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听课心得评课稿资料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0:43:30 | 只看该作者
评一小老师陈晓琴的课--《麦哨》
后港程家小学 胡显红


本山大叔说,感谢CCTV,感谢MTV,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也要说感谢;但我不是感谢什么TV,,我感谢的是市教研室组织的这次活动给了我们一次学习的大好机会,感谢的是Teacher,三位Beautiful Teacher。是的,非常感谢三位漂亮的女老师带给了我们三堂漂亮的精彩的课。可以说,每堂课自有每堂课的特色,每位老师自有每位老师的风采!听后让人眼界大开,豁然开朗:原来语文课是这样上的,原来语文课可以上得这样精彩!黄老师的平易朴实、深挖从容,陈老师的精致唯美、轻松引领,汪老师的实而不华、摇曳多姿,扎实高效,精彩纷呈,都是让人那样的痴迷、那样的沉醉!下面重点就陈老师的课发表一下个人的浅陋之见,贻笑方家,不胜惶恐;不对之处,敬请陈老师原谅,也请在座的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首先,陈老师的范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来中高年级的课文,我们大多数老师可能会说一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就可以了,但陈老师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伴随着陈老师富有磁性、声情并茂地朗读,同学们很快就进入了意境。记得以前听吴恒平老师的讲座,说有的课文是不需要讲的,像《金色的鱼钩》,同学们读都读得流泪了,还需要讲吗?个人也以为,像《再见了,亲人》、《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样的课文,教师先来一下声情并茂的范读,同学们是会很快进入状态的,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文关怀、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也是本堂课的亮点。从“不抓蝌蚪”到“不在麦地里打滚”、“不糟蹋庄稼”,处处彰显了这一理念。学生在关键处、迷茫处需要我们的点拨、指引。新课标也说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陈老师关键处做到了,而且十分及时、到位、出色,很好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最成功的地方当然莫过于整堂课的书声琅琅。陈老师紧紧抓住重点词语、文句反复朗读,带领学生一起读之诵之,使学生不知不觉与老师一起舞之蹈之,美美地进入了美美的意境。一篇课文,重点处真的没有几处,陈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取舍真的很到位,抓住了这关键,也就抓住了灵魂。
“学吹麦哨”的环节设计把本堂课推向了高潮。它通过老师迅速地传染给了学生,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了乡间田园,什么田野美,什么孩儿乐,同学们立刻感受到了,这很好地升华了教学意境。它也使得本来很虚空的东西一下子变得可触可摸了。
此外,导入的自然、释题的轻松,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近文本、走进文本;句式训练及时全面,板书简明扼要、精当突出,能很好地概括内容、凸显主题,也值得学习。
纵观本堂课,陈老师外表的平易大方、语言的磁性温婉、态度的亲切平和都让人如沐春风,如品甘醇、如味佳酿,品之愈久,我飘飘欲仙!课文写得美丽,陈老师的课上得更美丽!我们唱共产党的恩情说也说不完,我们说陈老师这堂课的优点说也说不完。我只不过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点;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更何况我们是来学习的,要我们评课,那实在是“弄斧鲁班门,耍刀关帝庙”,见笑,也请见谅!我们看到,整堂课陈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很是感染人。她激情澎湃、才情四溢,可课文偏偏就上得那样的舒缓、曼妙,像抒情诗,像小夜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似甘露、像涧泉,滴滴润心田!我不觉沉醉!我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沉醉不知下课,下课带来遗憾。用上午学到的我们秀外慧中的涌山中心小学汪晓飞老师的话就是一声长长的“嗨”——怎么就下课了?“景行行止,高山仰止!”是啊,高山安可仰,我徒有钦羡情!我想这个班的孩子一定会因为拥有陈老师而幸福无比的!
最后再一次向陈老师致敬,向另外两位老师致敬!感谢教研室的这次活动,感谢一小提供的这个平台,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多开展,更希望教研室以后能多送教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6 10:44:05 | 只看该作者
精彩课堂

——评王红妹老师的《麦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初夏季节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课文以盛夏的乡村特有的“麦哨”为题,富有诗意。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重点描写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生活在这种天然娱乐场所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哨声作结。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听了王老师的《麦哨》教学后,受益匪浅:

一、目标定位准确。

这节课,王老师一方面关注到《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另一方面也关注到这篇课文在本册教材所处的位置,是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课。于是在教学中并不是仅仅抓住优美的语言,也不纠缠于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的解剖,而是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激发学习情趣。如:教学麦哨的声音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来体现“柔美、欢快、你呼我应”等各种美妙的麦哨声。我相信,这样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一定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二、课前游戏为课文学习扫清障碍

麦哨,对于农村的孩子可能十分熟悉,但是城里的孩子却不甚熟悉。王老师让孩子们猜麦哨发出的声音。而后让孩子们看看麦哨所谓何物,再请孩子上来亲自吹吹麦哨,很好地扫清了课文学习的障碍。再把麦哨作为奖品,更是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我也想到后面学习中,老师花大力气学习的“吮茅(máo)茅针”。其实孩子们同样是不了解的,假如王老师能每人一根,让孩子们吮一吮个中滋味,孩子们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会更到位。

三、大胆取舍、体现层次性。

一是文本的层次性:很多时候,当课文的语言魅力十分突出的时候,老师们往往会被优美的语言而吸引,直奔主题,解剖语言。但在这堂课中,王老师并不急于进入课文最精彩的部分,而是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梳理课文脉络。虽然这样做看起来比较烦琐,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却得到了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得到了发展。然后在进行具体的重点段落教学。二是段落教学的层次性。王老师选取了三大板块:课文第5、6自然段(吮茅(máo)茅针);第4自然段(田野丰收景象及拓展教学《可爱的草塘》片段);第1、2肯7、8自然段(吹麦哨)。其他都大胆舍去。这种取舍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回想自己的略读课文教学,经常,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面面俱到,没有了略读课文的特色。王老师的给了我们很好示范,使我收获多多。

四、 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完成,重点突出

一般课堂上,板书基本由教师自己布局,王老师则不然,她先是根据整体感知,板书了 :田野美景;孩子快乐。再在课文的赏析中,请孩子们上黑板板书了:能干、自由、可爱等等。为学生设立平台,放手大胆让学生去写。王老师这个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还抓住本课的主要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课文精彩,而王老师用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演绎了一堂更为精彩的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8 15: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