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早》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0:4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时早,事事早——《早》教学反思
《早》这篇课文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的“早”字的来历,赞扬了 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在第二课时,我抓住三大板块,即“书屋方位”“花早”“人早”,然后再把这三个融合,突出“时时早,事事早”。在教学“书屋”时,让学生图文对照,在图上找出鲁迅的桌子位置,学生的争议很大,有的说是左,有得说是右,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一是根据书上的文字介绍,一是根据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后来,我告诉他们应该以书本介绍为依据,一步一步为书屋中的各物品确定位置,最后统一意见,都认定了左边是鲁迅的书桌。这个部分的教学较易操作,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文字对三味书屋的陈设搞清楚就行了。对“花早”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学的重点,我注意让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借花喻人,让学生通过欣赏梅花的美来体会梅花和鲁迅之间的共同品质。教学中,先让学生朗读描写梅花的句子,找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梅花的,把握梅花的“颜色美、形态美、品格美”,在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品悟之后,又再次引导学生朗读文章,加深体验。这样通过感受腊梅外在的美,联想到腊梅的早,由此引出鲁迅书桌上的早,自然流畅,学生也体会腊梅的冰清玉洁和鲁迅的高洁品格是合二为一的。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处理的不够好,学生发言还可以再精彩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0:44:58 | 只看该作者
《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做东风第一枝。

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梅花的早

教学难点:



课程实施: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课——(早),上节课开始,同学们想知道为什么要用早做题目,相信学完这节课后大家一定能弄明白。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早”吗? (梅花开得很早。鲁迅时时早、事事早。)板书:梅花、鲁迅  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这两个早。

二、品读感悟

(一)梅花的“早”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梅花“早”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节,画出你认为写梅花美的句子,想想梅花美在哪里。

2、讨论交流。

要点:

a.“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很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出示)

(梅花的颜色很美。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梅花的形态很美。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它的品质很美。冰清玉洁。)

作者将梅花的颜色、外形、品质写得那样美,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它的美吗?指名读,评议

b.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梅花具有“早”的精神。

3、梅花是这样美,所以我们这些游人应轻轻的,不要惊扰了它们,禁不住发出赞叹——齐读——记住它。

4、梅花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花魁”。因此,历来许多文人吟颂梅花,想想看,有哪些吟颂梅花的诗句?指名说。

5、人们爱梅花是爱它的不畏严寒傲雪开放,送来春的信息,爱它的冰清玉洁。所以一般用它来形容人的高贵品质。你觉得是在讲谁的品德高尚?

(二)鲁迅的“早”

1、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早”的。课文是怎样由梅花的早写到鲁迅的早的?(过渡句)

2、鲁迅书桌上这个早是怎样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6—8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并在书上空白处做上批注,可以写你从这个词中看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什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你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

3、小组交流

4、大组汇报

要点:

    a.指名说说早字的来历。

b.“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出示)

对自己严格要求、把早字刻在了心里……相机补充:鲁迅珍惜时间的事例

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我们能刻吗?

c.“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珍惜时间  相机说说相关成语)

6、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用早做题目了吗?——明了本文借花喻人的写法。

(写梅花是为了写鲁迅,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就这样,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最后终于成为世界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三、总结全文

四、课堂作业

一课一练第四题



附,补充材料

有人说鲁迅有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教学反思:

课文《早》是著名作家吴伯箫写的一篇游记。看到这篇课文,我想起了自己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想起了教过的课文《三味书屋》,《早》与《三味书屋》相比,在写作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特色,那就是借物喻人,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进而讲到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人格品质,教育人们要学习这种品质,做“东风第一枝”。课文之所以着力描写蜡梅花,是用蜡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来比喻鲁迅一生的品格。

教学中,我由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引出课文写了两种早——梅花开得很早。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是怎样写梅花‘早’的”、“课文又是怎样写鲁迅‘早’的”两个问题直奔重点段深入朗读课文,在读文中解疑。最后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早”、“梅花”、“鲁迅”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在与文本、教师对话中,学生感悟了鲁迅这一人物品质。

对梅花“早”的理解,我抓住课文对腊梅花的描写,我让学生品味梅花的颜色美、形状美、品格美,然后让学生去领悟腊梅与“早”的关系。对于梅花的高洁,我引导学生联系描写梅花的诗词来进一步感悟,他们都能体味颇深。

对鲁迅的“早”,通过朗读品味重点语句“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等,很容易就能感悟到,结合关于鲁迅珍惜时间补充材料,就体会得更深了。

但是对鲁迅先生为民族事业弃医从文、以笔为枪的一生,由于学生知之甚少。所以体会不深,假如能在课前提供一些资料阅读,一定会让学生能深入理解。通过梅花与鲁迅,难道只是个“早”字的相同吗?引发学生讨论,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对于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有了上面的教学做铺垫,学生已能理解,所以也就理解了课文为什么以“早”为题。这里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明了要学习梅花(鲁迅)冰清玉洁的高贵的品质,作“东风第一枝”的劲头。

在教学最后,我布置了《一棵一练》上的作业。一方面是力求做到把作业在课堂完成,另一方面是为了实践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巩固练习的思想,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0:45:33 | 只看该作者
《早》一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学习按方位顺序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写梅花的用意。
2、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提问:文章题目是(),那一节看起来与早无关?有何关系? (讨论)
二、精读第3节课文:
1、默读。这一节写了什么?(三味书屋的陈设)按什么顺序写?标出鲁迅位置(方位顺序)

2、按方位顺序描绘教室。3、寿老先生是一个什么人?

三、精读写“早”的部分。

1、围绕“早”写了那两方面的内容?板:梅花早、刻“早”字。

2、现在看三味书屋的陈设与“早”有无关系?讨论

3、为何叫“三味书屋?”

4、指读第五节。(1)从那几方面写梅花?(色彩美、形状美、品格美)(2)什么品格?板:冰清玉洁。读出喜爱之情。

5、指读第七节。用——标中心句。

(1)鲁迅为何迟到?理解“天天奔走于当铺与药铺之间。”一句的意思。

(2)鲁迅迟到了,寿镜吾老先生如何处理的?(引读)

(3)鲁迅怎么办的?(引读)(4)我们应该怎么办?(时时早,事事早,不断拼搏)

6、出示精读最后一节: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1)读了珍惜“清晨”、 珍惜“春天”你想起珍惜时间的那一句名言。
(2)“东风第一枝”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3)为何要写梅花?(借梅花开得最早,冰清玉洁来比喻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品格高洁。)

(4)讨论:你准备写一种什么植物赞誉什么人?

(5)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齐读。
三、总结拓展:
1、学了课文我们认识了(品行方正、教书认真严厉)的寿镜吾先生。(珍惜时间、品格高洁)的鲁迅

2、知道了为何写梅花?3、还可以用什么作为课题?(三味书屋、东风第一枝)
四、填空作业:

1、学了课文我们认识了(品行方正、教书认真严厉)的寿镜吾先生。(珍惜时间、品格高洁)的鲁迅。
2、《早》一文借梅花的(         )赞美鲁迅的(                    )。

3、写出一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附:板书提纲

                       早

梅花        冰清玉洁         开得早

鲁迅        品格高洁       时时早 事事早
【教学反思】

       《早》第二课时教学中,教者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学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在充分感知蜡梅特点的基础上,感知鲁迅的“早”,知道鲁迅和蜡梅的相同之处.进一步了解“借花喻人”这种写作手法。

       让学生欣赏腊梅的图片,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腊梅的美,引出文章中有关句子,让学生直观感受,学生看后很受启发,朗读情感真挚,体现了“画读有机结合”。这样学生感受腊梅外在的美,联想到腊梅的早,由此引出鲁迅书桌上的早,自然流畅。

       学与仿有机结合。仿照按空间顺序写“三味书屋的陈设”的方法写自己的教室;学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去写一种植物,歌颂一个人。这就充分体现语文“学以致用”的工具性,语文课堂只有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才是成功的课。

       作业设计能紧扣文章内容,体现了精炼。有人物品质的感悟,写法的掌握,在明了珍惜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3-9 08:2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09: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