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1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00: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2、过程和方法:
   ⑴ 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⑵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难点】
  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课文导语:
  导语中说这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呢?又是怎样脱险的?为什么隔了57年,65岁的作者还要记述这段经历呢?“其中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二、整体感知
  1、默读:
    要求默读的速度为每分钟300字,慢慢加快为每分钟500字。本文大约1500字,要求4分半钟读好,行吗?
    默读后请同学们复述课文。复述的难点往往是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默读时要注意看清楚。
  2、抢答:
   ⑴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⑵ 发生在什么时候?
   ⑶ 爬悬崖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
   ⑷ 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3、把课文分成“冒险”、“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并即使点评。
    明确:复述要求“响亮流利、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明确:同学用这样的句式复述“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我的点评完了,谢谢。”

三、研读主旨
  1、探究主旨:
    作者由这次历险,获得了什么启示?
    (读最后一节。)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提示:龟兔赛跑、夸父逐日……
  2、总结归纳:
    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学了《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后,获得了什么道理?
    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呼唤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7~22小节,背诵最后一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2、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

  3、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谁?

  2、作者是什么身份?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二、多角度探究性阅读

  1、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讨论课后练习二

    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三、总结全文

  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四、作业

  模仿吴强《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一段小诗。


【相关链接】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吴 强

(一)

             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二)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
             挫折再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三)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了路……

(四)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教学难点】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引导学生正视困难并积极地克服困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

  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具】

  写好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积累,开拓视野

  教师出示名言,学生齐读背诵: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亦或是迎上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享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三、检测字词、扫通障碍

  1、找一名学生读“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学生领读,老师纠正:

  训诫(xùn jiè) 耸立(sǒng lì) 迂回(yū huí)
   
  啜泣(chuò qì) 纳罕(nà hǎn) 凝视(níng shì)
 
  瘦骨嶙峋(lín xún) 小心翼翼(yì yì)
   
  头晕目眩(tóu yūn mù xuàn)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

  2、老师点出一些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并造句:

    例:心惊肉跳  啜泣  头晕目眩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是用哪句话来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述的?试从文中找出。

  2、从这一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一些生活哲理,它集中体现在哪个段落上?

  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提升一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4、多角度解读:也可以悟出课文另一主题──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以上这些问题是从整体感考虑的,还可以生发出一些小问题。

  老师点拨:这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作者用“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句话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述的,作者所领悟到的生活哲理集中体现在最后一段上。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值得咀嚼。说的是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

  这篇课文,足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

  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识记积累课下注释及“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做到“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解释,会造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复习检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给下列字词注音、解词、造句:

   
训诫  耸立  迂回  凝视  啜泣  纳罕

瘦骨嶙峋  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二、研读课文,培养能力

  1、学生默读讲述“脱险”经历这一部分,准备复述。

  2、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复述故事性文章;老师出示复述要求:

   ⑴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⑵ 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⑶ 尽量用自己的话。

  3、学生复述课文,师生点评。

  4、老师找出一些语句:

   ⑴ “嗨,慢着,”

   ⑵ “我没法──”

   ⑶ “再见!”

   ⑷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⑸ “不用客气。”

   ⑹ “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⑺ “看见了。”

  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出示朗读要求:

   ⑴ 用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

   ⑵ 明晓词语和词组,做到停顿恰当。

   ⑶ 揣摩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情感,做到有感情。

  5、学生朗读、老师点评。


三、延伸拓展,开发思维

  1、老师提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件事虽已过去了,但作者却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试用文中的话表明这一哲理。

  2、怎样理解这一哲理?

    老师点拨,启发学生联想:以爬山为例,将爬上山顶的大目标化为爬山途中的一个个小目标;以学习名次为例,树立短期目标,进而连缀成长远目标……

  3、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让学生分组讨论2、3问。


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1、老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

一步

             一步走不完长征路
             长征却少不了每一步
             一步登不上高山顶
             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
             在人生的道路上
             请珍重你的每一步

  2、提出希望。

  3、布置作业:

    将(三)3题形成书面小文章或写成一篇读后感。


十、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故事:遇险──脱险
          ↓
         哲理:把困难分解再去克服

 



十一、课后小结

  要通过本文让学生深刻理解文中所说的生活经验,力争能用的平时的学习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品味词句。

  2、角色复述,体验探究。

  3、联系生活,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人 ,寻求共鸣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我们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如果是你,你又是怎样做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从中感悟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二、快速默读,初步感知

  1、教师默读指导: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时每分钟不少于500字。默读完课文,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默读效果:

   ⑴ 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⑵ 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⑶ “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⑷ “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⑸ “走”的结果如何?


三、重点精读,合作探究

  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分组讨论,质疑问难。 重点在于心理感受。

  教师可提供下列问题:

  1、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3、“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4、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5、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6、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四、一般复述,总结延伸

  大屏幕投影:

   
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阅读复述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如果时间不够,可放在课外进行。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进行角色复述的准备:你最喜欢哪一个人,请你以他的口吻说说当时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角色复述,体验提高。


〖教学设计〗

一、朗读感受,温故知新

  请同学朗读最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在体验中导入新课。


二、角色复述,深入理解

  以父亲、同学、杰克的角色来复述故事,进一步认识人物,理解课文。

  学生评点,提高听说能力。


三、联系生活,体验拓展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鼓励)。

  拓展延伸: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还给你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最好学生生成问题)

  让学生在讨论体验中不断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


四、教师小结,课外延伸

  1、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2、请同学们把课间讨论交流的材料整理在练笔本上。

  3、课外阅读《迷途笛音》,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0 07: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