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2012年寒假小学生期末家长班主任老师发言稿、家长代表讲话稿汇总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8:10:14 | 只看该作者
家长会发言提纲

会议目的:
通过期中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校学期的培养目标及工作思路,学生上半学期的情况,下半学期的希望,使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发言要点:
一、平时情况反馈。
(1)表扬平时表现认真的同学;
(2)提出存在的问题:有些学生书写不太认真,作业敷衍了事;有些学生不肯动脑筋;有些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不是很好。
从孩子的作业情况也反映出了家长对孩子假期学习的关注程度。
二、期中语文、数学学力测查情况反馈:
(1)        试卷的来源、试题的类型及出题的意图。
(2)测查目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3)答卷情况: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极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不错的(举例说明),反映出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学生思考问题比较肤浅,回答问题缺少要点,课外阅读、知识积累比较欠缺(举例说明),尤其是那些学习不自觉,从来不看课外书的学生,课外知识积累几乎空白。部分同学作文的重点部分叙述不具体,缺乏真情实感。
(3)分析问题的原因。学习不自觉,从来不看课外书,缺少知识积累,家长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等。
(4)教学设想(采取措施)。寻找一些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六年级的要求:
1、            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班级目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无法认真完成作业。
2、            课外的延伸:成语、古诗词的积累。
3、            学生的责任心问题。
二、        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
1、            青春期教育。
2、            家长的配合,提高学生双休日作业的质量。
3、            家庭教育导读:帮助家长学会用比较恰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四、家校协同要求
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个学期了,面临着毕业考试和升初中的素质测试。相信家长都会十分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都希望孩子们能以优秀的成绩顺利地跨过小学这个坎,走进另外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学。我想,这一年,我们大家都会比往常辛苦些,我们只要家、校共同配合,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自觉性,孩子们一定会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因此,想请家长协同做好以下工作:
1、在双休日抽一点您宝贵的时间来看看孩子的作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养成许多好习惯,从而终身受益。而所谓“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最起码一点,我认为做父母的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每个儿童都表现出一定的自动化地进行学习的特殊倾向,即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例如,做作业时吃东西,上课时从来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等习惯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它对于儿童的学会学习来说,起着阻碍作用。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不断学习,对于信息社会的成员来说;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基本的要求。为了实现终身学习,必须从小培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重视孩子的书写,发现双休日作业书写潦草,要让他(她)重写,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育部门对书写这一块非常重视,考试的时候是按A、B、C、D等级打分数的。A不扣分,B扣两分,C扣4分,D扣6分。上学期有些同学就是因为书写不端正扣分而不能得优秀。
3、要督促孩子背诵古诗70首(这是新课标明确规定要求背诵的,是考试内容之一),有能力的家长可以作些指导。
4、要引导孩子多阅读课外书。目前家长中存在很大的误区,有的把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对立起来,以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习成绩而禁止孩子读课外书,其实课外阅读非常重要。
据有关报道,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OECD)曾经对32个国家的孩子们进行过一个“阅读能力测试”,成绩分为五个档次。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的孩子在这项测试中表现优异,成绩名列前茅。相比之下,中国孩子的成绩却令人汗颜,距较高档次的创造性、鉴赏性、批评性阅读,大多数中国的孩子与之相去甚远。这种状况,正是缺少课外阅读造成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利用课内掌握的方法、知识去广泛地阅读课文以外的书籍,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有益地开展课外阅读呢?
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让家长多给孩子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
 提倡素质教育,不是指不读书或者是少读书,而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广泛阅读优秀课外读物,是提高中小学生素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柳菊兴教授认为,与课内的学习相比,课外的阅读甚至更为重要。他认为,我们将来所用的知识,可能只有1/3来自课内的学习,其余的2/3则是通过课外阅读得来的。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使中小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动手能力,调剂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生活。因而,必须给予课外阅读以足够的重视。

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论事情的结果好坏,只要是孩子的独立行为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作敢当,不要逃避责任,应该勇于承担后果,家长不应替他承担一切,以免淡漠孩子的责任感。
5、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非常重要。即当他骄傲时,您要告诉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局部的胜利,并不预示着你天下第一,所以你一定不能骄傲。当他碰到挫折、失败时,您一定要帮他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鼓励他克服困难,千万不要过分地指责他,记住拇指教育永远胜于食指教育。而最最重要的是您自己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8:10:39 | 只看该作者
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今天,因为孩子们的缘分,我们走进了××小学,走进了××班的教室,欢迎各位!感谢大家!
  我姓“×”,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也是这个班的××老师。
  我们这个班共有50位学生,其中男生×位,女生×位。这半学期,学生才从各自的班级、学校聚到一起来,总体来说都比较乖巧听话,没有一个迟到早退现象,每天的值日工作认真负责,上课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作业也只有一、两个学生会忘记做,同学之间能团结友爱,这半学期以来,我班就拿到了两次黑板报评比优胜奖,有多位学生被选拔到校级刻纸兴趣小组和校级体育队,期中考试成绩也很理想,只有个别一两个学生不及格。可谓五〈4〉班人才济济,成绩卓著。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
  当然,我们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课后不顾生命安全,爬树掏鸟窝……
  各位紧张,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
  我有以下几点要说的;
  首先让我们听听孩子们想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我有时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8、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
  9、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11、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12、他们说的话是假话,我才不爱听呢!
  13、他们说话太罗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
  14、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
  15、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16、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
  17、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就不听话。
  18、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
  19、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
  20、所有的时间都让老师和家长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没有时间做,我一点自由也没有,越听话越没有自由。
  听了这些孩子的话,家长应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第一、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紧张的就不必太苛求。
  第二、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
  第三、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
  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学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
  第四、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
  但是,我们的家庭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
  (1)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孩子未来的整体发展都会受到妨碍。
  (2)常指责孩子的失败。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家长甲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家长乙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家长甲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家长乙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注重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通常都实践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造成伤害。
  (3)常阻止孩子玩耍而命其回到书桌前。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味地阻止,迫使其“学”,而且学之不尽,孩子必然会产生厌烦心理。成功的教育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恰当的教育,则只会使孩子原本存在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了。
  (4)在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使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不是代替,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作基础,独立学习能力自然建立不起来。于是,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急,反正一切都由别人替自己操心。结果,家长很累,孩子反而不长进。
  (5)有时家长会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  
  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
  其次,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
  家庭文化氛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方面,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居室宽大、明亮、整洁,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体,也同样可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墙壁上悬挂着字画(或者是名人的、或者是朋友赠送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字画)、地图、照片等,书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当前的畅销书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至少也要在房间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应该认识到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现在有些家庭拼命追求居室装修的富丽堂皇,高档家具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家里一天到晚是打牌声、喝酒猜拳声和吵吵骂骂声,却没有读书声,似乎是不可取的。
  精神文化方面,一要建立文明、科学的现代家规,形成文明民主家风。家规不是单纯约束孩子,而要全家共同遵守。父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传统的家规要批判地继承。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着巨大的力量。二要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讲文明礼貌,讲理解宽容,无论何时不说过头话,不采取过激行动。处理家庭事务,家庭成员要民主协商,不搞一言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关心、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不仅要做他们的老师,而且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家庭关系更加亲密融洽。如有矛盾,妥善解决,切忌无原则的争吵,甚至酿成纠纷,不可收拾。须知父母的专制只能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或蛮不讲理。三要形成愉快的氛围。家庭成员在劳作和学习之余,不妨在一起讲讲见闻、故事、笑话,语言风趣幽默些;可养成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如读书看报,写字画画,种花种草,打球,郊游,下棋,欣赏音乐,收藏,等等,都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健康。但不可沾染不良嗜好,如赌博、嗜烟、酗酒等。四要爱科学,家庭要有尊重文化知识和科学的氛围。要有科学精神,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要认识到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现代科技、不会操作电脑的人。家庭要有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这样的家庭才能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有用之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可见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有文化教养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文化氛围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正如杜威所说:“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的土壤。”
  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第三、爱,不可忍辱负重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子决不等于教子,在爱与教的问题上,它留给我们的思考至少有以下几点。
  ①爱子要理智,“爱自己的孩子连母鸡都会”关键在于怎么爱。有些家长宁可刻薄自己,一日三餐吃或不吃,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宁可自己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也要让孩子穿得体体面面、漂漂亮亮。这种“忍辱负重”的爱,除了能表达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实在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好处。
  ②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爱子乃人之常情,但仅有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害”。天下父母一定要深谙教子比爱子更重要的真谛。要多教给孩子一点谦让、宽容、仁爱;多灌输一点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导,这才是真正的爱子。
  ③要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子女爱父母更是理所应当。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要保持节制,而且要努力获得报答,使孩子在报答的过程中,学会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具有同情心、爱心、良心等优良心理品格的现代人。
  第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按照苏联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学说,建立一种习惯就是建立新的"动力定型",这种"定型"的建立往往是从破坏以往的"定型"为前提的.而这种过程并非一时可以完成.何况小学生,当然更是如此."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因而,必须"炼而求成"或"炼铁成钢",方可奏效.
  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第一、抓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而孩子往往比较讨厌作业。
  原因有:一、智力水平不高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他们领会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也有差异。同样的作业量,有的学生要比别的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往往倾向于中等生,如果作业一多,他们必须花很多的时间,这时如果没有人来帮助督促,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容易丧失信心,害怕做作业。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
  玩是孩子的天性。自实行双休日以来,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更多了,如果家长只顾工作,不正确引导孩子,就容易使孩子迷上看电视等,把什么事都忘在了脑后。如有的孩子为了多玩一些时间,几天的作业花半个小时就给解决了。也有孩子,先玩个痛快,等到第二天要上学了,实在没办法,才匆匆做作业。这样的作业,它的质量可想而知,不是字迹潦草,就是错处很多。因此,家长在孩子的假期中,要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业,督促按时保质完成作业。
  三、意志不强
  学生放学回家,经常是每个家庭最热闹的时候,孩子拿着吃的,边吃边玩,好不开心。吃完晚饭,本来想做作业,如果这时父母把电视机打开,想看一会儿电视,有些孩子心里也就不想做作业了,就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结果,把做作业的事给耽误了。第二天,心里着急,才急忙把作业补上。因此,做家长的要给孩子立下规矩,放学回家,要先做作业后娱乐,而不应放任孩子。
  四、情绪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对孩子完成作业有很大帮助,而不良的家庭气氛则会降低孩子学习的效果。如单亲家庭和家中关系比较紧张的家庭的孩子,做作业的态度不如别的孩子好,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自暴自弃。所以,做家长的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学习环境,避免孩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即使有时碰到不顺心的事,也要努力克制自己,以免孩子的情绪受到波动。对于智力水平不高的孩子,家长要耐心的帮助,而不是训斥,甚至责骂。让孩子在愉快的情况下完成作业。
  学生不能很好完成作业,除上面的几种原因外,还有其它的客观因素。因此如果孩子不认真做作业,家长要及时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第二、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习凤舞".
  第三、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面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第四、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第五、关心孩子的双休日
  时今,双休日学生不得留校补课,很多学校都能遵照执行,如此一来,孩子的业余时间的确多了,但这业余时间是否丰富呢?为此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的双休日过问一下,关心一下。经常能看到每逢双休日,游戏厅生意特别红火,仔细一瞧,围着游戏机玩得满头大汗的,大多是中小学生,他们沉浸在宇宙大战,枪杀打杀片之中,试想,如此双休日,孩子能得到什么?相反地有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双休日极为重视,除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之外,带子女走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人间的亲情,同时也会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写作源泉,所以,家长有必要在双休日尤其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妨过问一下:
  1、双休日您的孩子在玩什么?
  2、双休日您的孩子怎么玩?
  3、双休日您的孩子玩得怎样?
  如果在这三方面家长能适当关系指导。那您的孩子在充分休息的时间里也能学到书本学不到的知识,将受益匪浅。
  第六、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在家庭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现在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却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例如:父亲与孩子下棋,有的父亲怕孩子输后哭闹,因而故意让他一回,孩子赢了,虽然不哭了,久而久之,孩子只能赢得起,却再也输不起了。有的父亲则不然,真刀实枪与孩子干,第一回孩子也许输了,但第二回,第三回情形也许会出现变化,孩子也会想尽办法对付父亲,表面看来似乎赢了一盘棋,实际上培养了孩子不仅赢起得起,更输得起的好品质,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培养孩子的“肚量”
  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看自己优点,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让孩子与同们一起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孩子小时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一点儿事就钻了牛角尖。
  三、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一切均被安排得妥妥贴贴,根本用不着自己去努力,去进取。久而久之。很容易使一些孩子缺乏进取心。其实,家长也不可忽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肯定孩子的才能,如孩子确认要干某件事时,做家长的应给予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的才能,并鼓励说:“你行,你真行。”这样,孩子会倍受鼓舞,努力进取的决心可想而知了。其次,当孩子有些失败时,尽量不要训斥孩子,而是耐心细致地给孩子找原因,分析情况,确定改进方法。试想,如果孩子稍有不顺父母就谴责,这样的孩子日后他的进取心会上哪儿呢?第三,对于一些特别胆小怕事的孩子,家长应多加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让他们通过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逐步形成“我能,我行”的自信心理,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孩子年纪小,易被一些大人看来似乎很小的事而激励。殊不知,小小的事却包含孩子成功的喜悦。作为家长,应学会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孩子有了成绩和进步,哪怕是做成的一只“纸飞机”,搭成了一辆“大卡车”,家长都得适当夸奖鼓励。这样,他们的自信心足了,心情更好了,也会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奋进,相反,如果家长无端训斥,就会大大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变得畏缩软弱,失去信心,影响今后发展,作为家长,都应看到自己孩子独特的优势,发挥其特长,努力培养孩子的成功意识。
  总之,人的心理素质,会对人的一生起重大作用,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切莫轻视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最后、家长要鼓励孩子多运动。
  运动能使孩子身体健壮有力,反应敏捷,动作协调,聪明,乐观,促进良好品德和思维素质的发展。
  特别是孩子功课忙、作业多时,更要鼓励孩子坚持参加运动,这样可使他保持旺盛的精力,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运动,这样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玩得更加开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8:10:52 | 只看该作者
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下午好! 首先对你们百忙之中抽空来开家长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大家都知道,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它面临着紧张的毕业考试,决定了你的孩子能否进入理想的中学就读.所以我们今天聚在一起,就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进行交流,以便及时制定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下面我就从任教老师的情况、学生的情况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各位家长谈谈. 一、任教老师的情况 我姓蒋,从教已有8年了,工作前三年专职全校自然,曾上过两次市级示范课,在片级、镇级、校级上过评优课,并获奖,后担任中高年级的语\英教学,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现担任六(2)班的语文和英语教学兼班主任.教他们数学的市我校的教导---邵老师,她一直从事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所教的班级均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大的进步.所以请你们家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的把你们的孩子教好. 二、学生的情况 1、行为情况 我是从六年级接这个班的,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乱,尤其是男生,上课喜欢插嘴,下课自由散漫,说脏话\打骂现象时有发生,经常有女生来告男生的状,同学之间缺少了应有的团结友爱,我们知道这种环境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为了整顿班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我重新选拔班干部,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并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文明公约,通过具体的奖惩措施来约束、规范他们的行为,平时经常树立典型,表扬做的好的同学,以此带动其他同学.通过一学期的调整,我班的学生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例如:周倩、张柠、张晓爽、张发财、柳睫等同学见到校园有纸屑能主动捡起来;季长春、李柯、王悦等同学在运动会上奋力拼搏,积极为班争光;蒋一鼎、马超等同学能主动交公,在为印度洋灾区捐款时,吴敏警同学一下子拿出了20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难发现同学们心中真、善、美的意识加强了,面对他们的进步,我们教师感到由衷的欣慰. 2、学习情况 从接这个班时,我就有这样的愿望:希望在我的努力下学生的成绩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进步,并向实验班看齐.大家知道,只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我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细心的习惯 针对他们粗心的习惯,我要求他们做任何作业都要专心致志,且不检查不要上缴,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比以前要细心.(2)增加课外阅读  现在的学生普遍知识匮乏,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这与他们很少读课外书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要求他们每周上交”采蜜本”摘录课外的好词好句,每天关注新闻,另外除让他们借阅校图书馆的书外,还在班内办了图书角,为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供了渠道,现在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文能力明显增强了.(3)注重课前预习  每次考试,学生失分最多的是阅读理解,为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除教给他们方法外,我非常注重课前预习,由我出一些重要问题让他们在读中思考理解,课堂交流释疑,长期积累,一部分同学有了明显提高.为了帮助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我在班内成立了互帮小组,并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补课. 一学期下来,很多同学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蒋一鼎由原来语文不及格到期末考到了七十几分,陈燕由原来需要别人帮助到期末语文82,英语90,-----上一学期,我班期中考试英语名列第一,平均分93、3,语文第二,数学第二,朱坤同学以298分的高分名列全校第一;期末考试是全市统考,我校的平均分均高于区平均分,我班的语文、英语只差实验班零点几分,毛佳东同学以291分名列全校第一.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只要我们付出耐心和爱心,当然与家长的配合也是分不开的. 三、努力的方向 还有三个多月就要毕业考试了,无论是直升还是择校,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绩,所以我们希望家校能互相配合,及时了解孩子现有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
1、  做孩子的朋友,给他们的学习创设宽松民主的环境
2、  倾听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们学习中的困惑,及时指导.
3、  制定有效、合理的学习计划,并进行督促,养成习惯.
4、  遇到与教育相关的问题,及时与教师联系,共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8:11:13 | 只看该作者
六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晚上好!欢迎你到来,真诚地感谢你对我校的信任,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在渐渐地长大,一转眼,他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活中最后一个阶段,是学生终生学习的一个中转站,对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小学六年级,也是小学与初中的接轨点,学生素质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即将面临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受到一个新的挑战、新的评价。我们应该认识到,六年级是小学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携起手来,在教育孩子时,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做得实些”。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细节决定成功。下面我先讲一个故事:《上海修地铁的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两者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运营一段时间后,二号线运营成本却远远高于一号线。原因在哪里?原来二号线忽略了一些细节。
  比如: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入口,都设有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首先必须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地铁二号线没有这个设计。结果,一号线从来没有发生过雨水倒灌的现象;而地铁二号线却发生过雨天被淹的惨剧。再比如: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而二号线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结果,这一个小转弯,使得一号线的空调电费大大小于二号线。
  再比如:一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色的地砖铺成。结果是,二号线站台,乘客稍不注意,就会过于靠近轨道,造成安全事故。二号线站台不得不安排工作人员经常提醒乘客。  
  我讲这个故事,其实我想说的就是:生活是由很多细节组成。谁关注细节,谁就有很大成功的把握。地铁如此,教育也是如此。在我们的教育孩子活动中,我们有一个感受,谁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越大,可谓是“细节决定成败。”
  
  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特殊作品,在孩子身上能折射出家庭的教育情况,此话并不是没道理。在物质生活方面,孩子是富有的,上小学的孩子除了给予物质上的准备外,更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古人说“宁静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宁静无以成学”,很有道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2)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新课程改革有一个理念:教师要善于蹲下来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要和学生一起成长。我想,我们的家长,也要善于蹲下来欣赏孩子,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觉得,“蹲下来”是优秀老师成熟的标志;“蹲下来”是聪明家长睿智的标志。你只有蹲下来,你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蹲下来”是一种教育的思想,它意味着,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应平等地对待孩子。      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类:基本的科学知识、基本的做人道理。我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兴趣比知识更重要,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比什么都重要。主要讲以下问题:
  
  一、六年级学生的特点:
  1 学习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广泛了,内容增加了,难度加大了,作业量相对多了,学习方法改变了。所以出现了一部分同学求知欲增强,对知识十分渴求,总有一股生怕落后的不服输思想,学习很自觉;而有一部分同学则出现惰性,怕辛苦,或因为知识的掉坎而自信心丧失,破罐子破摔,成绩出现较大滑坡;也有一部分同学协调不好不同学科的学习,学习出现偏科现象。   
  2  生理和心理方面:本年龄段的孩子,生理逐渐发生变化,很大一部分进入青春期,对于身体的变化,很多孩子紧张、焦虑、害怕,羞涩之中又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得以舒缓。这种情况下,很多事他们都处于好奇阶段,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  
  3  思想意识方面: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不再什么话都与父母说了,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秘密,把心事都写在日记里,还仔细地锁起来,要是家长翻看了,往往会十分愤怒、伤心。但同时他们是非辨别力弱。尤其法律意识特别薄弱,犯了错、违了法都不知道。

  二、教育的策略:
  我们常常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于是很多家长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认为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自己的。但我不完全赞同这个看法,诚然,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家庭,因为家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和优秀的人才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为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呼唤家长更多的支持和参与。那么面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作为教师和家长该怎样做呢?下面我先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在毕业班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存在两种错误的想法,一种认为自己是学校的“老大哥”、“老大姐”了,在学校也是“经验丰富”“什么都经历过”,现在就要离开学校,一切无所谓,因此放松了对自己的纪律要求;另一种认为自己该学的也学了,该会的也会了。特别是有的学生甚至个别家长认为,现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直升初中,于是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有第一种想法的同学的突出表现就是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老师的要求漫不经心;有第二种想法的则表现为懒懒散散,不求上进,甚至有的甩起膀子玩,学习目的不明确。显然,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都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观,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我们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树立崇高理想,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六年级毕业升学只是漫长人生中短暂的一瞬,意识到初高中乃至将来人生路上存在的激烈残酷的竞争,明白只有做好每个阶段的事情,才能为更大的成功打下基础,因此我们要引导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反校规班规的事情,认真学习。

  主要体现在:
  一、要教育子女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加深知识理解、巩固教学所得的主要方式。练习中通过自己努力能做出来的,不要问别人; 练习时感到不知所措的,要先复习概念,再看例题,接着自己思考,争取独立完成; 对于自己实在难以独立完成的题目也要认真思考,在请家长讲解时先说清自己对于题目的理解,说清自己在哪个具体地方不理解。家长的辅导主要在“导”: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诊断”,从孩子的思维障碍出发,一个一个地加以排除,启发孩子从中悟出道理。
  
  二、要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学习方法比较消极、被动,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并使之形成习惯。通常指导孩子学习方法有很多,比如学习的四大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练习,家长应该协助教师指导孩子扎实完成这四步。
三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毛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已经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放学回家后贪玩,作业马虎,不愿自己检查,帮助孩子克服,让孩子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该学习时就集中精力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
 
  注重培养优良的素养:   
  大家知道,小学阶段是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这包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正确的育人观应是先成人后成材,面对孩子的日益成长,我们都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思想健康,品德优良,人格健全。  
  
  1、学会做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我们的家长无不希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在知识技能上颇费心机,而忽视了对孩子品质性格的培养,结果造成终身的悔恨。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长要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孩子,在生活中滴滴点点地引导,实实在在作示范,只有具有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可能成为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
   
  2、注重培养健康心理。
孩子像小树,生长中既要水分,也要土壤、阳光和养育。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的家长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些条件,让孩子们承受挫折,使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对孩子有关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最后这一段时间,由于学习任务的增加,孩子肯定会觉得比平时更辛苦。但是从人的一生来看这种辛苦,是孩子的一笔最好的精神财富。我们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孩子有怨言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懂得,不努力、不吃苦就不会有大的收获。同时对他们通过努力、勤奋得到的进步要表扬、鼓励。使他们苦中有乐、苦中有希望。
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有爱无教终害子。各位家长,种庄稼不能不浇水,但浇水过多庄稼会溺死。教育孩子,不能没有爱,但必须爱得适度,爱得理智。溺爱是一种十分愚昧的爱,往往在甜甜蜜蜜中毁了孩子,俗话说"娇纵如杀子",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都围着小孩转,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从而养成不良性格,形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凡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个人角度出发,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就不择手段,不受任何约束,甚至以身试法,以致违法犯罪。由于溺爱而酿成的悲剧举不胜举。我们家长常说"再苦不能苦孩子",但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也要深思,"再富不能宠孩子。"这句话值得我们作父母的深思。
近几年来,家庭离婚解体现象越来越严重,单亲家庭日益增多,这对孩子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单亲家庭的父母缺少了原来对子女的关心,体贴,爱护,管理和教育,给子女的身心造成了伤害,一些子女因此变得孤僻、抑郁、自卑、冷漠、任性,仇恨父母,对学习 、生活和家庭失去了信心。 这种心理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也容易导致违法犯罪
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学生青春期的提前到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个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课题。我们六年级的不少学生都逐步进入青春期,诗人喻之为美好的花季,但生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动荡期"或"心理风暴期"。孩子们身体迅速发育,性生理也逐步成熟,但心理上则处于"断乳期",孩子们的心态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稳定,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从孩子的心理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 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 、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孩子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的举动,实施违法犯罪。所以,希望我们的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做好心理辅导,因为你们和孩子们更接近,比学校老师有更多的优势。过去“哄骗瞒”的不科学性大家早已明白,正确的教育应该是注意对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疏导,对个别处于青春期心理萌动、焦躁的学生,我们应该格外关怀,经常和其谈心,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应“预防为主,及早发现,对症治疗,长期跟踪”,家校联合,共商帮助孩子的方法。只有我们的心理“健康”了,孩子们才可能“健康”
  
  加强对孩子的课外时间管理。平时看到孩子晚回家,一定要问清原因,有必要打电话与老师联系。千万不能留下管理上的空白。因为现在压力变大,有的人会自我逃避,去网吧、商店,去放松一下,有时应该叫放纵一下。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另外一旦发现该到家时没有回家要及时与老师联系。查明原因,进行相关的教育。在星期六或星期天的休息时间,也要对孩子的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一到星期天,学生的作业质量就特别的差。一个星期辛辛苦苦养成一点好的习惯,一下子全放汤了。可以看出星期天,孩子在家缺少管理,把学习放到了一边去了。

  为了你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学生,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多与孩子沟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加强家长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因为教师工作很烦琐,不一定每一天都能和每个家长联系。这需要各位能主动通过电话和亲自来校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以及和老师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有时作为家长不能接受老师的一些做法,或觉得有必要对老师的工作提一点改进意见,我想最好还是亲自与我们任科老师谈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的美丽在于人自觉地遵守。学校教育中,也有一些规则,家长要配合学校里开展的各项活动,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小时候就好比是制造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有一位家长曾对老师说: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首先是个好人,再是个有本事的好人。
  
  要成才,先学做人。我们不能去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哪怕细小的事情也要认真地做好,不会做小事情的人,也不会做大事。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不仅拥有优秀的教师,更有优秀的父母。

  家长朋友们,当你站在校门口,一眼就望见正面学校综合楼墙壁上的两句话:为孩子的卓越表现而教,为学生的一生幸福而办学。这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它时刻提醒我们的老师们用自己的行为来实践它。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的卓越表现,为了孩子的幸福人生,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做得实些,让我们把爱的阳光播散在每一个实验小学的孩子身上,让他们健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以上仅个人所言,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8:11:37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上午好!
  
    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光临本次家长会的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因为你们的光临本身就是对学校工作的莫大的支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人成才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是基础。目前,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家庭教育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心、使命感显著增强。(如小学期中考试我们请家长来参与监考,家长们牺牲了个人时间,克服与工作的矛盾,前来参加监考,在监考中,家长能自觉遵守监考纪律,从中也体现了我们家长的高素质,使我们的教师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在此我代表学校对你们的参与表示感谢。在以后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校各学段全面放开,我们会约请家长来参与考试的全过程。以达到家校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目的。)
  
    家长经常会打来电话或写信询问,说:我们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我们不知怎么做,怎么培养孩子“成才”呢?
  
    这个问题不仅是家长们的一块“心病”和日常话题,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议题。培养孩子成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指培养人的艰巨和繁重。从纵向看,人从胎儿到成人,要经过几十年的培养教育,甚至终生要受教育;从横向看,人从小到大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但要接受各类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还要接受思想、品德、精神、文明教育。因此,可以说人的“成才”需要经过全方位的培养教育。
  
    下面我分别从孩子培养的几个核心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面对教育家长需要重新学习,做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合格家长。
  
    说到成长似乎是孩子们的事,其实成长,不是孩子们的专利,家长也需要成长。成长是什么意思?就是人的知识、能力、阅历等逐步积累,人越来越成熟,以致越来越有成就。你从一名工人到车间主任,到副总,就是成长的过程。
  
    例1:十岁的孩子会对父亲说:“爸,你好伟大!”二十岁时会对父亲说:“爸,你还可以!”三十岁可能会对父亲说:“爸,那些想法都跟不是时代了!”四十岁时恐怕会对父亲说:“爸,你不懂,安心养老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因为孩子在成长,而家长止步不前。因此,我想,为了孩子,家长要想真正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孩子成长路途中的教育者、引导者。
    
    例2:母亲教育女儿的故事。经过母亲的不断努力学习研究,女儿由不与母亲沟通到无话不说,成为生活上的朋友,女儿考取了理想的大学。这是母亲的自身努力改变获得的。
  
    孩子在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信息,新思想,他们的知识面很宽,综合素质较高,如计算机、外语水平等等。现在就有不少家长落到了孩子的后面;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家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否则就会落伍,更谈不上在孩子心目当中的影响力。
  
  2、尊重孩子,尊重规律。
  
    有位哲学家说茫茫人海,你见过两片相同的树叶吗?每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身心发展过程。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他有独立的人格,有个性,有他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克隆人。自己今生不能实现的理想,要让孩子去实现。自己今生成功的地方,孩子一定也要成功。我常听家长会这么说:“你怎么学不好数学,当年你爸爸数学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全家都是大学毕业,他怎么成绩这么差?”“我们当年因为什么什么没考上大学,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在你的身上了”。
  
    请各位家长想一想,孩子虽然是我们生的,但是他毕竟是另一个人。他不一定和你一样聪明能干,他也没义务去替你实现你的理想。对孩子不能苛求,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逆反心理。要有正确的期望和培养目标,要有科学的评价观。
  
  3、给孩子以智爱而不溺爱。
  
    什么叫溺爱?溺爱就是不论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都一味的去满足他。智爱和溺爱的区别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是关照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照孩子的表面需要。那么,我们该怎样做?
  
    首先,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教孩子学会生存,这是做父母首要的责任。
  
    曾有人对2002年6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时给他们提出的问题是相同的:“你的父母最关心你什么。”从每一个人那儿都得到一个相同的答案,但这个答案不是“学习”,而是“做人”,这就是成功教育和不成功教育的根本区别。”做人教育是成功教育的灵魂。状元父母们抓住了育人的“纲”,纲举目张,只要做人做好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各位家长知道动物之王老虎是怎么培养幼虎吗?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讲到,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剩下的肉骨头扔给幼虎;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上前要吃,它就冲着它怒吼,伸出抓子阻挡,不让幼虎吃。这样过了好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会离开母亲,自己去找食吃。开始,幼虎走了几步回头来,母虎就冲它怒吼,扬起尖利的前爪,幼虎又转过头去往前走。这样反复几次,直到幼虎真正离开。这种“残忍”的爱,逼幼虎长大。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
  
    美国巨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教育子女的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洛克家族有五个儿子,有人曾这样警告“任何人有你的钱财和五个儿子,家里就有可能出现至少四个败家子。”但事实相反,洛克家庭的孩子没有享受过任何超级富人的待遇,没有游泳池,没有网球场,没有棒球场。在洛家庄园,孩子们穿着同雇工儿子一样的普通游戏服装,玩着自行设计的种种游戏。关怀,但并不溺爱,先教育他们做好人,这是洛克菲勒家教育子女的一个特点。
  
    每星期六早餐之后,五个孩子一个一个排队走进父亲的办公室,从童年时代起到离家上大学。每个人用这种方式取得一周的零花钱。有趣的是,每个孩子在领到津贴时还得到一个小帐本,用来记怎样处理钱。津贴的数目总比需要的少,而且无法索取,于是未来的富豪们开始做家务事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一百只一角,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五分,背柴火、垛柴火和拔草每小时若干,等等。纳尔逊和劳伦斯,当一个九岁、一个七岁的时候就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皮鞋每双五分,长统靴每双一角。家中仆佣成群,但孩子们从小要学会生活自理。父亲带头补衣服给他们看,教他们怎样折迭衣服和整理旅行箱。
  
    在这种严格要求之下,五个子女终于没有一个成为败家子,不仅接下了他的班,还发展了洛克菲勒家族的事业。
  
    由此可以看出,关心不仅要关照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溺爱者看不到后者,只会从表面看到孩子爱吃冰激凌,爱去“麦当劳”、“肯德基”,结果这种娇惯只能促成孩子养成了自私、懒惰的坏毛病。
  
    爱并不是坏事情。对孩子的爱应该越多越好,实在没有必要收起来一半。洛克家族对孩子不可谓不爱,但不是仅仅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勤勉节俭,珍惜财富,先做好了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这样的爱才是智爱。“只懂得物质上满足孩子的所谓爱,连母鸡都会”,严格说已经够不上人类爱的现代水准。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4、教会孩子诚实。
  
    诚实——通向文明社会的通行证,是孩子的无形资产。父母的身教就是不言之教,言而有信的家长,就是有权威的家长,也是有影响的家长。
  
    曾子杀猪的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过。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象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的说杀就杀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了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5、培养孩子好习惯。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
  
    故事(1):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许多高素质人才都来应聘。这一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认为,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胸顿足。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就从来没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
  
    想想看,我们哪个家庭、哪个学校经常进行这样的教育?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小孩去串门,看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妈妈的包,。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他就是好奇。这是教育的欠缺。如果大人不及时纠正和教育,他翻惯了,就成了习惯。
  
    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根据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总之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故事(2):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我们大家都知道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
  
    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就是从好的习惯开始。
  
    故事(3):北京一个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到一个五星级宾馆当服务员,小伙子很开心。
  
    一天,他从总经理门前走过时,被总经理给叫住了:“小伙子,过来。”他一看,总经理叫他,很激动啊!五星级饭店,一个总经理不容易跟一个员工交谈的。
  
    “总经理,什么事?”
  
    总经理说:“小伙子,你会走路吗?”
  
    “会呀,从小就会!”
  
    总经理说:“那你走一遍给我瞧瞧。”
  
    小伙子两个肩膀一高一低,晃来晃去地走了一个来回。
  
    总经理说:“走路就是走路,你两个肩膀一高一低,晃来晃去是怎么回事?你站着,看我老太太给你走一遍。”
  
    总经理是接近60岁的一位女士,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稳稳当当地走了一个来回,然后告诉小伙子:“这叫走路。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回家练习走路。练好了,你就来上班,练不好,你就别来了。”
  
    小伙子一听傻了,往回走的时候,不知道是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才知道走了近20年的路竟不知什么是“真正”的走路。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习惯从点滴小事形成,好的和不好的,几乎都跟教育有关,但我们却忽略了这些问题。我们太重视孩子的功课怎么样,分数怎么样,名次怎么样,实际上一个人习惯怎么样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这也正是我们学校从学生坐、立、卧、行等点滴小事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化要求和管理的意义所在。
  
  6、尊重并理解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民主、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至关重要。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的兴趣、爱好,父母接人待物的态度、生活情趣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如:据对吸烟的孩子调查知道,80%以上的孩子是因为父母吸烟,结果孩子由最初的好奇到试尝到成瘾。孩子成长的环境里到处都是麻将牌、扑克牌,孩子便会习以为常,认为是正常的,如果父母有看书的嗜好,生活情趣高雅,孩子自然也会受到熏陶,正所谓蓬生麻中蓬自直。古代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很好的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沟通是父母与孩子相互了解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父母要学会蹲下来对孩子交流,学会倾听,不能总是看着孩子的缺点,静下心来做一个倾听者、欣赏者,你会发现你的孩子有许多优点,原来你的孩子也很优秀。父母教育孩子应先从改造自己开始。
  
  7、培养孩子可发展的资源。
  
    ①责任意识,父母应当时时想着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如做错事,让他受到惩罚,在家里做家务劳动等等。
    
    ②懂得爱别人,让孩子学会关爱,如尊重父母,孝敬老人,说话有礼貌等等。这是父母必须为孩子上好的一堂课。(步入社会周围需要的是懂得关爱别人的人,而不是自私,以我为中心的人,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③善良教育。美国作家享利•詹姆斯说,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最重要的,第一是善良,第二是善良,第三是善良。有同情心,懂得关爱,这是助你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④良好的心态,乐观、输赢、争取、放弃。执着追求,冷静面对,能放能收,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
  
    ⑤守规则、规则意识,秩序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家庭、社会、集体、规矩意识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有了规矩才能受到尊重、欢迎,也只有有了规矩才能分享生活的乐趣。
  
    ⑥理财教育。
  
    珍惜,理解父母的不易,父母要告诉孩子挣钱的辛苦,教会学生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教会学生懂得感恩。
  
    ⑦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终生习惯。
  
    学校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读书的好习惯,这是一个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各位家长朋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那么,让我们给孩子以尊重和理解,给学校以尊重和理解。也只有尊重和理解,学校才能按教学规律办事,孩子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真诚的希望各位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同盟军,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真正健康成长。
  
   祝各位家长生活愉快、家庭合美、事业顺利!
  
   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光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30 00: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