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资料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资料

《zh ch sh r》教学设计



浙江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晓芳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zh、ch、sh、r 4个声母。

准备:初读这4个声母。

方法: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编儿歌的方法,自编儿歌。比如,“妈妈织毛衣,zh、zh、zh;弟弟吃苹果,ch、ch、ch;两只石狮子,sh、sh、sh;红日当头照,r、r、r”。



游戏二:魔力耳。

目的:在游戏中巩固平舌音、翘舌音的不同拼读,同时认记相关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并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能力。

准备:每人自备本课的音节卡片。

方法:请学生听老师任意抽读zh、ch、sh、r、zhi、chi、shi、ri、z、c、s、zi、ci、si中的一个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准确地找出相应的拼音卡片。比如,老师:“请你仔细听,争当魔力耳!”然后抽读声母、音节,由学生找出相应拼音。学生每找对1个卡片,就在自己的“星星本”上记1颗“☆”。最后,请紧邻的前后四人小组比一比,谁得的“☆”多。



游戏三:绕口令。

目的:区别sì、shì、shí等平翘舌音节。

准备:相关绕口令,“sìshìsì,shíshìshí,shísìshìshísì,sì

shíshìsìshí,shísìbùdúsìshí,sìshíbùdúshísì”。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学绕口令,正确诵读。



游戏四:儿歌表演《欢迎台湾小朋友》。

目的:辅助学生学习儿歌,从小感受与台湾小朋友的骨肉深情。

准备:熟读儿歌。

方法:同桌或自找小伙伴进行儿歌表演。



游戏五:“智多星”。

目的:巩固并提高拼读zh、ch、sh、r与相关韵母组成音节的能力。

准备:写有相关音节的卡片,如“shīzi、zhúzi、hēchá、chǐzi”等。

方法:

1.把全班同学分成3个组,分别是“智慧组”、“可爱组”、“趣味组”,每组分发4张图片。

2.每组选两位小朋友上讲台拼读音节,看看哪组最先把4张图片上的音节拼读出来。

3.再从各个小组里面选3位拼读速度最快的同学当“智多星”,上台接受另外两个组同学的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资料

《z c s》教学游戏



浙江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晓芳



游戏一: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记忆z、c、s的读音与形状。

准备:按照文中的示形表音图编写儿歌,“像个2字z、z、z,像个刺猬c、c、c,春蚕吐丝s、s、s”。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儿歌。



游戏二:你猜我猜,大家猜。

目的:帮助学生认记z、c、s、zi、ci、si。

准备:熟读相关声母、音节。

方法:由老师、同学做手势或出示某种实物图形,请其他同学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字母(或音节)。比如,老师(做动作表示“z”):“你猜,你猜,你猜猜!”学生:“我猜,我猜,它是z、z、z!”



游戏三:过桥。

目的:通过本游戏引导学生学习互帮互助,熟练拼读声母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准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桌上摆一座小桥,并把z、c、s与单韵母卡片分开放在桥的两头。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在z、c、s一端的同学随机拿出一个声母,对面同学随机拿出一个韵母,请第三个同学快速拼读这个音节。如果他拼对了,就算安全地过了小桥;如果他不会拼,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过桥。



游戏四:摘苹果。

目的:巩固与z、c、s相关音节的拼读,复习新学的5个生字。

准备:老师在小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有许多纸剪的苹果(苹果背面是音节或生字),比如“zǐsè、zuòxià、做过、cuòwù、sīguā、乐”等。

方法:请学生摘苹果,认读音节或生字,并说出一个包含这个音节或生字的词语或一句话。比一比,谁读得准、说得好,优胜者可获得“苹果王”的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资料

《j q x》教学游戏



浙江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晓芳



游戏一: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记忆j、q、x的读音与形状。

准备:按照文中的示形表音图编写儿歌,“j、q、x,j、q、x,三个朋友在一起。蝴蝶飞来找小鸡,七个气球齐飞起。一刀两刀切西瓜,大家吃得甜蜜蜜”。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儿歌。



游戏二: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区别形近字母“b—d—p—q”。

准备:小剪刀。

方法:

先请同桌的同学一起编、记儿歌,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儿歌。儿歌能够帮助区别形近字母即可,方法不必强求一致。交流儿歌时,可以让学生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辅助记忆,增强兴趣。例如:

儿歌1:像个6字b、b、b,6字反写d、d、d;像个9字q、q、q,9字反写p、p、p。

儿歌2: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d;左竖朝上就念b,右竖朝上就念d;左下读p右下q,两拳相对念p、q;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

儿歌3:剪刀尖儿朝上,d、b永不忘;剪刀尖儿朝下,q、p永不差。


游戏三: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了解ü和j、q、x相拼时要省去上面两点的拼音规则,巩固j、q、x与i相拼时组成音节的拼读。

准备:儿歌。

儿歌1:小ü碰见j、q、x,去掉两点还读ü。小ü有礼貌,碰见j、q、x,摘帽就问好。

儿歌2:jī、jī、jī,地上有只小花鸡;jí、jí、jí,今年我上一年级;jǐ、jǐ、jǐ,车厢里面真拥挤;jì、jì、jì,弯腰来把鞋带系。

儿歌3:qī、qī、qī,一二三四五六七;qí、qí、qí,国旗国旗我爱你;qǐ、qǐ、qǐ,大家团结在一起;qì、qì、qì,小朋友之间要和气。xī、xī、xī,大家见面笑嘻嘻;xí、xí、xí,我们大家爱学习;xǐ、xǐ、xǐ,自己的手帕自己洗;xì、xì、xì,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方法:诵读儿歌。



游戏四:谁的动手能力强。

目的: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认识、记忆j、q、x的音和形。

准备:毛线,橡皮泥。

方法:老师通过一些动手动脑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记j、q、x的音、形。比如,老师启发学生:“你们怎样来模仿j的样子?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一番热闹的讨论后,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j”──有的用两只小手表示形体,右手将大拇指伸出,其余四指并拢直立呈J形,左手用食指的指甲盖来做“.”;有的用毛线在桌子上摆出j的形状;有的用弯曲的右胳膊做J形,用左拳做“.”;还有的用橡皮泥做成j的形状……



游戏五:拍手歌。

目的:帮助学生区分“b—d、p—q”这两组声母。

准备:编写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咱俩一块儿做游戏。你拍二,我拍二,编个儿歌唱一遍儿。正6‘b’,反6‘d’,正9‘q’,反9‘p’,谁说错了谁唱歌儿”。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一边读儿歌,一边加上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由两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循环做此游戏。



游戏六:儿歌表演《在一起》。

目的:将本课的儿歌改编成课中操,调节学习节奏,进行课中休息。

准备:熟读本课儿歌《在一起》。

方法:本游戏可以由老师一边带领大家读儿歌,一边结合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由学生边读儿歌边自由表演,还可以作为下堂课的课中操使用。





游戏七:过小桥。

目的:认记本课的5个生字。

准备:板画独木桥;石头状的生字卡片、吸铁石。

图17独木桥板画方法:老师将卡片用吸铁石贴在独木桥上,创设一个过小桥的情境。老师:“手拉手,过小桥,桥上有几块小石头,你要过桥就搬走。”学生上台边“搬石头”(读生字并组一个词)边“过桥”。此游戏可重复进行,一个学生过桥后,下一个学生所组的词要与前一个学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资料

《g k h》教学游戏



浙江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晓芳



游戏一:编儿歌。

目的:根据课文中的情境插图编写儿歌,帮助识记新学声母g、k、h,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儿歌。

儿歌1:鸽子送信g、g、g,蝌蚪戏水k、k、k,小孩喝水h、h、h。

儿歌2:小哥哥,爱白鸽。喂完鸽,唱支歌。哥和鸽,笑呵呵。

儿歌3: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呀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

方法:师生一起诵读儿歌。条件允许的话,引导学生自编儿歌。



游戏二:找朋友。

目的: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促使学生互帮互学,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准备:相关声母、带调韵母的卡片。

方法:

1.请同学们把学过的声母和韵母卡片都放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一个声母,问:“我的朋友在哪里?”请手拿能够和该声母组成音节的韵母卡片的同学举起相应卡片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带领大家拼读音节。一个声母的朋友可以有很多,请学生以此类推继续进行游戏。

2.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比如:

生1拿出g,问:“我的朋友在哪里?”

生2:“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ɑ,两人一起拼:g—ɑ—gɑ。)

生3:“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e,两人一起拼:g—e—ge。)

生4:“你的朋友在这里。”(出示u,两人一起拼:g—u—gu。)



游戏三:谁笑到最后。

目的:在擦笑脸的游戏中,强化g、k、h的认读和新学音节的拼读。

准备:在黑板上画两张笑脸简笔画,一张代表老师,一张代表学生。

方法1:老师把本课新学声母写在黑板上,然后开始领读。如果教师读得声音响亮,学生则要读得声音低一些,如果学生反应错了,那么代表学生的笑脸就要被擦掉一笔。反之,老师的笑脸则被擦掉一笔。比如,师大声读:“g、g、g。”生要轻读:“g、g、g。”如果笑脸被擦掉了嘴巴,那么被擦掉嘴巴的同学或老师就要用手遮住嘴巴继续读下一个声母,以此类推。

方法2:老师出示本课所要拼读的音节并领读,学生跟读。老师故意读错,学生如果也跟着读错,则将代表学生的笑脸擦掉一个部位。反之,则将代表老师的笑脸擦掉一个部位。比如,老师指着“gu”故意读“ku”,如果学生也跟读“ku”,则把代表学生的笑脸擦掉一个部位;如果学生读“gu”,则将代表老师的笑脸擦掉一个部位。笑脸被全部擦光后,一轮游戏也就结束了,这时还要比一比,谁的笑脸坚持到了最后。



游戏四:编儿歌。

目的:帮助学生巩固三拼音的认读,并促进语言积累。

准备:自编儿歌,“我的家乡guā儿duō,冬guā胖,南guā黄。我的家乡huā儿美,月季huā开,牡丹huā香。家乡的guā和huā,一天一夜kuā不完”。

方法:先让学生自主拼读,比一比谁拼得快。在读得比较熟练、准确的基础上,还可以请学生结合动作进行儿歌表演。



游戏五:看谁拼得多,拼得快。

目的:巩固三拼音的认读。

准备:写有g、k、h、u、ɑ、o的头饰。

方法:每个学习小组推选几个小朋友,戴上头饰,进行三拼音的拼读展示。然后由推选出来的小朋友回到组内,带领其他小朋友练习拼读。最后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拼得又对又多。



游戏六:找蝌蚪。

目的:通过游戏,认记课本中的5个生字。

准备:

1.几只小蝌蚪的剪贴画,上面书写拼音(可以是本课生字的拼音,也可以是前面课文中学过的拼音)。

2.黑板上书写生字:花、哥、弟、个、画。

方法:请学生上台找到小蝌蚪,读出上面的音节,并把它们贴在相应的生字上面。最后比较,看谁找小蝌蚪又快又准确。(此游戏可针对不同的生字反复进行。)



游戏七:儿歌表演《猜一猜》。

目的:帮助学生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领会儿歌的内容,使课堂动静交替,让学生得到较好的休息,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准备:熟读课本中的《猜一猜》儿歌。

方法:可以由老师带着大家表演,也可以由学生自由表演,还可以将其作为下一堂课的课中操使用。



游戏八:美丽的眼睛亮起来。

目的:巩固本课生字的认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

准备:一张白纸(用于遮盖),本课的生字卡片。

方法:老师把生字卡片置于白纸后面,说“美丽的眼睛亮起来”,学生则说“可爱的生字快出来”,然后教师快速出示生字,随即又将其置于白纸后面,让学生说说刚才出现在面前的是什么生字,并为之组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资料


《复习一》教学游戏



浙江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晓芳



游戏一:看谁找得准、找得快。

目的:结合“我会读”,巩固已学的6个韵母和10个声母的认记。

准备:学生自备已经学过的6个韵母、10个声母的拼音卡片。

方法:师:“看谁找得准!”生:“看谁找得快!”然后听老师或一位同学读一个拼音字母,大家迅速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卡片,并一起读一读,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游戏二:编个儿歌记住它。

目的:结合“我会写”栏目,帮助学生区别形近字母“b—d、f—t、n—m、u—ü”。

准备:初读相关的字母。

方法:

先同桌一起编排儿歌,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学生编排的儿歌,能够达到有效区别形近字母即可,不必强求一致。比如:

右下半圈b、b、b,左下半圈d、d、d。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雨伞把儿t、t、t,木拐杖f、f、f。乌鸦做窝u、u、u,小鱼吹泡ü、ü、ü。



游戏三:抢红旗。

目的:巩固已学拼音、生字的认记。

准备:小红旗;板画小山坡;声母、韵母、音节和生字卡片。

方法:

1.请几名学生往山坡上贴字母、音节、生字卡片,然后大家自由认读。

2.教师指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火车竞读,并当场计时,读得又快又正确的小组得到小红旗。(也可由学生自找伙伴进行竞读比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资料

《d t n l》教学游戏

浙江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晓芳
               


游戏一: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记忆4个声母的读音和字形。
准备:儿歌。
儿歌1:队鼓鼓槌ddd,鱼尾右翘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棒lll
儿歌2:小门小门nnn,小棍小棍lll。今天学了nl,小伙伴们真快乐。
方法:诵读儿歌。

游戏二:看谁接得又快又准。
目的:巩固已学的、容易混淆的声母的认记。
准备:儿歌。
儿歌1:队鼓鼓槌ddd,鱼尾右翘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棒lll
儿歌2:小门小门nnn,小棍小棍lll。今天学了nl,小伙伴们真快乐。
方法:老师说儿歌的上半句,请学生接下半句,并且书空一遍相应的字母。比如,教师说“一个门洞”,学生接“nnn”;教师说“两个门洞”,学生接“mmm”。

游戏三:咚咚咚,你找谁。
目的:看图认记本文的5个生字。
准备:将书上的情境图放大成另外一幅图片,并剪制几个和音节大小一样的“气窗”、和生字大小一样的“门”,然后将“气窗”和“门”贴到相应音节、生字上。
15“咚咚咚,你找谁”情境插图
方法: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展游戏。点名请学生敲门,老师打开气窗,请他读拼音。如果读对了,就打开门,让学生跟生字宝宝交朋友。比如,生:“咚咚咚,咚咚咚!”师:“你找谁?”(打开气窗。)生:“我找tǔ。”师:“(打开门)找对了,读一读。”

游戏四:变魔术。
目的:区分形近的声母、韵母——“bdftnmu、ü。”
准备:学生自己准备bdftnmu、ü的拼音卡片。
方法:
师出示卡片并说:“‘t’变变变,弯钩朝上——(生出示‘f’)fff。”
师出示卡片并说:“‘m’变变变,去掉一半——(生出示‘n’)nnn。”
师出示卡片并说:“‘d’变变变,向右转——(生出示‘b’)bbb。”
师出示卡片并说:“‘u’变变变,戴上墨镜——(生出示‘ü’)ü、ü、ü。”

游戏五:课中操。
目的:在游戏中学习拼音,做课中操,调节学习节奏。
准备:儿歌,“小鼓敲,ddd;马蹄响,dɑ、dɑ、dɑ;汽车开,dididi;敲敲门,dududu”。
方法:儿歌表演。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开展游戏,一边读儿歌,一边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游戏六:比比哪组苹果多。
目的:巩固本课所学音节dà、mǐ、mǎ、tǔ、tù、dì等的认记。
准备: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把本课要认的音节写在苹果形状的卡片上,并贴在树上。学生每6人为一小组,自制一棵苹果树,贴上写有音节的“苹果”。
方法:
小组派代表上台摘果子,读拼音。如果读对了,则请他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带回自己小组;如果读错了,则从本组的树上摘下一个果子贴到大树上。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到的苹果多,评出获胜的冠军组。比如:
师:“秋天到,果子熟,谁来摘个大果子。”
生(齐):“我来摘个大果子。”
师:“×××,你来摘。”(教师点名请学生上台摘果子。)
学生摘下果子,读“d—á—dá”,全班学生跟读一遍——“d—á—dá”。

游戏七:儿歌表演。
目的:观察情境插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拓展,同时引导学生表演儿歌。这样既使课堂动静交替,又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准备:儿歌,“小马驮大米,米粒撒一地。小兔追上来,喊它快停蹄。小马回头说:‘小兔谢谢你!’”
方法:师生一起诵读儿歌,然后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边读儿歌,一边加上动作进行表演。本游戏可以在下节课中做课中操使用。

游戏八:拔萝卜。
目的:巩固本课所学生字“大、米、土、地、马”的认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准备:制作萝卜形状的图片,在图片后面写上生字,然后把萝卜图片用吸铁石固定在黑板上。
方法:生齐唱“哎哟哟,哎哟哟,快来快来拔萝卜!”然后举手准备上台拔萝卜(认读生字)。老师点名请学生上台拔萝卜,学生拔了以后要用这个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资料


《b p m f》教学游戏



浙江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金晓芳



游戏一:儿歌诵读。

目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读b、p、m、f。

准备:儿歌、投影片。

儿歌1:听广播b、b、b,用劲爬坡p、p、p,两个门洞m、m、m,一尊佛像f、f、f。

儿歌2: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方法:诵读儿歌。



游戏二:帮你记忆。

目的: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音、形。

准备:儿歌,“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杖f、f、f”。

方法:诵读儿歌。



游戏三: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目的:巩固已学的6个声母和6个韵母的认记。

准备:学生各自准备好所学的6个声母和6个韵母的卡片。

方法:

老师:“同学们,我们来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戏,好吗?”学生(齐拍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老师做b的口形或做b形手势,请学生猜是什么声母,点名请学生举相应卡片,带领大家认读。

复习p、m、f,方法同b,可以让学生做口形或动作请其他同学猜谜语。在学习其他内容时,也可以利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样的游戏方法进行教学。



游戏四:画画我的家。

目的: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爸、妈、我”的认记,培养“我爱我家,爱爸爸妈妈”的感情。

准备:一张白纸,生字卡片(上有“爸爸、妈妈、我”3个词语)。

方法:先请学生画一画自己的家人,然后把“爸爸、妈妈、我”等词语贴在图中相应的人物上,并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爱好,也可以介绍介绍自己。



游戏五:举卡片游戏。

目的:区分b和p的音、形。

准备:请学生课前制作b和p拼音卡片。

方法1:听音举卡片。(师:“b,b,在哪里?”生:“b,b,在这里。”)

方法2:叫号举卡片(先统一给卡片编号),读卡片。(师:“1号1号是什么?”生:“1号1号b、b、b。”)

方法3:请同学看手势举卡片(老师用手指分别做出b和p的形状),然后大家一起认读。



游戏六:找朋友。

目的:学会拼读音节b—ɑ—bɑ。

准备:声母卡片b,韵母卡片ɑ。

方法:

生1拿卡片b说:“我是b,谁是我的好朋友?”

生2拿卡片ɑ说:“我是ɑ,我是你的好朋友。”

生1生2(齐):“b—ɑ—bɑ。”

全班同学齐读:“b—ɑ—bɑ。”



游戏七:找伙伴,拼一拼。

目的:巩固b、p、m、f与单韵母相拼音节的认读。

准备:字母卡片b、p、m、f及带调单韵母的卡片。

方法:

学生两人合作(可以是同桌合作,也可以自找小伙伴合作)开展游戏。一个同学手拿声母,一个同学手拿单韵母,相互找朋友,合在一起拼一拼。比如:

生1:“我是p。”生2:“我是á。”

生1生2(齐):“合在一起,p—á—pá。”



游戏八:儿歌表演。

目的:巩固生字“爸、妈、我”的认记,积累语言。

准备:结合本课的识字情境图,编排儿歌,“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我们的心里乐开了花”。

方法:师生一起诵读儿歌,然后进行儿歌表演。可由老师带头示范表演,也可由学生自行表演。这样,既巩固了识字成果,又积累了语言,还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受到了热爱父母的情感熏陶、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22: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