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教学设计板书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33: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

     (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⑴ 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⑵ 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

    (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⑴ 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 示  


   ⑵ 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

  出示演示文稿:

   
  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书籍(文章)。
    
  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来。
    
  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板书设计〗

 
                落花生  顽强的生命力

         借
         物     有用
         喻
         人
              默默地奉献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33:1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检查听写,复习积累
   
  1、听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并能积累居然、开辟、成熟、吩咐等词语和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3、抄写第10段父亲的话并能背诵。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根据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文章简写和详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三、拓展提高,深化主题
    
  联系生活想一想,像落花生这样的事物还有哪些?它们各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仿照《落花生》的写法,试着从身边的事物中选择一种写一写,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题目自拟。
    
  (教师可以提示:粉笔、蜡烛表现一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青松、荷花表现做人的清高和坚贞不屈等)。
 

四、交流评价,习作修改
   
  1、自己先把自己的小习作轻声读两遍,争取用修改符号至少修改两处。
   
  2、自己给自己评价等级星。
   
  3、个别学生展示朗读自己的习作。
 

五、作业
   
  1、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完成课堂小练笔。
   
  2、继续完成第一课时的阅读作业,并结合生活实践,写出对你的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33:2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2、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认同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有真才实学的道理。
 

【教学准备】

  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教学过程】
                               
一、了解花生的好处与特点
   
  1、了解学生对花生的认识:

   ⑴ 出示一捧花生。

   ⑵ 教师:

     花生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么在生活中花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⑶ 组织学生畅谈交流。
   
  2、认识文中花生的特点:

   ⑴ 教师:

     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花生的认识,课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写谈论花生,读读这一段,读后你觉得文中描写的花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⑵ 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价钱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

     估计学生对于概括花生的这一特点存在困难,可作如下设计:

    ① 教师:

      这段话中除了写花生还写到了苹果、桃子、石榴,请大家把写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水果给你的感觉怎样?

      (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② 教师:

      再请大家读读写花生的句子,与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给你什么感觉?

      (不炫耀自己。)
    
    ③ 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反复读好有关词句,特别要读读出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的对比反差。

    ④ 教师:

      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花生有了新的认识,你能不能用一组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

      (虽然花生好处很多,但是从不炫耀自己。)
 

二、读、悟父亲教育我们的话
   
  1、整体感知:

   ⑴ 教师:

     父亲在县城做官,平时公务繁忙,抽空来过收获节,难道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吗?显然不是。那么,父亲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放开声音朗读12~14自然段,你读懂了就举手。
    
   ⑵ 组织学生交流。
   
  2、自读感悟:

   ⑴ 教师:

     在父亲教育我们的这几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你读了以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记号并写下你读了这写句子后的体会。

   ⑵ 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⑶ 教师:

     现在,请大家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在反馈交流中,引导学生分清“讲体面”与“只讲体面”的相异之处。)
   
  3、深化认同:

    教师: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感想,老师读了以后,也有很多话想说,我把它写成了一首诗献给大家。

    (配乐诗朗诵。)

    我愿……

    我愿,我愿是一支粉笔,用我洁白的身躯,

    去谱写生命的乐章。

    我愿,我愿是一支蜡烛,在黑暗中默默地,

    燃烧,用我的光和热。

    引着孩子们走向光明。

    也许,一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相伴,

    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坚信,

    人生的价值,

    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4、积累语言:

   ⑴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14自然段。

   ⑵ 学生自由背诵12~14自然段。

   ⑶ 学生默写所背的话。
 

三、结课
  
  教师:父亲在百忙之中,抽身前来过收获节,正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牢记父亲对我们的期望,再次有感情到读读第二段。
 

【板书】

 
     落花生   好处很多    不炫耀自己
     做人    做个有用的人  不要只讲体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04: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