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4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水果之乡侯寨的教学情境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选择多种方法来解答。连加的知识探索过程比较简单,学生的思维经过旧知识的迁移,可以自主探索出结果。

教学一开始,作为老师我没有做更多的讲解,只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计算。没想到学生反馈上来的运算方法这么多。有的学生按照整数加减运算的顺序计算,两个两个数通分相加减。有的学生把能口算的过程省略,避免了运算过程的繁琐。有的学生把三个数先一起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在先通分再计算,有的学生则用上节课找到的规律进行口算得出结果。然后我再让学生观察、比较、交流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同时交流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我觉得计算题教学不仅仅是讲授方法,学生练习的模式。计算题的教学因突出学生的独立探索,操作发现,总结规律等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计算题的教学中要体现算法的多样性,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典型题的练习发现其中最优秀,最合理的方法,从而掌握计算的正确方法,理解算理,但是并不要求学生熟记法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47:25 | 只看该作者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五年级    数学     罗   芸      

            在本次教学中我力求做到:①注重培养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实施过程所提倡的。本节课的估算对题意的进一步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后面的思路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对结果有一定的预测和检验。因此在课本没有要求估算的情况下,我也要求孩子们先进行估算,并说出是如何估的。
            ②借助画图解决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单纯去记忆各种题型的话,只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非常疲惫。因此当新问题出现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出解答,而是先让学生估算,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来分析题意,然后展示学生所作的线段图,并与学生一起交流作图的过程与方法,最后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学生能正确画出图来,说明他们已能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也就无需老师过多的讲解,这也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通过作图不仅能帮助理解题意,还能帮助学生有效的探索了不同的算法。
           ③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因此在解决问题后,我还注意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同时在探究完新知后还安排一个环节“总结策略: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个有关分数知识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是怎样解决的,其中有哪些比较好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这样让学生在反思中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让他们知道今后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哪些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完成教学后,我发现因为本课时内容较多,学生应用题解题掌握较好,但混合运算计算结果并不理想,计算的结果准确性不高,如果我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只要求让学生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反复加强练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应用效果会更好,从而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从本节课让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教材的编排,这一点也就是说明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学会深入挖掘教材,灵活运用好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47:38 | 只看该作者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最近几天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发现学生的错误很多,于是进行了一些统计和分析:

  1、通分、约分技能不扎实。要想提高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率,那只有提高通分、约分的速度和正确率,而通分和约分又以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为基础;而这册教材教学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时只是教学生“找”却不教学用短除法计算,所以学生在计算时一直在思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公分母是多少,基础差的学生一步要想好长时间,等计算结果出来后约分时又一直在想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是多少,往往一道题要花上4—5分钟。

  2、学习习惯养成不理想。在学生计算错误的题目中,除了由于通分、约分错误造成计算错误的占百分之四十以外,我粗略统计一下,抄错、看错符号、数字的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通分正确以后分子加减错误的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所以我们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运算定律运用不正确。相对而言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运用错误较少,但当题目出现变形后就会出问题,如:8/9+5/7+1/9—3/7,一些学生就容易做错;特别是要运用减法运算规律的,虽然学生已经经历了整数、小数的同类型的简便运算,但还是“老大难”,如:7/9+(2/9—3/4)=7/9—2/9+3/4、5/6—(1/6—1/3)=5/6—1/6—1/3[这种错误特多],而且无论老师怎么说部分学生始终不会很好地掌握。

   计算在目前的期末质量检测中一般占35分左右(指纯粹的计算题,不包括其余类型中的计算),每次测验学生的错误都要占较大比例,从而影响整体成绩。问题的解决确实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计算教学的研究,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天在教研组交流有效教学的学习体会时,三年级的赵老师说到每天上课铃声一响,数学科代表就组织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效的做法,天天坚持让学生进行练习口算,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看来从明天起,我也要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3:48:18 | 只看该作者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近几天的作业, 我发现学生的出错很多,要么数抄错、要么很简单的数 相 加、减计算错误,于是进行反思:

其一、通分、约分的学习不扎实。要想提高正确率,那只有提高通分、约分的速度和正确率,而通分和约分又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学生在计算时,不习惯用短除法,所以在计算时一直在思考两个异分母的公分母是多少,基础差的同学要想很长时间。 其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计算错误的题目中,我粗略统计一下,抄错、看错符号、数字的约占百分之三四十左右。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所以以后要高度重视,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应力争消除不应有的失误。总之我认为要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由于马虎造成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决不能让学生产生“由于马虎做错的题,树立“会做的题一定不能错”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0: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