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整理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整理

2008中考专题复习一:声现象与简单运动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6.如图1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7.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8.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9.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大



  C.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越大,说明速度越大



  D.物体越运动,速度越大



  11.南京红山动物园“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关于比较它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①看台上的观众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兔子运动快慢程度。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



  12.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8m/s



  B.9m/s



  C.10m/s



  D.11m/s



  1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2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2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在甲前面0.6米处



  D.在甲前面1.2米处



  14.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15.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二、填空题



  16.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17.如图4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4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在欣赏交响乐的演奏时,就是得用
来辨别各种乐器在舞台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立体感的。我们戴上立体声耳机听音乐时,感觉声音是从
传来的。



  18.如图5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图4       乙            a           b      图5   c          d



  19.如图6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20.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小芳同学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运动,以小芳同学为参照物,路旁树木向
运动。



  21.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7-(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简答题



  22.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3.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四、实验与探究题



  24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较响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25.如图8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8



  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



  26.如图9所示为某辆赛车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赛车从赛道的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照相机开始拍照(如图9甲所示),以后赛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如图9乙所示)。




9



  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赛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1.0s到达E处.请你认真思考后完成:



  (1)填写表格中所缺的三个数据(不需要估读)



位置

起点

A

B

C

D

E

时间/s

0

0.2

0.4

0.6

0.8

1.0

路程/m

0

1

4









  (2)分析在这段时间内赛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知路程和

成正比。



  五、计算题



  27.如图10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9时0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9时3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8.某同学测得散步时每分钟跳动80次,平均每走3步通过两米的距离,他测得走完某段路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40次,求:



  (1)这段路程有多长?



  (2)他散步的平均速度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整理

2008中考专题复习二: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1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1



  2.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冰水温度都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水温度都不变



  3.可以用铁锅来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来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比锡的硬度大



  B.铁比锡容易传热



  C.铁的熔点比锡高



  D.铁不能被烧化



  4.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图2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A               B                 C              D

2



  5.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6.在图3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




图3



  7.日本札幌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



  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



  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



  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



  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



  8.如图4,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9.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10.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A.硬度较小



  B.导热性好



  C.隔热性好



  D.导电性好



  11.我国古代的饮器中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通过液化方式获得水



  12.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一定是固液并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凝固时温度也不变



  C.熔化时不断吸热升温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D.非晶体熔化时,是由固态变成液态



  14.为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图5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图5



  15.根据下表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二、填空题



  16.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若不小心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的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



  17.如图6,观察下方的“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18.如图7所示是两种物质的凝固图像,图像中
是晶体(填A或B),从图中的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凝固需要的时 间为
,物质凝固过程中,其状态处于
,它需要不断的
,温度保持
,图中可以看出其凝固点为



  19.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_        ______,使水温下降。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_______热过程。



  20.如图8,下面两幅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你任选一幅并指出其中违背科学规律之处:



  21.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成大量的小水珠或__________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冰晶__________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______。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______成小水珠,这就是
。如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
。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汽直接________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9



  22.如图9所示,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将
,过一段时间,容器B中的水温
(填“升高”、“降低”、“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




  三、简答题



  23.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大厅里的雪花



  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科学解释。



  ⑴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什么?



  ⑵舞会上小姐晕到的原因是什么;



  ⑶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认识是什么?



  24.某医院的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



  请你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或知识?



  四、实验与探究题



  25.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则由上表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
体(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
,开始加热10min时,物质处于
态。



  (3)在下图表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6.如果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



  (1)如图10所示,是小华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不当之处是:
;其中
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11中的
  
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会   (“继续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读数如图12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



  (3)实验中小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7.在家庭内,让食物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却;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如图13所示)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




13



  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的(选填“快”、“慢”或“保持不变”)。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          ____的影响。



  28.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温度/℃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小明通过描点画出图14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14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左右。



  (2)根据右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8: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整理

2008中考专题复习三:光现象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入射到镜面,若使入射角减少10°,则(



  A.反射角是10°



  B.反射角是3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



  2.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新鞋在竖起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则他应该(






  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



  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



  C.把穿着的鞋的脚抬高



  D.弯腰或下蹲



  3.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从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如图1所示是四种尾灯的剖面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是(




1



  4.如图2所示NN1是水与空气的界面,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是(






  5.下面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2



  6.如图3,下面是光线通过各种透镜后的光路图,哪个是正确的(




3



  7.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



  B.人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8.如图4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图4



  9.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阳光照射浓密树叶,在地面出现光斑



  B.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了”



  C.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



  D.人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桌椅



  10.下图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5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1.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



  B.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



  C.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



  D.成虚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同侧



  12.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13.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14.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1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5.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绝对平行



  C.白糖水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二、填空题



  16.夜晚,我们在池边可看到岸边路灯倒映在水中,这是光的___________造成的,若池水深2m,路灯到水面的距离为8m,则灯在水中的像到灯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_m。



  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若将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若将遥控器对准墙壁,也能实现遥控,这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它类似于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18.小明在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活动规律时,要使看到的蚂蚁的像更大些,应将放大镜离蚂蚁_______。在圆形鱼缸里养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其原因是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所看到的“鱼”是鱼的_______像。



  19.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是常用的光学器材,如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__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______镜,教学投影仪上反射镜是_____________镜。



  20.如图6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光现象做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分别说明的物理现象是:B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1.如图7,这是一个电子手表在平面镜成的像,则实际的时间是:___________。




图7



  22.如图8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之间的夹角应为____________。






  23.如图9,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的实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
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图9



  三、简答题



  24.如图10,伽利略1607年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光速的尝试。方法是: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1.5km的两座山上,每个人拿一个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当第二个人看到和一个人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3km的时间。但这种方法根本行不通。伽利略的实验未能成功。这个方法在原理上对不对?请你分析伽利略失败的原因。




图10



  25.如图11所示,这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要想使这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




11



  四、作图题



  26.如图12,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S,其中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试画出这条光线。




图12



  27.如图13,一条光线从左边入射,经过方框内的光学元件作用后,从右边出射.请在方框内画出所需的光学元件及光路图(包括法线)




13



  28.如图14,下图是射到凹透镜上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上画出这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14



  29.如图15,在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




图15

  五、实验与探究题



  30.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16中画出蜡烛AB的像A’B’;



  (2)杨光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下表中:




图16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hs的关系图象。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hs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31.如图17所示,小李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把一束光射在平面镜M上,在背景板上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当他将背景板的右半面以法线为轴向后偏折后(如图乙),发现背景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可知,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法线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
,同时还可以确定




17



  32.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如图18-甲所示,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



  (1)你猜想眼球中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



  (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第1小组

第2小组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距/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距/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题:



  1.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高老师是近视眼



  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8: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物理复习资料整理

2008中考专题复习四:物质物理属性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使用氧气瓶内的氧气进行气焊的过程中,以下有关瓶内氧气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内能



  2.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3.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4.用同一把刻刀在一圆形木头上雕刻花纹,比在大理石上雕刻同样的花纹省力,是由于木头和大理石(    )



  A.密度不同



  B.状态不同



  C.形状不同



  D.硬度不同



  5.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这个物体可能是(    )



  A.一张课桌



  B.一本书



  C.一支铅笔



  D.一个学生



  6.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铜>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8.如图1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三种液体倒入容器中。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有关数据,试判断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的是(    )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9.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







  A.A>B>C,且A>水,



  B.A>B>C,且A<水,



   C.A<B<C,且A>水,



  D.A<B<C,且A<水,



  10.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如图所示,在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3 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12.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



  13.下列关于“海陆风”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B.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C.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D.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5.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二、填空题



  16.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100    ,大理石的密度是2.7×103    ,铁的比热容是4.6×102    。



  17.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若将甲切去,乙切去,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



  18.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        (选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和       。



  19.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请任选两位,在横线上写出他们名字及主要贡献。如下图:





查德威克         卢瑟福          盖尔曼         汤姆逊



  20.通过“从粒子到宇宙”的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粒子世界的结构,请尝试完成下列结构图:







  2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2.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三、简答题



  23.将一匙白糖慢慢加入满满的一杯水里,糖熔化,整杯水变甜了,可是水却没有溢出来,这是为什么?



  四、作图题



  24.请在下面空白处用图形的方式,画出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的包含关系。



  五、实验与探究题



  25.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比较1、2或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看出                       。



  (2)分析比较            (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3)实验中可看出,水和煤油的“容热本领”不一样,除了用比热来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还能用其它方法来表示物质的“容热本领”吗?试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



  (4)综合分析实验记录,可以发现,物质吸热的多少取决于质量、比热容和          。



  26.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⑴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1分)



  ⑵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下图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花生油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花生油总质量(g)
花生油质量(g)
量筒中花生油体积(cm3)
花生油密度(g/cm3)

150
107.6
  
  
  






  ⑶上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



  27.小冬、小飞、小丽三位同学在做“用天平、量筒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每人都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小冬: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B.用烧杯取适量的被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2;C.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杯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



  小飞:A.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出它的质量m1;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的液体体积V;C.称出烧杯及杯中剩下液体的质量m2;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液。



  小丽:A.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C.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2;D.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ρ液。



  实验室周老师看到他们的实验方案后,是这样评价的:你们的实验方案都能测出液体的密度。但其中有一种方案最好,能使测量的误差减小。要求小冬、小飞、小丽他们思考并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三种方法中最恰当的方案的设计者是    。按最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试用实验步骤中给定的数据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值:ρ液=        。



  (2)说出另外两种方案的缺陷有什么?



                                                                       




  六、计算题



  28.体积是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m=178g,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m总=314g,问注入的是何种液体?



  29.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7.9×103㎏/m3)



铁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水/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
60
75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测量器材?



  测量器材:                                                 。



  (2)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8: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整理

2008中考专题复习五:力与运动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B.一个物体受力,同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C.马拉车向前,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从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2.关于重力,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没有支撑的物体都要下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这个力叫重力



  B.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物体的重心有的可能不在物体上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方向可能不互相平行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地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方向都互相平行



  3如图1所示,弹簧秤的称钩和提环上分别用细绳绕过定滑轮后吊着A.B两个物体且处于静止状态.A和B的质量都是0.5千克,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1



  A.零



  B.0.5N



  C.4.9N



  D.无法确定



  4.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2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正确的是(




2






  5.下列说法,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慢



  C.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6.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手提水桶感觉很累,原因是水桶的重力作用在手上了



  B.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大



  C.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8.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3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9.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



  C.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D.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10将一薄铜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4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大小有关的的图是(



    

a        b       c           d

图4



  A.a和b



  B.a和c



  C.a和d



  D.c和d



  11.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B.手表上用于调节指针的旋钮该有凹凸不平的条纹



  C.为把玻璃窗擦的更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D.移动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12.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3.一块大石头和一块小石子都被举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石块有重力势能,小石子没有重力势能



  B.大石块没有重力势能,小石子有重力势能



  C.大石块、小石子都有重力势能



  D.大石块、小石子都没有重力势能



  14.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说明车此时没有惯性



  D.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15.如图5所示,在一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2>m1)。当车从静止状态突然水平向右启动时,则两个小球(




图5



  A.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B.一起向右运动,且m2的速度大于m1的速度



  C.一起向左运动,且m2的速度等于m1的速度



  D.对地面仍保持静止


  二、填空题



  16.图6中的(a)、(b)、(c)三图分别表示打棒球的三种情况,观察图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



  18.如图7,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______________;同时小车将向_____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___________。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8,水平传送带正将一袋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重500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倍。米袋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左或右),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17.如图9,使用一只的弹簧测力计测力时,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得到: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最大测量值是_________。




9


  20.如图9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力是_____N。



  2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此时木块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N。



  22.如图10-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_N.




10



  23.竖直向空中抛出一个小石子,石子离开手后仍继续向上运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石子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4.由于车辆超载,每年给我国公路造成的损失高达300亿元。汽车载质量超过标准载质量的一倍时,如果在沥青公路上行驶一次,对路面的损坏程度相当于标准载质量时行驶256次;国务院已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此条例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为治理超载营运提供了法律依据。请你从两个方面解释:车辆超载为什么会加快路面损坏?



  四、作图题



  25.有一个木球在水中上浮,在图11中画出木球竖直方向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图11



  26.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12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以O.3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力的示意图。




12



  五、实验与探究题



  27小明为了测出一支钢笔的重力G,他向老师借了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伸长与其外力成正比),一个质量为m0的钩码,再利用自己的直尺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把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用直尺量出弹簧的长度为L1;



  (2)再把钢笔挂在弹簧的下端,用直尺量出弹簧的长度为L2;



  (3)接着他应做第三步是:



  (4)钢笔重力的表达式G=。



  28.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第一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被测物体

形状

重力

橡皮泥

正方形

4.8N

圆形

4.2N

三角形

3.6N



  分析实验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的结论正确吗?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作出评价。



  评价:

  



  第二组:探究物体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他们找来了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甲、铁块乙、橡皮泥丙。请你帮他们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工作:



  (1)猜想: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29、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实验中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图13



  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_________方案。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30.如图14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体积相同的实心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和铁块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为F木和F铁,若F木<F铁 则木块的下表面比铁块更粗糙。小明的方案是否合理?请你做出评价。




14



  六、计算题



  1.质量为10吨的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所受到的牵引力是车重的0.2倍,则汽车所受的阻力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整理

2008中考专题复习六:压强与浮力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下列实例中,增大压强的是(






  2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102Pa



  B.103Pa



  C.104Pa



  D.105Pa



  3.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措施是(



  A.铁轨铺在枕木上



  B.书包背带做宽一些



  C.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



  D.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



  4.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位置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1



  A.P甲&lt



  B.P甲&gt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5.图2中所示各种应用中,不是应用大气压强的是(



  

图2



  6.同一木球漂浮在不同液体面上,那么(



  A.浸没的体积较大时受浮力较大



  B.露在液面上的体积较大时所受浮力较大



  C.不论浸没的体积多大,所受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判断浮力的大小



  7如图3所示的密度计,若把它放入密度为ρA的液体里,静止时,液面在密度计A刻度处,密度计受到浮力为FA。若把它放入密度为ρB的液体里,静止后,液面在B刻度处,受到的浮力为FB则有(  )




图3



  A.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是FA<FB



  B.两种液体的密度是ρA>ρB



  C.两个刻度的读数是A<B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A、B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分别放入水和水银中,当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A,FB,则比较浮力的大小是(



  A.FA>FB



  B.FA=FB



  C.FA<FB



  D.无法比较



  9.潜水艇在海水里匀速竖直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海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浮力变大,重力小于浮力



  B.浮力不变,重力小于浮力



  C.浮力不变,重力等于浮力



  D.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



  10.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a和b,它们都漂浮在水面上时,a球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b球有1/2的体积露出水面。那么两球的密度之比(



  A.2:1



  B.2:3



  C.3:2



  D.1:8



  11.下列哪种情形不能够运用“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进行解释(



  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



  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



  C.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



  D.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



  12.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且ρ1>ρ2>ρ3,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不能确定



  13.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4



  Ap<p



  Bp=p



  Cp>p



  D无法判断



  14.—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5-(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图5



  15.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粘住



  D.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二、填空题



  16.一个重量为68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厘米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帕斯卡,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帕斯卡。



  17.木块的密度是O.6×103kg/m3,冰块的密度是O.9×103kg/m3,若它们质量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冰块受到浮力。若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块和实心铁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受到浮力
铁块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6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___N,方向






  19.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人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如图7所示,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pc的关系是___________;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P’c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小组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液体甲


液体乙

序号

金属盒



  深度(cm)

U形管两侧液



  面高度差(cm)

实验



  序号

金属盒深度(cm)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1

    10

    6

  4

    10

    7

  2

    20

    ll

  5

    20

    13

  3

    30

    15

  6

    30

    1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三、作图与简答题



  21.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几条“载重线”,俗称“吃水线”,轮船满载时,水面不能超过规定的载重线。如图8所示为一艘远洋轮船载重线的示意图,其中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一下这种标识说明了什么?




图8



  四、实验与探究题



  22.给你如图9-甲所示器材,其中A和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圆柱体,C是泡沫塑料。请你根据如图乙所示的场景,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图9



  23.如图10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充气的气球,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履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充气的气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晓刚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①小铁钉、②小玻璃瓶、⑧蜡烛、④橡皮泥、⑤塑料块、⑥橡皮塞、⑦苹果、⑧小石块。



  (1)请你猜想:以上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可能会下沉的是(只填序号)



  (2)为了弄清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需要测量并计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烧杯、水、细线、细铁丝、溢水杯、塑料袋。请你选择实验器材,来测量上浮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浮力(以一段蜡烛为例)。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晓刚小组同学探究物体浮沉条件时所测的部分数据,请你填写空格中的项目。(g取10N/kg)



物体名称

质量

m/g

浸没时

V/cm3

重力

G/N

浮力F浮/N

重力与浮力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状态

苹果

193

222

1.93

2.22

F>G



小瓶1

15.7

15

O.157

O.15

F<G



小瓶2

9.8

17

0.098



F>G

上浮

塑料块

39.5

36



0.36

F<G

下沉

橡皮

14.1

1O

O.141

0.10

F<G

下沉

腊块

35.2

37

O.352

O.37

F>G

上浮



  25.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图11



  ②如图1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________。



  (2)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6如图12所示,重为2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S=2×10-2m2,高h=O.4m.当容器装满水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4×103Pa,(g=10N/kg,ρ水=1.0×103kg/m3)






  求:①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重为4N的物体,当物体全部浸没在该容器的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该物体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大?



  ②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27.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m2,请根据图13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估算:






  (1)小王同学的重力;



  (2)小王同学平躺时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3)小王同学背着重力为40N的书包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8.如图14,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解:⑴∵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G水=m水g=0.6×10=6(N)



  ⑵茶壶的重力G壶=m壶g= 0.4×10=4(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水+G壶=6+4=10(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你认为上述解题过程中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



  29.如图15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求:




15



  (1)石块所受浮力;



  (2)容器中水的重力;



  (3)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整理

2008中考专题复习七:简单机械与功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如图1,下图中可视为费力杠杆的是 (  )



    

A      B     图1     C         D



  2.如图2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2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3.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在200牛和300牛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减少50牛,则杠杆(?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4.如图3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水平移动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一点距离,则杠杆(? )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



  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



  5.如图4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将茶杯沿箭头方向举起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6.如图5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1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1J



  B.0.1J



  C.1J



  D.10J



  7.如图6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C.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8.如图7所示,AOB为一杠杆(自重不计),O为支点(OA<OB,OD=OA),在A端悬挂一重物G,那么(



  A.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一定是省力的



  B.在C点用力不可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C.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沿竖直方向最省力



  D.在D点悬挂一个与G完全相同的物体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9.如图8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图8



  A.在a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10.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9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



  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11.甲比乙高,如果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10示,则(




图10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



  12.如图11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



  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



  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图中的拉力



  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D.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14.李明同学快速地由一楼跑到三楼的过程中,他的功率与下列哪个值最相近



  A.5W



  B.50W



  C.500W



  D.5000W



  14.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



  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5陷进沼泽的汽车,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汽车还是纹丝不动,此过程



  A.发动机对汽车没有做功



  B.发动机对汽车没有作用力



  C.司机对汽车做了功



  D.地面的摩擦力对汽车做了功



  二、填空题



  16.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k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台机器的实际功率之比为5:1,则做同样的功所需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



  17.利用定滑轮提起重物,沿着如图13所示方向的F1、F2、F3来施力拉绳子时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1______F2______F3(以上两空选填“=”或“≠”),这是因为F1、F2、F3的力臂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13





  18.小婷跳绳时所穿鞋的总质量为0.4㎏,她1min跳绳18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所做的功为________J。跳跃时若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0.3倍,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g=10N/㎏)



  19.杠杆的应用非常厂泛,如图14所示的两种剪刀,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剪刀(填甲、乙)根据功的原理,使用这两处剪刀都不能省______;工程车上的起重臂就是一个费力杠杆(如图15所示),使用它的好处是能够省________;如图16所示,A装置是____滑轮(选填“定”或“动”),它的实质是_________,使用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20.如图17所示,重为100牛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米/秒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5牛,不计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牛;若物体A匀速运动2秒钟,拉力F做功为________焦,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瓦。



  21.如图18-(甲)所示,小华同学用水平力F拉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距离L,则小华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1=_______。小昕同学沿如图(乙)所示的斜面用同样大小的力F 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L,小昕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则W2W1(填“>”、“<”或“=”)。




图18



  22.如图19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____m,手拉绳子的力为____N,拉力的功率为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图19               图20



  23.如图20所示,OA是起重机的吊臂,可绕O点转动。在距O点6m远的B处吊有重3000 N的物体,为保证吊臂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绕过定滑轮斜向下的拉力F为_____N。



  将吊臂缓慢拉起,使用A点升高2m的过程中,拉力变______。(绳重、吊臂重、摩擦均不计)



  三、作图与简答题



  24.请画出图21和图22中杠杆所受力的力臂。




图21                       图22                 图23



  25.如图23所示,前后两人抬一个大而均匀的重木箱上楼。



  ①作出木箱的受力示意图;②以木箱重心为支点,画出每个力的力臂,比较两人用力F前、F后;③要使两人用力相等,应怎样抬?



  四、实验与探究题



  2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如图24,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动力F1 / N

动力臂L1 / cm

阻力F2 / N

阻力臂L2 / c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1)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德圣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25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25



实验小组

钩码重G(N)

动滑轮G′(N)

拉力F(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0.4

0.35

47.6%

2

0.5

0.4

0.38

43.9%

3

1

0.6

0.62

53.8%

4

1

0.8

0.71

46.9%

5

2

0.6

0.98

68.0%

6

2

0.8

1.06

62.9%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8“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起重设备。如图26,AB是竖直支架,CD是水平臂,期上OC段叫平衡臂,C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E处装有滑轮组,可在OD两点间移动,滑轮组重力及摩擦忽略不计。OE=15m时,若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0.8t,则当滑轮组移到D点(OD=25m)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图26



  29.如图27所示,木块重200N,前进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为40N,求:




27



  ①不考虑滑轮的自重和摩擦,木块匀速前进2 m时拉力F做了多少功?



  ②如果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F的大小等于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11: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