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课堂成为语文学习的纽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09: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济南市历城区孙村中学 张建国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让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这样定位语文课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课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标,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就浅淡一下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我觉得,语文课只能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之一,决不是唯一的渠道。过去的语文课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的唯一作用,完全忽略了语文学习向生活纵深的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空间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么宽广。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当作语文学习的纽带和桥梁,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即把语文教学引向生活,同时也把生活引入语文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1.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是对人生的感悟,深入理解这些课文,让它成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一部分,将会让学生受益终生。然而,单纯的阅读、分析是很难收到这样的效果的,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阐述了这样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把这个道理说给学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然后说教往往是最苍白无力的,可能当你的说教一结束学生就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了。而我们要是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曾遇到的困难,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心理,让学生产生深刻的人生体验,效果就会好的多,学生学到的将不只是知识,更多的是人文的思想,提高的是自身的素养。这样的课堂才会是生动的有活力的课堂。我的学生们回答是非常积极的,他们说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有些灰心丧气,想等着老师来给解答;晚上一个人走夜路时,一个人在家时总是提心吊胆,希望能有个人来陪自己;阴雨天来学校时,道路泥泞,自己曾想着要放弃,也有的直爽地说,因此就请假不来了。我及时地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克服,克服困难才能显出我们的意志品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克服困难呢?《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就给了我们答案……由于有了前面的体验,学生再学起课文来就容易感受到其中的情境,就容易受到感染,进而把这一人生哲理变为自己的思想。学习课文后,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困难。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我觉得,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素养,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进一步感悟、运用。

2.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课文、体验课文、品味语言

课本中有许多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有许多写景的散文、诗词,学生往往只见其景不见其情,学习起来非常肤浅。要想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就必须到大自然中用心灵去感受。

冬季,我带领学生们走在凛冽的风中,感受着自然的呼吸,我们观察松柏、冬青,体验着生命的顽强,我们观察光秃的枝条,竟发现了其间孕育着的生命,同学们曾为此而欣喜不已。雪天,我们走向广阔的田野,吟诵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品味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春日,我们踩着松软的泥土,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感受着“母亲的手的抚摸”,真正体会到了文学家们用词的精妙。中秋佳节,我和同学们约好,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庭院中,面对明月,高声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然后,展开联想和想像写一篇作文,题为《中秋之夜》。在体验中,学生对自然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我又发动学生给学校的花草树木挂诗牌,小草的坚韧、白杨的挺拔、杨柳的婀娜、松柏的顽强等等,同学们写得活泼生动,含义深刻。在学生眼中,一草一木都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学生眼中的、笔下的自然景物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单调、乏味,没有生命的东西了。

3.让学生到课外活动中去学习语文

学校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好资源。例如:在足球赛时,我组织学生充当解说员,学生们兴趣盎然,时而说球员、时而说裁判、时而说观众,解说中常常妙语连珠。在毫无压力的操场上,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在愉快的活动中,学生们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这是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后来学生们再看球赛的转播时不再是单纯地看激烈的场面、精彩的进球,还时常注意到解说员的语言,常常和我讨论:哪天哪个解说员说了个病句,哪个解说员用词不够准确。试想:拥有了这样的语文敏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能不提高吗?

4.让语文活动课异彩纷呈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精心指导着学生完成每一个语文活动,还自己设计语文活动。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资料,进行大量的记录、整理、总结。他们在活动中常常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常常因为问题的解决而高兴得手舞足蹈,也许学生们的观点还很幼稚,但这一学习的过程对学生们会更重要、更可贵。

例如在“戏曲大舞台”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每三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必须完成一个规定剧种的调查,包括流行的区域、主要特点、代表人物、学唱。同学们积极行动,有的上网、有的进图书室、有的买影碟。课堂上通过交流,大家感受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内涵。

又如,在我们组织的“让世界充满爱”的语文活动中,我发动学生去观察自己的父母,观察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等等,鼓励学生和他们交谈,让彼此心灵沟通,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活动中,学生们不但锻炼了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这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更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了对自己的爱,对于以前一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事学生们有了深刻的体会。一方面更有利于对课文的学习(如学习《背影》时学生的体验深刻了),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在写作时不再是无病呻吟。我想对人的理解,也许是学生今后生活中最有价值的收获。

5.在其他学科中学习语文

新教材在“写在前面”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这句话道出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我们不仅仅要提醒学生,更要指导学生。因此,我曾经尝试着指导学生把语文学习与其他科目的学习联系起来。例如,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我指导学生写“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写作中学生运用了举例子、下定义、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我还与学生一起分析历史课本的结构,一起欣赏历史课本中的诗句,通过历史课本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等。学生们在学习中感觉到了各学科的融合,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黄河颂》一文,是诗人光未然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写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后在经过冼星海作曲风靡全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首诗基于对黄河的歌颂,基于对黄河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写成的。如果没有对黄河的感性认识,没有对黄河文化的充分理解,没有对写作背景的理解,就不可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这首诗也是与其他学科结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好教材。在教学前,我先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理解黄河。我们从地理课本上学习黄河的地理位置,知道了黄河的地理特征,对黄河的气魄有了感性的认识,我们又从历史课本和课外读物中,了解了黄河流域的文化,因为我们就在龙山文化的最早发现地,我们还去参观了龙山文遗址。通过查资料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这些,还都用多媒体形象地展示了出来。为了让学生的感受更回真切,形象,我们还在学课文前学唱了《黄河大合唱》中《黄河颂》和《保卫黄河》两部分,初二音乐教材中《保卫黄河》是欣赏曲目,我们配合音乐音乐课,对《保卫黄河》作了欣赏。可以说,这一课的学习,将地理、历史、音乐、多媒体和语文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语文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纽带,要让学生感悟到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语文学习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储备不竭的动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03: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