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沟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 陆 云



内容提要:语文课堂的有效沟通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努力达成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思想或行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通过倾听、协商和引导妥善地解决冲突,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策略、合作教学的方式加强有效地沟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沟通



一、什么是语文课堂的有效沟通?



课堂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它的主要构成要素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之间有机融合、互动,达到和谐,进而推动课堂学习,它们之间的通道和纽带就是沟通。因此,沟通是课堂各个要素形成整体的关键。



沟通指“希望发生关联的双方间的努力。目的指向发生联系,达至相互间的理解。”“用作名词时,即指双方经过努力达到了相互理解的状态。”交往是相互往来,可能完全没有这种努力的过程或目的性。交流往往指信息流通,强调信息流动,而不是达成理解或接纳。“没有沟通,或沟通不畅,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发生。”语文课堂的有效沟通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达成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思想或行为。



围绕教学目标、关于教学内容的沟通叫做显性沟通。发生在课堂上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沟通事件与现象可称之为隐性沟通。例如教师无意地展示自己的丰富学识、高超的技艺等,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师,心生敬意而更喜欢你的教学,或因教师对学生的点滴关怀而增进师生感情等。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沟通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潜移默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二、语文课堂沟通的常见的问题和障碍

1.班额太大,沟通的面狭窄。

2008年广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学生独立应答频率表(600人):

第四组
第三组
第二组
第一组


11
32
30
55
17
50
19
11


22
21
32
34
19
33
17
13


18
9
4
22
27
18
9
6


11
7
22
24
21
14
21
9


6
7
13
27
10
12
11
3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和每一个学生都单独沟通,学生独立应答的频率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显示出了极大的差异,独立应10次和10次以下的有10人次,最大的差距是3次比55次,说明一部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非常不足,全班师生交流很不平衡。

再看2008年广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评比活动学生参与度统计表:
观察内容
数据统计





1.独立思考与学习时间
533秒每节
2.小组讨论时间
13秒每节
3.学生练习演示时间
213秒每节
合作学习每节课只有13秒钟,可见学生之间也没有充分地交流和沟通。

2.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信息传达不到。

第四、五行边角的几位学生,独立应答的机会仅仅为第三行中间位置的学生获得的机会的10-20%左右。独立应答频率较高的学生的位置,基本上围绕讲台呈扇形或半圆形分布。表明教师和学生距离较近的能更好地沟通,而较远的距离则妨碍沟通。空间上的距离往往又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距离,部分学生由空间距离产生心理距离,导致课堂的不和谐。

3.教师和学生的预期差异。

案例:《威尼斯的小艇》

师: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上,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石桥和大教堂,所以有说不完的情趣。请大家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同学们对威尼斯有了什么感觉?

生:不知道威尼斯为什么那么多水?

师:不是写威尼斯美吗?为什么以小艇为题目?

生:威尼斯的美离不开小艇……

教师意图可能是想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以小艇作为代表、象征和线索。但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是:不知道威尼斯为什么那么多水?显然学生对威尼斯的基本情况尚未了解。师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预期差异较大,而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缺失造成了学习的脱节和无效,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探究的热情和学习的效果。

4.师生生活经验与话语范畴的差异。

案例:农村的孩子胆子小、知识面窄吗?

绿叶:我现在乡小学支教,学生素质很差,见识不广,给他们上作文课感觉很困难。

天马行空:我在农村长大,不了解火车、飞机、网络,但我知道井水是甜的,我知道捉田鼠可以用水灌烟熏,城里孩子不一定知道;我能空手在河里捉鱼,城里的孩子能吗......

绿叶:你说的很有道理!可他们想说一句完整的话都很困难。

天马行空:你听过他们小伙伴之间说话吗?你听过他们吵架或骂人吗?

绿叶:呵呵,这倒没有!

天马行空:你试着听听,看看他们课堂外是怎么说话的?如果仅仅在课堂上说话有困难,那很可能就是老师的问题了!

绿叶:你这样一说 我好象找到感觉了,真的!

有效地沟通,需要了解学生的现有状态和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实施指导。反之,就像德国的“交往教学”理论认为的,“对学生而言,教学内容的外部规定性和强制性,就成为师生沟通的障碍。”有效的教学,首先要破除这个障碍。

5.教师指导水平和沟通的艺术。

2008年广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师生问答水平观察记录表628名学生)
行为类别
频次
百分比
A、问题的类型

(小计:739
1.课堂常规管理性问题
206
27.88
2.记忆性问题(了解)
213
28.82
3.推理(理解)性问题
260
35.18
4.创造(综合)性问题
88
11.91
5.批判性问题
2
0.27
B、学生回答的类型

(小计:589
1.不回答
30
5.09
2.机械判断是否
109
18.51
3.认知、记忆性回答
245
41.60
4.理解、推理性回答
122
20.71
C、教师理答方式

(小计:552
1.打断学生,或自己代答
48
8.70
2.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92
13.04
3.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答案
153
27.72
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207
37.5
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66
11.96

教师注意提出综合性问题,教学过程中注意鼓励学生,比较注意引导沟通。但是,管理性问题和记忆性、理解性问题占了绝大部分,创造性问题、批判性问题比例很低,学生回答问题主要停留在机械回答或认知、记忆性回答,教学指导深度不够,学生思维缺乏层次,影响了学习的有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三、语文课堂有效沟通的策略



1.避免和解决语文课堂的师生冲突。



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由于对学习的预期、对学习目标和方式的理解、对课堂生态中某一因素的不认同等,都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不和谐、不同步的现象,甚至出现矛盾,这就是师生冲突。由于影响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任何因素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沟通无法实现,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避免和解决冲突是教学过程中必需要考虑的问题。



(1)倾听。



案例:差生是这样炼成的。



一节公开观摩课上,最后一排最角落的那位同学,开始的时候举手要求回答,但教师没有给他机会。举了几次后,他就不再举手了。过了一会,开始东张西望,左摇右摆,最后,干脆向后转趴在椅子靠背上,望着斑驳的墙壁发呆。



由于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教师的能力不及,一些学生没有机会和老师、同学沟通,逐渐被边缘化。学习需要和教学实施之间形成了冲突,最后,差生就是这样炼成的。不管如何,要学会倾听,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机会表达,否则,你的教学对一部分学生可能是无效的。



(2)协商。



案例:还没准备好吗?



初读课文后,教师请同学起来讲讲课文的故事内容,没有学生举手。



师:“怎么,没有同学敢说?大胆一点!”



还是没有同学举手,老师有点生气了:“怎么回事?平时你们不都挺能说的嘛?”



这时,看到老师不高兴了,前排的一位同学犹犹豫豫地把手举起来。老师看了他一眼,慢慢地环顾教室:“大家可能还没有准备好。这样吧,再读读课文,然后先和同学讲讲。”



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再请同学们复述的时候,很多同学举手了。



教师的期望(复述)和学生的行动(无人举手)形成了冲突,如果老师简单粗暴地批评,有可能把冲突扩大化、严重化,老师给予了充分的理解,采取了协商、折中的办法;学生也采取了积极的回应,再读课文、和同学先谈,然后积极举手发言。师生冲突通过协商和调节得到了解决,促进了有效地学习。



(3)引导。



案例1:《燕子》



师:“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这句中写细线为什么不用“几根”,而用“几痕”呢?(生沉默)



师:(急)我们通常都说“一根线”,“两根线”,这里为什么用“痕”呢?好好想一想。



生:电线只能用几痕,不能用几根。(听课老师忍不住都笑了。老师脸“腾”地红了。)



师:(尴尬)因为电线很高,从远处看去,不太清楚,所以用几痕细线。大家清楚了吗?



生(齐):清楚了。(但脸上仍然是一片茫然。)



教师提出为什么不用“几根”而用“几痕”?目标很明确,但是,又导致较大的思想和行为制约:你读书只能理解这个词。忽视语言环境,孤立地理解词语,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直接针对目标提问的方式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像强按牛头喝水,牛当然不肯,师生沟通在目标和方式上没有达成协调,因此,这是无效的沟通。



案例2:《燕子》



师:这一节中还有两个字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生认真默读课文。)



师:请读读第二句。(生仔细读第二句。一会儿,有人举手)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我查了字典,“痕”表示颜色很淡。说明电线颜色很淡。



生:我有补充,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所以……(生一时语塞。)



师:体会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再用心读读课文,看看插图,你一定会说完整的。(生看书沉思,其他同学也在思考,有的已经举起了手。但老师仍在等待他。过了一会儿,生终于举手了。)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教师提问的目标指向表达的效果,方向明确,但留有一定的空间;提问的方式比较委婉,没有强迫性,暗示学生能够回答就是能干,回答不了也不要紧。因此,学生既能够明白教师的意图,又有自我发挥的空间,符合学生的学习预期和学习规律,沟通就能够顺利完成。



2.修炼沟通的艺术。



(1)语言沟通的艺术。



语言沟通主要指教师通过谈话、讲述、提问等方式,使师生双方达成相互理解、相互认同,从而在学习目标、学习方式上互相协调,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2)非语言沟通的艺术。



案例1:通过体态、动作、表情或情境沟通。



斯霞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完“颗颗稻粒多饱满”后,让学生用饱满造句。



生:麦子长得饱满;豆子长得饱满。



斯霞老师忽然转身走到教室门口,转过身来,挺起胸,扬起头,两眼炯炯放光。



“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



生(齐):“老师精神饱满!”



师:“让我看看大家的精神怎么样?”(孩子们一个个挺胸抬头,坐得端端正正。)



老师通过体态语言,创设情境,巧妙地把自己的意图和理解和学生沟通,不仅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语文和生是密切相关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案例2:某同学是班里的“反面典型”,曾被学校处分过,班务日志里,迟到、早退、打架、上课讲话做小动作等栏目都有他的记录。不知多少次谈话、多少次都没有改观。一天,我开班会,避而不谈他的问题。放学时留下他关门,我故意把班务日志遗忘在教室里。他抑制不住强烈的好奇,翻开了这本记载着他“光荣历史”的日志。在班主任栏里写着:某同学并不像别人认为那样“坏”,他的一系列“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着一颗善良的心,他关心集体、爱护同学,嫉恶如仇,他的那些错误有时是一时冲动,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



事后,感觉得出来他充满悔意。经过努力,他慢慢地改变了自己。



事情的圆满结局,是学生自我思考的结果。平时的沟通和教育,由于有了心理障碍,认为老师是为了使他屈服、就范,因此都达不到效果。教师巧妙地使他“无意”看到日志,却使得他改变了看法,感觉老师是从内心深处爱护他、帮助他的,反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合作是有效沟通的必经之路。



(1)师生的合作——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沟通。



学生学习的学习进程到了一个关键点的时候,教师要敏锐地把握课堂,组织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去思考、探讨、解决问题。



(2)生生合作——在交流中沟通。



案例: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你们认为这样好吗?结果一部分学生认为好,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好。教师抓住这一时机,把认为好的学生作为正方,把认为不好的学生作为反方,在课堂上展开辩论。为了在辩论中取胜,正方和反方分别组成了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并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从不同的途径去搜集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证明自己小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辩论,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而为了反驳对方,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去研究课文、搜集材料、组织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充分的沟通,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情感和思想也得到了陶冶,教学目标在有效的沟通中实现了。



总之,有效地沟通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和桥梁,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通过倾听、协商和引导避免发生冲突,妥善地解决冲突,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策略、合作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有效地沟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6 21: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