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对于我们人类的进步是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也和书有关,请大家一起来读课题:出示课题:这是英国的作家尤安艾肯写的,看了题目,大家知道作者把书当作什么?板书:伴侣。看到伴侣,你自然会想到哪些词语?作者把书当作他的伴侣,和它形影不离,如影相随,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读书啊!带着喜爱之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 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大家把课文读通顺,如果觉得有难度的句子,就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第一第二题,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交流:
    板书:原因 方法
  3、过渡:
    课文不长,但是我们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课文的1~3自然段中有一个词把他对读书的喜爱非常好的表现出来了,你能读出来吗?

三、体会“毫不犹豫”
  1、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喜爱读书的词语。
    课件出示: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你能给毫不犹豫换一个词吗?
  2、大家知道,环球旅行需要多少年吗?猜猜看。
    出示课件:
    那么同学们,如果是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同样的问题问一问你的同桌,让我们听听大家会选择什么?
  3、指名演示对话。
  4、一个人独自驾舟旅行那该多么寂寞啊。但是作者却毫不犹豫地回答:引导学生接:我会选择一本书。再肯定一点好吗?
  5、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你为什么还要选择一本书呢?请大家细细地读课文4、5两个自然段,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告诉我们作者之所以选择一本书的原因吗?

四、研读喜爱读书的原因
  1、学生读课文。
  2、交流,出示: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请问你一本书最多看过几遍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呢?那就请你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
  3、在作者的心中,书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呢?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4、出示: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看到朋友,家使你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哪些词儿?多么温馨,多么亲切,请你读出这份感觉来好吗。
  5、对作者来说,家和朋友还有着更深的内涵。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你能慢慢体会出来吗?出示:你已经见过你的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光线怎么那么美!”
    指导朗读:
    是啊,真想不到啊!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你带着惊奇再来读好吗?光线怎么这么美!看到这么美的光线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哦,使一份前所未有的发现,真让人喜悦啊?你把这种喜悦读出来好吗?仅仅是惊奇和喜悦吗?
    日日相见的朋友,每天都回的家,也常常带给我们新的惊喜,新的喜悦,新的自豪,这真是常见常新啊!
    板书:常见常新。
  6、读好反问句:
    出示: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难怪作者会做出这样的回答。
    引读:难怪作者会发出如此的感叹。
  7、小结:
    对作者来说书和家和朋友都是一样的啊。你常常都读它,它也总能带给你新的发现,新的惊喜,读上一百遍也不厌倦。这就叫百读不厌啊。
    板书:百读不厌。
    大家真会读书,把作者喜爱读书的原因读成了8个字。
    一起读:常见常新 百读不厌。

五、课堂练笔
  1、出示要求,作者把书比作朋友他和家,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在你的生活中,书还像什么呢?请大家动笔来写一写。
  2、指导读好。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位酷爱读书的人喜爱读书的原因,下节课作者还将和我们继续探讨关于读书方法的话题,请大家把自己平时读书的方法简单的总结一下,我们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常见常新 百读不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独自船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

    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多种多样,老师刚才问你们的问题,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曾经假设的,那么她作出了怎样的回答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1~3自然段。

  2、抽生读,边读边引导以下几个方面:

   ⑴ 体会所罗列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

   ⑵ 体会“毫不犹豫”的意思:
     (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她对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你体会出什么了?

   ⑶ 读出坚定的语气。

   ⑷ 像文章的第一到三自然段,作者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这叫设问句。你能不能也自己试着说一个设问句?抽生交流。

   ⑸ 分角色读:

     第一自然段女生问,第二三自然段男生答。

  3、小结:

    由此可见,作者的回答坚决果断,她的回答是:走遍天下书为侣。侣是什么意思?那题目你是怎么理解的呢?知道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话想说?(为什么只带一本书?这一本书她怎么读?……)


二、深入学习课文

  同学们接着读课文,找出作者以书为侣的原因与方法:

  1、理解作者以书为侣的理由:

    茫茫旅途,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作者长久地以一书相伴而不厌倦?

    交流,重点体会。

   ⑴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位朋友,就像你的家。

    ① 启发引导:

      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书比作了什么和什么?

      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启发引导:

      作者把书比作了朋友,让你体会到什么?

      当你孤单寂寞时,朋友会──陪伴你,当你伤心难过时,朋友会──安慰你,当你孤苦无助时,朋友会──热情帮助你,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呀,作者把书比作自己的亲密的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对书的热爱。

      朋友所给予的不止这些,我们看下文:

      “你已经见过一百次了……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可见即使是老朋友,每次见面感觉不同,也会有新发现,新惊喜,新收获。

      读出惊喜与热爱。

    ② 启发引导:

      那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家呢?

      家给人以温馨与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了,作者就把书和家相比,表明了对书的喜爱犹如──对家的喜爱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如同回到温暖的家。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对书的热爱)

      不止如此,我们看下文:

      “你每天都回家,可……光线怎么那么美!”

      虽然天天回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给你带来新的惊喜,新的收获。读出惊喜与热爱。

    ③ 小结:

      书像朋友,像家,让人热爱,同时给人惊喜,请同学读读第五自然段。

      朋友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都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书如同朋友与家,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正如她所说:“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2、那么作者坐在船中是如何反复阅读一本书的呢?

    交流,重点体会:

   ⑴ 首先──思考写作意图。

     然后──续编故事、欣赏片断、找忽略的地方,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想象。

     引导多种形式读,达到背诵。

     与书交流,由书引发思考、想象,难怪作者说这正值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也难怪作者会选择走遍天下书为侣了。

   ⑵ 你从中学到哪些读书的好方法呢?

   ⑶ 作者的做法让你想到了哪些读书的名言呢?

   ⑷ 同不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如果用上首先……然后……最后更好。

   ⑸ 小结: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也能学着作者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相信每读一遍,你就有一遍的收获。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引导体会: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随时想去就去说明什么?(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

    故地是什么意思,把书比作故地说明什么?

    从中体会出什么?

    (对书的浓厚的情感,对一本收喜爱到了百读不厌的程度。


三、拓展

  在作者眼里,书是朋友,是家,是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书真是神奇无比呀,请同学们阅读《神奇的书》看看作者又把书比作了什么?

  抽生读,体会书的神奇所在。

  你也读过很多书,那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四、小结

  愿同学们也能喜爱读书,像作者一样:“走遍天下书为侣”。


五、布置作业

  课后将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像作者那样,再多读几遍,看看有哪些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

    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⑴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⑵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⑶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

    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

    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简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介绍了作者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读书方法。告诉我们要与书为友,以书为侣;善于读书,常读常新,其乐无穷,充满了人文情怀。文章紧密围绕教材本单元的专题“我爱阅读”编排,短小精致,角度新颖,比喻、假设、反问等独特灵活的表达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设计理念】

  崔峦老师强调: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感悟、积累与运用的实践中学习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教学应重视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以读促写。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的整个与课内外的融合,努力让学生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作者“爱书、爱读书”的热情,体悟读书的方法,享受读的乐趣,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文本的开篇就是一个很好的情境创设,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营造一种宽松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后,再去领悟文中的选择时,或许更能感悟作者爱书的人文情怀。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

    (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设计意图:就题质疑的方式似乎陈旧,但并不落后、过时,语文教学应讲追求扎实、有效。只要能服务教学,有益于学生语文学习,就是好方法。本文围绕课题质疑,很容易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旨:作者只选一本书旅行的原因。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

  2、认字读词:

   ⑴ 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

   ⑵ 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

   ⑶ 指导写字:

     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

     (着重指导“豫”、“趟”的写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

   ⑷ 读通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中,继续关注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避免常规教学中受公开课的影响,尤其是进入高年级后忽视学生生字学习和第一课时的学习,特别强调第二课时学习,以致第二课时,任务重,头绪多,走马观花,无法落实。


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自读自悟:

    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板书:常读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⑴ 感悟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

   ⑵ 关注练笔:

     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⑶ 展示练笔:

     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

   ⑷ 小结: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落。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自己读书经历与方法,让学生展示自我阅读的成功,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读中学写,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实践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

    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

    (板书:以书为侣:原因 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由内容的把握到情感的感知、体会,是阅读教学中质的飞跃与提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定好阅读教学的“调”(情感),更难得的是这种情感得自于学生自主的畅所欲言与感悟。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师: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根据学情安排教学,下面为预设顺序,注意体会以比喻的表达方式为主。)

   ⑴ 假设:

     (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 学生谈体会:

      (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

    ② 指导朗读:

      (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钟爱。)

   ⑵ 比喻:

     (重点研读)

    ①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②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③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A、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

     B、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

     C、拓展练习:

       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也是_____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⑶ 设问:

     (第三自然段)

    ① 理解“毫不犹豫”。

    ② 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

   ⑷ 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 学生交流体会:

      (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

    ② 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⑸ 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

   ⑹ 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可指名接读。)

     师: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完善板书:热爱读书)

     理由:常读常新,以书为侣,热爱读书。

     方法:思考、品味、小结……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交流品读中的思维碰撞,感悟、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重点感悟、学习比喻的表达方式并读好课文。在这一环节中,作者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但教师心中不可不分轻重,满盘皆抓。教师应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上(对表达的方式并不了解,更不知道一些俗语。)对教学重点放在比喻的表达方式上,不仅让学生学习体会,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模拟表达,各抒己见,积累内化。除比喻的表达方式外,其它如假设、设问、反问等的表达方式,学生有所感悟,教师点到即可,把重点放在指导品读上,让学生读出滋味来。


三、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师: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

  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

  3、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引导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喧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实现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最后的畅谈感受,更是实现学生对阅读兴趣与价值观的新的提升,让学生心中铭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4、名人读书故事: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毛主席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拾贝壳的孩子: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5 06: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