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可能性”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可能性”教学设计
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五年级上册第100页例1及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⑵会用几分之一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使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⑴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⑵初步通过做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具准备: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骰子、长方体、正方体、小旗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引出新课

1、师生谈话,引出活动: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班同学让我带来了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想必你们也喜欢。

2、布置游戏规则:全班学生按性别分成两个组玩摸球游戏,每组各摸10次,摸到黄球多得那组赢。

3、每组各派一名学生摸球,其他学生统计组员摸到黄球的次数。

4、师生讨论,揭示课题:可能性

教师揭秘,师生讨论:这样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二、提出猜想,活动验证

1、观察例1足球比赛开场情景图,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谈话,引出足球比赛,学生观察,并发现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2、师生讨论,提出猜想。

师:你认为用抛硬币的方法确定谁先看公平吗?为什么?

师生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出抛硬币的实验。

3、活动:抛硬币

⑴活动一:教师示范抛硬币,学生观看教师抛硬币的方式,记录硬币落地时正反两面朝上的情况并展开讨论。

⑵活动二:学生抛硬币。

要求:每4人一大组,2人一小组,每小组抛10次,并做好记录,完成4人大组的汇总表,注意抛硬币时要保持大约20厘米的高度,用力要均匀,一人抛硬币,小组成员要注意分工合作,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完成得最快(限时3分钟)。

4、收集并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⑴分析整理大组数据,并制成统计图表。

⑵分析观察数据,并针对数据特点展开讨论。

5、展示几位数学家的实验情况

⑴学生观看统计图表,发现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比较接近,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

⑵讨论:如果数学家罗曼诺夫斯基再抛一次,会是什么结果,怎么表示。

6、小结:用抛硬币的方法确定谁先看是比较公平的。

7、列举生活中用抛硬币决定先后顺序的例子:乒乓球、网球等比赛的开球。

三、游戏激趣,拓展运用

1、动手设计,探究公平

⑴巧改转盘,玩转盘,

出示转盘,完成教材第99页做一做和教材第100第2题。

⑵巧改骰子,体验公平

出示长方体骰子,完成教材第100页第1、3两题。

⑶回顾运用

2、重温摸球活动,设计公平的摸球活动。

四、总结全课,揭示课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性”说课设计
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这是学生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用以上词语描述事件出现的概率,还要会用量化的方式,既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这节内容是教学用分数描述等可能性事件的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活动使学生会用几分之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难点是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几下几点:

一、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置于具体的活动中,使学生能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整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主,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摸球活动,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勾起学生的原有认知,复习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概念术语描述可能性的事件,为新知的引入、展开建立必要的支点。第二层次设计了一个抛硬币的活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前主要考虑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原有认知起点在哪,有没有必要设计抛硬币的环节?课前我曾做过调查,当提出这样的问题:抛硬币10次或者更多的次数,会出现什么可能,学生的理解有三种:正面出现的可能性大;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大;两面出现的可能性比较接近,可能也会告诉你抛硬币的结果是正反两面朝上的可能性各是二分之一,他们的理解是建立在抛硬币时出现的结果有两种,既出现每种可能性二分之一,其实站在概率学的范畴,这样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为什么说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呢?这是因为当抛硬币达到一定的次数时,出现正反两面朝上的次数比较接近,分别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所以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这也是设计抛硬币环节的目的所在。二是如何设计抛硬币呢?是简单的让学生抛一抛,还是深入进去,让学生发现抛硬币中的学问呢?课前我考虑了很多,觉得这节课的抛硬币不能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抛一抛,而是借助抛硬币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发现抛硬币活动中隐含的数学问题。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用很多的时间让学生来抛,但抛硬币必须达到尽可能多的次数,出现正反两面朝上的概率才接近,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抛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数量是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才会接近二分之一,只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抛硬币的目的就已达到,就可以借用数学家的实验数据加以佐证。所以教学设计时,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抛硬币、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抛的次数达到一定的极限时,正反两面朝上的概率才接受二分之一。第三个环节是练习环节,整个练习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将练习与游戏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寓学于乐,同时,对练习进行了整合,使整个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等可能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整个练习活动就是一个鲜活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无处不在;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讲究练习的层次性和连贯性,使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的机会。

二、巧用统计图,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直观的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直观的看出两个比较量的关系。正是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抛硬币的环节,我两次运用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第一次是现场统计学生抛硬币的情况,第二次是出示数学家抛硬币的情况。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很直观的发现抛硬币时正反两面朝上的次数比较接近,从而为确定判断方法是否公平提供现实的依据,也为引出用二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出现的大小提供现实依据。

三、加强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

将概率内容引入教材,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让学生体验设计可能性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率思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09: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