩,而到了晚年却力求朴素,把情感转向比较深沉的内涵了。这就提供了另一种境界,懂得多种境界及其发展转化,对于我们的写作和欣赏无疑提供了更开阔的天地,写作起来,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五、还原方法的具体运用

《荷塘月色》中最关键的一句是“那时最热闹的要算是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鸣,不过,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他并没有把荷塘月色全都写进去,只是写了和他情感相通的一个方面。否则就不能取得《荷塘月色》的和谐和意境。

从《背影》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省略,作者的回避(如有一个材料说,他是在家乡工作了,工资却被爸爸去拿了,而不愉快,才促成了他写这一篇表示忏悔的文章)。从文章中看,写到父亲与他的矛盾,“触他之怒”,“待我不如往日”,“我的不好”,都含含糊糊。被省略了,被淡化了。

从这里,可以得到一种启示,文章的好处不但在于他强调了什么,而且在于他省略了什么。这一点对于欣赏有好处,对于写作更有好处。只有知道要省略什么,不写什么才能有自己的个性,才能找到自己,有了自己的特殊的感觉和情感,才会知道应该写什么,强化什么淡化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音乐在朗读教学中的尝试

──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陈 柱



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不像图画是可见的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联想,从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这种由感觉产生的形象,正是由人们的想像而产生的。而文学作品是由文字作用于人的视觉引起联想,激发人的想像,由此产生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从这一点看,音乐和文学是相通的。根据这个特点,我试将音乐作用于朗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比如我在初一年级上郭沫若的抒情诗《天上的街市》一课时,就作了一些尝试。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根据这个特点我就用相应的音乐手段,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使听觉和视觉同时发生作用,来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之目的。为此,我选用了陈钢与何占豪于1959年创作的《梁祝》来作背景音乐。

该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家村祝家庄,聪明纯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善良,纯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出伯同窗三载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诚笃的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可是祝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到不自由婚姻,梁不久即悲愤死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的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梁的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墓中.遂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该曲共分八个乐章:(1):结拜 (2):共读(3):相恋 (4):送别(5):抗婚 (6):楼台(7):哭坟 (8):化蝶。根据《天上的街市》的意境特点,我选取了结拜、共读、相恋三个乐章,意在营造一种美好、恬静、自在、清新的情感氛围。《天上的街市》意境特别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特别适合朗读。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几个步骤:

一 欣赏《梁祝》,讲述梁祝的故事,便于学生理解音乐;

二 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三 探究:学生将诗人改编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梁祝的故事进行对比分析,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四 老师示范朗读,配乐《梁祝》,将学生带入联想与想像的情感空间,激发创造性思维体验;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老师再次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便于学生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特别想像他们的生活:“天河浅浅”,“不甚宽广”;他们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还能够“在天街闲游”。多么幸福!诗人的想像真是太丰富美妙了!

六 学生朗读三步曲:朗读这首诗总的原则是要把握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第一遍朗读:感受诗的语言美。这首诗节奏舒缓、音律和谐,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第二遍朗读:想像诗的画面美。这首诗的画面是很美的,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遍朗读:领悟诗的情感美。第一节,表现出一种惊喜;第二节,表现出一种赞美;第三节,表现出一种欢乐;第四节,表现出一种甜美。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读出了语言的美,读出了节奏的美,读出了意境的美,读出了情感的美,就连平时上课不敢大声回答问题的学生,甚至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都陶醉其间,有的居然还学着过去的老先生一读三摇头。

我看到这个情景,心中突然感觉到了一种美,一种甜甜的美。

朗读是打开美文意境的钥匙,音乐则是润滑剂。这堂课的效益超出了45分钟,甚至是永久的。很多学生主动要求我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他们朗读、朗诵,指导他们欣赏诗词文章,让我体会到了做老师的成功与喜悦,体会到了教书育人的美。

音乐对语文朗读教学确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让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语)

编辑短评:本文从一个具体例子入手,阐述了音乐在朗读教学中的作用。该文的主体部分是作者谈自己如何对《天上的街市》一诗进行配乐朗读教学,谈到的六个步骤,对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将起实际的指导作用。(温立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初中语文教学杂谈集锦

语文学习之积累法浅探



四川省资阳市保和镇初级中学 卓莉红



积累法在我国古而有之。荀子认为:“积斫削而为工匠,积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仪而为君子”;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墨子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一个人的基础知识越广博深厚,所成就的学问也就越大。今天,积累更是学习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建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现我就谈谈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所做的积累工作环节。

一、积累词汇

这是一项夯实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基础工程,犹如修好高楼大厦的基脚。在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要求的:学生初中一进校就必须备齐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就去向这位不说话的好老师请教,并能做到随时地请教。在查看工具书的时候,要像串铜钱一样,成串的理解、记忆,如查“心有余悸”一词,就把所有带“心”的词语都看看、记记。在班上,我要求每天由一名学生利用黑板一角书写一个成语,并在课前引领全班同学来朗读,记忆,造句,说话,一并检查学生平时的练字情况呢。每期坚持举行一次文字基本功检测比赛,对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这也让后进生找到了自己语文学习的薄弱之处,鼓励他们下来之后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只有学生积累的词汇丰富了,说话、写文之“炊”才不愁无“米”。

二、积累语句

文字并不等于语言,要想学生“下笔如有神”,还得让学生通过读书领悟和课堂深化上所学的为文之道,向他人、向生活学习语言,博采诸家,“取益于众”,借鉴别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丰富自我的语言内存。所以我坚持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每周用专门的阅读课来做,初一、二时可摘抄佳词妙句,初三时可多写读后感,字数都在五百字左右。同学间的作业要相互传阅、欣赏、借鉴、评价。从效果来看,刚开始时学生会觉得是一种任务,到初三时,他会把这项工作变成一种自觉,看到好的文段就不禁手痒、心痒了。可以说,这项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文化、人格、心理、语言等都是一种极好的熏陶,让学生培养起了一种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三、积累感悟

积累不仅是知识才能的量的增加过程,还应在此基础上有一个到质变的过程,正如荀子说的“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所以真正意义的积累是用生命、用心灵来完成的,要让学生通过感悟来沉淀语文学习的内蕴,从而又完善自己的生命。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引导。我便在教学的时候注重了学生对课本的超文本演练,对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有时也和学生一起讨论。

如学了《风筝》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类似的经历;探索方仲永“泯然众人”的社会原因;探讨如何对待中学生上网的问题等。为此,我布置了“每周一记”、“每天一思”的笔头工作。通过引导学生对书本的逆向性、引申性思考,指导学生用这种思考去抓取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把所见所感用一两句话记录下来的“每天一思”,教师评价时注意的关键不是字数,而是学生在思考,有感悟。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就不再是难题了。这里摘引我初一学生的几则作业:“今天邻居李东向奶奶要两元钱买自动笔,可他出门就去买东西吃了。思──在众多的坏习惯中,撒谎、不诚实是最恶劣、最危险的。”“今天做一道数学题,做了两遍也没有做出来,翻了一下书后的答案,恍然大悟了。思──如果一个人掘井,就应该掘到井出水,以水灌井,有何意义?”

学了《春》,老师让我们想象自己变成春天里的一种生物。“我想做一只青蛙──我就可以不冬眠了,到水里快活地游,到田野里去捉害虫了……”“我的书掉在地上被同桌踩脏了,他向我道了歉。思──我应学会原谅别人的过失,但决不原谅自己犯的错误。”这就是优质积累的表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通过这样的积累,我们一定能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充满灵性、富有创造、有发展潜能的人,我们民族优良的文化传承也后继有人了!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语文学习必须重视积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教会学生体验──《春》教学浅探何谓体验?体验不同与一般的经验。德国学者伽达默尔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是体验,以这种方式成为体验的东西,在艺术表现里就完全获得一种新的存在状态。”所以在文艺心理学中,体验的含义是指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体验,如何去体验是很有必要的。体验是个体生命的行为,属于生命内部的情感活动,所以它能使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生命性,并导致其深层意蕴的发现。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首先要能理解作品中作者的体验。

现我就以《春》一文的教学,来谈自己如何开发“体验”资源,注重了学生的独特理解的。作品中的体验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忘我式体验,“物”“我”的同一境界,表现为艺术的移情。在《春》中,朱自清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了事物中去,使所写的事物像我们的朋友那样亲切有趣,逼真生动,更接近于我们的心理,使我们易于理解。这一点又更显著地表现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中。例如“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句,作者把他的情感置于万物之中,所以春天到来时万物都是满心地欢喜,开始复苏,像把眼睛睁开了似的。这样写,我们不仅感觉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也使他笔下的“一切”都具有了生气勃勃的活力。忘我体验也表现在作者含情的描写和叙述笔调中。如文中说:“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如果作者不喜欢春天,没有把自己放到春天中去感受,又怎会写得出春天草地上人们的活动,又怎会感觉到风的轻柔,草的柔软呢?二是反刍式体验,即把自己先前没有诗情画意的感觉、感受隔段时间再拿出来体验,换一个视觉,当经历的“功利”色彩淡化或消失后,我们往往就能获得美感价值和诗意。

《春》是这样来写春雨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春天里,雨是常见的,它绵绵无绝期,给人的出行带来很多的不便,且总让人的心情阴郁、烦恼。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作者也有,但他对此再度体验后,有了独特的感受,发现了雨的诗意世界,烦恼变成了清新和愉悦:雨是天空中微风斜织的网,网住了世间万物,让人们的房屋都腾着一层薄烟,它的细密柔亮,也是不同于任何季节的。

又如作者写的春草,春花,春风等,何尝不是我们熟悉的经历,而只有他在细细的品味之后,才觉出了令我们感到亲切自然的美感。这两种体验,一入一出,有时也相互交织,使文章有着独特的意蕴。正如王国维评价这两种体验:“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学生要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要对生活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对自我理解了,就能更真切地体味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有自己的思考和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情感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春》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思想深处对春的诗意的感受,让他们的经验能变成体验。除了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春天的图景外,我也设置了这样的谈话题目:“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如果你可以选择做春天里的一个事物,你愿意做什么?为什么?”这样让学生有忘我体验的机会,同时这也是对我们熟悉的春天的反刍式体验。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我愿意作一只蜜蜂,可以在百花丛中去采集甜甜的花蜜。”“我要作回一个五六岁的娃娃,这样就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在草地上去打滚玩耍了。”“我要作春风,我轻轻一吹,花就开了,树也绿了,还可以去周游世界。”“我要做天上的风筝……”“我要作地下的老鼠……”“我要作河里的青蛙……”这是学生眼中属于自己的春天,整个课堂亦如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把这样的想象和体验与课文中作者对景物的体验、描写做比较,学生自然就能更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情感、景物的特征和写法的妙处了。

任何一部作品都少不了作者的体验,理解文学作品也离不开学生的体验,要写好一篇文章更不能缺少体验。学生如何体验,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之后能形成他们的一种自觉,于是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有更多的涵蕴和沉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9 03: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