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实验感知、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而设计的。具体表现在:

1、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大胆猜想。

通过创设“猴王分饼”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一组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习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习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具有较为宽泛的时空的自主探索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突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让学生在分层练习中巩固深化。

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第1、2题是基本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4题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01:13 | 只看该作者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 充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内容上,在语言叙述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类比来推理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

2、  经历由“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习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探究情景,由故事引入,接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最后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得出了正确结论。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自验证的过程,通过“验证”学生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设计一“猜测――判断――观察――深化――提高”的环节,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意到渗透学生自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3、  提供更多认识材料,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方法是从“特殊”到 “一般”推进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在推导过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多的占有资料,这样推导出的结论就更有可靠性。也是结论得来更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01:45 | 只看该作者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我觉得非常的重要。那么探索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难点,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则是重点。在课堂中如何来体现这两方面,我是用同学们感兴趣的故事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情境的创设

  课的开始,我讲了一个唐僧给三个徒弟分饼的故事。通过分大饼这一故事创设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课堂实施中,我发现学生还是爱听故事的,从这个故事中学生也能说出分到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接着我提出疑问,既然你们刚才说到三只猴子分到的饼一样多,那就意味着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那我们还没有学过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你怎么知道这3个分数大小相等呢?就引出了规律探索的第一步。

(二)规律的探索

  在故事中学生得出这3个分数大小相同后,我又组织学生利用准备好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分组听口令动手操作实践。这样的设计我的目的是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思考空间,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同时也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这里就又得到一组分数,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以便学生更好的观察。然后共同探讨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独立思考,同桌的合作交流以及全班学生的交流,并通过老师的板书,很清楚的观察到分子和分母是怎么变化的。最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进行对比,得出相同的数“零”要除外的,从而完善规律。当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这个规律后,尝试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

(三)练习的设计  

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由于时间紧张,因此练习的设计与原来的有所区别。

(四)新知的小结

  总结新课学习时,我利用分数的意义,巩固新知。“如果将整节课的感受看做单位‘1’,你的快乐占几分之几?”学生都能积极的评价自己。“那到底谁的快乐多呢?通过我们后面几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一语为学生积极探索后面的知识拓展开去。

  总之,一节课下来,感觉时间安排挺紧,致使练习有些仓促。这是课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2:01:57 | 只看该作者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觉得收获颇多。

1、运用故事情景引入和猜测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了成功体验。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商不变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习,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性质与新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进行基本练习,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各个环节的衔接也比较自然流畅。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学生学的效果也不错。在以下几方面做得不到位:

1、在运用故事情景引入这个环节中,我出示了故事课件,指名学生讲故事。由于学生讲的太快,很多学生没有听明白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造成引课不理想。

2、课堂应变能力不高,不能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与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不相符合的问题,影响了个别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08: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