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英语新课标远程培训学习日志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7:43: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的日子里,通过观看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一种更开放的学习。作为一名富有教学智慧和创新思想的老师,在教学中应一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注重不同学生不同体验,把“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中。用我的教学智慧,使我的教学方法能适合能力不同的每一个孩子,让我真正把孩子放在老师心中第一位,使其在自身的基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7:44:05 | 只看该作者
1、虽然感觉这次远程培训的压力很大,学习时间长且要完成一系列作业,但收获甚多,且与其他老师交流学习很难得。

2、眼看着培训时间已过了一个多月,心里有点急。因为这个培训平台上的很多资源我还没用了。

3、下阶段奋斗目标:继续努力,每天积累一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7:44:16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深受感动。特别关注了郧县罗堰村教学点教师——邹桂芬。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个家庭,34年来义无反顾、风雨无阻地被学生过河,给学生关爱。看到她40几岁了,为了教学生英语,每天空闲时间自己看着教学光盘,一句一句地学;缠着女儿教;利用假期请村里的年轻人请教......记者说:“即使你不教英语,也绝对没有人责怪你,你已经做得够多了。”邹老师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老师是一门良心活。”向朱建成老师致敬、向王平老师致敬......向全天下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所有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7:44:26 | 只看该作者
     在这次的远程学习中,有提到了培养学生读写能力,课件读写在我们小学英语中还是相当重要的。读写首先要会读,然后再写。我个人认为,与其让学生枯燥地被单词和课文,不如让学生多阅读。选择一些有趣、带有图片的故事书,让学生经常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阅读中还能学会单词、句子结构,培养语感,久而久之就能写,这样由阅读过渡到写,既自然又让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效果自己不会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7:44:37 | 只看该作者
远程培训,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交流的平台。老师们有什么困惑时,在论坛上一说,总有好多老师出谋划策,而且大家都是畅所欲言,避免了面对面时的“有所保留”,这样,学到的东西也更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7:44:49 | 只看该作者
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了,对于这个要求,我开始还十分赞同,早学比晚学好!



   后来看到教材才发现其中有个大问题:有单词无音标!我们知道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从读音开始。从我们小孩子的咿呀学语就是。



   不先从读音开始,怎么可能学习语言呢?口语,语法,阅读怎么可能进行呢?光靠老师说明显是很不够的,只有让学生自己掌握英语的读音规则和音标,才能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



   况且现在养成的读音不标准习惯,等以后再纠正很困难!所以我认为从小学起码四年级开始就应该正规的学习英语音标及读音规则。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享受到英语的快乐和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7:45:1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的英语老师,往往是同一个年段的好几个班级,同样的进度、同样的教学手段。我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下午,三个班,一样的教学内容。三节课下来,深有感触:第一个班级,时间上有点紧;第二个班级,时间刚好;第三个班级,课上完了,铃声还迟迟不响。虽说时间用得越来越少,然而在教学效果上,我觉得却也是越后面上的班级越好。感受到了一句话:“一堂好课是经过千锤百炼后的产物。”是啊,我们学习的许多研讨课、汇报课,不也是经过多次的研修吗?看来只有在实践中的学习,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2: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