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复制链接]
36#
发表于 2008-9-16 07: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使用新教材教学后的几点思考



江苏宜兴市实验中学 刘红娟



一、认真领会新课标,确立教育新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使每个学生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也就是说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把过分依赖系统地讲授和信息的简单接受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有热爱科学的激情、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亲近科学、探究科学、应用科学。我认为:1.不应基于原教材的结构和编排特点来理解和评价新教材,而应在领会新课标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容,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时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所有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给学生21世纪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不是为了讲好什么铺垫好什么;2.我们的教学方式应多样化,有创新性,改变那种单一的机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实验场景,让学生感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式,而不是提高多少探究能力。

二、加强教学设计,用好情境素材

基于上述设计理念和思路,《新课标》的设置由过去单纯的认知目标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同时从内容上选择了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出发,反映化学学科内容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确定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内容主题。新教材作为体现上述内容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环保资料、史料、研究性实验、家庭小实验、图片等情境素材。如何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不是获得“裸”着的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去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呢?我认为在情境设置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突出实践性

学生建构任何知识都必须从感性认识开始,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学生的自身实际和实践活动。新教材在重视实践上大胆地突破,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我们要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实验场景。如“检验鸡蛋壳的成分”的实验,我让学生带些家里的水垢和鸡蛋壳,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成分中也有碳酸钙,然后提供实验药品及仪器让学生上台演示,当学生看到鸡蛋壳与醋酸反应生成的气体真的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时,都很兴奋。又如石墨导电的实验,钢针淬火的实验都可以让学生用汇报表演的形式在全班面前展示。在这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中,学生体会到了知识源于生活,并且这些知识可用来解决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探究学习的气氛也更浓。2.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参与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更多地得到理性和感性的探究体验。而有时我们又把“活动与探究”作为边讲边实验的材料,有时作为学生汇报实验的内容,有时作为引入课题和探究问题的情境设置。

(二)注重现实性

化学学科本身就与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重视创设真实具体的场景,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景切入教学,不仅仅是从知识的逻辑角度切入。也就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如《爱护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中,我用烧杯取了一些被污染的水样品,让学生观察颜色和气味,并试问:“这样的水能饮用吗?”“鱼儿能生存吗?”“设想地球上的水若都变成了这样,那么人类还能生存吗?”“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如何保护有限、宝贵的水资源?”再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如何节约生活用水。课外作业是调查自己的生活驻地的水污染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能说出许多节约用水的措施。事实说明,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教学场景才会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三)加强探究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诸多的化学理论或者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加强实验探究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更能促进学生领会实验设计思路,学会用实验验证规律,领会探究化学规律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加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如《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教师首先提出探究的课题──燃烧的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说:① 可燃物的燃烧只需要氧气;②可燃物的燃烧只需要一定的温度;③可燃物的燃烧既需要氧气又需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接着根据假说设计实验并且分小组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第一个实验,给冷水中的白磷鼓空气;第二个实验,将白磷放在热水中;第三个实验,把白磷放在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上的铜片上。实验结果是第三个实验中的白磷燃烧起来。最后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和氧气接触,并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本内容的教学是让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料后通过小组讨论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完善认知结构。学生不仅参与设计实验而且动手操作,既感新鲜又颇有成就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情境素材可设计成探究活动,如: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加催化剂的研究;铁的生锈条件的研究;分子运动性质的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研究等。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与以往教材不同,新教材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开放的探究学习。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另外,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技能发展,智力品质与人格发展的关系?”等课题都是值得探索的全新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9-16 07: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教材新特点



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 朱增华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一套基本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教材。新教材的设计思想是积极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人教版新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学生亲历的过程

教科书在编写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就完全打破老教材的体例格局,对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变化、物质性质三个知识点只保留了一个。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到第二单元课题2中出现,物质性质在第二单元课题1中出现。这样编写好像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但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一下,学生在学习第一课时时减少了学习上的压抑感,可以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教学时将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兴趣上,也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想像美好的化学世界,去憧憬未来的世界。

教科书体系,结构的构建,很注意融合学科课题与社会课题的相关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首先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再将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物质的奥秘、物质的变化四大重点内容编人教科书。引导学生在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如空气、水、溶液、金属、化合物)中认识、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使学生能从切身的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教科书以学生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为基础,采用化学理论与化学事实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将知识的学习与过程、方法、价值观等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全面达到学习目标。

二、加强探究的力度

教科书将科学探究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具有使学生初步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重要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重要作用。另外教科书还注意设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情境。通过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更多采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如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通过学生做实验引导他们细心观察、正确测量,分析“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亲历科学探究的“滋味”,体验探究的乐趣。学生不仅在探究中习得知识,而且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着力教学内容改革

除将科学探究作为重点教育内容之一外,教学内容实行弹性设计,教材中有“化学·技术·社会”“资料”“拓展性课题”“调查与研究”等内容。设置这些内容,既能激发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又能诱发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去探索、去想像。另外,教科书注意突出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对于一些非重点概念加以淡化,如现将“化合价”定义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与原定义“一种元素的原子跟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性质叫元素的化合价”相比,虽然定义得不很严格,但更加通俗易懂,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中密切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提供的资料“空气质量日报、预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阅读时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从关心生活环境出发,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又如,上、下两册教科书中设置“化学·技术·社会”栏目共8处,上册的绿色化学、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下册的形状记忆合金等内容均反映了我国的最新科技发展,体现了知识的前瞻性,学生学后既拓宽了知识视野、习得了知识,又使化学原理与生活、社会实际、最新科技成果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之间密切关系的了解。人教版实验本化学在内容的改革上加大了力度,但符合实际,教师能够接受,符合客观规律,既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注重实验改革

首先,新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间的界限,新教材中的46个实验,没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分,这就给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这些实验作为边教边实验,也可设置为探究实验。其次,新教材使实验简单化、微型化、生活化。如下册氢氧化钠腐蚀性的实验,不仅简单、生活化,而且形象化,使学生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刻骨铭心”。上册粉尘爆炸的实验既生活化、微型化,操作又简单,并且减小了危险性。第三,增设了探究实验。上,下两册共有活动与探究29处,其中有不少是探究性实验,不仅给学生增加了活动的机会,而且让学生亲历了过程。第四,家庭小实验的设置生活化、简单化,如上册的蛋壳与醋酸反应,下册的淬火、回火、制作叶脉书签等。这些实验用品及药品在家里就可找到,简单易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充分显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特点。

五、习题设置改革

第一,教材编写中对习题尝试分层设置,如下册有关物质的分类习题的设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一般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这样的习题能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归纳法,第二,习题设置既注意对“量”的控制,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注意对“质”的突破,如上册习题“最近一个月你家的用水量是多少?设想还有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的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人共同实施,至下一个月再查一下水表,并计算出你家的节水成果”。这道题的设置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让学生养成关心家庭,培养节水的意识,担负起一份社会的责任。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重视插图的改革

教科书中设计用图30多组,不仅是点缀,还有其重要的作用。作用之一,使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美观实用,如上册的表示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卡通图新颖、活泼、美观、实用、幽默,对图片上的卡通小人,学生愿意去数、愿意去看,等数完、看完时其中的化学原理已经自通。作用之二,以图代文,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教科书每单元的单元图赏心悦目,对展示各主题的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足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第一单元的图,耐高温的有机玻璃板上蹲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猫,该图就增加了化学世界神秘的色彩,促使学生去遐想。作用之三,以图代文,表达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如上册表示化学式意义的图,既减少了文字的累赘,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问题。

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是用活新教材的前提;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用活新教材的关键;转变教与学的方法,是用活新教材的基本途径。新教材的试用只有依靠广大教师的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才能走出一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阳光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8-9-16 07: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验报告



辽宁省大连开发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林治强



作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大连市开发区自2001年秋季承担了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实验任务,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进行实验。

一、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1.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引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新教材比较完整地反映和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从基本理念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内容的启蒙性和基础性,选取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融合学科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3.新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覆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新教材设置的内容科学。准确,没有违背事实和真理的现象。选取了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素材,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金属硬度的比较”“碱对鸡爪的腐蚀”“纳米材料”“C60分子”“海底可燃冰”“形状记忆合金”“导电塑料”等内容。新教材既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又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能调动起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兴趣。同时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降低不必要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型、开放型、实践型的题目,为每个学生尽可能提供主动学习、发挥自身特点的机会。在编排上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化学概念和观点注意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

二、新教材与教师、学生的适应性

1.新教材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体系,采用“学科与社会”相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结构的优点,既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注意对生活、环境现象的观察和经验,使学生产生对自然、社会的亲近感,拉近学生生活与学科之间的距离,又着眼于学生对科学概念、观点的理解,形成学生最基本的化学视角。同时也促使教师在教学组织和处理上发生转变,从近几年一直强调的学科知识要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过渡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逐步融合学科知识,在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新的经验。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2.新教材将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内容,为教师提示了教学的过程,同时精心设计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教材中有与学生对话的阅读部分,有引导学生活动的“实验”“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部分,有提纲挚领的“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归纳部分。多种形式的活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比较合理和完整的学习过程。

3.新教材突出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内容不单独另立,而是穿插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等内容之中,方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学设计,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和完整。模糊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提倡学生多做实验。实验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增设了“家庭小实验”和“习题实验”。鼓励学生设计实验,降低操作规范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新教材注重科学探究,精心设计了“活动与探究”部分,上下册共设置32个“活动与探究”,主要是以实验承载。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既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又注重探究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探究内容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指示剂”等,都颇具新意,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也从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5.新教材设计灵活、有弹性,为教师教、学生学留有足够的空间。如新教材采用“单元、课题式”,淡化章节的学科系统性,便于教师调整、处理教材,发挥教师的能力和个性。新教材中设置的“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兴趣发展、知识发展的条件。新教材在实验、讨论、小结、拓展性课题等部分恰当地留有一定量空白由学生完成,使学生不但要学习教材内容,还要通过学习活动补充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起到教材与学生交互的作用,其中不少地方蕴涵着对学生学习方法、科学方法的良好影响。

通过使用新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变化。从教师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教育观念上,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放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不再是以往的“短期效应”。(2)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过程和方法”“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视,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注意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给学生判断、决策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再是以往的“知识本位”。(3)在自我意识上,增强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增强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再是以往的“一劳永逸”。从学生方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以前学生刚学习化学时,由于固有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很高,但随着化学知识的增加和知识难点对学生的“分化”,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通过使用新教材,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在今年的中考中,全区及格率比去年有所提高。(2)学习方式有所改变。以前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课、看书、做题的循环往复,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成分很少。目前学习方式正在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多样化方向发展。仅以作业为例:已不单单是做题,而是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3)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所变化。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途径,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学生之间交流、资料网络查询等已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新教材与地区、学校的适应性

新教材在内容选材、实验器材、活动方式设计、社区资源利用等方面,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具有比较好的普遍适应性,是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或解决的。开发区既有城市初中,也有农村初中,没有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社区不同,而造成教学过程和学生活动等方面的不同。

四、新教材呈现方式分析

1.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灵活多样、科学合理,令人耳目一新。本着“学科与社会”相融合的设计思路,使知识顺序、活动编排相互匹配、相互补充。

2.新教材文字规范、准确,计量单位采用规定的名称和符号,化学名词、术语均符合国家标准;文字表达简练、流畅,增强了对话功能,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制作精美,图表规范、科学、清晰、多样。突出重点,与教材内容配合紧密;感官效应强烈,内涵寓意深刻,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趣味性强,有吸引力,发挥出图表的独特教学功能。例如,“外国人不认识中文元素名称”“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化学方程式配平”等,版面设计突出核心内容,层次感强,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记忆;色彩搭配合理,符合“用眼卫生”。

3.新教材中的活动安排及建议具有针对性,注重将“三维目标”融合在同一过程之中;案例具有典型性,例如,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质量守恒定律的活动与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例题1]等,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范例。

总之,实践证明,人教版新教材具有比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对于能力一般的教师按照实验教材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能力强的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体现了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连续性。

五、新教材有待改进的方面

1.部分语言的学术味道还是浓了一点。例如:实验教材第一单元的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给人一种学术报告的感觉,通俗化、生活化不够;在绿色化学中提到的“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提到的“细菌分解”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概念,理解起来有困难。

2.有些实验在操作上要求较高,不易完成。例如,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实验,加热5%的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等等。

3.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学科特点突出得不明显,缺乏具体学科知识承载,常识性知识不容易激起学生兴趣,可不单独设置,宜采用分散融合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8-9-16 07: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实施初中化学新教材所引发的变化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薛青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这套新教材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鼓励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新教材的实施已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观念的变化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对教学而言,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材规定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而学生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教师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的“表演”过程,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但现在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

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导致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例如,第一单元的课题1(相当于以前的绪言课)的处理,以往教师都将绪言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和重要知识作为“主料”,而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辅料”,但现在许多教师都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作为教学重点。有的教师不惜花费2~3节课来完成课题1的教学,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从而激起他们对化学世界的憧憬,产生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化学学习对他们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先进的教学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的,同时教学观念的转变也必须是在教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结论,如概念、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因此,教学方式必须重视学生对正确结论的掌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重视不够。在新教材实施后,教学方式已有较大的改变,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教学,在传统上大多采用如下流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然后总结实验中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实验。笔者听了一位教师的课,他是这样处理的:他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组装制取氧气的整套装置(由于学生已经具有排水集气和给固体加热的基本知识,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巡回视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装置并总结装置中的注意点(至于装置中的细节问题,如棉花、伸入大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等,教师此时也没有指出);第二阶段是制取氧气。实验开始前教师作适当提醒:让学生注意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各部分可能出现的现象,然后各小组利用自己的装置分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氧气,接下来学生开始汇报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对于那些非正常的现象,大家一起研究并提出实验改进的具体方案,如有的学生观察到导管内有紫红色物质,使水槽中的水出现淡红色,从而得出试管口放置棉花的原因,在此处许多学生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棉花代用品如卷筒纸、玻璃丝等等;有的学生观察到在实验结束时插在水槽内导管中有水在上升,从而认识到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说自己一开始时没能收集到气体,从而认识到实验开始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必要性。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悟出了许多道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三、学习方式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两种。相对而言,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利弊。接受式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而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这一点上逊色得多。以前教师在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几乎都是接受式。但在接受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成了知识的容器,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不到张扬和发展;相反,探究式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能切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我学会”转化为“我会学”。例如,“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等栏目的设置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索材。即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关于“分子性质”的学习,以前都是教师直接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新教材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苯分子的图像,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两种学习方式都不可相互替代,应让两者达到动态的、和谐的统一。目前虽然教师还不能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但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具有了这样的意识,在他们的行动中也有了这样的尝试。

四、评价标准的变化

评价标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般是以学生对学习结果(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基本依据,通过检查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来评价课堂教学的好坏。但是这种结果性评价并不能全部反映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种教学目标是不能直接反映到学习结果中的,但它们也都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求。基于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维度的变化以及教师在实施教材中的体会,现在教师在评课时会经常出现“兴趣”“活动”“探究”“讨论”“体验”等词语。也就是说,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时候不仅关注结果性评价,同时也关注过程性评价,换言之,以前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关注教师如何去教,而现在关注的是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去学,初步建立了“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变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伴随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变化。

传统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而新的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评价标准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扩大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的变化引发了教师对“差生”态度的转变,这使得“差生”对化学学科的态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学习化学有兴趣了,这为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新教材的实施带来了许多变化,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将新教材的教学理念贯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更新教学观念培育创新人才



江苏省无锡市南泉中学 尤敏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人类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都闪耀着创新的光芒。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兴衰成败。因此化学教师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是刻不容缓、义不容辞。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趣味性、探究性、过程性、实践性,让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探究和发现,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为培育创新人才坚实基础。


一、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化学源于生产实践,又要为生产实践服务。因此化学教学只有密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树立应用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例如:在学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时,我联系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几种灭火情况,要求学生根据灭火原理思考以下一组问题:木材燃烧、通电电线燃烧、柴油燃烧这三种情况采用的灭火方法是否相同?为什么?应分别采用什么有效措施来灭火。由于这些问题是由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的,所以,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生的成功感不断增加,以此诱发他们的创新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化学教学时,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都始终把与科技有关的问题置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处理,使学生能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理解社会。


二、加强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面临高科技的飞跃发展,急需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和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积极地培育喜欢质疑,敢于创新,新疑独特,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例如:学习氧气能供给呼吸时,我结合生物学科中呼吸的意义,表达式为:“有机物(储藏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的内容,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呼吸属于化学变化?(2)在呼吸过程中氧气有哪些重要作用?(3)为什么说人体每天排泄的水量会比饮入的水量多?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回答,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并且还使学生了解氧气通过呼吸作用还能促进排泄。


由此可见,加强学科知识交叉渗透,实施STS教学和综合理科教学,可提高学生对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的意识和自觉性,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化学教师通过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三、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思维过程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维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主线来组织、来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地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对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上的差异和碳元素化合价的不同,接着提出了两个问题: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相似,还是截然不同?②一氧化碳较稳定还是二氧化碳较稳定?学生经过讨论,各执之见,互不相让。这时我告诉学生,究竟谁是谁非,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了一组实验:①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②将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③将一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④将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经过这样的分析、推理、验证,得出结论,获得的知识难以忘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探索知识,总结规律。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设置疑问,注意在关键处设疑,在重点、难点处设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质疑,使他们有充分的发言权,同时组织学生相互设疑、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辩论,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改进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种最有效的科学手段。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改革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具体情况,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为教学服务,为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服务。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学生的动作技能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补充实验,增加实验量。只要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就应该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我们可以把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实验、把简单的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学生亲自做实验比教师演示给自己看,观察到的现象会更清晰,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例如:“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用镁、锌、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以及许多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等。实验结束要做简要的小结,帮助学生从感生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更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施展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每一次实验都应激发学生可以不限于课本中的药品、器材,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写出独立见解的实验设计,并允许和支持他们可按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操作、编写实验报告,使他们尝试创新探究的乐趣,主动训练创新技能。


改进实验教学,训练创新技能,关键是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以新的视角开展实验教学,要求适当的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要挖掘实验的创新功能,优化实验教学,从而达到既训练创新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目的。


当然,培育创新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是通过一、二次实验活动就能培养起来的,还需要各科教师,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技能,挖掘化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崭新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因为只有将博大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创造精神与科学基础结合在一起,才能造就出当今时代的创新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让学生自己走进“森林”



江苏无锡市东亭中学 王惕敏



翻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新教材,跃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和一页页赏心悦目的色彩,这样的一本书就像一片美丽的大森林,森林之中有着无穷的奥秘召唤着正处在求知欲旺盛期的学生,当学生们急于想走进森林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充当什么角色呢?

森林里有狼、有陷阱、有绊人的藤蔓、有曲折的路,我们是否还要像以前一样,生怕学生们摔着、跌着、伤着、多走弯路,于是在危险处插上红色警告牌,在弯路处提供一条笔直的捷径呢?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你怕狼,就别到森林去。”让我们的学生自己走进森林去探索化学奥秘吧,因为综合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探索和尝试,只有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探索和尝试,才能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不能再让学生的自主流于形式了!

一、布白──让学生在森林的空地种上创新的幼苗

众所周知,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目的是给欣赏者留出遐想的余地;文人写作,讲究含蓄,目的是让读者从有尽的文字中体会无尽的内涵,这就是“布白”。在新教材中,这样的“布白”随处可见,那些貌似不完整、不完美、漫不经心未讲清楚的地方,在我看来都是编者精心设计有意安排的“布白”,这些出现的知识点,乍一看会让人一懵,但此后这个问题却会紧紧抓住阅读者的心,使阅读者产生想探个究竟的心情,这种心情是一种求知欲,是一种教师在学生那儿孜孜以求的学习兴趣,有名人说:“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学习的动力。”学生的思维在兴趣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创新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

教材的巧妙安排能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停歇,但其良苦用心需要教师心领神会地实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显现出它的魅力。在我们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化学知识零碎、繁杂,化学教师总是把知识“嚼”得烂烂的,说得细细的,惟恐漏掉半点蛛丝马迹,上课可谓天衣无缝、无可挑剔,非常“完美”,而实际上这种“完美”恰恰就是一种不完美,在此过程中学生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创新思维遭到扼杀。教师主宰课堂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我们不能抱着陈旧的观念舍不得放下,给学生多留些空白吧,思维的翅膀才会飞得更有力,创新的幼苗才会长得更健壮。

一篇名为《少穿就要挨冻》的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来北京讲学的香港某大学心理系的张博士和他的美国夫人,一下飞机就住进了宾馆,张夫人告诉她的孩子,换好衣服,一会儿要出去吃饭。一会儿,7岁的儿子换好了一身短衣短裤走出了自己的房间,3岁的妹妹穿着一条红裙子也出来了,当时北京的气温比香港低,以我们传统的想法妈妈应该提醒孩子,让他们多穿点,但妈妈看了看他们,什么也没说,和大家一起出门了。一会儿,孩子们就有点冷了,妈妈看着他们发抖的样子,一句埋怨的话也没说,从背包里拿出长衣服给兄妹俩,孩子二话没说就穿上了。”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触很大,学生学知识不也是这样吗?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他们会更自觉地去体会和认识,他们会更乐意去接受未知的东西,他们会很投入,他们的思维在主动学习中会更活跃,这不是远比我们“恨铁不成钢”的絮絮叨叨强得多吗!

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权威,也不是导游,而只是随处可见的指路人,到底怎么走,还得看学生自己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他要主动构建信息才行,这种构建不可能由他人代替。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讲得越详尽,学生的心智就越会处在一种懒惰状态。所以,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布白”,还要多寻找和设计这样的“布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广阔天空,以达到让学生多思多想的效果。例如,在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预先告诉学生“要用胶头滴管”的注意事项,可以先要求学生用量筒量出5 mL水,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自然会遇到一个“倒入水无法恰好是5 mL”的问题,这时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会想出很多办法,有的是精彩的,有的是牵强的,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的思维活跃了。又如,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时学生没有扶住集气瓶,结果快满的时候集气瓶翻了,前功尽弃,学生在懊恼的时候重新来做,他不仅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还会想出一些固定住集气瓶的“偷懒”办法,可以相信,在他的头脑里一定还添加了一条:“做事应该想得更周到些”。你认为教师还有必要预先给学生一个“警告”吗?

二、渗透──让学生逐步发现更多的“树”

不知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仅戴一只手表的人能知道某一时刻准确的时间,但戴两只手表的人呢,反而不能确定某一时刻的时间了,这便是“萨盖现象”。因为过多的信息会带来太多的参照系,叫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难以决断。

人如果一下子吃的东西太多,超过了肠胃的承受力,则会出现消化不良。同样,如果人的大脑总是在连续不断地接受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来不及理解消化,也会出现信息消化不良。

国外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者让某个人每天看几百张不同的照片,结果,没过几天,此人就患上了偏头痛病,久而久之,此人还出现了胃痛、心脏不适等一系列的不良症状,心理医生称之谓“信息过剩症”。

回想我们所经历的教学历程,我们似乎一直在重复着上述的错误。很多化学老师都试图通过自己“精彩”的讲演,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给学生最多的化学知识,还称之谓“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某个抽象难懂的问题讲深讲透,或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的概貌介绍给学生,然后急于进行训练。这样做实际上全然不顾学生的承受情况,压缩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内化”的操作,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难以消化,难以吸收。应该说,教师的动机是积极的、善意的,愿望是美好的、急切的,但效果恐怕是苍白的、遗憾的,等待他们的也许只有学生的“消化不良”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怎样让学生获得越来越多的新知识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既含有一定“份额”的已知东西,又含有一定“份额”的新东西,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兴趣。我称之为知识的渗透,在渗透过程中,能形成一种熟悉的陌生,学生觉得将要学习的知识并不“陌生”,有亲切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入的学习。

在新教材中不乏知识渗透的例子,例如,讲了氧气的性质后,渗透了氧化反应、氧化剂、氧化物等概念,作为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开始很难理解知识点的这种贸然出现,现在似乎有些领悟,当在森林中看惯了普通的树,突然出现一棵奇怪的树,强烈的好奇心会迫使学生想追根问底,这不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最巧妙的设计吗?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渗透。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把化学知识一点一点地渗透给学生,就像蜘蛛结网一样,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织成一张越来越大的化学网,而不是把知识揉成结实的团硬塞给学生,造成不理解的知识的堆积,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我们要让学生在一个个鲜亮的渗透中猎取知识,逐渐把知识延伸到无穷远。

三、阅读──让学生看到“森林”中最大的一棵“树”

新世纪的学生必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自学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人的一生中,从外界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可以说大部分是通过自学途径完成的,所以,自学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在自学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人要对所阅读的内容理解、记忆、求异、创新,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心智活动,从而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并产生一种悟性,形成一种思想。阅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意义,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现在多姿多彩的新教材正好可以用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题材,色彩斑斓的化学新教材深浅适度,通俗易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材料。

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刚接触阅读会很不习惯,他们阅读起来显得盲目、无序,甚至心不在焉。怎样来调整学生的阅读习惯,变不会阅读到会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一)理论联系实际,巧设认知冲突

在教育心理学上,“认知冲突”就是造成学生对某个问题既急于解决,但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心理状态,一旦造成这种心理状态,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探究的动力,这时学生处于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正是让学生阅读的好时机,应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课题《水的净化》中,做完了过滤实验后,让学生在过滤得到的水中和蒸馏水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搅拌并看现象。学生看到两种不同的现象时,顿生疑团,惊讶不已,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心情很迫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请学生阅读有关内容,学生茅塞顿开,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归纳一系列的知识。教无法则,学无定则,只要能抓住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以问题引导阅读,善设阅读的焦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没有重点,走马观花,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地阅读,可以设计一些“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因为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运用问题可以启动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把学生引入一种问题情境中,这时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过滤的探究与活动中,学生在阅读有关过滤操作的基本要求时,为了防止学生盲目地阅读,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思考,善于总结,找出过滤过程中的注意点“一贴”“二低”“三靠”的含义以及这样做的理由。

总之,在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再也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教师姿态出现了,而应该以学生的身份陪着学生一起走一条曲折的路,就像魏书生先生说的,和学生要“商量、商量、再商量,合作、合作、再合作。”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的身心在探究和创新活动中处于全开放的状态,在探索和尝试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9 23: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