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避震应急知识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震应急知识


为什么说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







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是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展起来的,基本上与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同步。就世界范围来讲,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仍是当代世界一大科学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前兆的识别和判定十分困难。目前的地震前兆观测大多是来自地表,各种有震与无震前兆相互混杂,从中提取有预报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十分困难。

(2)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前兆特点的认识还很粗浅,试图找到适用于所有地震的普遍的前兆规律十分困难。尽管震后总结可以得到很多对应的前兆异常,但在震前,面对许多已经意识到的前兆异常却往往很难判断是哪个地点、哪种类型地震。

(3)地震震源无法直接探测。地震多发生在15公里左右的地壳中,目前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花费巨额资金,地球上最深钻探深度也才12千米左右,而且是“一孔之见”而已。

(4)地震预报实践机会少。大陆地区强烈地震在同一区域重复发生的周期往往在百年以上,可供总结和分析研究的震例很少,限制了预报水平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震应急知识


无处可逃

──地震





地震总是突如其来,无法预料,是自然界最有破坏力、杀伤力的力量,其力量之巨大令人惊惧不已。地震到来的时候,整个大地都在晃动,我们无处可逃,只能祈求能够大难不死。

如果生命中有什么东西我们视为必然的,那就是在我们脚下的地球。就是那么一瞬间,大部分只有几分钟或者几秒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脚下的地面突然有了一个很大的裂缝,然后周围很多高大的建筑物在摇动、倒塌,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地震是地球上最有破坏力的灾害,仅在20世纪就有200多万人死于地震,而地球强烈震动的时间一共不到1个小时。地震发生的频率很高,全世界每年有100万次,但大部分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微震,有几百次破坏比较轻微的,灾情惨重的地震平均每年约20次。

如果没有人类,地震就不具有威胁性,在有些无人区发生的地震几乎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是我们的地球越来越拥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有些地方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楼层越来越高,而地震经常会发生在人口比较稠密的地方,这些地方一旦发生地震,造成的损害就会超过任何其他的天灾。如今约有6亿人居住在强烈地震带,他们的家园和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地震的威胁。

1997年10月意大利中部发生了一起大范围的强烈地震,地震在半夜发生,很多人搞不清楚状况,惊惶失措,很多建筑物受损,6个人死亡。10个小时后,余震发生,强度远远超过初震,几百栋房屋倒塌,有一个村庄的居民全部无家可归。亚西夕有700年历史的圣法兰西大教堂也遭到破坏,初震过后,修士等人到教堂检查墙上和天花板上的壁画受损情况,突然间,余震发生,天花板整个坍塌,当场砸死了4个人。

人们无法阻止地震,但希望能够预测到地震,好避免一些损失。世界上第一个地震探测仪是2000年前中国汉代的张衡发明的(如图所示),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哪个方向的龙头所含铜珠就会掉落在下面的蛤蟆嘴里,当时这个仪器就已经非常准确。现在的地震仪深埋在地下,可以感应到地球任何地方的地震,然而它也是只能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发出警报,不能预测。

地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真的是地球在发怒吗?科学家们可以用最令人信服的理论告诉你关于地震的奥秘。

我们知道,地壳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这些板块会不断的移动,虽然移动比较缓慢,每年也就是一两个厘米,但板块之间还是会发生碰撞,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另一个板块的下面,有的板块也许就会叠在其他板块的上面,这样就会使地壳发生变形,产生高地和火山。世界上9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交界处,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撞击之时,1964年3月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地震沿着断层线蔓延800千米,有地震感的时间长达7分钟。顷刻间,房倒屋塌,桥梁断裂,公路裂开,铁轨变形,一切陷入了瘫痪。有的城市里面裂开了好几千米,地面下陷了15米,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2000倍的能量。尽管当地人烟稀少,仍有115人丧生。

不管地震的强度和破坏性如何,发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两个板块相撞,其接触面产生巨大摩擦,断层两侧的岩石互相挤压,产生巨大能量,经过一段时间,也许几年或者几百年,最后板块的持续运动会打破断层之间的这种格局,这时板块运动突然剧烈起来,地表产生强烈波动,这就是地震。

在地震到来的时候,人显得如此渺小,我们只能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我们所能想到、做到的只是加固房屋,学会在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逃命方法。然而这是无可逃脱的命运,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震应急知识

小震活动







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

在我国的地震史料中有不少震例记有前震活动。如公元1512年“五月云南地连震十三日,八月云南地大震”。1668年7月25日镇江府、丹阳“戌时地震,先数日微震一次,是日震甚,山动摇,江河之水皆为鼓荡,停泊之舟多覆溺,城内外震裂墙屋无算”。就是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或数日存在前震现象。

由于观察认识到大震前有一系列小震,因此便可利用前震预报大震,并设法预防大震。比如1809年8月11日贵州正安“小溪里、罗乾溪忽山动石坠,居民即将器具牛羊移居对山,迁毕地摇,房屋倒塌,田土尽翻,山泉凝而为潭,深不可测”。这说明,正安发生强震前,在小溪里、罗乾溪存在明显的小震活动,当地老百姓在观察到这种前震现象后,马上采取措施,人畜财物转移到安全地方,避免了伤亡出现。

小震活动不断,但无大震发生的现象也很多。另外小震活动不明显,发生大震的例子也常出现。所以,以小震活动作为前兆预报地震,目前不具有普遍意义。

一次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称为余震。大震之后的余震活动,有的很多,有的很少,持续时间也不一样。如1609年12月29日福建同安“酉时地大震,连日微震,逾震方止”。大震之后存在余震活动,主震过去以后,要防止余震,特别是强余震进一步造成伤亡破坏,应有所戒备,避开危险地方。

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了前震活动,并以它作为预报大震的手段,可以设法避免或减轻大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大震发生之后,监视住余震活动,可以防止灾情的加重和扩大。掌握大地震往往有前震和余震的活动规律,对于研究地震预报,进行防震抗震都有重要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震应急知识


有地震异常就有地震吗?







在地震发生前,一般地都有大量的异常出现,但并不一定有了异常就发生地震,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在实际的地震监测预报中发现,地震前兆有时具有非常复杂的属性。除了有前兆异常出现并且随后有地震发生的情况外,往往还有观测到前兆后没有发生地震的情况。那么为什么有前兆不一定有地震发生呢?这是因为地震发生之前,在围绕将要发生地震的那个地区(即震源区),是一个应力高度集中的地区。由于应力集中和加强需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的探测手段能正确地反映这个应力增强的过程,那么就等于正确地观测到了地震将要发生的前兆。然而,在应力加强和能量聚积之后,以什么形式释放能量,则有多种途径和可能。例如,能量可以以岩层突然的断裂错动形式释放,这就有地震发生;也可以通过沿软弱的结构面和断裂的蠕动,或通过小幅度、大面积的地形变而释放,这就无地震发生。这些不同的情况是由当地的地质条件所决定的。对此,我国已故的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先生早在1970年就深刻地指出,即使是到了地震预报过关了的那一天,地震预报也不可能是百发百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震应急知识

有感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由于地震的灾难性和突发性,人们普遍存在恐震心理,有感地震,特别是强有感地震发生时和发生后,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盲目避震”行动和心理恐慌等问题。

有感地震发生时,很容易出现的“盲目避震”行动是:在房屋中的人员惊慌跳楼、跳窗外逃;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出现人员由于拥挤外逃而摔倒、踩压,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等。如1979年江苏溧阳6.2级地震中,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亡者是刚逃到门口时被砸或被压所致的,还出现了跳楼事件,造成了本来可以避免的伤亡。1984年南黄海6.2级地震没有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但是少数人在外逃户外的过程中因挤、碰、扭、踩而受伤,轻伤263人、重伤54人,还有8人死于地震引起的惊恐或事故。1985年自贡4.8级地震直接死亡仅1人,但由于“盲目避震”造成的次生灾害,却死4人,伤200多人。

有感地震发生后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人们心理恐慌,容易产生和传播谣言。如1979年江苏溧阳6.2级地震后的一段时间,在江苏、安徽省的部分地区,谣言多,有的人晚上不敢睡觉,看到闪电、听到雷声就惶惶不安,稍有风吹草动就误认为地震到来,夺窗跳楼,造成伤亡。在距溧阳震区85公里的镇江市,发生3起跳楼事件,造成12人死亡;距溧阳震区75公里的马鞍山市,发生两起跳楼事件,7人重伤,1人当场死亡。

2003年天津市宁河三次有感地震之后,也发生类似的情况。在震中宁河县,震时有小孩从窗户中跳出,有妇女抱小孩跑出时脚被扎伤。震后,人们心理恐慌不安,担心还有大地震发生,社会上盛传某年某月某日将有大地震的谣言,宁河县一些村民不敢回家睡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5: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避震应急知识

有益的地震







地震本是自然灾害,特别是强度高的大地震,会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但同时,也带来难得的好处。

奇山异水显风光

许多奇山异水的形成得益于地震时由于地壳剧烈运动,地层断裂,在断裂带上升凸起处,便形成断块山;在断裂带下沉凹陷处,又形成凹陷湖、盆地等;我国巍峨挺拔、风光旖旎的黄山、华山、庐山、泰山等,都是断块山;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和云南的滇池等,都是断层凹陷湖。有些地震断裂带上还出现大大小小的山泉,犹如一株藤蔓上的串串瓜果。如著名的重庆南温泉和北温泉。

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震时地壳相对运动,会把埋在地球深处的矿物质推到地球表面上来,为人类找矿提供了便利。我国横断山区川、滇、藏3省区交界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由于地震较多,这里就形成一条南北长近1000千米、面积达5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成矿带。矿床规模很大,是世界级成矿规模地区。

人工地震勘探石油

勘探人员还通过人工地震来勘探石油。他们先通过爆破引起轻微的地震,同时用仪器记下地震波向地下传播和反射回来的时间以及震形等有关数据,经计算处理后就可以初步判断地下构造的深度和形状,据此确定打井采油的地点。我国的大油田,如大庆、胜利、辽河、塔里木油田等,都是通过这一方法发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 15: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避震应急知识

中国的地震构造特征


中国板内地震类型多、分布广,中国地震构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板缘型、板内断裂型、板内地堑-裂谷型。这个划分既反映了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也揭示了板内断块自身的特点。
板块地震构造运动示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3 13: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