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9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9:4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扎扎实实做好学习这件事

——观钟麒生老师的《笔算除法》一课后感

公开课听多了,发现一条规律:课堂很热闹,材料很丰富,环节很精细。执教者努力追求着某个某个亮点,即所谓的创新,让听课者耳目一新。在众人追寻新课程“个性”、“开放”的热潮中,《笔算除法》一课却又以它的扎实、有效的风格登台,向热闹的公开课展示并坚持着自我观点,并让事实效果说话。

我把观这节课的感受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扎扎实实做好学习这件事”。用以下几点诠释我的观点。

一、目标定位和教学实际不分不离。

    纵观整节课,教师紧紧抓住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所收获这一理念。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每一个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取上。不仅让学生要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且让学生明确算理。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定为本节课的首位重点,把理解算理定为重点中的重点。让学生对所学新知知其所以然。而教学实际紧紧围绕着让每个学生收获基本计算技能和数学理解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花很多的精力,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小棒实际操作、看多媒体演示分的过程,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来充分理解算理。课堂中的每一大环节,每一小细节都有目标支撑,科学理智。那这样是不是一刀切,抑制学生的个性学习了呢?非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是集体学习,学生个体之间参与的角色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扮演着开路者的角色,有的扮演着合作者的角色,有的扮演着跟随者的角色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独立思考、个性表达、比较、吸纳等学习活动。角色不同,每个学生学习的体验也不同,收获和成长更不同。所以说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体掌握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二、教学环节和认知水平不分不离。

教师遵循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近地展开教学。教师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出发,明确除法的含义,给本节课铺垫了知识基础,在除法平均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除法内容。接着给出42根小棒,分给两个人。42÷2学生能借助情境和分小棒的学习活动能说明其中的算理。这为后面的继续学习一步步奠定知识及说理基础。第三步给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42÷3,给学生提出了挑战。学生纷纷借助旧知以及借助分小棒得到正确答案。那么能不能用除法竖式表达分小棒的过程呢?又一次给学生提出了挑战。在安静的思考氛围中,学生的思维程度一步步提高。除法竖式的理解和书写对学生是很有难度的。教师耐心从容地组织学生展现他们思考成果,并在比较和尝试中归结出大家所认同的方法。对除法竖式的理解更是借助分小棒操作,课件演示、反复说理等活动,从具体到抽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帮助理解。

三、学习材料和数学理解不分不离。

在这节课中我们没有见到纷繁的学习材料。仅有的就是教师自己准备的4捆加2根小棒。而且这简朴的材料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它的光和热。课中用到两次。第一次是42÷2=21,学生说明算理之后,教师用小棒演示,让中下的学生清晰地理解同伴说的其中的算理。同时在学生的脑中注入了算法算理的形象支撑,让学生在接下去的学习过程中,面对算理有形的支撑,易于理解。第二次是 42÷3=14,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把结果写出来之后,反馈:生1:3×(    )=42;生2:12÷3=4  30÷3=10  4+10=14;生3:摆竖式计算(错误)。教师拿出小棒操作,结合分小棒过程解释:30÷3=10  12÷3=4  10+4=14。通过直观操作,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其中的道理,这也为理解除法竖式做了铺垫。除了分小棒材料操作以外,还有一个学习材料那就是多媒体课件。教师把分小棒的过程用动态演示的方式呈现。主要用在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或者让学生证实自我理解是否正确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有机使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个人感觉,这节课中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运用真是恰倒好处。

四、教学引导和数学本质不分不离。

从开门见山的情境说起,教师简单地出示分东西的情境直接进入数学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高效实在。另外教学引导和数学本质不分不离主要表现在众多的细节中。比如42÷2=21,教师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结合分小棒关注得出结果的内在道理。再如当面对格式错误的竖式时,教师不慌不忙地让学生结合他所列的竖式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提出此方法还是把分小棒的过程摆在脑子里,竖式上看不出来。那么能不能摆一个竖式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分小棒的过程呢?指向除法竖式的内涵探究,这便是本节课的数学本质所在。其次,教师习惯问“听懂了吗?”“现在听懂了吗?”引导学生归纳、说理。这也是教师关注数学本质的表现。当个别学生没懂时,教师始终是结合分小棒过程讲解如何列竖式及其这样列的道理。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节课中几乎没有热热闹闹的操作,没有风风火火的争辩。在平和的状态下展现了集体学习的和谐。以往的公开课,说得很多,议得很多。讲究花样,讲究层次,却很少关注基础知识的反复联系。一节课一定要在结尾处来一个拓展提升成了大家不谋而合的习惯。而这节课课尾却给学生随手出了三道计算题,检查在这节课中是否学会了列竖式计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里把基础训练落实,光会说不会做学得不塌实,还需实践来检验。三道题一做自然见分晓。

在这节课中由于教师的准确定位及科学的教学策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教学的真实起点和学生的学习难点。教师娴熟的教学技巧既让全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让学生在开放的学生氛围中得到了个性发展。相对与以往的公开课来说,这节课相对安静些。但只能说学生的外在表现是安静的,其内心对知识的理解过程是不平静的。安静的环境给予了学生思考的良好环境。我想数学课还是很需要这样的环境的。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作前提,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去扎扎实实做好学习这件事,这节课很好地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9:49:44 | 只看该作者
四年级的《笔算除法》

片段一 :

师 : 有 92 本连环画 , 每班 30 本 , 可以分给几个班 ?

生 1:9 2 ÷30=3……2

生2:92÷30≈3

生3:列竖式,和预习中教师列的一样。

师:大家同意哪一个?

生齐:生3

师:为什么写3,写2和写4行不行呢?

生5:92里面有3个30.

师:你是用了乘法的思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6:90÷30=3,所以 9 2 ÷30=3……2

师:你是把92看作90,用估算的方法。谁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7:30×3=90,所以90÷30=3

师:你是用乘法的思想去解决的。为什么不能商2呢?

生8:商2余32,还可以再分出一个30.

师:那么商4呢?

生9:被除数不够分了。

师:我们用原始的方法,用分小棒的方法验证一下吧。

评析:这个教学环节,教师显然是没有完全读懂教材编排的意图,教材上首先是估算,然后是用小棒分,最后是列竖式,这是体现学生认知特点的一种编排意思,体现了从学生的原认知起点,摆小棒是从具体中来,然后上升到动脑的环节,列竖式是体现数学符号思想,是典型的从具体到表象,从表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这节课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在处理被除数是三位数的环节中,教师的语言有错误,追问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在数学语言描述和数学思考方面没有质提升。

2 、板书上没有强调步骤的规范性,这是新课中最忌讳的,学生没有养成习惯,那学生就会出问题,考试丢分点就多。

3 、列竖式不仅要说过程,而且要说思路,要说算理,怎么有的 90 ,怎么有的 2 ,这些在原来的算式中是没有的,为什么到了竖式当中就有了呢?

4 、预习题不严谨,有价值的预习不多,有思维含量的预习题不多,预习生成的资源没有有效地被课堂中应用,这些都是预习中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9:50:09 | 只看该作者
《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案例背景

    本学期开学初,本人在区里三年级的新课程培训会上,上了一节计算课《笔算除法》。教学这一内容前,几易其稿,反复思考,不断扬弃与更新,不知不觉地经历了一个案例探究的过程,体验了蕴含期间的艰辛和喜悦。

“笔算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9、20页的内容,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而且有一定的难度。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一位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学生在学习时借助直观操作的方法理解算理,在理解的基础上体验得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的数,然后将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并在做笔算除法的过程中熟练地应用。如何让学生自主实现从算理到算法的过渡,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实践过程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揭题。

1、谈话。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这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课件出示春天图,再出示同学们举着队旗走在山坡上去植树的情境图)

大家看,图中的小朋友正忙着去种树。学校规定中高年级参加植树,他们各年级的种树任务都不一样,大家猜一猜:哪个年级的植树任务重些?为什么?

生:应该是六年级的任务重些,因为他们大些。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分配给六年级同学的任务。

2、  看图列式,口算。

课件出示六年级同学植树的任务:共要种树90棵,有3个班。

师:根据这图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

师:你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口答,师板书:90÷3=30(棵) 

课件依次出现五、四、三年级的植树任务,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口头说算式再口算结果。

教师板书:81÷3=   52÷2=  42÷2=21

3、  揭题。

师:大家口算90÷3、42÷2很快,像81÷3、52÷2这两题口算起来就有点难了,不太方便,以后碰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该怎么办?

生1:可以用计数器。

生2:估算、

生3:列竖式。

师:这些方法都行,要准确知道结果,可以用列竖式,也就是用笔算。看来,我们有必要用笔算来解决。这节课就来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反思:选择教材中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图片作为本节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引入笔算除法的知识。在学习笔算前,允许学生用估算、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解决52÷2=,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2。

师:52÷2=的竖式你认为该怎么写?请你在本子上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展示学生各种的竖式写法。

师:那么笔算52÷2=的竖式到底该怎么写?我们还是借助小棒分一分,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学生分小棒,汇报:你是怎么分的?请上台演示。

生1: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把1捆拆成10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5根。再把2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根。5+1=6,20+6=26根。

生2: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将1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起再平均分两份。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先分2根,每份是1根。再把5捆平均分成2捆,还多余的1捆拆开又平均分成5根,1+25=26根。

师生讨论得出比较合理化的方法:先分整捆,再分单根的。余下的一捆不能再整捆的分,要先拆开与单根的合并在一起后再平均分成2份。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竖式。分两步:先把5捆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得到2捆,也就是十位上的5除以2商几?写哪儿?为什么?十位上余下来的“1”怎么办?12除以2商几又写在哪儿?

课件结合分小棒的过程再演算竖式一遍。

质疑,说算理。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教师提问:这次我先来提问大家。1、6是怎么来的?两个12分别表示什么?

简析刚才学生尝试做的几种错误的列竖式格式,让学生订正。

(反思:这一层的教学是本节课中很重要的一环,本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笔算时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两个知识点,在设计时本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操作形成表象,动脑想算理,动口说算法,及时规范竖式的写法、总结算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安排既体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操作、演示、归纳、概括等方法揭示具体到一般的规律,完成由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2、  尝试笔算81÷3=  

个别板演,学生间互相提问,同桌互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辨析学生中出现的错题。

(反思:这一尝试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模仿着做,特别是为学习弱势群体搭了一个巩固的平台。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先让学生独自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  学习例1。

师:大家刚才口算出42÷2=21,现在你会不会用笔算来解决呢?

试试看,把竖式列在本子上。

个别学生板演后,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你点名同学来回答。

生1: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2?

生2:第一步除后十位上怎么没有拉下来的数?

(反思:在这一环节,不再安排分小棒,因为学生已经明白了口算的过程,以及有列竖式的经验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动脑想算理,独立列出竖式,并在所提的问题中涉及与例2的不同之处:被除数十位上除以一位数后没有剩余。)

4、  看书内化。

师:刚才这两题在书本第19、20页,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还有哪儿不明白的?

比较一下,这两题在笔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生:例1的被除数十位上除以一位数后没有剩余,例2有剩余。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自己说说看。

师:这两题还有什么相同点?

师生交流并小结算法。

(反思:安排学生安安静静的看书这一环节,令课堂上动静结合。使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的知识,并及时总结算法,加以归纳和概括,实现算理到算法的过渡。)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列竖式计算36÷2、36÷3、36÷9。

比较它们的不同点(被除数十位上被除数除够除还有剩余的、刚好整除的及不够除的三种类型)。

2、辨析练习:“判断对错,有错就改。”书本第21页第2题。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

3、自选练习。在5分钟之内自选以下习题,再评出计算之星:

26÷2  84÷6  56÷7  75÷3  66÷6  64÷4

85÷5  91÷7  55÷5  64÷8  56÷2

  (反思:练习设计把知识线与情感线串起来。基本练习三题中以新带旧,不但及时强化了新知,也复习了旧知,沟通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辨析练习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预防学生计算时出差错,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判断和推理。安排自选练习,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使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四)综合应用:

出示综合应用题:

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大约有84人在食堂吃中饭,食堂总管张师傅准备了

9张桌子,每张桌子可以坐6人,够用吗?如果不够,还要再准备几张?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反馈。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三、感受与体会

1、尝试教材重组后的欣喜。教学预设时,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对于例1(42÷2=)的口算并不困难,如果先让学生学习这一题的笔算方法,学生体会不到笔算的必要性,并很容易将竖式的格式写成,基于以上思考,我将教材中的例1与例2教学顺序对调了一下,先学习口算难度高的例2(52÷2=),再学习口算比较容易的42÷2=,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笔算竖式的必要性,在口算起来有困难,不太方便时,让学生思考用什么办法?当学生答出用估算与笔算时,很自然引出笔算学习的必要性。在课堂上,学生不能很快口算出81÷3=、52÷2=时的无奈与焦急,引起探索新知的热情和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很高。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明白了笔算除法的算理,习得了正确的竖式书写格式。再辨析了尝试题中的错误书写格式后,让他们直接用笔算的形式计算42÷2=,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要再次分小棒进行操作理解算理所消耗的课堂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笔算出商也是21时,自然将口算与笔算统一起来了。

2、探索算用结合的情境。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所提供的情境具有现实意义也要经过提炼的,只有这样,其材料的信息含量会比较高。“计算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Produced By 大汉网络大汉版通发布系统教材提供的学习情境图是同学们的植树图,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在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中也有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但是教材只是提供三、四年级的植树图,从知识的前后完整性来看显得有些单薄,为此,将主题图进行改造与拓展,添加五六年级的植树情境,既复习上节课的口算90÷3,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笔算的算理中。又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解决综合应用这一题可以有多种方法,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这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运用所学的新知,达到算用结合的和谐。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3、引导学生实现从算理到算法的过渡。

新课标效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尽管教材中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习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因此,教学时,很有必要通过直观操作与笔算竖式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课堂上即时生成有多种方法都能得到每一份是26根。其中很多学生采用以下这两种分法:A、.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把1捆拆成10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5根。再把2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根。5+1=6,20+6=26根。(这种分法需要分三次,体现在竖式上也很麻烦。) B、先把5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2整捆,还余1捆,再将1捆拆开和2根合在一起再平均分两份(这种方法只要分两次,能与除法竖式的演算过程结合起来)。在第一次试教时,我没有评析A种,直接讲解B种方法,进行演示竖式,少部分学生只是跟随老师的思路一起模仿着学,造成独立练习时脱离直观操作与教师指导显得无从下手。这确实是一种遗憾。

后来我把这两种方法“将错就错”地尝试在竖式上体现出来,适时结合竖式演算进行引导优化,学生肯定会觉得后一种分法是生成竖式的最合理的方法。接着教师再指导全班学生采用这种分法试试,并说说分的过程。同时也能突出“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数合并后再除以除数”这一层算理,讲解竖式演算顺序时学生的形象思维无疑会更清晰。学生的直观操作方法多样化,有些方法虽然也能解决问题,但对于理解算理时无多大的意义,教师应实行必要的优化。就如上述两种方法虽然都是先分整捆,再分单根,可对于理解笔算除法算理时却不一样,后一种直观操作与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有直接的联系,形象思维在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原始数学概念的形成中,要经历数学思维,而这一思维的先导是形象思维。为此,动手实践活动要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要具有足够的思维含量,在活动中,要依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及时选择有意义的直观操作活动,做好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9:50:54 | 只看该作者
评《笔算除法》

这是一节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的计算教学课,它体现了当今课改理念下计算教学的特点和本真,它为枯燥的计算教学洞开了一片可供学习和欣赏的天地。

1、“知识技能目标”在分析对比中落实

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竖式算法,会正确应用简单推理找到试商的一般方法。由于上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旧知(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智慧地利用对比的方法,将除

2、“练习”在递进的层次中进行

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练习内容,按不同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练习。第一层次,是每道例题后面的“做一做”,使学生即时把握本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层次,安排变式练习,将练习十四中的第2题作一些改编,使学生在改错的练习中,通过说出错误的理由,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写法。第三层次,完成练习十四中的第3,4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第四层次是提高练习,通过解决密切联系实际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样安排既用足用好了教材提供的练习资源,使学生在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习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基本的数学思考能力。

建议:

1、              可以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今天的算式和算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加深对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认识。

2、              试商的方法主要看高位,而不是看个位。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想法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并加以拓展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19:51:17 | 只看该作者

评《笔算除法》一课

笔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竖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它在计算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课时的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十位上不够除余下的数要与个位合起来再除这一计算算理,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竖式的书写格式。

下面我就闫老师执教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谈自己的看法。

一、     感叹闫老师是个勇敢的人

首先,本次我们观摩的是经验型教师的展示课,而对于才改教数学两年的闫红霞老师来说能勇敢的站在这样的讲台上,与经验型教师比拼就证明她是是一个勇敢者。其次,为闫老师敢于在公开课上执教笔算这样的课题而感叹。凡是教过这节课的老师都知道笔算商两位数的除法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始终是教学的难点,孩子从原来一次除完到除两次的书写格式很难掌握,一般作公开课的老师都避开这样的课题,因为这样的计算课课堂很难出彩,也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为闫老师勇敢地站出来嚼硬骨头叹服。

二、     整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使学生充分的理解计算算理,闫老师较好地利用数形结合这一教学理念,当学生从主题图从中列出算式52÷2之后,先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小棒,初步感知52÷4十位分不完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分的道理,然后再让他们把分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给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学生上台边分小棒边说分的过程,充分照顾到学困生,最后让学生一边分小棒一边尝试用竖式把分的过程写出来,再指名上台把竖式写在黑板上,让所有同学参与评价,找出那个算式合理,并指出原因,紧着着又让学生边分小棒42÷3边写竖式算了一题。一节课老师只起到了组织合作的作用,始终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计算的算理掌握算法。

三、课堂教学机智灵活

因学生年龄小,动手操作速度慢,新课探究玩再巩固练习了一道题之后,闫老师发现本节课所剩时间较少,而且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进状态中,为活跃课堂气氛,她不再按部就班按原来的设计往下练习,而是机智地跳过其他习题选了一道男女生比赛计算的题目,这样一来一节课学生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解,还使一节课的紧张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三、     本节课的不足

    因闫老师毕竟才改教数学两年,所以很多数学术语运用还不自如,笔算法则出现的有些牵强,不是水到渠成自然生成的,如果放在练习之后,学生熟练了算法后,自己悟出方法经老师引导用语言表述出法则效果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2 13: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