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颐和园》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9:0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中心,学习写法。

  2、体会中心,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同学们,颐和园是个大公园,为什么作者只带我们游览这些地方呢?

    (生自由发言,能说出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颐和园的大和美。)

    作者怎样写出颐和园的大和美呢?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你觉得这样介绍好在哪里呢?你能当一个小导游,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吗?

  3、想开去:

    和作者一起游览了颐和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用上书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4、作业:

    你能这样来介绍我们的校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9:1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教养方面:

   ⑴ 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⑵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教育方面: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发展方面:

    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教师板书:

   
颐和园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

    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

   
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

    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6、课件出示:

   
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三、再读课文

  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

    (自由组织导游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1:59:2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会认“颐、耸、阁、舫、眺、堤、态”这七个生字;会写“殿、廊、柱、栽……”十一个字。

  2、会正确地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葱郁、堤岸、眺望、姿态不一”这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景。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结构严谨,文脉清晰的特点及感悟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

  字词的书写,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感悟颐和园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多媒体──观看颐和园美景图

  1、看颐和园的图片:

    同学们,游览了雄伟的长城后,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去另一处地方看看。

  2、揭示课题:

    这么美丽的风景是哪里呢?

   ⑴ 出示课件:

   
18、颐和园
 



   ⑵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写作的思路

  1、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⑴ 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⑵ 边读边思考颐和园带给你怎样地感受。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课件:

   
颐和园、柱子、栽种、狮子、朱红、大殿、长廊、耸立、琉璃瓦、佛香阁、金碧辉煌、葱郁、画舫、几乎、远眺、堤岸、姿态不一
 



    先指名读──再齐读。

  3、整体感知: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反馈交流:

    导:读了课文后你能来说说颐和园是个怎样的公园吗?

   ⑴ 学生找到第一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导: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齐读第一段──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你知道了颐和园的哪个特点?

     (大、美)

     老师插入一个知识:

     颐和园占地290.8公顷=29080000平方米约5000个校园大。

     导:了解了这个知识后你想说些什么?

     齐读这句话: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吧!

   ⑵ 学生说“美丽”找到最后一段“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
齐读这句话──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

     引到第一段导:

     请不同的学生找。


三、再读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自由读2~5段:

    说一说小作者游览美丽的颐和园时,一共去了几处地方,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反馈交流:

    导:小作者先游览了哪些地方,再游览了哪些地方呢?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导: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呢?

  3、理清文章思路: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

    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导:我们从这些句子中明白了作者游览的顺序,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美丽的颐和园吧!


四、 精读课文

  引:你最喜欢颐和园哪处景点呢?选择相关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交流:

  1、精读第二段:

    齐读第二段 读了这段话后你体会到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

   ⑴ 出示长廊的图片:

     我们一起先去领略一下这条美丽的长廊看看他的魅力吧!一起读!

   ⑵ 读完后问感受:

     我觉得这是一条很长的长廊。

     在文中找句子: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齐读这句话──讲说明的方法 读了这句话后你想说什么?

     这句话说明了长廊的长(列数据)。

   ⑶ 这条长廊很美丽。

     在文中找句子: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齐读这句话──说说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景色十分美丽)。

     导:如果当时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伴着徐徐微风,你正走在这条长廊上,深深地呼一口气,你会感到怎样?

     指名请同学读──齐读。

   ⑷ 朗读体会:

    ① 找到“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再次齐读第二段:

      带着你们的感受,伴着音乐,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段吧!

  2、精读第三段:

   ⑴ 找到“佛香阁”“排云殿”:

     走完长廊后作者又去游览了哪些景物?

   ⑵ 教学“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① 找出这句话:

      文中是怎样来描写佛香阁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② 齐读这句话。

    ③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在图中找一找作者所说的佛香阁是哪个建筑。

    ④ 看完图后,再自由地来读读这句话,谈谈佛香阁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

      (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解释“琉璃瓦”。

      理解耸立,体会佛香阁的高。

    ⑤ 想着佛香阁的样子,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⑶ 教学“排云殿”:

    ① 找到“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

      导:作者又是如何来写排云殿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句话,说说作者在描写排云殿时哪个词语用得好?从这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② 理解“金碧辉煌”:

      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齐读这句话(先看图,排云殿):

      这一排排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多么漂亮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3、精读第四段:

   ⑴ 找到:

     宫殿、昆明湖、城楼、白塔。

     导: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作者是在哪个角度看的?看到了那些景物呢?

    ① 找到“宫墙”:

      齐读这一句话。

      文中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写宫墙的呢?

    ② 体会掩映。

    ③ 从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互相衬托,互相遮掩。)

    ④ 体会颜色:

      找到描写表示颜色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⑵ 找到昆明湖:

     看着这么美丽的昆明湖,我们一起把作者的语言来读一读吧!

     出示:

   
“正前面,昆明湖……”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指导:

     读得轻。

     齐读这一句话。

   ⑶ 体会“滑”:

     拓展:

     假如此时你正坐在船上,听着悠悠地桨声呼吸着新鲜空气你有什么感受?

   ⑷ 找到“城楼和白塔”:

    ① 作者是怎样观察到城楼和白塔的。

    ② 齐读第四段。

  4、齐读第三四两段:

     导:我们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了这些美景,让我们伴着音乐,随着作者再去走走吧!

  5、第五段:

   ⑴ 自由地读第五段:

     找到“堤岸”,读相关的句子。

   ⑵ 找到“小岛”读相关的句子。

   ⑶ 找到“十七孔桥”:

     导:说说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桥洞多──找词语

     柱子多──找词语

     狮子多──找词语

     想象一下狮子会有哪些形态?

     齐读2~5自然段。

     导:作者一路带我们去游览了那么多的景点,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吧!


五、结课、布置作业

  1、提醒难写的字,及容易写错的字:

    栽、雕、廊。

  2、画词语、抄词语。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长、奇、美

           山脚:佛香阁、排云殿

              万寿山

           山上:宫殿、昆明湖、城楼、白塔

           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课内外结合,要学用结合。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景色通过读、赏,感受颐和园的美,整个教学思路设计得比较清晰,但是实际教授起来感觉有些乱,对学生的问题把握不到位,归根到底是对教材的钻研不透。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用新课程崭新的理念上课,我觉得新理念已经在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去了,这是值得欣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5: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