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7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20:2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课上学生反应都不错,习题也都是些基础题,完成得蛮好,但在综合练习(单元测评与单元测试)中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透的;有计算结果忘记约分的;特别是在“解决问题”时,更是有点理不清头绪,总量该用单位“1”表示的却用具体数量,总量该用具体数量表示的却用单位“1”。经过进一步地分析,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仍有一部分学生还是理解不透。我坚信现在他们暂时不会的,等他们再长大一些的时候自然会学会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20:28:5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知识点归纳起来可以分成四个方面:

1.结合生活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认识分数的分类:真分数与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在每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反应都不错,习题也都是些基础题,完成得还好,但在综合练习(单元测评卷)中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透的,如:当一些物体构成的整体,在图中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3/4时,由于意义的理解不够,涂得不够个数;特别是计算结果忘记约分的很多;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学生掌握不够熟练;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得不够。经过进一步地分析,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基本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还是理解不透。教学需要等待,我坚信暂时不会的,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20:29:28 | 只看该作者
五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强化目标意识 生成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要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才有针对性,目标的达成才成为可能,教学的效益才能集中显现。如果教师的目标意识不强,要么教学时目标淡化,在教学开始时提及了一下目标,后面整个教学忽略了目标;要么教学时目标遗忘,在教学设计中虽有目标的呈现,但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并不向学生明确目标,整个过程也没有提及教学目标,最后目标是否达成也没有反馈。这样,学生对自己在本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心中无数。其结果,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以第四单元四一课时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六种目标意识。

  一、整体目标意识

整体目标意识,是指一堂课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围绕这个目标去落实。如果这个意识淡化,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就不强,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就不明。本节课的整体目标是: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理解单位“1”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联系实际说出具体情境中的分数的意义。 2、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知道每个分数都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师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明确本堂课要完成的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努力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要扣住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围绕目标自我监控。

  二、环节目标意识

  环节目标意识,是指为落实整体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小目标,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落实。整体目标是一堂课的总体目标,而这一总体目标的达成必须由一个个教学环节来落实。如例1的教学目标就是概括、理解单位“1”的意义,“试一试”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练习中每题练习目标也各不相同:练一练在学生写出分数后要让学生用单位“1”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练习六第1题目标是巩固分数单位,第2题明确分数只跟单位“1”平均分的分数以及取的份数有关跟单位“1”里具体有几个无关,第3题理解具体情境中单位“1”的意义,……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定的小目标要求,而每一个环节小目标都是指向整体目标。环节目标能否落实,直接关系着整体目标落实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行为中环节目标的意识必须强,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显现。当然,环节目标必须紧扣整体目标,环节目标必须为整体目标服务。这样的目标意识才有价值。

  三、达成目标意识

  达成目标意识,是指达成整体目标和环节目标的路径意识。有了整体目标和环节目标,并不等于一堂课就有效,必须选择一个实施目标的有效路径。有效路径怎么选,要善于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层次来确定,有时还要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来调控。如果没有这种达成目标的路径意识,我们就可能走弯路,甚至可能走不通,教学效果就不能保证。例如:达成对单位“1”的理解这一目标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板书:

单位“1”

一个物体     一个图形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通过这样的板书很容易沟通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今天所学知识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一下。

  四、反馈目标意识

反馈目标意识,是指目标达成情况的及时反馈意识。一堂课目标完成得怎样,完成了多少,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心中有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选择有效的反馈手段来了解。反馈手段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口头交流来反馈,也可以是通过设计的训练来反馈。这种意识的强化,对我们快速地了解本堂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五、调控目标意识

  调控目标意识,是指根据目标达成反馈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调控的意识。在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反馈中,一旦发现偏离了目标,或者目标完成不够到位,或者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应该根据目标及时调控内容,调整方法,通过调控来弥补,让教学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我们不能对反馈出的教学问题弃之不顾,否则,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是目标有问题,过高或过难,或过大,不易达到,就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层次调整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六、反思目标意识

 反思目标意识,是指一堂课结束后对教学目标确定是否恰当的反馈意识。教学目标有没有问题,是大而无法操作?是难而无法落实?是浅而难度偏低?是小而无价值?一堂课后往往能够反映出来,教师应该及时根据课堂反馈的情况对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明确好在哪里,问题在哪里,然后对教学目标进行恰当的修正,进行二次备课。这样,教学才更有针对性,才更加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20: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