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2#
发表于 2008-9-17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物圈 教学设计


[size=+0]
[size=+0]    教学目标
    [size=+0]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size=+0]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size=+0]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size=+0]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size=+0]

难点和重点
[size=+0]
[size=+0]    重  点
[size=+0]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size=+0]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size=+0]    难  点
[size=+0]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size=+0]
    课前准备
[size=+0]    教  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准备一个地球仪。
[size=+0]    学  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size=+0]      
[size=+0]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生物圈的概念
 
[size=+0]①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size=+0]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①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②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①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②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圈的模型。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①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②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9-17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物圈 教学设计



江苏省无锡市八士中学 袁亚梅



    一、分析教材
这是一节七年级的生物课。

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家”中有很多成员,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加强环境教育,使初中生提高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并使学生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分析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他们能说出各种各样生物的名称、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自己动手做实验等能表现他们的活力。

七年级的学生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教材里的图画、文字,他们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

2.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能力

1. 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 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 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

4.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

1. 播放歌曲《大中国》,教师和学生齐唱。

[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馨和重要性。]

2. 歌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同时我们全世界人民还生活在一个比中国还大的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家的名字。

[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3. 比喻:地球──足球

生物圈(地球的表层)──一张薄纸

既然如此,你想了解这个家吗?

4. 引入课题:生物圈。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又好奇的氛围中愉快地进入角色,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

1. 生物圈的范围。

(1)说一说: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

证一证:阅读教材第11、12页“生物圈的范围”,看看科学家的观点是否与自己的相同。

[给学生自由发言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出问题:通过验证,哪些同学的观点和科学家的一样,一起交流一下,可以吗?

引导学生概括出: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的深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提出问题:在这个20千米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呢?

(2)角色扮演: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代表一个生物圈层进行讨论,并做汇报表演。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活动(一般前后四个学生,方便易行),利用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扮演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会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有极大帮助。如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表演结束,学生概括出:



(3)由此介绍: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是截然分开的吗?

[让学生自己先猜想,再举例说明,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想象的科学精神。]

结论:不是。

(4)设疑:为什么生物圈中有生物,其他地方没有呢?

2.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1)讨论:学生分成6大组(确定1人为组长,及时、准确记录该小组成员活动情况,以作学期成绩参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比较教材第12、13页的6幅图片。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讨论题:

①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

②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③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产?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观察、比较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2)汇报结果:以组间竞赛形式,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出该组讨论的结果,其他组成员和教师作评委,对各组的作答给予适时的、恰当的评价。

[通过竞争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方式和应用。]

(3)小结:

讨论1:向日葵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土壤和肥料;

长颈鹿的生活需要食物、水、空气、阳光和温度。

讨论2:向日葵生活在土壤中,土壤中有水分;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土壤中缺水;

牛生活在陆地上,而海豚生活在海洋中。

讨论3: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没有水,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所以干旱会使粮食减产。

(4)质疑:①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存也需要这些条件吗?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地球上其他的生物生存也需要这些条件。

(实物投影)投影学生搜集的多种资料,有文字的、有图片的……

②如何获得和分析这些资料?

引导学生回忆、并结合教材第12页红框中内容,掌握有关搜集和分析资料的知识后小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9-17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资料形式: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对资料处理:整理并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发现探索的线索。
[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小结: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都是一样的,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6)知识迁移:任举一种熟悉的生物,说说它的生存也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吗。
[遵循巩固性原则。]
3. 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关“生物圈”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点。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小结本节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总结──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学生设计一道题,尽量把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去(提示:可以用表格的形式)。
有人设计了类似的题目:下列条件是该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填“+”,否则填“-”,问其他哪一个学生愿意表现一下?(学生争着回答。)
[让学生大胆创新,改变以往教师考学生的方式,自己设计题目考自己,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关“生物圈”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
我想知道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这些条件一旦改变或不足时,对生物有没有影响?生活在这个生物圈中的生物会不会对生物圈造成影响?
[培养学生虚心提问,学无止境的意识,并为下节课或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4. 巩固练习。
(1)你会填吗?

(2)我来试一试。
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松土、施肥、浇水、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还要把花搬到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种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①阳光②水③空气④营养物质
⑤适宜的温度⑥一定的生存空间
A.①④⑥⑤②③     B.③④②①⑤⑥
C.②①⑤⑥③④     D.⑤②①④⑥③
[体现“STS”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的内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物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课后想一想。
生物在生物圈内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改变或不能满足时,生物是否还能很好地生存?如果不能,请搜集资料说明你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反思
本设计中导入部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只是一首简单、普通的歌曲却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使他们愉快轻松地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对于知识点的学习,采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也是本设计的较成功之处。
让学生学完知识,自己编一道题考一考其他的同学,并将编好的题目写在预先准备的纸上,以便实物投影展示,“考”时由编题者当“主考官”,学生自愿参与,“被考者”的回答正确与否,主要由编题者确认,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采取集体讨论方式来解决。这样,让学生编题互问互检,注重学生间相互评价方式的应用,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将新教材、新教法和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落到实处。
需要反思的是:1.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生物是一门新学科,所用的教材又是新教材,学生尚未进入正轨,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讨论风气、合作精神,出现了课堂气氛松散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这一方面狠抓学生,分组时采取责任制,责任到人,做到“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2. 以后的教学过程要认真解读、努力钻研新大纲、新课程标准,尽量达到高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9-18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物圈 教学设计



田俊慧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中学



一、教学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究探讨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生物圈”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课下收集有关生物圈的资料,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多渠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思考与辨析、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这里的家,运用得比较贴切、形象,让学生知道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学生爱护生物圈的情感。情感对人的影响是感性的,知识影响是理性的,理性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所以情感培养应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弄清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才能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以及“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应该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而“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到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圈各方面的资料,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开展探究活动,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四、教学策略

对“生物圈范围”的学习,组织学生对生物圈的层次结构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弄清楚地球上的哪些地方有生物,然后认识到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本节的重点,这对诠释“家”的含义很重要。通过教科书上的6幅图片,再结合课前师生收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资料的处理能力。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类只有生物圈一个家,我们应该爱护它,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9-18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课前准备
收集宇宙中各大星球的资料以及生物圈的资料。
收集星球及生物圈等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地球仪。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境导入

观察、欣赏。



观察、思考。
出示课件,展示地球的壮丽景观,用激情豪迈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并欣赏。
提出问题:
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情景。
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角色。


地球的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吗?生物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一、生物圈的概念


1.生物圈的范围



观看生动的课件后,再根据自己课下收集的资料,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
研究讨论交流
总结生物圈的范围

通过展示“地球在宇宙中悬垂状态”的课件,引出生物圈的概念后组织学生结合地球仪讨论分析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出示课件:生物圈的范围,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总结。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生物圈的结构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台词,夸赞自己的圈层。
③同组成员互相补充。
组织学生角色扮演
后台监控,前台导演,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分别扮演某个角色。
提出“角色扮演”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倾听各组意见。
引导学生说出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角色扮演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参与过程中,能挖掘集体智慧,发挥个人优长,突出学生主体,学会倾听艺术,感悟真挚情感;各方面能远近兼顾,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想象平台(技能训练)
根据手中的资料、结合教材,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没有氧气会窒息而死,没有水会渴死……
组织  监控。
出示资料。
引导分析。
参与学习。

假如你什么都不携带,到其它星球上去做客,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及处理能力,达到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目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回顾反思
(小结)
谈收获。
谈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组织、监控。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课下探究



课下搜集宇航员杨力伟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请同学们课下注意搜集宇航员杨力伟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激发学生关注科学并学以致用。
同时培养学生课外实践探究能力。


课后模拟制作


课后自行设计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  自行设计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9-18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和所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的欲望进入角色。生物圈这节课开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件,并用激情豪迈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星空中,有一个蓝、绿、白相称编织成美丽图案的地球,悬浮在茫茫的宇宙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世界!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美丽的地球吧!于是,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容易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情境。然后,提问学生:观看了美丽的地球风景,你们认为生物应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吗?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探知生物圈的范围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把舞台留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通过“角色扮演”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自我展示的机会,并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

众所周知,信息能力是21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信息能力就是实现搜集信息与课程整合,即:知识不是教师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探索、自我构建而获得的。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圈及各大星球的资料,组织学生课上讨论、整理分析资料,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并通过我的引导答疑,最终弄清动植物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等,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从中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学会科学的方法与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可见想象力能锤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对造就具有独特见解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它飞得更快、更高、更远。比如学生在角色扮演结束时,我提出了一个超越性的问题:我们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一个圈层?学生回答:岩石圈。然后接着问:人类的活动仅仅局限于岩石圈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到大气圈或水圈中呢?学生踊跃回答:我们可以乘宇宙飞船到大气圈,坐潜水艇到水圈。我对学生给予了及时的评价,让他们有一种兴奋和喜悦。然后接着说:可以看出,人类可以借助自己的智慧突破自然的限制。请同学们继续想象,人类是否可以移居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呢?学生虽然众说纷纭,见解不一,但是从课堂的气氛中足以看出他们积极主动、乐于参与,经过学生相互点评后我总结道:人的智慧虽然伟大,但是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圈,那么,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都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呢?解惑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学能唤起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思维,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彰显独立的人格,弘扬主体性。所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职责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应更多地激励思考,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解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接纳、支持与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点评: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注意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新课程理念渗透较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诱导、指导的主导地位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具体体现如下:

1.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况,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上课伊始,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和所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角色,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2.角色扮演体验成功、喜获新知

角色扮演比较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张扬个性,使其在合作学习中展露 自己的才华,这既是表演者成功的体验,也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培养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获取新知及思辨与创新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个性特长的了解,以便因材施教。

3.分析资料、培养能力、主动探索新知

在此教学环节中,注重了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给学生创造发表自己见解、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主体得到了发挥,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决策意识、团队精神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力求体现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整个教学过程不是以学会生物学知识为主,而是以人为本,注重了学习兴趣、过程和动机,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9-18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第一节 生物圈 教学实录







学    校:黑龙江省大庆市五十五中学

主讲教师:袁玉芬

授课班级:初一(2)班

班级人数:70人

授课时间:2001年9月13日

课前准备:①教师:地球仪、课件   ②学生: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师:(有条件的学校展示课件,无条件的学校展示挂图)在无数颗星球中,地球作为一颗”蓝色水球“悬挂在浩瀚的宇宙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吧!
生:(观看课件或挂图并且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生:(讨论发言)我们都看到了美丽的草原、川流不息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森林、蔚蓝的天空、歌唱的小鸟、以及许多说不出名的美丽的动物和植物……
师:大家观看得都非常仔细。那么,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
生:(讨论)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比如:在天空的最顶部、在海洋的最底部、在地球的最里面……
师:(拿出地球仪)这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可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的范围的。现在,我们就给地球上生物能够生存的这个范围起个名字,你们认为应该起什么名字好呢?
生:(讨论)有的同学说出“生物园”“生命圈”,其中有个同学说出“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
师:(边讲解边指示地球仪)大家起的名字都非常好听,但是我们只能取其中最好的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哪个吗?
生:(讨论)我们觉得“生物圈”这个名字最好。
师:同学们想得非常好。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并且相互间发生着复杂的关系。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呢!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观看了美丽的地球风景,你们认为生物应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二、生物圈的范围
生:(阅读课文并讨论)我们认为生物应该生活在一个有空气,有水,有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食物的环境中。
师:这名同学想得很对。我们地球的表面有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水和食物,所有的生物都能够在这一层中生活,那么,你们知道生物圈到底有多大吗?
生:(阅读课文并讨论)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的深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
师:这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那么在这20千米的厚度当中,我们可以把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呢?(大家可以根据生物生活环境的不同来划分)
生:(讨论)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我们认为有的生物生活在天空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所以生物圈应该划分为三个圈层。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地球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应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你们知道在这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呢?
生:(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代表一个生物圈层进行讨论)
生:(扮演大气圈底部的)我们大气圈位于生物圈的最顶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等。别看我们没有岩石圈那么美丽的外表,可是生活在我们这儿的生物还真不少呢!有美丽的大雁,有矫健的雄鹰,有许多漂亮的昆虫,还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等微小生物。
师:原来,大气圈中有这么多的生物啊!谁再来说说其他的圈层?
生:(扮演水圈的大部的)我们水圈可以说是生物圈中的“佼佼者”了,不信,你们就打开地图看一看,在地球的表面,约有70%的面积都是我们水圈,所以,从宇宙中观看地球,就像观看一个“蓝色的水球”。我们水圈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在我们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当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类,有凶猛的鲨鱼、有五颜六色的热带鱼类、有微小的浮游生物、有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等等。
师:看来水圈可真不简单呢,有这么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其中,但是,是不是水圈的所有地方都有这么多的生物呢?
生:(讨论)不是。
师:那么,主要在水圈的哪个部分才有这么多的生物存在呢?
生:(讨论)应该是在水圈的表面。
师:大家想得都很对。水圈中的生物大都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正是由于海洋的出现,才使我们的地球上有了如此繁多的生物,所以我们把海洋称为“生命的摇篮”。除了水圈和大气圈以外,谁来说说岩石圈的情况呢?
生:(扮演岩石圈的)我们岩石圈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我们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我们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在我们这个圈层中,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绚丽多彩的花朵,有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还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最重要的就是,人类在我们这个圈层生活和繁衍。可见,我们岩石圈才是人类的“立足点”。
师:这名同学想得太好了!我们人类主要是在岩石圈生活的,但人类的活动仅仅局限在岩石圈中吗?
生:(分组讨论)不是。人类可以乘坐宇宙飞船到达大气圈以外,人类还可以乘坐潜水艇到达海洋的底部。
师:对。岩石圈不仅是多种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那么,生物圈中的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是截然分开的吗?
生:(分组讨论)不是。
师:你们能举个例子吗?
生:比如课本中的图1-11,在岩石圈中包括大气圈和水圈;在水圈中包括岩石圈和大气圈。


三、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师:我们都知道,现在地球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人口过多给地球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于是,科学家想了一个办法:把地球上的人移居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大家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
生:(讨论)我们觉得没有特殊的装备不行,因为其他星球上没有氧气存在,而且温度不是过高就是过低,也没有充足的食物,所以,人类不可能生活在这样的星球上。
师:这就是说地球有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条件。哪些条件呢?让我们先来观察书中的六幅图片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鹿生活需要什么条件?学生:(观察书中12页)向日葵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土壤和肥料;长颈鹿的生活需要食物、水、空气、阳光和温度。
师: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生:向日葵生活在农田中,土壤中有较多水分;仙人掌生活在沙漠中,土壤非常干燥;牛生活在陆地上,而海豚生活在海洋中。
师: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减产?
生:因为农作物的生活需要水,没有水,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所以干旱会使粮食减产。
师:(小结)回答得非常好,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这也是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师:现在,请充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假如你是其他星球上的一棵草或一只小白兔,你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生:(分组扮演角色)扮演成小草的同学说:我是一棵含羞草,有一天,当我睡醒睁开眼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住在了金星上,这里的环境真是太糟糕了,这里根本就没有氧气,大气中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而且,这里的温度简直是太高,表面温度都达到了470摄氏度,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们说,我能不渴吗?于是,我就拼命地喊:“渴呀!渴呀!谁能给我点水喝呀?”可是没有人回答,最后,我变成了一棵枯苗,孤独地待在金星上。
扮演成小白兔的同学说:嫦娥姐姐说我太淘气,就把我扔到了火星上,唉,真是太倒霉了,这哪是什么“火”星啊,简直就是一个“大冰窖”,冻得我浑身打哆嗦,感冒一个月都没好,而且这里的大气极其稀薄,我在这里几乎都喘不过气来,这里也没有水喝,渴得我做梦都梦见喝水。
师:今天我们才知道,原来“小草”和“小白兔”都有这样不寻常的经历。下面,同学们,请你们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以及你们的生活经验,共同讨论一下:生物圈是如何满足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的?
生:(讨论后发言)略。


四、课下作业
师: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6 01: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