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关于分子、原子的教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兆基中学 徐小星  



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对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的确有些抽象、难明。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难于理解,难于掌握,难于应用。如何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分子、原子的知识,如何使学生运用好分子、原子的知识,教学中我们可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

一、数学计算,体会分子的大小

教材中例举了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1.67×1021这个数是个什么概念?以全世界人口60亿计,那么1.67×1021是60亿的多少倍?以每人每天吃5000粒米,1.67×1021粒米可供全世界人吃多少年?通过计算,让学生体会到分子的大小。

二、高科技,展示微观世界,展示分子、原子

分子、原子这些名词学生虽然在生物和物理上已听说进,但并没建立这些概念。对这些微观的粒子感到陌生,感到抽象,感到难于理解甚至怀疑。现在人们借助高科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了苯分子的图片以及在晶体硅表面移走硅原子获得当今最小的两个汉字“中国”。通进对两幅图片的讲解,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眼前,将分子、原子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打消怀疑的思想。

三、名人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热情

简介人类认识分子、原子的历程,着重介绍两位有名的科学家──道尔顿、阿伏加德罗,投影他们的肖像,介绍他们的生平,介绍他们的经历,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介绍他们在学术界的影响。当我向学生讲到这些时,学生倍感兴趣,对两位科学家的肖像投以惊奇和欣佩的的目光。通过对名人及其研究成果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热情。

四、做好实验,为学习分子、原子建立感性认识

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和一个浓氨水挥发的学生实验。演示品红扩散实验的效果差,只能是前几行的学生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建议将其改为学生实验。初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高,多一个实验会更为兴奋。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观察,建立感性知识,认识到品红的扩散、浓氨水的挥发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从而为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知识奠定事实基础。

五、图片引导,抽象变形象,微观变宏观

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最好以投影的方式投影出来,引导学生去认知、去分析、去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情况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过图片就可使这些微观的东西以宏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变得直观,变得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六、回归生活,体会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力量

学了分子、原子的知识不要只停留在解释几个实验现象和事例上。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现象和问题可用分子、原子的知识来解释。例如:走到加油站附近可闻到汽油味,走到花店附近可闻到花香味,打开香水瓶会闻到香水味,走到面包店、麦当劳、肯得基会闻到相关的气味……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再如:气体加压时体积缩小,减压时体积增大;物体受时体积彭胀,遇冷时体积收缩;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不能相加……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不惜时间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给予启发式地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知识的力量。

七、展开讨论,认知升华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这些概念学生已在前面建立,但前面是从宏观方面建立的,如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这些概念,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口头汇报。让错误的观点,错误的认识,错误的理解全部暴露出来,让学生去争论,让学生去评说,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过通学生的讨论、争论、评说,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

八、问题思索,拓宽知识面

学完本课题后可向学生提出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有趣的问题:如湿衣服在阳光下为什么比在阴凉处易干?相同条件下,为什么汽油比水挥发得快?生活中有无象汽油一样能“挥发”的固体。铁和石头为什么不“挥发”?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索和查阅资料,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与分子本身的大小有关……等等,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分子、原子的教学是个难点,它微观、它抽象,但只要教学中注意以上几方面便能突破难点,达到胜利的彼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学实录



江苏江阴市高级中学 庞梓芬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纸板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成功之处: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专题复习优化设计

河北唐山市丰南区毕武庄中学 毕明朋
复习提要
1. 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方法指导:(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例如,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空气中的氧气与实验室制取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O2、H2O等。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如:O2、H2O等。
(4)分子的性质:1. 分子很小;2.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也发生变化。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方法指导:(1)原子不可分只是在化学变化中,并不是不可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2)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化学性质。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Fe、Mg、Al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2.原子团
记住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3.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方法指导:(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阳离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4.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1)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能独立存在,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用分子式表示。如:O2H2O等。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MgAl等。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Ca2+Al3+Cl-O2-
3)都能构成物质;都具有微观意义;都可以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不可分
5.原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6.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都是比值,都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单位为1。
7.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
走进中考
例1:(05年辽宁大连中考)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 、铜    D.氯化钠、水
解析:由于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B中有铁、C中有铜是错的;由于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所以D也是错的。
答案:A
例2:(05年福州中考)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  )
解析:辨别图中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关键是该物质的分子所占体积在变小,所以,只要找到物质的体积在变小,(由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就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A、C、D三项都在说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只有B符合。
答案:B
例3:(05年河南中考)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B)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解析: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6:1:8 故C错。
答案:C
例4:(05年厦门中考)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是14 B. 原子个数是14  C.相对原子质量是14 D.质子数是28.1
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很综合,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原子序数是与质子数相对应的,包括周期表中各个位置是死固定的:上左的位置是原子序数的,上右的位置是元素符号,中间的位置是元素名称,下边的位置是相对原子质量。所以B、C、D是错的。
答案:A
例5:(05年福州中考)大蒜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同时又有药用的价值。大蒜中大蒜新素的化学式为C6H10S2,它是由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硫的原子个数比为。
解析:从大蒜新素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大蒜新素中含有三种元素。
答案:三;3:1
专题训练
一、我会选
1.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2.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4.“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6.聚乳酸[(C3H4O2)n]是一种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可生物降解的理想的高分子环保材料,合成聚乳酸的原料是乳酸(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       B.聚乳酸的合成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90       D.乳酸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CO2
二、我会填
1.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
(2)带电的原子叫;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2.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写:
(1)钙原子 (2)氢氧根离子 (3)2个氢分子 (4)空气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3、(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______质子,最外电子层有______电子。
(2)用符号表示:2 个氢气分子______;1个氢氧根离子_____。
(3)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食品中使用的苏丹红Ⅱ号可能致癌。苏丹红Ⅱ号的化学式为C10H12N2O,它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_____原子,它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1.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将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件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右侧空格中。
四、计算题
1. 某地1 000 Kg化肥的市场价格如下:CO(NH2)2 1 080 元,NH4NO3 810元,NH4HCO3 330元,试计算:
(1)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
(2)NH4NO3中氮元素的含量。
(3)现用10 000 元采购上述化肥中的一种,要想购得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最多,你应该购买哪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学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社桥中学 赵勇兴
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教学策略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3.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可分性,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建议寻找录像、动画片,边看边叙述或边讲边图示,用创设的情境来展示原子内部的结构,让抽象思维变换为形象思维。
    2.利用表4-1、表4-2学会寻找关系(必要时点拨),例如:
    ①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②核内质子数就是核电荷数。
    ③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但很接近。
    ④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⑤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它必不可少。
    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但最外层电子数量却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核极小,但却是原子质量的集中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广西南宁市十四中 丁永芳



一、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开始的。在第一、二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会以燃烧、分解、化合、扩散、蒸发、溶解、热胀冷缩等化学、物理学概念来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加以解释。但对物质的内在变化及其原因却很少接触。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水,作为第三章学习内容的知识承载物,它是自然界广泛存在,学生能经常感触的物质。与水有关的自然、实验现象为学生所熟悉。在进行分子、原子抽象的概念、原理性教学,我试图以在自然界司空见惯的水变化的现象和简单、趣味的实验作为串联知识,带动研究的主要线索,学生在分析熟悉的水蒸发、天下雨、下冰雹、糖在水中“消失”、水电解等物理和化学变化时,大脑思维直接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现象反复、充分地接触,积极展开想象的空间,在看得见的宏观现象获得启发下,通过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理解化学想象的本质,宏观与微观环环相联,物质的微粒观被学生“确认”,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增添一个 “心眼”去看微观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质。给学生在今后理解化学问题带来无穷的便利。

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想:将一个个明确的、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发展点“溶解”于实际之中,进行情景化处理。将分子、原子、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可分和不可分性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所设置的有真实背景,纵向独立,横向递进的驱动性问题:《不解之谜》──水为什么会“跑”,《趣味实验》── “清水”映红桃花,研究性课题《汽车加水也奔驰》等,来推进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展开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活动。

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学生熟悉的素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STS三条内容线索拧成一股,学生解释着人类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回答着各种现实的化学问题。不断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自然界,从现实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从丰富的实际中“结晶”出来,建构着学生科学的知识体系、技能体系和能力体系,体现化学素质教学的建构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二、教案
   

分子和原子


丁永芳

  

广西南宁市十四中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发展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锥形瓶、烧杯、注射器、集气瓶、量筒、烧杯、小型喷雾器、胶头滴管等。
药品:氨水、水、醋酸(酸醋)、酚酞、品红、方糖、酒精等。
其他教学用具:黄豆、芝麻、酚酞染过的小花、多媒体教学课件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启发诱导,确立主题
人类在认识世界,利用物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少疑惑,如:牛顿发现苹果总是向下坠落,拉瓦锡发现红磷燃烧后总有部分气体剩余.......正是科学家没有放过这每一个小小的疑惑,不断地思索和探求,以至于今天我们能更清楚、更透彻地认识世界。
小明和小丽和同学们一样,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遇到《不解之谜》,我们怎么去面对困惑呢?
flash动画小明和小丽的《不解之谜》
1、“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
一杯水 + 一块糖 =
2、夏日缘何飘“雪”?
炎炎夏日,忽然风起云涌,雨点、冰粒从天而降……
3、水“跑”哪儿去了?
水蒸发、电解水后液态水无踪无影地“跑”了。
提出研究主题
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依然难以看透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相信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
 

进入情景







 


好奇、疑惑,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
发现问题
水会“跑”会“结”?水有三态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隐藏有无穷的奥秘。







确立正确的学习导向










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内涵明晰,外延宽广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引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布下的悬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可分性埋下了一条线索。


新课教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设疑:一汪“清水”,习习“微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
激发:看来桃花并非只开在春风里。今天是桃花盛开日子,用你们智慧头脑,灵巧的双手,映红课堂这一片“桃花”。
提供实验用品:棉签、水、氨水、酚酞、品红等
引导实验验证假设,做好学生活动可能性预测和应接准备
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
激趣:氨有“无影脚”,“跑”到棉花上?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播放氨分子在从水中向空气扩散的微观过程)

得出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向同学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边听、边看、边疑:是“清水”?是“棉花”?
各人通过实验验证假设。活动可能性预测:
*棉花沾水
*棉花沾酚酞
*沾有酚酞的棉球移近氨水
*棉花沾品红
*验证氨水使酚酞变红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找 “清水” 映红桃花答案
得出结论:氨水、酚酞等物质中有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这些粒子能运动。微粒聚集在一起构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质。
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习情景中,被新鲜、生动的实验所吸引,获得情感的激发,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




不拘一格,按照一定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想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让他们充分回味实验,解惑释疑。该环节通过有趣的开放性实验和问题思考、讨论、争论达到思想的碰撞,激发新思维。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推论一: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类比说明: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事物或物质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比拟的,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50万到100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长队,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
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讨论
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
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呼应:解开水为什么会“跑”的疑惑。
推论二: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
投影实验内容:
一杯水 + 一块糖 =
100 mL+100 mL酒精=200 mL液体
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
A组实验:
100 mL+100 mL酒精
50 mL一杯黄豆 + 50 mL一杯芝麻
B组实验: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高锰酸钾(或品红),观察现象。
C组实验:
下面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上面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抽掉中间的玻璃片,观察现象。
的和50mL的水混合。
D组实验:
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引导: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建议:各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你们的发现和解释。
推论三:分子等微粒间有间隔,气体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
知识迁移应用
问题思考: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或冰雹。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
新建马路时,为什么要分成许多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什么不一样宽?






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思考:物质为什么会自己移动?








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现象。
通过实验与研究,认识了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所以水会“跑”走。







分组实验、观察、交流、解析,探究微粒间有间隔

从“50 mL一杯黄豆 + 50 mL一杯芝麻”实验中,芝麻钻到黄豆的真实情景里获得启发,理解微粒间也有间隙。物质溶解、扩散都与物质的这一微粒特征有关。





采用生动的比喻,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学本质。能信服地承认微粒的客观存在,深刻地认识微粒的客观性状。




“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存在,并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将研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运动……”方法和程序,贯穿于“物质微粒性等”教材知识内容学习始终,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和程序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自然、生活到学科知识,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了解研究身边的物质及化学现象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了教学的第一难点。
活动与探究三:分子可分
提出问题:
1、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的情形与电解水时水“跑”走的情形是否一样?为什么?
2、一种分子是如何变成新分子的?
以水的电解为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讲解,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演示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
推论四: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巩固与提升

氢气(H2)是一种新型能源,用氢气(H2)和氧气(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水(H2O),试用图示表述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情况。

反复利用几种物质——氢气(H2)、氧气(O2)、水(H2O)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各种变化,刺激学生思维,使“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认识得到深化和升华。

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
第一种情形:物质没变,分子本身没变。
第二种情形:物质变了,分子本身也变了。



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听讲解,理解和领悟


巩固、深化
反复从flash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变化》领会分子的“分与合”,做出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粒变化的图示,
当学生形成分子运动特征的认识后,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得出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建立起分子概念。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难以进行自主探究,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突破教学的又一个难点。
延伸性研究
放飞思维:(可放在课后进行)
演示flash动画《“加水也奔驰”》
思考问题:氢气燃烧可释放能量。这样,汽车加油站能不能变成加水站?
1、谈“加水也奔驰”的可行性及意义。

延伸学习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感受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体会生活与科研所需的知识博大与精深。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技巧的同时,也能涉身自然、社会问题中,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从而加强科学态度、方法、价值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精神的培养。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02: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