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送给学生一把倾听的钥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9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月,我要上一节口语交际课,准备直属学校国标本口语交际的会课,于是,学校的五个二年级班,都成了我练习的对象。课上,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小手如林,十分热闹。但"听众"却不见了,那些坐着认真、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的人没有了。
翻开《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在口语交际这方面有明确的要求:"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会听了,听懂了,听出了问题,才能纠正,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才能更顺利地完成交际行为,达到交际目的。所以,我认为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不忘对学生进行"听"的培养。
一、抓平时,重视"听"。
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读、讲、说"的学生身上,而对那些正在"听"的学生却常常忽视,殊不知,只有把听的任务和权利交给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此,我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注意环视周围,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发现听得专注的及时表扬,发现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我还常有意坐到"听众"中间,有模有样地和他们一起听,让他们明白:听不光是老师的事,而是师生共同的事。这样长期坚持,不忘提醒、鼓励,学生自然就会对"听"引起重视。
二、勤训练,学会"听"。
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只有学生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认真听。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对于学生"听"的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入口不要太大,从小处练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
1、听优点。训练学生听优点的能力,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从听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有利于他们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说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训练,更能促进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2、听缺点。训练学生听缺点也是从两方面考虑的:从听者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从说者的角度看,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通过这样的训练,还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助气氛的形成,发展"合作精神"。
3、听异同。让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异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课堂训练是主渠道,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与课内,得宜于课外。"日常生活是训练、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最大课堂,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利用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任何机会,促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
1、听故事。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我们布置学生回去听故事,学生一定是十分欢迎的。在检查时,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分层检查:能力教强的学生可让他们说说听后的感受、心得,一般的学生可让他们简单复述故事的内容,能力弱的学生可让他们说说记住了几个词语。
2、听作业。让学生听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强化学生"听"的意识,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三、多鼓励,乐于"听"。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学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我经常把赞扬挂在嘴边,"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6 00: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